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对下列句子顺序的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眉毛还阻挡了头皮屑和其他微小的细屑掉入眼睛中②最后眉毛在人与人的沟通上也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可加强如惊讶或生气等情绪的表达③你知道吗,眉毛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汗水流入眼睛④此外它还能感觉到眼睛周围的一些东西,如小昆虫等⑤眉毛边缘弯曲的形状和眉尖所指的方向,可以确保水滴沿着脸的两旁和鼻子上流过,而不会流人眼睛里 A: ③⑤①④② B: ⑤③①②④ C: ③④⑤①② D: ⑤①④③② |
2、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产生于隋唐,最早出现于民间,全盛于宋,因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 B: 词最初是配乐的,故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后来在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C: 按照字数的多少,词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沁园春·雪》属于中调。 D: 《沁园春·雪》一词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
3、 | 下列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自非亭午夜分 B: 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C: 实是欲界之仙都 夕日欲颓 D: 归雁入胡天 月色入户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喑哑 恻隐 春华秋实 杂乱无张 B: 藻饰 琐事 既物起兴 迫不及待 C: 屏障 筹划 顾名思义 一泻千里 D: 汲取 消释 苍海桑田 天伦之乐 |
5、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历史和现实证明,越伟大的事业,往往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激发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 ②开拓创新是一种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责任担当。 ③保持开拓创新的姿态,坚定革故鼎新的意志,锐意改革、热情创新、超越自我,才能在新中国的史 册上不断书写新华章。 ④今天,船到中流、人到半山,尤其需要我们认真检视自己,有没有失去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锐气, 有没有累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惰性? ⑤面对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我们尤其需要按照所要求的,“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 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通过革故鼎新不断开辟未来”。 A: ③④⑤①② B: ③①②④⑤ C: ②①④⑤③ D: ②①③⑤④ |
6、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这次全区“感恩资助,励志自强”演讲比赛,对同学们启发很大。 B: 循着那渐渐被淡忘了的历史,重访时传祥的足迹,探寻他的生前身后。 C: 写入团申请书,先要提出加入团组织的请求,然后汇报对共青团的认识,回顾自己思想发展的过程,表达自己的决心,最后再次请求组织接受自己的申请。 D: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在此次朗诵中的不足。 |
7、 |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二十四节气不仅归纳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而且和人类的农活安排、民俗活动等密切相关。 B: 下列节气都属于夏季:夏至、小满、芒种、小暑、大暑。 C: 爸爸带小明去给故去的亲人扫墓,小明对爸爸说:“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 D: 阅读对方的文章称“拜读”,称自己对别人的重视为“垂青”,请对方批评指正自己的字画为“雅正”。 |
8、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五象新区的泥沙就是多,但只要你小心点,不就不弄脏脚了吗? B: 您看我们五象新区的泥沙,多么热情好客,沾住您的脚,不想让您走呢! C: 我们五象新区的泥沙,多么热情好客,它沾住您的脚,就是不让您走。 D: 我们五象新区的泥沙就是这样,它不想让谁走,就沾谁的脚,您最好别走。 |
