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永安市第九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推进自治区CEPA示范基地,加大对外资企业的服务力度。
B: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赛场上,球迷们的疯狂表现,令人不得不否认足球的魅力。
C: 西江机场建设全面提速,力争实现年底试飞目标.向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
D: 文化和旅游部近期部署查处恶搞英雄烈士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制度。
2、

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花朵儿一串 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惠子相梁》选自道家经典著作《庄子》。
C: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做事的标杆”中“ 做事的标杆”是主谓短语。
D: “迈进金黄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的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这句中的破折号使用是错误的。
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镜子

艾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为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有的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阅读了艾青的《镜子》,指出对其风格评价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以小见大,在对人人见之不觉奇的镜子的咏叹中揭示了人人思之倍觉深刻的人生哲理。
B: 诗人抓住特征,十分准确地抒发了自己的坎坷曲折人生道路上对人间奥秘深刻独到的发现。
C: 全诗苍劲深沉,语言含蓄隽永,诗人思考生活的深度和表达诗情的高度艺术功力,达到和谐统一。
D: “喜欢”“躲避”“打碎”,诗歌语言直率,风格明快,直抒胸臆,对生活中种种丑恶现象作了无情的讽刺。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

在“批评和自我批评是 方法”句中的“方法”前有如下四个修饰语,它们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  )
(1)高思想  (2)有效的  (3)我党  (4)改正错误

A: ⑵⑶⑴⑷
B: ⑶⑴⑷⑵
C: ⑶⑵⑷⑴
D: ⑶⑷⑴⑵
6、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叙事散文《背影》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之父亲的背影,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情。
B: 南宋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其中许多故事已成为成语,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等。
C: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著名的小说,文章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线索,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
D: 《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7、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
B: 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C: 他一遇到难题就去请教老师,学习成绩日益提高,同学们都称赞他不耻下问
D: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8、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B: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C: 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和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
D: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心惊胆战的搏击!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
B: 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有过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的时候。
C: 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在歌声中唤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让更多的中国人得以传承经典、了解经典、走进经典。
B: 旺苍小伙陈藜,患病后身高缩至1.3米,但身残志坚。乐观面对生活,是他能否战胜病魔的关键。
C: 为了广元的美好环境,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保意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
D: 每日读书,犹如攀爬梯子。通过攀爬无形之梯,我便可时刻丈量自己到底领略到多少人生真意。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杜甫《蜀相》一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首、颔、颈、尾四联的内容。 首联:________ 颔联:________颈联:________ 尾联:________

( 2 )试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矅,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注)①宋仁宗景祐三年,欧阳修因疏救范仲淹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欧阳修携家眷沿水路前往贬所,溯江而上于九月夜泊洞庭湖口。

(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________

暮冥冥________

③至若春和明________

④夜深江月弄清辉________

(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3 )《岳阳楼记》中,渔歌渲染了________的气氛;《晚泊岳阳》中,渔歌触发了诗人________的情感。(用两字词语填空)
( 4 )《岳阳楼记》《晚泊岳阳》都描写了“月”,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济南的冬天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 1 )本文第①段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请仿照例子,概括另外两组对比。

第一组:北平刮风与济南没有风声作对比

第二组:________

第三组:________

( 2 )修辞是文章语句华丽的外衣,品味句子,指出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①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②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 3 )写作需要字斟句酌,有人说下面句子的“顶”可以用“覆盖”来代替,你同意吗?为什么?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 4 )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笔下显得如诗如画。请你结合全文,看看本文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每种手法简要举一个例子说明。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人工智能时代以疾风暴雨之势降临人间,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生产演化的规则,颠覆了人们衣食住行用的传统生活方式,也严峻地冲击着人们传统阅读书籍的习惯。如今,在几乎人人一部手机和电脑的情况下,网络阅读已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 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也许正是阅读让他度过了那段苦难的岁月。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 1 )下列对“有重量的”阅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B: 是无功利性、无预期的自发性阅读。
C: 时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式阅读。
D: 是各取所需、立竿见影的快餐式阅读。
( 2 )下列材料,能够论证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
A: “读书时也应该像牛进食一样,不但慢慢咀嚼,而且需要反刍,把吃进的草料再加以精磨详研,如此反复,当然效果极佳。”——刘心武
B: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血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C: 东吴大将吕蒙不喜读书,经过孙权再三劝读,他才答应。不久,鲁肃与吕蒙共商国事,发现他谈吐不凡,感慨他变化很大。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D: 意大利卓越画家达•芬奇从小就爱好绘画,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苦练素描基本功,经过长期的艰苦磨练和实践,终成一代艺术大师。
( 3 )请结合文章内容及平时的阅读体验来谈谈你对“有重量”的阅读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挂在嘴上,刻在心里;激励他人,鞭策自己。它是“我最得意的一句话”。

请以为“我最得意的一句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⑤不得抄袭套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只是你的网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