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 和文物遗产 保护工作, 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A: 发掘 传承 弘扬 B: 发现 继承 弘扬 C: 发现 传承 发挥 D: 发掘 继承 发挥 |
2、 | 荷花是人们都喜爱的一种花,现在有上联“池中荷叶鱼儿伞”,你认为对仗最好的下联是( ) A: 梁上蛛丝燕子帘B: 岸上麻叶伸绿掌 C: 半场杨柳拂楼台 D: 山上新月半亭风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浙江农博会期间,空中番薯、纳米膜栽培等高科技产品让人眼花瞭乱,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B: “阿尔法围棋”以高超的运算能力和缜密的逻辑判断击败顶尖高手李世石,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又一次飞跃。 C: G20落地杭州将促进杭州城市的发展,对杭州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杭州正在竭力以涣然一新的面貌迎接峰会的到来。 D: 为了保障假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交警部门强化路面交通管理,全体民警克尽职守、无私奉献,诠释着交通警察的为民与忠诚。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暖花开,听说明天要去要春游了,一些学生上课都心不在焉了。B: 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讲。 C: 雾霾肆虐,扑朔迷离的足球场让我们不得不终止了足球赛。 D: 如果你下定决心,那这一点点困难和挫折对你而言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并开展打击和防范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系列宣传活动,致力于守护老百姓的“钱袋子”。 B: 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大数据人才的迫切需求,近年来,教育部己经陆续批准35所高校设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C: 5月15日,2017年临沂见义勇为英雄颁奖典礼举行,王守明等16位同志被授予“临沂市见义勇为英雄”。 D: 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
6、 | 下列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 《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孙权劝学》就选自其中。 D: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高适并称“高岑”。 |
7、 | 朗读停顿标示有误的一项是( ) A: 左手/倚一衡木。 B: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C: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8、 |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的一项是( ) A: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B: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C: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D: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广州市旅游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旅游业要成为广州支柱产业,总收入达5000亿元以上。 B: 通过阅读《格列佛游记》,使我们了解了主人公格列佛先后到小人国、大人国、慧骃国和飞岛国旅行的经历。 C: 广州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从3月20日开始对BRT沿线公共自行车进行了升级改造,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D: 语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语文课上学习语文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学习语文。 |
10、 | 下面那一句不属于对仗句( ) A: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C: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D: 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有怨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1 )“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________,“乡书何处达”中的“书”是________的意思。(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颈联通过景物描写暗示了________,蕴含自然理趣。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涓,字浩然。靖康元年,京城被围,羽檄召天下兵。鄂部县七,当发二千九百人,皆未集,涓独以所募六百锐①然请行。或谓:“盍(hé )徐之,以须他邑。”涓曰:“事急矣,当持一信报天子,为东南倡。”而募士多市人,不能军,涓出家钱买牛酒激犒之。令日:“吾固知无益,然世受国恩,唯直死耳。若曹知法乎,‘失将者死’,钧之一死,死国留名,男儿不朽事也。”众皆泣。即日引而东,北过淮,蒲圻、嘉鱼二县之兵始至。至蔡,天大雪,蔡人忽噪而奔,曰:“敌至矣。”即结阵以待。少焉,游骑果集。涓驰马先犯其锋,下皆步卒,蒙卤②盾径进,颇杀其骑。涓乘胜追北十余里,大与敌遇,飞矢猬集,二县兵亟(jí)舍去。涓创甚,犹血战,大呼叱左右负己,遂死焉。士卒死者六七。 (选自《宋史.霍安国李涓传》,有删改) 【注】①锐,急剧。②卤, 同“橹”。卤盾,大盾。 (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死国留名 ________ ②吾固知无 ________ ( 2 )用“/”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涓 独 以 所 募 六 百 锐 然 请 行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涓创甚,犹血战。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 ( 《唐雎不辱使命》) ( 4 )简要概括文中表现李涓忠勇的两件事。 |
名人墙
王伟华
哥已经来弟家三天了。
哥终于支支吾吾,把自己的来意讲明了。
弟是将军,是小清河村里走出去的最能的人,也是乡里有名、县里挂号的人。哥是小清河村村支书,早已退了很多年了。退了的哥偏偏不肯安生,喜欢乱操心,家乡的雨季眼看就要来了,小清河就要变成黄水河。河上无桥,村民出行,村里的孩子们来来上学又成了问题。哥在新任村支书面前夸下海口,他去省城找他家老三,一定要把修桥的钱给化来。
哥,不是兄弟我不念乡情,我确实有我的难处。家大业大是不差,可向我伸手的地方也多啊……你也这么大年纪了,回去好好跟嫂子过日子吧,折腾啥呢?你一手能翻了咱那穷窝儿的天么?
