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主持编纂《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渔家傲•秋思》的作者范仲淹都是北宋人。B: “铭”“说”“记”“表”“书”“序”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C: 《曹刿论战》《春望》《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这几篇作品是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的。 D: 《未选择的路》(《一条未走的路》)的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作品。 |
2、 | 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守寡 哀悼 和蔼 烦索之至(极点) B: 渴慕 书藉 郑重 情有可原(原谅) C: 疮疤 疏懒 精致 莫名其妙(名字) D: 睡相 孤孀 顺流 深不可测(测量) |
3、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象,周老师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B: 先生在讲座中旁征博引,还不时夹带数种语言,这使得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C: 这个季节,正是花红柳绿,春意阑珊 , 诗人不禁发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赞叹。 D: 烟花三月,江都南水北调公园内,市民纷至沓来 , 品味满园的春色,乐享悠闲的幸福生活。 |
4、 |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小伙伴们对冰淇淋的渴望也与日俱增 .B: 泰州城区的内环水系和外环水系已融会贯通 , 营造出了“双水绕城”的城市景观. C: 面对成绩,有的人忘乎所以 , 停滞不前,有的人再接再厉,继续前进. D: 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惟妙惟肖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
5、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 ②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③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A: ②③① B: ③②① C: ③①② D: ①③②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爱因斯坦童年时说话做事都比较慢,从小就被认为天资鲁钝。 B: 他担心那人脊椎受伤,因此不敢贸然搀扶 , 以致延误了救治时间。 C: 随着世锦赛的日子越来越近女排姑娘们的竞技状态也在与日俱増。 D: 莫扎特的大名在音乐界如雷贯耳 , 音乐爱好者几乎无人不晓。 |
7、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当地球穿过这条尘埃带时,这些流星体便会落入地球的怀抱中。 ②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陨石是从哪里来的? ③受到其它天体引力的影响,它们会慢慢扩散开来,在慧星轨道上形成一条尘埃带。 ④当然这也可能是慧星慧星靠近太阳时抛洒出的流星体。 ⑤它们大部分可能来自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受到火星、木星的影响,它们自身的轨道渐渐产生偏离以至于闯入地球。 A: ②④③①⑤B: ②⑤④③① C: ④③⑤②① D: ④⑤①③② |
8、 |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跋涉: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 B: 败笔:做某件事不得其法,或泛指某件事做得不好的技巧。 C: 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等)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无与伦比。 D: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
9、 | 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6月10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B: 通过“‘车让人”活动的开展,使我市交通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 C: 学校举行的汉字听写大赛,极大地增加了我们学习和正确使用汉字的热情。 D: 辽宁男篮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是因为他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结果。 |
