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汉语中好多词语都带有感情色彩,如“(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朱自清《春》)中的“卖弄”一词就是贬词褒用。 B: “听说你家舍妹要去当兵,她这种雄心壮志令我佩服不已。”一句中谦辞的使用是正确的。 C: 我狠命地捶打着这两条可恨的腿,喊道:“我可活什么劲儿!”一句中加点的“捶打”是动词,“可恨”是形容词。 D: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
2、 | 下面关于四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有诗句“不搽煤墨浑身嘿,似着朱砂两眼红。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描绘的是曾经大闹五台山的花和尚鲁智深。B: “长坂桥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这是元末明初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赞颂“单骑救主”后又“大闹长坂桥”的赵子龙的诗句。 C: 在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自幼为僧的玄领唐太宗旨意到天竺国取三藏大乘佛法,他发誓不到西天,不取真经,断不回国;送别时,太捻土入酒,叮嘱他“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 D: 清 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写宝玉过生日,与众女儿聚会大观园, 吃酒,行令,划拳,好不热闹。宝钗先是命婆子“将门锁上!”不教外人进入,其间 说了“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的酒底,引得众人发笑、后来不胜酒力,醉卧于芍药花丛中,被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 |
3、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各个时期“创美、立美、感美"的审美教育应该相互结合,目的指向培育和提高少年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 B: 每年有超过100颗以上的人造卫星发射升空。 C: 创造科技术平××提高××意识。 D: 为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各班都召开了交通安全主题班会。 |
4、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中,总有一些黄叶眷恋枝头的高度,迟迟不愿落下。尽管风刀霜剑相逼,虫吃鼠咬雨淋漓,还死死抓着枝头不放手。做一枚落叶多好,一片落叶最懂得感谢岁月天地的恩泽。繁茂的枝头,它们翠绿过;_______的季节,它们静美过。虽然我们习惯上_______它的后半生,但它们并不怨愤,也不消沉。来年枝上,比今年的葱茏_______。 B: 萧条 忽略 相形见绌 C: 萧瑟 忽略 更胜一筹 D: 萧瑟 忽视 相形见绌 |
5、 | 下列各句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更是其建设的倡议者。 B: 由于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D: 近日,国内气候专家飞赴巴黎,阐述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看法和主张,与会代表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
6、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B: 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C: 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D: 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元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令人不胜乐观。 |
7、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赞颂(zàn) 可汗(hán) 娉婷(pīn) 分外(fèn) B: 风骚(sāo) 鲜妍(yàn) 坦荡(tǎn) 凝望(níng) C: 稍逊(xùn) 摇曳(yè) 冠冕(guān) 枉然(wǎng) D: 红晕(yùn) 呢喃(nán) 黎明(lí) 折腰(shé) |
8、 |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妖娆 恣睢 歇斯底里 眼花潦乱B: 嬉戏 禁固 温声细语 十拿九稳 C: 喧嚷 阴晦 一代天骄 郑重其事 D: 罔然 辗转 通霄达旦 相得益彰 |
9、 | 英国著名现代派诗人艾略特的第一本诗集是( ) A: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B: 《普鲁弗洛克及其他所见》 C: 《诗集》 D: 《小老头》 |
10、 |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B: 稍逊(xùn) 莽莽(mǎnɡ) 成吉思汗(hàn) C: 略输(shū) 折腰(shé) 原驰蜡象(chí) D: 风骚(sào) 滔滔(tāo) 红装素裹(ɡuǒ)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卜算子 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①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 ①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作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 1 )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 2 )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两段有关晏子的古文,回答小题 ①缚者曷为者也? ②是寡人之过也。( 2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①坐盗( ) ②其实味不同( ) ③寡人反取病焉。( ) ④晏子辞( )( 3 )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 5 )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 |
南方网讯 至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自秭归县凤凰山顶放眼看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谐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大坝蓄水以后,江面的漂浮物日益增多,主要是一些枯枝败叶、生活垃圾、工业废物、牲畜尸体等。
记者看到三峡工程下闸蓄水四天来,一百三十五米水位下一些未清理的垃圾,正逐渐没入江中,部分形成漂浮物,同时长江中上游连降两场暴雨,深山、峡谷中的枯枝败叶,也随暴雨流落江中。随着时间推移,它们将逐渐在库区聚集,估计总量三十万至五十万立方米。
