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填入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正确的是( ) 有个成语,叫做目不识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文天祥的诗中就有“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已陶然”的诗句。 ①所以说人目不识丁或不识一字,就不免带有贬义 ②目不识丁又叫眼不识丁 ③“丁”字的写法,就那么一横一竖钩,确实是再简单不过了 ④意思是说连个简单的“丁”字都不认识 A: ③②④①B: ③④①② C: ④②③① D: ④③①② |
2、 | 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句是( ) A: “伏笔”是指文学作品中前文对下文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B: 司马迁是西汉文学家、史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C: 词又称“长短句”和“诗余”,句式长短不一,能自由地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 D: “多么自豪、非常疲劳、美丽的风景、保持安静”都是偏正短语。 |
3、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B: 他总是这样,一副故作深奥的样子,对人说话总是期期艾艾 , 言之不详。 C: 正襟危坐在大堂之上的“青天包大人”,铁面无私,对案件分析得入木三分。 D: 他仪表不凡,在众人之中鹤立鸡群 , 分外显眼。 |
4、 | 《曹刿论战》中“望其旗靡”中“靡”的意思是:( ) B: 发霉 C: 倒下 D: 倾斜 |
5、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离比赛结束只剩几分钟,我们队现在优势明显,这场比赛获胜已是十拿九稳了。 B: 这次评比是一件郑重其事 , 大家要认真对待。 C: 这句话表面是一番好意,但总给人歇斯底里的感觉,让人听着不怎么舒服。 D: 听说今晚有文艺演出,许多市民前仆后继来到文化活动广场。 |
6、 | 下列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 ①⑤②③④ B: ①③②⑤④ C: ⑤③④②① D: ⑤④②③①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六一”节,年轻人许多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B: 深深眷恋家乡福州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我在福州等你》,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C: 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D: 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 |
8、 | 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D: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夜空的烟花,像一朵朵秋日的金丝菊,在夜空中尽情绽放,花瓣美丽妖娆。 B: 东亚的夏候鸟每年由中南半岛经广东、福建沿海往北迁徙至其它区域避暑。 C: 如果句子结构太僵硬,选字太严格精确,文章就会失去生气,变得矫揉造作、呆板。 D: 主持人在学术研讨会上请一位专家发言时说:“彭教授,请您抛砖引玉 , 为大家先说几句吧。” |
10、 | 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衣食所安 安,有“养”的意思B: 小信来孚 孚,信服 C: 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D: 遂逐齐师 遂,于是,就 |
请你根据自己的探究和发现,完成下面的题目。 ( 1 )对艾青“其人其诗”判断有误的一项( ) A: 艾青之所以写下《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这首长诗,是因为他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失去了绘画的条件,于是借诗“控诉、抗议”。 B: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C: 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D: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悲怆、深沉、坚定,饱含诗人情感的词句的共同特点是多用修饰语来呈现诗人的情感,如通过“悲愤”“激怒”等词表现沉重,用“永远汹涌”“无止息地吹刮”等短语来表达坚定。 ( 2 )请你根据此诗的写作时代背景和原稿下的注释,分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冬天的池沼——给WI 选自《艾青诗选》 冬天的池沼 冬天的池沼, 寂寞得像老人的心—— 荒芜得像老人的发—— 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 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白的发; 冬天的池沼, 冬天的池沼 枯干得像老人的眼—— 阴郁得像一个悲哀的老人—— 被劳苦磨失了光辉的眼; 佝偻在阴郁的天幕下的老人。 此诗写于1940年1月,原稿题下有注为“——给WI”。据《长编》所记,1939年11月,诗人与前妻张竹如婚姻终结,而在此前的1939年6月20日艾青已经与韦嫈(yīng)女士结为伴侣,题注中的“WI”自然是韦嫈了。 |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5题。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 【乙】曹玮用兵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③,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④。