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B: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小而言之,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C: 有一次我们村“当朋”(每年一村轮着做“太子会”,名为“当朋”),筹备“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学习吹笙或吹笛。 D: 现在我无论也记不起什么私塾之类的场所,也记不起有什么《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书籍了。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在人类还没有能力改变异常气候的情况下,能否作出准确预报,对减小极端天气危害起着巨大作用。B: 人们迷恋网上快速阅读的现象,也是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体现,但随着人们对慢节奏生活的追求,使传统阅读方式必将受到大众的钟爱。 C: 近年来,杭州积极弘扬南宋文化,加快启动了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改善杭州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 D: “辽宁舰”已经成为中国海军的显著符号,其正式服役将加强中国海军实力,帮助中国有效地保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 |
3、 |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风吹过草原,无边的草叶根茎相连,轻轻摇曳,丝丝奏鸣,绿波微漾,送来缕缕清香,那是①________。风则显得更有耐心,它们一千年又一千年地从草尖儿轻轻掠过,为的只是等待一个机会,②________,吹开几片薄薄的云彩。 A: 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B: ①生命优雅的沉醉与逍遥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C: 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掀起一层松松的泥土 D: ①辽阔草原的喧哗与躁动 ②带走一点细细的泥土 |
4、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丛莽(mǎng) 旌(jīng)旗 B: 阎(yán)罗 国门悬(xuán) C: 有涯(yá) 当(dāng)纸钱 D: 遍种(zhóng) 血雨腥风(xīng) |
5、 | 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C: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D: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
6、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一位特产店的老销售道出了玄机:为骗取顾客的信任,店里每天都会殚精竭虑地“安排”几十个顾客抽到一等奖。 B: 我们平时走路的时候尽量不要颔首低眉 , 而要昂首挺胸。 C: 我军攻势猛烈,以摧枯拉朽之势令敌方难以抵抗,节节败退。 D: 对于大街上有些乞讨者,我们也要做到为富不仁 , 以免上当受骗。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叱咤风云 谈笑风生 剁手党 消声匿迹 B: 张慌失措 周道如砥 报不平 如梦初醒 C: 弹精竭虑 精神矍铄 工夫茶 孜孜不倦 D: 风声鹤唳 相形见绌 背包客 脍炙人口 |
8、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啜(chuò) 泣 喑(yīn)哑 阻遏(è) 褴(lán)褛B: 抽噎(yì) 骊(lí)歌 褶(zhé)皱 旁骛(wù) C: 蜕(duì)变 讪(shàn)笑 襁(qiáng)褓 提(dī)防 D: 庇荫(yīn) 羁(jī)绊 挑衅(xìn) 簇(chù)新 |
9、 | 下面是一份倡议书的部分内容,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项是( ) 同学们,诚信是最宝贵的品质。(A)我们号召大家讲诚信,是因为诚信带给我们更关好的生活。就让我们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吧!(B)只要人人都讲诚信,文明之花就会开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C)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诚信的道路上走得踏踏实实;(D)愿每一位同学都能载着诚信之舟,驶向前程似锦的明天。 A: 我们号召大家讲诚信,是因为诚信带给我们更关好的生活。 B: 只要人人都讲诚信,文明之花就会开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C: 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诚信的道路上走得踏踏实实。 D: 愿每一位同学都能载着诚信之舟,驶向前程似锦的明天。 |
10、 |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班主任的耐心教导和帮助下,小鸣终于和他的同桌和好如初,破镜重圆了。 B: 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就不以为意 , 结果因违犯规定而受到处分。 C: 5月16日美国以莫须有的罪名全面封杀中国通讯金业华为,这种行为让人深恶痛绝。 D: 我觉得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都会得到不同的感悟。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1 )诗中描绘了白梅的形象,突出了白梅的哪些特征?( 2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甲翁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①,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②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②曩(nǎnɡ):从前的,过去的。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甲翁之妻去乡 /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B: 是山余亦未登/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 绝长江/ 雨脚如麻未断绝 ( 2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一日甲翁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 ( 3 )结合选文,说说该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说出两点。 |
《芦花荡》片段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阅读《贫寒是凛冽的酒》一文,回答第1—4题。
贫寒是凛冽的酒
①是在我小学毕业时,父母带我来北京玩,在天安门广场,父亲问一个捡瓶子的人一个月可以挣多少,那人说两千。所以父亲说,可以留下来,留下来捡破烂都能活。因为父亲的工资当时才八百。虽然说那时算是处于公务员下海浪潮的尾声,可父亲以优异的业绩炒了公家的鱿鱼,还是震动乡县,以至于我们那个县盛传着谣言说父亲是到北京来贩毒的,否则没法解释。
②可实际上,我们初来乍到,连暖气都烧不起,每天是要砸冰出门的,因为晚上呵出的水蒸气会把门死死封住,这个恐怕很少有人体验过吧?第二年更是穷得过年只剩两百块钱,连老家都回不去。
③但终究没饿死嘛。我母亲说北京人傻,吃鸭子就吃皮,留下个那么多肉的大鸭架子才两块钱一个,所以母亲就买鸭架子给我吃,我不记得自己吃了多少。母亲说,当时看着我蹲在门口能吃下一整只,她特别开心,但也总后悔说那时候没给我补好,害我个头没有长得像舅舅那么高。
④母亲还会买将死的泥鳅给我吃。她说泥鳅早上被贩到菜场,颠簸得都会翻白肚子,看起来像死的,所以才卖一块钱一斤。母亲就把它们买回来,用凉水一冲,不一会儿就都活了。
⑤当年住过的小屋,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家里就两张床,一张桌,一个电灯,一口锅,最高级的电器是我学英语不得不用的步步高复读机。那也是我们全家的娱乐工具,一家人吃了饭总能围着它唱歌录音。
⑥还有一次我踩翻了凉在电饭锅里的开水,烫了一脚的泡,母亲抱着我一个劲儿地哭,心肝宝贝地喊着,“真对不起,对不起,好好的干嘛到北京受这份罪呢?要是在老家,哪里会这样烫着脚了。”这倒是真的,我们用电饭锅煮开水,不就是为了省下一个热得快的钱吗?但忧患就是如此,会让亲爱的人抱得更紧,父亲在日后与我散步时曾对我说,那时他与母亲的感情比新婚还要恩爱。有太多的夜晚,他们愁到失眠,但是可以相依为命。
⑦可我毕竟是少年,当时对于贫穷并没有太多的感受,经常都是嬉笑过去了。比如我们没有钱买第二套校服,却需要每天都穿它,没办法的时候就在锅里炒衣服,校服洗过放到锅里去炒干。我很擅长这种技艺,我可以告诉你如何不把衣服炒皱,如何不把拉链炒化。
⑧好在后来富裕了。那是只有苦过拼过的人才知道的滋味。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富有,而是当年的贫寒;不是那些小家子气的冷暖自知,而是破釜沉舟的卧薪尝胆、含辛茹苦。因为,贫寒像凛冽的酒,喝过才敢提着虎拳,往世上走。 (有删改)
【主题一】我型我秀(记录展示自我的精彩瞬间)
【主题二】我行我知(珍藏参与活动的别样收获)
【主题三】我想我念(抒写感动我心的深厚情谊)
请任选其一,以“我当铭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不限;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