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尝贻余核/舟一 B: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 其人视/端容寂 |
2、 | 下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可鲁克湖是淡水湖,芦苇连片,候鸟成群结对,湖水澄澈,像一个温柔的少女,给戈壁的辽阔粗犷添上了一丝秀美;而托素湖是咸水湖,寸草不生,只有烈烈雄风与湖水拍岸的声音相应和,像一个豪迈健壮的小伙子在长啸。这两个湖泊静谧而晶亮,像是两面熠熠生辉的巨大宝镜。 A: dèng kuàng hè bì B: chéng kuàng hé mì C: chéng guǎng hè mì D: dèng guǎng hé mì |
3、 | 结合语境,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语句是( ) 青翠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 ,就连我自己也融入那闪闪的绿色之中了。 A: 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 B: 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 C: 碧绿的江水轻轻拍打着船舷 D: 大地像一块绿茸茸的地毯 |
4、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一感人肺腑的经典诗句出自当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C: 当代女作家宗璞在《废墟的召唤》中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传达出一咱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D: 《童年》写的是英国大文学家高尔基亲身经历的一段童年往事。 |
5、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轻,那娉(pīn)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guān)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B: 面如冠玉,头戴纶(lún)巾,身披鹤氅(chǎng),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C: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jiǎo)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niē)作态。 D: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chá)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zhī)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
6、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质量,往往取决于这个民族和这个时代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________因为穷,我们就在心理上________了美,它的后果无非两个:一是对美的麻木,二是对美的误判。对美的误判相当可怕,很可能拿心机当________;拿愚昧当坚忍…… A: 如果 删除 聪明 B: 即使 剔除 聪明 C: 如果 剔除 智慧 D: 即使 删除 智慧 |
7、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是一部史书,西汉刘向整理编辑,《陈涉世家》一文出自这部史书。 B: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写给儿子的家信,其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 C: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故乡》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 D: 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我的叔叔于勒》。 |
8、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今天是哥哥18岁的生日,妹妹端起酒杯说:“哥哥,今天是你的寿诞,祝你长寿!” B: 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走进商场,年轻的店员迎上去说:“美女,您需要点什么?” C: 小新看见有人把空瓶子扔在地上,忍不住上前说:“喂,没长眼睛吗?垃圾桶在那儿!” D: 张强在演讲比赛中被淘汰,同桌安慰说:“别气馁,再加一把劲儿,下次会成功的!”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B: 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C: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 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