10、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借由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精神。 B: 《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线索,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苦代价。 C: 《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驿路梨花处处开”一语双关,主要为了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 D: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怀念。文章选自小说集《呐喊》。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甲)十六字令 (乙)望岳(节选) 毛泽东 杜甫 山, 造化钟神秀, 刺破青天锷未残。 阴阳割昏晓。 天欲堕, 荡胸生层云, 赖以拄其间。 决眦入归鸟。 ( 1 )解释词语钟:________ ( 2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十六字令》和《望岳》分别为甲、乙两首诗歌的题目。 B: 两首诗歌都突出表现了“山”之巍峨高耸。 C: 两首诗歌都借描绘“山”的艺术形象来表达诗人心中建功立业的豪情。 D: 甲被称为词中“小令”,乙被称为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列子·说符》)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杨子之邻人亡羊/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B: 杨子之邻人亡羊/身亡所寄 C: 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 不笑者竟日/吾日三省吾身 ( 2 )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羊 贱 畜 又 非 夫 子 之 有 而 损 言 笑 者 ( 3 )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割麦
①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整个大地像一只熊熊燃烧的火炉。金黄的麦田里,父子俩头顶烈日,正挥舞着镀刀在割麦。
②“爸,我渴!”儿子觉得嗓子冒烟,渴得憋气。汗水顺着他的头发往下淌,爬过脸颊,像一条条缓慢流淌的小溪。几滴汗顽皮地跑进他的眼睛里,像虫子在叮咬,咸咸涩涩的,难受。
③儿子的声音尽管不大,在寂静的麦田里,应该能够清晰地传进父亲的耳朵。可是父亲没有应声。他依旧忙碌地埋头割麦。镰刀挥舞如风,只听到刷刷刷的割麦声。
④“爸,我渴!”在委屈的支使下,儿子的音量大起来,那声音足以和田边树上疯狂嘶叫的知了媲美。
⑤父亲终于直起腰,攥紧拳头,使劲地咚咚捶了几下酸痛难耐的腰部,再狠命地抹一把蒙住了眼睛的汗水。太阳已将他的皮肤烤成了麦麸一样的颜色,黑糊糊的,亮闪闪的,仿佛还能闻到皮肉在烈日下炸裂燃烧的味道。
⑥“爸,我渴死了!”儿子焦躁起来,如一头面临宰杀的困兽。父亲依旧面无表情地看看他,再迅疾地抹一把汗水。
⑦“爸,我受不了了!”儿子咚地一下将镰刀扔在地上,一屁股跌坐在田埂上,呼哧呼哧直喘气,四肢瘫软着,像一堆烂泥。
⑧“坚持!”父亲边割麦,边吼道。这是父亲从清晨割麦以来,对儿子说的第一句话。那两个字像从父亲嘴里迸射出来的,掷地有声。
⑨父亲的脸一半隐在麦丛里,看不到表情。可那声音,儿子听明白了。
⑩父亲的那句话就像催泪弹,一下子轰出了儿子的泪,肆意横流,泪光里,儿子想到了往年的麦收时节,如果赶上放假,父亲总不让他下地,说怕晒中暑了,让他在家吹着电扇做作业。他其实没做作业,更多的时间消耗在电视上了。
⑪自从母亲病逝后,父亲身兼父母两职,给他缝书包,钉扣子,削铅笔,灌墨水。小时候,父亲总是早起做饭,等候他吃好,然后背着他,走过崎岖的山路,目送他进了校门,再回家下地劳动。
⑫这个碰巧赶上的麦收天,刚好放假,父亲怎么就这样残忍地让自己经受如此的磨砺,儿子不明白。儿子想着想着,嗓子里就发出鸣鸣的哭声,如一只失去母亲的小兽的哀鸣。“快割,哭啥?你16岁了,以为还是孩子吗?”父亲声震如雷。儿子的哭声被父亲粗壮的吼叫生生地堵了回去,只剩下低低的鸣咽。儿子无奈地拿起镰刀,又蹒跚着走回麦田,弯腰和父亲并肩割起来。
⑬“知道吗?每年给你的那几千元学费,就是爸这样苦出来的。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你爷爷不让读了,家里缺少劳力,非得让我回家劳动.....”刷刷的割麦声里,父亲的话时隐时现,像在风浪里颠簸的一条小船,但还是字字句句灌进了儿子的耳鼓。“那时候,我就想,如果将来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让他失学,卖命我也送他上学!可是,你在好好读书吗?”父亲沉默了半晌,直起腰抹把汗说:“娃,人一辈子只有一次十五六岁呀!”
⑭父亲的话,如一阵轻风,儿子心头有了舒服的凉意。儿子第一次想到了自己的学业。三天后,儿子帮父亲收割完了所有的麦子。父子俩都成了非洲黑人,尤其是儿子,满脸的皮肤黝黑黝黑的,只剩下眼睛在闪闪发亮。临上学的前一天晚上,吃完饭,儿子默默走上前,替父亲搓掉了晒得褪壳的皮肤。那些皮肤,炸裂开来,像皴裂的松树皮,一片又一片。儿子动作舒缓,轻轻地,细细地,像侍弄婴儿。儿子的眼里盈满泪,快要滚落。
⑮一个月后,父亲再次给老师打去了电话。老师在电话里欣喜地告诉父亲:“你儿子变化挺大的,不知为什么,那次麦收假后,他突然就不打游戏不上网了,成绩直线上升,老师们都夸他呢!”
