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那座山的后面,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那里风景优美,人文和谐,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世外桃源。 B: 面对困难,我们只有锲而不舍地找寻战胜它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C: 考试考了个鸭蛋,他仍不以为然 , 难怪老师要骂他。 D: 刘备思贤若渴,三请诸葛亮的故事在我国可是家喻户晓 , 人人皆知的佳话。 |
2、 | 柳永的词作虽然一直很受欢迎,但是却不为士大夫所看重,甚至为他们所不耻,因为在他们看来,柳永的词很是俚俗。苏轼也对柳永持贬斥态度,但是柳永有一首词却受到苏轼的推崇,以为“高处不减唐人”,这首词是( ) A: 《望海潮》 B: 《八声甘州》 C: 《雨霖铃》 D: 《满江红》 |
3、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________形容词,大量堆砌,是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之一。 ②他的设想不错,就是________足够的勇气去付诸实施。 ③21世纪,我们肩负着新的使命,踏上新的________。 A: 滥用 缺乏 里程B: 滥用 缺少 历程 C: 乱用 缺少 里程 D: 乱用 缺乏 历程 |
4、 |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创业者只有自觉地锤炼技艺,精益求精 , 才能不断刷新事业的高度。 B: 这个花瓶造型别致,图案新颖,真是美不胜收。 C: 先生身材魁梧,刚一见面,我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 D: 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咬住不放,刨根问底地去钻,那么,问题的解决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
5、 | 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刻画了琅琊山春夏两季景物的特征,对仗工整,语言精练。B: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描写了傍晚和早晨时景物的静态,传达出生命的气息。 C: “庭下入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世界。 D: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写景兼点时令,选取随风飘散的杨花和啼声如“不如归去”的子规,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 |
6、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小一把座椅,安放在哪,怎么安放,如何满足游客需求,如何让座椅和环境浑然一体,考验着景区管理人员的智慧。 B: 一部七、八分钟的中国风短片《包宝宝》,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C: 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 D: 邀请名家开讲打造《读书沙龙》,组织歌手演出打造《民谣季》,举办儿童画展打造《艺术空间》……暑假期间这家书店开展的系列活动成为了县城的一道文化风景。 |
7、 | 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中头脑简单、粗野率直的鲁提辖听说柴进被藏在枯井中不知生死,便脱得赤条条,手拿两把板斧下井解救。B: 《琐记》里的衍太太唆使“我”偷家里的东西变卖,“我”没有照她的教唆去做。她却放出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 C: 在小人国,格列佛看到这里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的;在慧骃国,格列佛发现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D: 漂流到荒岛后的鲁滨逊,看到一群野人正在围攻一个逃犯。见此情景,鲁滨逊拔枪解救了他,并给他取名“星期五”。 |
8、 | 在下面短文中横线上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06年à月,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向全世界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国际________、国内________、两岸________是中国当前所要努力的方向,中国将按照自己的步伐、发展目标与需要,来进行有计划的改革。 A: 和平 和谐 和气B: 和平 和谐 和解 C: 和平 和气 和解 D: 和气 和谐 和解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到改革开放。 B: 为了避免“假冒游园证”事件再次发生,个园工作人员加大了对年票的检查力度。 C: 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终于使我醒悟了过来。 D: 阅读的过程,应是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生疑的过程,这样的阅读才有收获,有发现,甚至有创造。 |
10、 | 下列划线字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亵渎(xiè dú) 绚丽(xuàn) 睿智(ruì) 尴尬(ɡài) B: 忐忑(tǎn tè) 繁衍(yǎn) 田圃(pǔ) 炽热(zhì) C: 哽咽(gěng yè) 鄙夷(bì) 污秽(huì) 灵柩(jiù) D: 佝偻(gōu lóu) 恣睢(suī) 粗犷(ɡuǎnɡ) 嗤笑(chī)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 2 )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①,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②,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③。” 【注释】①野:郊野。②马多天下:马比天下其他地方多。③不为虚语矣:不算是虚夸之语了。 (节选自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 1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的大意。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 ( 2 )“解之者”认为“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阅读课文《雪》,完成小题。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在妈妈的膝头上
叶倾城
①大姐告诉我,在她的独生女儿小满出生之后,她曾经反反复复想: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小时候作文课上写《我的理想》时提到的那些宇航员、科学家、警察吗?
②后来她换了一个问法:要不要让孩子成为自己这样的人?但她第一个想到的自己的缺点就是:不爱看书学习。就这样,她先定了个小目标:让小满做一个爱看书学习的孩子。
③她第一次牵着小满进书店,三岁的孩子在书架间跌跌撞撞了几步,发现书不能啃,也不能拿在手里,很快失去兴趣,掉头就要往外走,被她一把揪住,还不甘心地一直指外面的零食店。小孩子最喜欢什么?吃。
④小满从小就对吃兴味盎然。一岁多一点,她在学步车上摔了一大跤,牙齿都磕出了血,正哇哇大哭,大人赶紧在她手里塞了一枚旺仔小馒头,哭声立止。两岁多,小满第一次吃到冰淇淋,美味像重锤直击她心。这一刻,大姐弯下腰去,对小满说:“你在这里看一小时书,就带你去吃好吃的。”小满立刻眉开眼笑,乖乖去看书。
⑤当时书店的书架不能坐不能靠,小家伙倒是不介意坐地上看书,可是她妈介意。最后,大姐背靠墙,一膝跪地,一膝蹲,给小满当座位。小满坐在她膝上,像小雀儿赖在满是草香的鸟巢里,静静地翻开她一生中的第一本书。
⑥蹲一会儿,累了,便换个膝盖。又累了,再换。小满渐渐看书着了迷,任她妈把她颠过来倒过去,全无知觉。不过小满还是坐不住,半小时就闹着要吃东西。大姐叹口气,屈服了。小满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双丰收,开心得不得了。
⑦第二周,小满主动说:“妈妈,我们去书店吧,看完了去吃好吃的。”这句话,大姐印象特别深,因为太高兴了。从此她们每周必去书店。开始是一小时,后来小满阅读的时间越拖越长,分量也与日俱增,大姐的膝盖就更加是负重深蹲。
⑧直到小满上小学,各种培训班越来越多,这件事才渐渐停止。而让大姐欣慰的是:小满,真的如她所愿,成为了一个爱看书学习的孩子。好处是小满成绩优异,目前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坏处是小满年纪轻轻就得经常考虑减肥这件事,得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⑨大姐在好几年前,膝盖就开始不太行了,要经常去针灸、拔火罐、吃骨维力。可是,她的膝头,曾经承托过一个孩子的未来呀,如托泰山。
(《文摘报》2019年05月11日03 版)
( 1 )根据第①②段内容,用两个词语概括妈妈的性格特点。小满坐在她膝上,像小雀儿赖在满是草香的鸟巢里,静静地翻开她一生中的第一本书。
( 5 )“陪伴是最美的长情。”读完了这篇文章,你最想对自己的妈妈(或爸爸)说点什么呢?作文:
请以“你辛苦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