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怀集县下帅民族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水浒传》中一共刻画了( )位水浒英雄。
A: 109
B: 110
C: 109
D: 108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niàng) 应(hé) 落(zhuó) 绿茵茵(lù)
B: 角(líng) 粗(guǎng) 临(lì) 朋引伴(hū)
C: 弄(chì) 憔(chuì) 分((qí) 各得其(suǒ)
D: 一(shà) 笑(nì) 吝(sè) 咄逼人(duō)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惋惜 劝戒 取义成人 不屑置辩
B: 要决 雷霆 身临奇境 哗众取宠
C: 涉猎 隐匿 如座针毡 无精打采
D: 寂寥 诡谲 味同嚼蜡 铢两悉称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聊斋志异》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B: 《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夹叙夹议,以议为主,在实践与理论结合中进行论述,立论就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 “燕子来时新社”表明春燕来时正是春社时分,一般在立春之后,清明之前。
D: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茱萸节”,古人有重阳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反复、拟人)
B: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
C: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排比)
D: 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
6、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全书十篇文章,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作品包含了“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B: 《骆驼祥子》讲诉的是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作者老舍是语言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赋予作品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C: 课文《老王》选自《秋雨散文》。余秋雨,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等。
D: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7、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到国庆佳节各商家打折的时候,春熙路上人声鼎沸
B: 在李老师的众目睽睽之下,我心里像结冰一样,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C: 面对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大家竟然若无其事地低头做事,谁也不去过问。
D: 每当我看到万里长城,我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8、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 , 表示赞同。
B: 小强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学习。
C: 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爱护得无微不至 , 不但尽心竭力,还常主动帮忙。
D: 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
9、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 ①②⑤③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④②①⑤③
D: ④②①③⑤
10、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从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由南宋时期的刘义庆编写。
B: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时,人们常常将自己的父亲谦称为家严,而将别人的父亲尊称为令堂。
C: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英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D: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诗文集《踪迹》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

毛滂(宋)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注释】毛滂:浙江衢州人。这首词是毛滂辞别病中妻子,赴任途中所作。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我寄愁心与明月”,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断魂分付潮回去”,是否合适?请根据词的内容作出分析。

附李白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蒙骜伐魏

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汲。魏师数败,魏王患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信陵君畏得罪,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驾还魏。魏王持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信陵君使人求援于诸侯。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蒙骜(ào):秦国大将。②高都、汲:地名。③恤:体恤,顾惜。④趣(cù):催促。⑤持:握着……的手。

(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帅伐魏

以有魏也

③蒙骜遁

( 2 )下面句中的“数”与“魏师数败”中的“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夹岸数百步
B: 珠可历历数也
C: 扶苏以数谏故
D: 数月之后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

②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

( 4 )阅读全文,说说信陵君为什么能成功救魏?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爱母双簧刘宏图
①妻子叫他“车夫”,周围人都叫他“车夫”。
②他的车是一辆三轮和一辆轮椅车。坐在车上的是他多病缠身的老母亲。
③刚开始的时候,母亲还能走动,他就用三轮拉,后来母亲上不去三轮了,他就用轮椅推。每天,街坊邻居们都看着他们娘俩有说有笑地出门,有说有笑地回来,回来的时候,车上就多了一些五颜六色的新鲜蔬菜。
④邻居们不解了:“你出门买菜,一个人去就是了,干嘛总带着你妈啊?多费劲啊!”
⑤他们家住四楼。有一次,他背母亲下到二楼拐弯处时,腰痛难忍、脚下发软,他拼命向前跨出几大步,还是摔倒了,前额磕出了血,但万幸的是背上的母亲安然无恙。这样摔下楼的经历,前后有过6次。
⑥可他还是或拉或推地带着母亲,乐呵呵地去向菜市场。
⑦有一天,一个老太太把他拉到一旁问:“小伙子,这些年我天天看你推轮椅带妈妈上街,你妈是什么官,每月退休金有1万吧?”
⑧他说:“我妈是家属,没有退休金。”老太太脸一拉,说:“不讲实话!父母没钱孩子哪会这样孝敬?你妈的存款是50万还是100万?”
⑨他苦笑道:“大娘,我妈不仅没有存款,而且每月的医疗费就得好几千。”老太太愣了片刻,流着泪走了。
⑩其实,他带母亲出门买菜,不仅是让母亲透透气,聊聊天,还是为了发挥母亲的砍价优势呢。
⑪每次跟商贩讨价还价成功,省个五分、一毛的,母亲都格外的高兴,一路上神采飞扬的,很是得意,回来跟他说:“看看,儿子!妈妈比你强吧,我买菜今天省了不少钱呢。”母亲感受到自我价值的那种成就感,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⑫于是,他再辛苦也要带着母亲一块去买菜。
⑬有时候,遇到一些死板的小贩,母亲怎么砍,都不肯让步,他就偷偷地戳戳商贩,或使个眼色,意思是:“你就先按我妈出的价卖,余额我呆会补给你。”心领神会的小贩照办了。砍价成功的母亲又能高兴一整天。
⑭时间一长了,小贩们都知道了他们娘俩的故事,也都很乐意配合他的“演出”。每次他带着母亲出现在菜市场,他一开口问价,商贩们总是把价格叫的高高的,而且一脸的严肃,丝毫也没有商量的余地。而等到母亲“出马”的时候,小贩们总是很快便“无可奈何”地“就范”了,有时候,还顺带夸上两句:“大妈,您可真会说啊,姜还是老的辣啊!”
⑮他和小贩这样的“双簧”演出一直持续了十多年。
⑯有时候,给母亲的爱一个出口,也是一种孝顺。让母亲感觉到有价值,这样的“精神赡养”比任何物质都显得珍贵和重要。
⑰这个为母亲演“双簧”的“车夫”叫王春来,是洛阳监狱一级警督,“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人物”,“中华新二十四孝奖”获得者。