⑯父亲听完电话,眼眶里汪满了泪……
(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憋气难受→________→________→崩溃无奈
( 3 )第⑤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与虫共眠
①我在草丛中睡着时,我的身体成了众多小虫子的温暖巢穴。那些形态各异的小动物,从我的袖口、领口钻进去,在我身上爬来爬去,不时地咬上两口,把它们的小肚子灌得红红鼓鼓的。吃饱玩够了,便找一个地方自在地酣然而睡。对它们的活动我却一点都不知道。
②那天我翻了一下午地,又饿又累。本想在地头躺一会儿再往回走,田地离村子还有好几里路程,我干活时忘了留点回家的力气。时值夏季,田野上虫声、蛙声、谷物生长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一支巨大的催眠曲。我的头一挨地便酣然入睡,天啥时黑的我一点都不知道,月亮升起又落下我一点没有觉察。醒来时已是另一个早晨,我的身边爬满各种颜色的虫子,它们已先我而醒又开始在忙活它们的事了。这些勤快的小生命,在我身上留下许多又红又痒的小疙瘩,证明它们来过了。我想它们和我一样睡了美美的一觉。对这些小虫来说,我的身体是一片多么辽阔的田野,就像我此刻趴在大地的某个角落。大地却不会因搔痒和难受把我捉起来扔掉。大地是沉睡的,它多么地宽容。在大地的怀抱中我比虫子大不了多少。我们知道世上有如此多的虫子,给它们一一起名,分科分类。而虫子知道我们吗?这些小虫知道世上有刘亮程这条大虫吗?有些虫朝生暮死,有些仅有几个月或几天的短暂生命,几乎来不及干什么便匆匆离去。既没时间盖房子,也没时间创造文化和艺术。它们好像根本没时间为自己和别人去着想。生命简洁到只剩下快乐。我们这些聪明的大生命却在漫长的岁月中寻找痛苦和烦恼。一个听烦市嚣的人,躺在田野上听听虫鸣该是多么幸福。大地的音乐将永无休止。而有谁知道这些音符是多么仓促。
③我因为在田野上睡了一觉,被这么多虫子认识。它们好像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我,对我的血液和肉体的味道赞赏不已。有几个虫子,显然趁我熟睡时在我脸上走了几圈,想必也大概认下我的模样了。现在,它们在我身上留了几个看家的,其余的正在这片草滩上奔走相告,呼朋引类,把发现我的消息传播给所有遇到的同类们。我甚至已感到成千上万只虫子正从四面八方朝我呼拥而来。我的血液沸腾,仿佛几十年来梦想出名的愿望就要实现了。这些可怜的小虫子,我认识你们中的谁呢,我将怎样与你们一一握手。你们的脊背窄小得签不下我的名字,声音微弱得近乎虚无。我能对你们说些什么呢?
④当千万只小虫呼拥而至时,我已回到人世间的某个角落,默默无闻地做着一件事。没几个人知道我的名字,我也没认识几个人,不知道谁死了谁还活着。一年一年地听着虫鸣,使我感到了小虫子的永恒。而我,正在世上苦度最后的几十个春秋。面朝黄土,没有叫声。
(选自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
( 1 )请用文中的词语形容“虫”,理顺行文思路。自在→勤快→________→________→可怜→________
( 2 )按照括号内的提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大地却不会因搔痒和难受把我捉起来扔掉。(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②大地的音乐将永无休止。(请赏析这个句子。)
( 3 )联系文章,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人?人总会有梦想,初中的你,也一定有着各种梦想。梦想引你接近目标,给你带来动力,催你奋斗拼搏……
请你“与梦想同行”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感情真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