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说,三峡库区的漂浮物,目前主要采取以导为主,“导、排、疏、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三峡梯调中心将根据漂浮物聚集情况,开启泄洪深孔排漂,同时调整导流底孔部位,适时启闸帮助排漂;该公司已租用两艘二千马力的拖轮,在江面不间断进行打捞;当漂浮物来量大时,请求驻地舟桥部队支援。
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将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断裂,威胁发电机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随着时间推移,它们将逐渐在库区聚集,估计总量三十万至五十万立方米。”
( 3 )根据整篇新闻的内容,将这则新闻的结语补充完整。母亲的栀子花
①繁花落幕,夏日登场,又到了栀子花开的时节。绵绵不断的梅雨,催育着栀子花蕾,它们像一个个小轱辘日渐生长,络绎不绝地含露绽放。每当看到那一片片像雪花般铺陈在绿色灌木丛中的细叶栀子花,我都不禁停下脚步,俯下身子,轻轻掸去花片上晶莹的水珠,闻一闻那沁人心脾的清香。对栀子花,我有一种别样的情愫,见到它们就像见到阔别的乡友,既感到亲切,又会生出一丝惆怅,忍不住想起老家,想起如今只能在梦中见到的母亲。
②母亲特别喜欢栀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几蔸。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家因田园化建设又一次搬家,母亲在房子的西头栽了两株栀子树。由于母亲的精心照料,栽下去才两三年工夫,就长得亭亭如伞,枝繁叶茂,高过人头。过往的行人总不忘夸奖这两棵栀子树,母亲听了乐呵呵的,仿佛是在夸她的孩子。
③每到初夏时节,大小枝丫挂满了数不清的花蕾。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盯着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时刻留意栀子树的变化,特别是到了花开季节,几乎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回。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栀子花的开放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
④记得有个闷热的黄昏,空气潮得可以挤出水来,母亲说:“今晚肯定有大雨,明早你们就等着看栀子花开吧。”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拉着母亲的手,捂着煤油灯就跑去看栀子树。果然,在向阳的枝丫这边,有不少花蕾已由青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姐姐告诉母亲,明天开的第一拨花,她想送给她的几个好姐妹,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⑤那一夜电闪雷鸣,雨打着树叶哗哗响个不停,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得不踏实。天一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栀子花。真如母亲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开还闭像个小喇叭,在层层绿叶的衬托下,白嫩欲滴,清香扑鼻,煞是可爱。我们雀跃着抢摘花朵,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子上、刘海儿旁,姐姐也在母亲梳得发光的粑粑头后别上两朵。花摘完了,除了留些用水瓶子养着放在家里,剩下的就准备送人。母亲把花分成三份,一份给姐姐,满足了她昨天提出的要求,一份让我送给老师,一份送给帮过忙的邻居。母亲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那时父亲在外乡供销社工作,很少顾得上回家,母亲是“半边户”,一个人拖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没有好心邻居的帮衬,有些坎还真不好迈过去。
⑥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的事。我的二哥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姑娘,对方提出要“看人家”,一看儿郎,二看男方的家庭条件,一旦看不上,亲事也就吹了。那个年代定亲时兴的是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我们家穷得叮当响,根本拿不出钱来买这些东西,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母亲对我二哥说:“我的儿郎优秀,不愁她看不上。她要是图钱财,这样的媳妇给我也不要,就送她栀子花吧。”果然如母亲所料,没有送上贵重的彩礼,我嫂子娘家虽有几分不悦,也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母亲虽然目不识丁,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努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⑦栀子花开,就意味着端午节快到了。五六月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常为三顿饭犯愁,包粽子的糯米更是稀缺货,但她不能让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粽子。为了买到糯米,花多大代价也值得。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跟着母亲学。母亲包得又快又好,我们包出来的样子却总不好看。当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一家人欢天喜地围坐在一起,吃着说着笑着,屋内粽子香,门前栀子香,其情其景,让人永生难忘。
⑧母亲离开我们后,老屋前的那两棵栀子树寂寞无主,日渐枯萎,全无生机,最后只好将它们挖掉。每次回到老家,不见昔日的栀子树,心里觉着空落落的,只能站在家门前,静静地想,想母亲和她的栀子花。许多时候,我也会问自己,像母亲这样一位在苦水中泡大、没有文化、毕生清贫而平凡的妇女,她是以怎样的一种情感去热爱、呵护那些栀子花的?而那些栀子树、栀子花又赋予了母亲怎样一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只知道,在那么困难的时代,在和母亲相守的日子里,我始终能感受到一种力量——自强的力量,感恩的力量,这份力量伴我坚定前行,我还能体会到一种爱——对生命的热爱,对儿女的深爱,这种爱,单纯且执着,细腻而温暖,一如那株在我人生的路上,在我的心中,静静而持久绽放的母亲的栀子花。
( 1 )细读全文,从母亲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在横线上补全内容。________→________→摘下花朵,送给邻里→________→栀子花开,教包粽子
( 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的句子。题目:我们的波折也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