9、 | 下列词语画线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踌躇(zhú) 狼藉(jí) 颓唐(tuí) 坦荡如砥(dǐ) B: 蹒跚(pán) 婆娑(suō) 秀颀(qǐ) 巧妙绝伦(lún) C: 鲜腴(yú) 轩榭(xiè) 遒劲(qiú) 殚精竭虑(dān) D: 嶙峋(xún) 喧嚣(xún) 俯瞰(kàn) 惟妙惟肖(xiāo) |
10、 |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描写诗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远处的南山悠然映入眼帘,表现了陶渊明辞官后的闲适心情。B: 《春夜洛城闻笛》中,此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两句,写诗人听到人们晚上唱起告别的歌曲,看到人们折柳相赠,不由得产生归隐田园的情思。 C: 暮春时节,花儿凋零,燕子归来。面对此景,词人晏殊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句子,表达了自己伤春惜时之感。 D: 宋代词人辛弃疾登高望远,看到江山雄伟壮丽,江水奔流不息,想到古代纵横驰骋的英雄人物,感慨万千,写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 |
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 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 诗的颈联“入”和“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蕴含着新事物必须取代旧事物的生活哲理,表现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C: 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 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
阅读《伤仲永》 ,回答相关问题。 ①父异焉________ ②或以钱币乞之______ ③复到舅家 ________ ④泯然众人矣 ( 2 )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忽啼求之。 B: 邑人奇之。 C: 不能称前时之闻。 D: 于舅家见之。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②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4 )填空。 本文借事说理。叙事部分按照 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 ( 5 )本文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低调也是一种智慧
①第二届中华艺文颁奖典礼,于2014年新年之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亦榜上有名。莫言领奖时无不感慨地说:“今后要做的就是好好写作,低调做人,争取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
②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圆了所有中国人几个世纪的“诺奖梦”。但让人可歌可敬的是莫言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恣意轻狂,目中无人,相反他还一直保持着他一贯的做人处事风格——低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正是这低调成就了莫言。而这样成功,让人不得不叹服,低调亦是一种智慧。
③低调是为人处世的积极姿态与超然心态。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低调如悠悠芳草,静静地装点着大地;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懂得低调。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生活使人们变得张牙舞爪、张扬个性失去了那淡泊的本心。追逐名利、标榜张扬的狂热追求,也使人们不能真正静下心来取思考研究,最终心态浮躁无所事事。
④低调不是懦弱,而是自信的表现,张扬不是智慧的化身,而是失败的前提。战国时期,庞涓自恃有才,张扬跋扈,不把被其废掉的孙膑放在眼里,总想和其一较高下。相反地,虽然才高八斗,精通谋略的孙膑,却总是放眼未来,不欲与人争锋。最终自恃过高的庞涓落得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是庞涓的才能无用武之地吗?不!而是他一项自命聪颖,不知收敛,不知低调做人可为生命积聚更多正能量,反而成了反面教材,成了天下的笑柄。由此可见,低调还是智者韬光养晦的远见卓识。
⑤生活中,低调又是沉淀自己丰富人生取得成功的基石,莫言深谙此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果我们都像莫言一样处事低调,低调做人,就会不断充实自己。洗涤心灵上的污垢,专心致志地达成人生目标。
⑥如此看来, 低调确实闪耀智慧火花。低调可以让人有最好姿态与心态面对生活;低调可以让人充满智慧地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低调可以让人放低自己暗蓄力量,在不显山露水中成就事业。学会低调做人,不仅我们平凡人的梦不会再遥远,就是我们的民族梦、中国梦、复兴梦也会计日而待也。