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⑤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⑦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吾以此取之。”(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知:主管。镇戎军: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日:……的时候。②虏兵:敌军。③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④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⑤縻(mí):束缚。⑥少选:一会儿。⑦几:接近。⑧痹:麻痹。⑨阑:残,尽。 13.(1(每个词1分,共4分。) 14. ( 1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限加两处)。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公将鼓之 不若弃之B: 可以一战 故为贪利以诱之 C: 乃入见 乃止以待之 D: 战于长勺 言于玮曰 (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小惠未徧 ________ (2)神弗福也________ (3)玮侦虏兵去已远 ________ (4)玮又使人谕之________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5 )这两篇短文中,曹刿和曹玮都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文中他们的相关论述看,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关键的又是什么?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太阳的味道
程国斌
①太阳是有味道的,在被子里。
②大学的时候,宿舍施行封闭式管理,宿舍是老式筒子楼,平时衣服都是挂在不见阳光的走廊里,全是背阴风干,穿在身上总有隐隐约约的霉味。每到周末,大家的被子才能有机会拿到操场上晾晒,去一去湿气。脱去被套清洗,原形毕露了,男生的被子也有大朵牡丹花做的被面子,也有一对鸳鸯戏水的被面子,也有喜鹊登枝的被面子,有粉红色的,有淡绿色的……周末的操场上像开满了花一样,喜庆得不得了。平时都在学校统一发放的被套里裹着,只有在这时才能“一睹芳容”,因为都是妈妈亲手置办的被子,大家心照不宣地笑笑而已。
③吸足了阳光的被子,蓬蓬的,松松的,钻进暖暖的被窝里,有同学惊叫,被子里有太阳的味道。仔细闻一闻,真的,真的有太阳的味道,香香的,暖暖的。更是妈妈的爱的味道,温柔的味道。想一想,每年春节前夕,就有弹棉花的师傅,走街串巷吆喝,妈妈总是拿出当年最好的棉花,让师傅做一床厚厚的,崭新的被子,用于女儿出嫁,或者孩子上学。
④记得高中时住宿,有一次忘记了收被子,被子晒在操场北端的双杠上,不仅晒足了太阳,也晒尽了月亮。等到下晚自修的时候,才蓦然想起被子的事情。急忙赶到晒被子的地方,皎洁的月光下,双杠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好像在说:主人,你来迟了一步,你心爱的被子已经花落他家了。要是往日,在一泻如洗的月色下,和同伴谈心聊天,浪漫又温馨,今天一丝一毫的心情都没有,只想知道被子哪去了。急切地问宿舍传达室的刘奶奶,刘奶奶摇摇头,建议我到晒被子旁边的一排家属区问一问,说不定有老师帮忙收起来了。
⑤只好试试了,最东头的一家的灯还亮着,迟疑了几回,鼓足了勇气敲开了门,是隔壁班的化学老师蔡老师家。蔡老师也刚下自修正在吃夜宵,看到了我,笑嘻嘻地问:“是不是找被子呀,我这儿有一条,看是不是你的。我爱人见没人收,就收回家了。今晚如果没人找的话,准备明天送到宿舍传达室去。”
⑥正是我的被子,一点都不错。也记不得当时说了什么感激的话,只记得蔡老师送我出门时,笑眯眯地叮嘱了一句:“以后不要再忘记收被子呀,学习上也不要马马虎虎,丢三落四呀。”我心里默念,蔡老师,我记得了。回到宿舍,大家都为我高兴,钻在暖暖的被子里,我做了一个梦。
⑦多年以后,我回到了母校工作,偶然向蔡老师说起这个事情,蔡老师笑眯眯地说,不记得了。是啊,像蔡老师这样的“暖男”,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不会记在心里的,更不会指望别人回报。但是,这小小的善举,却温暖了人心。
⑧太阳是有味道的,在被子里,更在心里。
(选自2016年9月29日《盐城晚报》,有删改)
( 1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太阳的味道”具体指什么?( 2 )从修辞角度品味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 )文中的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 )请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阅读《门的悬念》中的有关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学校大厅的门被踢破了。
──可怜的门。自从安上那天起,几乎没有一天不挨踢。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撒欢儿的年龄。用脚开门,用脚关门,早巳成了不足为奇的大众行为。
教导主任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曾在门上张贴过五花八门的警示语,可是不顶用。他找到校长:干脆,换成铁门──让他们去“啃”那铁家伙吧。校长笑了,说,放心吧,我已经订做了最坚固的门。很快,破门拆下来,新门装上去了。
新门似乎挺得“人缘”,装上以后居然没有挨过一次踢。孩子们走到门口,总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阳光随着门扉旋转,灿灿的金色洒了孩子们一身一脸。穿越的时刻,孩子们感觉到了爱与被爱的欣幸。
这道门怎能不坚固──它捧出一份足金的信任,它把一个易碎的梦大胆地交到孩子们手中,让他们在美丽的忧惧中学会了珍惜与呵护。
──这是一道玻璃门。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文题一:绿是色彩,绿是生命,绿是希望,绿是慰藉,你的心中自有一片绿……请以“绿”为题作文。
文题二:这句话,我要说给听(横线上可填人名或物名)
要求:①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