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江阴市文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划线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谈起互联网,他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 使在场的人惊叹不已。
B: 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桑田
C: 我们班的小明视力很差,鼠目寸光 , 看不到远处的东西。
D: 关于甲方与乙方冲突一事,双方各执一词,让公众莫衷一是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婷(pīnɡ) 守(kè) 自吹自(léi) 抽丝茧(bō)
B: 诺(yǔn) 言(jiān) 揉造作(jiǎo) 疲不堪(bèi)
C: 冕(ɡuàn) 尬(gān) 扭作态(niē) 不关心(mò)
D: 喃(ní) 解(pōu) 大发雷(tíng) 不容发(jiàn)
3、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 )
A: 《中庸》
B: 《尚书》
C: 《春秋》
D: 《左传》
4、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词性判断不正确是( )
A: 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形容词)
B: 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数词和量词)
C: 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代词)
D: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名词)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的很多诗文都是作者遭遇贬谪时所作,如《左迁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后给侄孙湘以勉励之意的一首诗;《岳阳楼记》是北宋范仲淹被贬邓州时写给朋友滕子京的一篇文章;《醉翁亭记》则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所作。虽是被贬,却共同表达出一种对理想、志节的执着和坚守。
B: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的“觥”,“衔觞赋诗”中的“觞”,“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都是“酒杯”的意思。
C: 艾青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有着丰富的意象,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如“土地”“太阳”等,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具有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D: 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吹奏乐器和弹弦乐器。
6、指出正确的一项(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A: 描写征途遥远而辛苦,表现出不畏劳苦、无坚不摧的坚强意志。
B: 描写征途艰辛,表现出不畏艰险,英勇杀敌的决心。
C: 描写不断频繁征战,表现出不畏艰险,英勇杀敌的豪情。
D: 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
7、

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 )

人生难免会寂寞.但寂寞的滋味却不尽相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寂寞是________的,苏轼“人有悲欢离合”的寂寞是________的,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寂寞是________的,李白“我歌月徘徊”的寂寞________的……;唯有直面寂寞.才能品出别样人生

A: 孤傲 洒脱 浪漫 豁达
B: 洒脱 浪漫 豁达 孤傲
C: 浪漫 豁达 孤傲 洒脱
D: 洒脱 豁达 孤傲 浪漫
8、下列加点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风(sāo) 丰(rùn) 随声附(hè)
B: 游弋(yì) 广袤(mào) 分外妖(yáo)
C: 渎(xiè) 婷(pīng) 揉造作(jiǎo)
D: 言(zhēn) 物(zāng) 相得益(zhāng)
9、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房四室”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梁朝,到明清时期,随着人们对笔墨纸砚艺术性以及收藏价值的重视,“文房四宝”之称也盛行起来。
B: 乌兰牧骑演员们为及时给牧民带去精神文化食粮,到了牧民家中无暇休息,换上服装拿出乐器,就赶到牧场毡房去演出。
C: 新学期伊始,有关部门提醒学校要防微杜渐 , 学校应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主动开展安全自查工作,切实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D: 思想感情的产生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想深入地认识事物,须得身临其境 , 长期观察,才能把握其精神实质。
10、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背影》都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所作
B: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C: 《钦差大臣(节选)》中众人得知受骗后,气急败坏,相互指责
D: 我们学过艾青的作品《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品读下面的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这首小令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 ,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

( 2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龙井题名记

秦观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注释】①秦观:宋代词人。文中“辨才”“参寥”都是他的朋友。②会稽:今绍兴。③龙井:地名。④普宁:寺名。⑤篮舆:竹轿。⑥霁:雨后放晴。⑦雷峰:与“南屏”“灵石坞”都是山名。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以邀余入山________

出郭,日已夕________

③从参寥杖并湖而行________

辨才于朝音堂________

( 2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3处)

出 雷 峰 度 南 屏 濯 足 于 惠 因 涧 入 灵 石 坞。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②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 4 )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的内容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

智真长老便唤首座、维那,商议剃度这人;分付监寺,都寺,安排斋食。只见首座与众僧自去商议道:“这个人不似出家的模样。一双眼却恁凶险!”众僧道:“知客,你去邀请客人坐地,我们与长老计较。”知客出来请赵员外、鲁达,到客馆里坐地。首座、众僧禀长老说道:“却才这个要出家的人,形容丑恶,相貌凶顽,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长老道:“他是赵员外檀越的兄弟。如何撇得他的面皮?你等众人且休疑心,待我看一看。”焚起一柱信香,长老上禅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一炷香过,却好回来,对众僧说道:“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首座道:“长老只是护短,我等只得从他。不谏不是,谏他不从便了!”

(二)

话说当日智真长老道:“智深,你此间不可住了。我有一个师弟,现在东京大相国寺住持,唤做智清禅师。我与你这封书,去投他那里,讨个职事僧做。我夜来看了,赠汝四句言,你可终身受用,记取今日之言。”智深跪下道:“洒家愿听偈言。”长老道:“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鲁智深听了四句偈言,拜了长老九拜,背了包裹,腰包,肚包,藏了书信,辞了长老并众僧人,离了五台山,迳到铁匠间壁客店里歇了,等候打了禅杖,戒刀,完备就行。寺内众僧得鲁智深去了,无一个不欢喜。长老教火工、道人自来收拾打坏了的金刚、亭子。过不得数日,赵员外自将若干钱来五台山,再塑起金刚,重修起半山亭子,不在话下。

( 1 )结合原著简述鲁达到五台山出家的原因及其离开五台山前往东京大相国寺途中的遭遇。
( 2 )结合选文和原著对鲁智深在五台山所作所为的叙述,简要分析鲁智深的形象特点及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 3 )众僧皆厌恶鲁智深,而智真长老却认为此人“正果非凡”,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乙文】

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水,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宛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我们用汗水,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热爱春天,播种春天,采撷春天吧!用我们的言传身教去呵护春天,关心春天,用我们的心血精力去编织春天,灌溉春天,呵护关心春天的风吟鸟啼、柳绿花红,编织灌溉春天的田园风光、妖娆风情,让春天常驻我们身边,永驻我们心灵深处的爱心家园。

( 1 )这两个文段在体裁上都属于抒情散文;但在表达方式上,甲文侧重于________;乙文侧重于议论。甲,乙两文段都抒发了的________情感,但乙文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________。
( 2 )甲文3-5自然段依次描绘了春草图,________,________三幅图景;乙文的第2自然段则依次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幅图景。
( 3 )甲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出来”和乙文中“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两句话里加横线词的意思和作用是否相同?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或两句都写得好,请略加分析。
( 4 )甲文的“东风”指的是春风,而“古道西风瘦马”中的“西风”则指________。
( 5 )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春天”还蕴含着另一种意思,请加以辨析说明。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600字左右)

提示:(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等。(2)要注意有重点的展开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陪回忆散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