⑦让我们学会低调做人吧!在低调中创造高调人生,一如莫言。
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________ , ________;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干。
( 4 )“低调亦是一种智慧”,文中作者这样认为的理由是:________( 5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最合适,请完整具体的说明阐述理由。索罗在瓦尔登湖畔低调生活,息心宁性,丰富了阅历,最终有了《瓦尔登湖》这一脍炙人口的巨作。倘若他依然执迷于俗世,不在低调中品味生活,累积经验,净化心灵,恐怕也不会有瓦尔登湖的诞生。
阅读《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完成后面小题。
1949年9月22日,我出生在哈尔滨市安平街一个人家众多的大院里。父亲目不识丁。祖父也目不识丁。母亲也是文盲。但母亲与父亲不一样,父亲是个崇尚力气的文盲,母亲是个崇尚文化的文盲。父亲的教育方式是严厉的训斥和惩罚,母亲对我们的教育则注重在人格、品德、礼貌和学习方面。值得庆幸的是,父亲常年在大西北,我们从小接受的是母亲的教育。母亲的教育至今仍对我为人处世深有影响。
母亲从外祖父那里知道许多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而且听过一些旧戏,乐于将书中或戏中的人物和故事讲给我们。母亲年轻时记忆强,什么戏剧什么故事,只要听过一遍,就能详细记住。母亲善于讲故事,讲时带有很浓的个人感情色彩。我从五六岁起,就从母亲口中听到过《包公传》、《济公传》、《杨家将》、《岳家将》、《侠女十三妹》的故事。母亲是个很善良的女人。善良的女人大多喜欢悲剧。母亲尤其愿意、尤其善于讲悲剧的故事:《秦香莲》、《风波亭》、《赵氏孤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母亲边讲边落泪,我们边听边落泪。
我们长大了,母亲衰老了……
20世纪60年代我想买《红旗谱》,只有向母亲要钱。为了要钱我去母亲做活的那个条件低劣的街道小工厂找母亲。那个街道小工厂里的情形像中世纪的奴隶作坊。A二百多平方米的四壁颓败的大屋子,低矮、阴暗、天棚倾斜,仿佛随时会塌下来。几扇窗子一半陷在地里,无法打开,空气不流通,闷得使人头晕,耳畔脚踏缝纫机的声音响成一片。五六十个家庭妇女,一人坐在一台破旧的缝纫机旁,一双接一双不停歇地加工棉胶鞋鞋帮。到处堆着毡团,空间毡绒弥漫。所有女人都戴口罩。夏日里从早到晚,一天戴八个乃至十个小时的口罩,可想而知是种什么罪。女工们彼此说话,不得不摘下口罩,扯开嗓子。话一说完,就赶快将口罩戴上。她们一个个紧张得不直腰,不抬头,热得汗流浃背。有几个身体肥胖的女人,竟只穿着件男人的背心,大概是他们的丈夫的。我站在门口,用目光四处寻找母亲,却认不出在这些女人中,哪一个是我的母亲。负责给女工们递送毡团的老头问我找谁,我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B母亲瘦削的憔悴的脸,被口罩遮住二分之一。口罩已湿了,一层毡绒附着上面,使它变成了毛茸茸的褐色的。母亲的头发上衣服上也落满了毡绒,母亲整个人都变成毛茸茸的褐色的。这个角落更缺少光线,更暗。一只可能是100瓦的灯泡,悬吊在缝纫机上方,向窒闷的空间继续散发热。一股蒸蒸的热气顿时包围了我。缝纫机板上水淋淋的,是母亲滴落的汗。母亲的眼病常年不愈,红红的眼睑夹着黑白混浊的眼睛,目光迟呆地望着我,问:“你到这里来干什么?找妈有事?”
“妈,给我两元钱……”我本不想再开口要钱。亲眼看到母亲是这样挣钱的,我心里难受极了。可不想说的话说了。我追悔莫及。
“买什么?”
“买书……”
母亲不再多问,手伸入衣兜,掏出一卷毛票,默默点数,点够了两元钱递给我。
我犹豫地伸手接过。
离母亲最近的一个女人,停止做活,看着我问:“买什么书啊?这么贵!”
我说:“买一本长篇。”
“什么长篇短篇的!你瞧你妈一个月挣三十几元钱容易吗?你开口两元,你妈这两天的活白做了!”那女人将脸转向母亲,又说:“大姐你别给他钱,你是当妈的,又不是奴隶!供他穿,供他吃,供他上学,还供他花钱买闲书看呀?你也太顺他意了!他还能出息成个写书的人咋的?”
母亲淡然苦笑,说:“我哪敢指望他能出息成个写书的人呢!我可不就是为了几个孩子才做活的么!这孩子和他哥一样,不想穿好吃好,就爱看书。反正多看书对孩子总是有些教育的,算我这两天活白做了呗!”说着,俯下身,继续蹬缝纫机。
那女人独自叹道:“唉,这老婆子,哪一天非为了儿女们累死在缝纫机旁!……”
今天,当我竟然也成了写书人的今天,每每想起儿时的这些往事以及这份特殊的母爱,不免一阵阵心酸。我在心底一次次呼喊:我爱您,母亲!
渔人在捕鱼,一只莺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有无数只乌鸦看见了鱼,便聒噪着追逐茑鸟。茑鸟不论飞东飞西,满天的乌鸦都是紧追不舍,茑鸟无处可逃,疲累地飞行,心神涣散时鱼就从嘴里掉下来了。那群乌鸦朝着鱼落下的地方继续追逐。茑鸟如释重负,栖息在树枝上。
根据上述材料,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茑鸟放开之后
题目二:“放弃”与“拥有”的故事
题目三:由“舍”与“得”想到的
要求:①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章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