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威海市城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报道,如果将烟草税提高50%,可使烟民减少4900万,避免约1100万左右的人因吸烟而死亡。
B: 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优美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 教师节前夕,她瞒着小明和小红制作了一本纪念册,准备把它作为礼物送给老师。
D: 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0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2、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寒噤 喧嚣 擎天憾地 瘦骨嶙峋
B: 帷幕 蓦然 妇儒皆知 眼花潦乱
C: 蓬蒿 萧瑟 顾名思义 张皇失措
D: 臆测 阔绰 顶礼膜拜 豁然惯通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鄙 如履
B: 堂大笑
C: 心如意
D: 随声附
4、下面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是美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文学巨著。
B: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深入延安根据地,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以及红军战士和根据地的老百姓。
C: 《红星照耀中国》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 《昆虫记》具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写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5、下列汉语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40年。这40年中,国家在党的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努力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时光”“变化”依次是名词、动词。
B: “学如逆水行舟,不退。”中加下划线的“进”和“退”是一对反义词。
C: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这个句子加下划线的“高尚”和“纯粹”分别是褒义词和贬义词。
D: “他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6、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五·一”小长假期间,到小平故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B: 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泄千里 , 不可收拾。
C: 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D: 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把“只要”改为“只有”)
B: 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养成了勇敢的性格。(删去“由于”或“使”)
C: 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在“是”后加上“因为”)
D: 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删去“没有”)
8、

在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落第 野蛮 悠默 抑扬顿挫
B: 脱辞 钥匙 奥秘 无可置疑
C: 凄然 管束 轩昂 油光可鉴
D: 标致 质问 犀利 翻来复去
9、根据你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了解,以下不属于《水浒传》中人物的一项是( )
A: 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B: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C: 皂直裰背穿双袖,青圆绦斜绾双头。戒刀灿三尺春冰,深藏鞘内;禅杖挥一条玉蟒,横在肩头。
D: 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咏雪》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B: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他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C: 《秋天的怀念》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史铁生,其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等。
D: 《金色花》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女作家、诗人冰心女士。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小题。

南乡子

(唐)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 1 )烟、雨、落花、鹧鸪等意象勾勒出怎样一副画面?有何作用?请简要作答。
( 2 )下面哪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做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挥手自辞去,萧萧班马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非吾友也。”

【注】席:坐具、坐垫。轩冕:轩,大马车;冕,大礼帽。

( 1 )解释加点字词语含义。

故:________ 子:________

( 2 )翻译句子。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

( 3 )《管宁割席》的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割席断交”,意思是割开席子分别坐,多比喻朋友之间因志不同道不合而绝交。在这个故事中,你看出管宁是个怎样的人呢?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风

林斤澜

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②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③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④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⑤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⑥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春风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⑦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噶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⑧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鞍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⑨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欢喜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⑩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淡淡的阳光,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⑪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 1 )文章开头的“春脖子短”是什么意思?
( 2 )作者写北国的春风,为什么还要在第4段写江南的春天?
( 3 )请从修辞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 4 )从全文来看,北国的春风有哪些值得作者怀念?

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毕淑敏

①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

②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③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④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⑤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⑥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⑦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人的智慧;你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你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⑧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⑨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予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⑩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

11 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苛烈十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12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13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14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15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 1 )第④段说“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此处为什么要写孩子的眼睛?

( 2 )说说“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青春岁月里,我们走过学校的教室,操场,图书馆……走过远方的高山,原野,村庄……也走过青春的懵懂,快乐,梦想……这些真实的经历使你有许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内容具体充实,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题目:走过 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不单行)”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