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新泰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了火箭队和湖人队精彩的比赛,几个NBA球迷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巨星姚明的突出表现。
B: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了天伦之乐
C: 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 , 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D: 金融危机爆发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又乘机横行,这对美国来说可真是祸不单行啊!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纪念教师节的到来,东莞市在文化广场举行了盛大的文艺汇演,市属各学校均选送了高质量的文艺节目。
B: 要学好语文,必须重视阅读,而我们往往只是强调做题,其实,题目即使训练得再多,也是得不偿失的。
C: 对于中国民众对“乐天”的反感态度,发言人说,“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成功与否,要由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决定。”
D: 省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选购MP3要注意尽量购买市场占有率较高、信誉良好的品牌产品,以免不上当受骗。
3、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正襟危坐 无动于衷 情有可圆 持之以恒
B: 人迹罕至 不可名状 销声匿迹 骇人听闻
C: 自知之明 皮开肉定 不可盛数 因地制宜
D: 扑朔迷离 繁花似锦 苦心孤旨 声名狼籍
4、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的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 ①④②⑤③
B: ②⑤①④③
C: ②③①⑤④
D: ②①⑤④③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种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国家,两国关系需要稳定。
C: 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使我市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D: 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窠巢 决别 干燥 戴斗笠 提心吊胆
B: 蓬勃 分歧 云霄 恶作剧 悔恨莫急
C: 安详 心绪 绿洲 马蜂窝 连锁反应
D: 热忱 奥秘 辨护 矮树丛 兴高彩烈
7、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根据规律,每年农历七,八,九三个月的初三,十八前后,都是钱塘江年度大潮讯来临的日子。
B: 人类不被人工智能打败的要绝,是要用创造性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并有勇气去尝试新事物。
C: 96岁老人在弥留之际捐出百余副书法作品,义卖所得爱心款就将全部用于帮助抗战老兵。
D: 新媒体时代,摈弃断章取义,涵养实事求是思维,应当成为我们内心的坚守和担当。
8、《牡丹亭》属于哪一剧种( )
A: 昆曲
B: 杂剧
C: 戏剧
D: 黄梅戏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秋天,我和朋友去爬山,沿途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呀!
B: 听了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 , 原来魔术利用的是人类的视错觉原理。
C: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人研究,不求甚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D: 摆在阳台上的月季开了一朵,花团锦簇 , 好看极了!
10、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 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 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 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1 )本诗颔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
(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1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晋陶渊明爱菊 矜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
B: 香远清 自己以为大有所
C: 隋后有闻 娟然如拭,妍明媚
D: 同者何人 观夫巴陵胜状
( 2 )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水陆草木花 宋何罪
B: 李唐来 屠后断其股
C: 濯清涟不妖 丁壮者引弦
D: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置土石
( 3 )下列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惜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
B: 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C: 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
D: 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 4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善于“折叠”自己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④“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成功多是苦难辉煌,成长多为浴火重生。想要前进,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与自己较劲才能有长进。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敢于到吃劲岗位“淬火”,到艰苦一线“蹲苗”,在事上磨练自己,用时间灌溉自己,多挑战“不可能”才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选自《解放军报》2018年)

( 1 )具体说说文章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折叠”的内涵?
( 2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 3 )第④段中划线词“仅”“竟然”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 4 )第⑥段中提到:“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我们应当如何“增加人生的厚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花开的方向

包利民

①母亲喜欢养花,阳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盘,四季的轮换里,总有花儿绽放着。另外有几盆花是放在母亲卧室里的,同一品种,母亲也叫不出名字。虽多次搬家,那几盆花母亲始终没有丢弃。

②那几盆花只在每年的夏季里开放,花期半个多月。花朵并不出奇。比指甲略大些,形状上像极了缩小的葵花,通常是三五聚拢成簇。它们有一种极浅极淡的香,只在寂静的夜里才能感受得到。这种花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固定地朝着西方开放,无论怎样挪动位置或转动花盆,都不受影响。母亲就这样宝贝似的把它们放在卧室里,不离不弃。

③母亲爱花,是受姥姥影响。姥姥家在一个很远的乡村,房前屋后,花木葱茏,其中开得最多最旺的就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那花想必是姥姥送的了,当时我记得是五盆。后来我大学毕业,就成了六盘。而搬离这座城市后,又成了七盆。仔细回想一下,几乎是以每十年一盆的速度递增着。直到去年,那花变成了八盆,几乎摆满了母亲卧室的窗台。

④母亲卧室的窗户恰好是向西开的,每年夏季开花的时候,那些花儿便丛丛簇簇地向着窗外,很像隔窗远眺的样子。在它们的花期里,母亲留在卧室里的时间就多了,常常是坐在床上,向着那些花儿,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

⑤去年年末的时候,母亲回了一趟老家,陪姥姥过八十大寿。临行前显得很是兴奋,一个劲儿地叮嘱父亲,卧室里的那些花几天浇一次水,每次水量多少,直到父亲能背出来,才放心而去。而阳台上的那些花,母音则只字未提。

⑥从老家回来后,母亲很高兴,不停地说姥姥的身体很棒,依然伺候着一大院子的花。望着母亲满足的神情,我忽然心里一动:姥姥八十大寿,母亲的花儿也正好是八盆,是不是姥姥每增加十岁,母亲的花就增多一盆?于是问母亲,母亲深情地看着那些花,笑而不答……

⑦有一天在网上,无意间进入一个花卉论坛,各种花草的图片琳琅满目。忽然,一个熟悉的画面闯入我的眼帘,正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名字,一个让人悠然神飞、魂牵梦绕的名字——望乡。

⑧那些花又到了花期,母亲依然在守望着,日光轻柔地抚摸过那些小小的花朵背影,然后投向西方。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水,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

(选自《美丽中文》,有删改)

( 1 )文章第②段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母亲卧室里的花的?

( 2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 3 )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句话。

①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 , 又似乎很。(从划线词运用的角度)

②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术,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 4 )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面对疫情,我

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结合举国共同抗击疫情的严峻形势,叙写你最热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不少于600字。

作文要求: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烧灼双眼的不仅是阳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