( 1 )在第⑨段中,写老太太为什么“愣了片刻,流着泪走了”?

( 2 )王春来坚持带母亲出门买菜的原因是什么?用简练语言概括。

( 3 )“母爱双簧”中的“双簧”指的是什么?

( 4 )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无法不对你残酷
①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我想起这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②弟弟不善言语,略略羞涩,普通话又说得蹩脚,扫一下眉眼,便知道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在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旅程之后,弟弟终于站在了学校门口,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看着他我有一刹那的心疼,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于一个人闯到北京来了!”
③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我看见他站在衣着光鲜的学生群里,因为素朴而显得那么落寞和孤单。多么像刚入大学的我,因为卑微,进而自卑。我笑笑说:“北京是残酷的,也是宽容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你也会像姐姐那样,自己养活自己。”我知道弟弟年少,对此不会有太多的理解。他只是难过,为什么那么爱他的姐姐,在北京待了几年,便变得如此不近人情?
④一个月后,弟弟打电话来,求我给找份兼职。我说:“你的同学也都有姐姐可以找吗?”他没说什么话,便啪的挂断了电话。顷刻,母亲的长途便打了过来,她几乎愤怒地说:“你不给他钱就算了,连份工作也不帮着找,他不依靠你还能依靠谁?”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母亲明白,我只是觉得我所吃过的苦他也应该能吃。因为我们都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
⑤我最终还是答应母亲,给弟弟一定的帮助。但也只写了封信,告诉他所有可以收集到兼职信息的方法。这些我用了四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财富”,终于让弟弟在一个星期后,找到了一份在杂志社做校对的兼职。在他领了第一份工资后,我去赖他饭吃,他仔细地将要用的钱算好,剩下的,只够在学校食堂里吃顿“小炒”,但我还是很高兴,不住地夸他。他低头不语,忽然像吐粒沙子似的狠狠吐出一句:“同学们都可怜我,这么辛苦地自己养活自己;别人都上网聊天,我还得熬夜看稿子;钱又那么少,连你工资的零头都不到!”我笑道:“可怜算什么,我还被别人耻笑过呢!在现实面前,你如果不用心、不努力,连腰板都挺不直的。”
⑥之后的日子,弟弟很少再打电话来。有一次我打电话去,他不在,他的舍友很惊讶地说,他从来没有说过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姐姐。我知道弟弟仍无法理解我的残酷,但我深知,嘲弄和讥讽,自信与骄傲,都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他被贫穷折磨着的心,才会愈加坚韧顽强。
⑦学期末,我们再见面,是弟弟约的我。在一家算得上档次的咖啡吧里,他很从容地请我“随便点”。面前这个衣着素朴但充满自信的男生,嘴角,很持久地上扬着;言语,也是淡定沉稳;眉宇里,竟是有了点男人的味道,终于不再是那个说话吞吐遇事慌乱的小男孩。在这短短的半年里,他做过校对,卖过杂志,当过家教,刷过盘子,而今,他又拿起了笔,记录青春里的欢笑与泪水,并因此赢得更高的报酬和荣光。他的成熟,比初到北京的我,整整提前了一年。
⑧外面飘起了雪花,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苦中带甜的咖啡,慢慢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城市。

( 1 )阅读文章,概括“我”对弟弟所做的几件残酷事。(每件事不超过12个字)

例如① 我拒绝回家接他上学;

( 2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④段加点的“愤怒”都写出了什么。

( 3 )文章第②段和第⑦段都有对弟弟的具体描写,请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4 )阅读文章,说出作者对弟弟的做法带给你的启示。(不少于3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600字。

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那一道道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须走过途中那一个个拐角。拐角,也许是我们生命行进中的一道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结点。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一件事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修炼中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获得生命的升华。

请以“走过那一个拐角”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目送你离开我的世界≈”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