10、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烂漫(màn) 绯红(fēi ) 发髻(jì) 芋梗汤(yú)B: 挟着(xié) 寒颤(chàn) 扒手(pā) 解剖(pāo) C: 诘责(jié) 长髯(rán) 宽恕(shù) 黝黑(yŏu) D: 禁锢(gù) 酒肆(sì) 锃亮(zēng) 叱咄(cī)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 )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①________、一个是②________。( 2 )这首词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具体阐述。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何长者传 何长者名绪,字克承,家会昌之白埠,倚萧帝岩为居。长者父卒,兄缨与其子亦蚤卒,遗孤孙,而长者庶弟方十岁,皆抚育以至成人。长者既善治生产,于其父业赢数十倍。弟约与其兄孙,请与长者分。长者会其资以为三,兄弟平受之,不以祖贻与己所创为区别也。人有急,求鬻田,长者与之价过当。其后事已,辄悔其田。长者还之,不责偿。年既老,乡里高其行,县为请乡饮酒,固谢,终不肯与。而会昌人皆称以为何长者云。 长者妻刘氏。会昌南八十里曰湘乡,乡有九田之属,平川沃壤,多富人。而白埠有何氏,小田有刘氏,为甲族,故长者与为姻。长者所以能抚孤造家,四世同居无间言。世谓家人之离,起于妇人,凡长者之美,刘氏助成之也。刘孺人事姑尤孝,姑年八十六,奉养备至。为人平恕,有夜窃其箧者,物色之,得其人,家人欲闻之官。问孺人所亡金若干,孺人曰:“金无多,无用穷诘为也。”竟不言,盗遂获免。会昌人皆云:“不独何君,乃其妇亦长者也。”故为作《何长者传》。 B: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D: 苛政猛于虎 ( 2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长者的父亲、兄长、侄子早亡,他独自抚养弟弟、侄孙长大成人,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B: 长者的妻子刘氏孝顺长辈,勤俭持家,四世同堂,家庭和睦。 C: 有人要卖田产,长者感觉自己买的价格不恰当,于是后悔,将田地退给了那人。 D: 家中遇盗,窃贼被抓,刘氏不同意家人去报官,放了窃贼,足见其为人宽厚。 (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①会其资以为三 会:________ ②不以祖父贻与己 贻:________ ③乡里高其行 高:________ ④物色之 物色:________ ( 4 )翻译下列句子。①固谢,终不肯与。 ②刘孺人事姑尤孝,姑年八十六,奉养备至。 |
一只蝴蝶
蒋白涛
春夏之交的一日,我正在爬格子,突然,一只蝴蝶翩翩然飞进了我的窗口。顿时,我心花怒放,呆坐不动,放下笔,停止了思考,凝神注视着这突然降临的小精灵。我惊叹,这不就是一朵会飞的花么?她在室内翩跹起舞,一会儿快三径向南窗,一会儿慢四移步北窗,一会儿在我的头顶盘旋跳迪斯科,流连忘返,没有要走的意思。我的心儿被陶醉了。或许是她跳得累了,飞落在北窗黄色的窗帘上,轻扇着俏丽的翅膀,纯色的窗帘便镶上了一朵美丽而灵动的蝴蝶花。
稍许,我轻轻地走过去,生怕惊飞了她。她没有受到惊吓,因为她在骄傲地扇动着翅膀,快乐着呢,好像要尽情地向我炫耀她的美丽。一人独处时,我是多么欢迎她的到来呀!我觉得她似乎也非常高兴我对她的欣赏。蝴蝶不像斑鸠或别的什么鸟儿那么急躁,它们见有人来便乱冲乱撞,急于飞离,与人生分得很呢。蝴蝶温顺,不拒人,与人亲近。眼前的这只蝴蝶真的很温柔,很大方,很美丽,很可爱。
这是一只我从未见过的天蓝色的大蝴蝶,展开双翼有六七公分宽啊!双翼上点缀着如豆大小浅灰色的斑纹,色彩的对比并不强烈,过渡自然和谐,恰到好处。两根细长的触须,有节奏地蠕动着……有谁能说没有完美的存在呢?眼前的这只蝴蝶就实现了完美的境界!我被她生动活泼的美丽吸引住了,突然有一种想捉住她的冲动,心想:若将其制成标本,于无聊时取出欣赏,岂不美?可就在伸手之时,一种犯罪感油然而生,美本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属性,独自拥有的自私,岂不是对美的摧毁?何况她对我如此眷顾!我收回了伸出的手,我不能成为美的摧残者和毁灭者,而应该做美的保护者和建设者。我要保护她,使其自由,并衷心祝愿她发挥蝴蝶效应,产出更多的美丽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和心灵。
于是,我悄悄地退回桌前,坐下,欣赏,凝思。
……
很久没做梦了,这一夜竟梦见自己也化作一只蝴蝶,与室内这只蝴蝶比翼双飞,回归自然,自由飞翔。
( 1 )蝴蝶的形态美是其表面,请联系下面的材料,说说蝴蝶本质之美在哪里。(链接材料)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用“化蝶”彰显人生价值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并将蝶之自然美与人性美融为一体,于是有了升华,有了超越,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
( 2 )生活中,你和大自然有过哪些亲密接触?请用一段话写出你和自然中的“它”的一次美妙的邂逅。(200字左右)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大作文:
请以“心灵深处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可填写“秘密”“回忆”“烦恼”、“快乐”……②说真话、抒真情,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