弟满脸真诚,说得哥红着脸低了头。
哥走了……
哥没再向弟开过一次口,回家他闷闷地跟新任村支书说:老三有难处,咱不能难为他。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桥,咱自己修吧。
哥带头把自己存的那点儿养老钱全拿出来,又挨家挨户去动员:再苦不能苦孩子啊。那些心下犹豫的村民也就不再好说什么,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小清河上人欢马叫,热腾腾地忙活起来。没有谁号召,顺其自然,哥成了建桥的大总管,从桥体设计到材料的置备,他都一手操管。七十多岁的老头儿了,驮着背,顶着一头白发,在人声喧嚣的工地上,指挥人,指挥车。有爱开玩笑的年轻人从“嗵嗵嗵”的马达声里冲他大喊:大爷,我看您有大将军的风度。
工地上噪音太大,哥听不清,但从对方脸上的表情明白些什么。他咧开嘴,笑得憨,也笑得欢,露出黑黑的空牙洞来,额前的一缕白头发在风里一下一下地翻。
桥修成,一座漂亮又结实的双孔石拱桥,青石桥体,白沙路面,神气地横跨在小清河上,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村民们到河对岸去种田,不再用肩挑手提,三轮机动车可以开到家门口,孩子们上学不再用大人护送,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就过了河。村里再没有牲畜掉下河淹死这些让人烦恼的事儿了。
修了一座桥,把哥累得不轻。原来就身体不大好的人,身体越发弱下去。他要拄着拐棍才能从家走到桥上看看。夕光晚照中,村里上空的炊烟袅袅地升上天空。牛羊归圈,孩子放学村民扛着工具慢悠悠回家。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
大爷好啊。
大爷爷好。
……
每一个过路的人,看到桥头上伫立着的哥,都会恭恭敬敬向哥打声招呼。
哥回应着,脸上的笑意久久不去。
哥给弟打电话,说小清河上有桥了,小车可以一直开到家门口。哥想弟了,年纪越大,越是牵念。弟却总是那么忙,今天出差,明天开会,一副日理万机的样子。
哥便不再说什么,叮嘱几句,挂电话。
弟回来时,哥已经缠绵病榻多日。弟不是专程回来看哥的,是回来参加县里的一个活动。县里要树一面名人墙,把全县在全国各地的显要都召集回来,给他们立传扬名,也是对县里的一项宣传。
弟说,这是县里的大事,自己再怎么忙也要回来啊。
是,是该回来。人不能忘本。哥拉着弟的手亲不够。
呵,你以为他们白请我回来啊,每个人都要带着货回来。一个名字刻上去,二十万。弟还是那气度,当将军当惯了,说起话来。
二十万?二十万啊……哥脸上的笑容慢慢敛了去,他的肝又开始疼了。疼得他直抽凉气。二十万,我们乡下人几家一年不吃不喝也攒不够二十万。我们修桥才花了四万多……
花二十万,就为把名字刻到石头里,哥到死也没想明白弟这算的是哪门子账。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改动)
( 1 )根据文意,用简洁担当语言补充故事情节。哥找第筹资修桥,弟①________→哥②________,桥修成→哥牵念弟打电话,弟借口忙未归→弟③________,哥至死不理解弟的心思。
( 2 )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满头银发的哥拄着拐棍站在桥头,被西天的云霞镀了一身的金粉。像一尊塑像。
( 3 )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蛮横了多少年的小清河一下子驯顺了,不再张牙舞爪,河水从桥孔下钻过去,柔顺地顺河堤而下。
( 4 )如果让你选择,你认为哥弟中谁的名字更应该刻在名人墙上?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大自然的文字
伊林①
①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完很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
②但是也有另一套文字,这是每个想成为真正有学识的人应该知道的。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总共有成千上万个字。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③让我们仰望天空。对于不认识这一套文字的人来说,所有的星全是一样的。而有些人却认得许多星的名字,并且可以说出它跟别的星的分别。就像书里的话语是用字组成的一样,天上的星也组成星座。从古以来,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的时候,他们就去看那星星写成的书。你知道,在水面上船只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但是水手们并不需要这样的指路牌。他们有带磁针的罗盘,磁针永远指着北边。 他们没有罗盘,他们 照样迷不了路。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星座当中找到了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找到了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④云,也是天空大书的字。它 讲现在的事情, 讲将来的事情。在天气最好的时候,根据云可以预测出雷雨或者淫雨。
⑤天空的使者——鸟,也会教给那些留心观察它们的人许多本领。假如燕子在空中飞得
很高,看去很小很小,那就会有好天气。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
⑥太阳光还是很热的,是个平静、晴朗的日子。这时候从远方传来奇怪的不安的声音,好像有人在高空互相呼应着。声音越来越高,越来越近。凝视天空终于可以勉强分辨出一张模糊的蜘蛛网,就像给风吹着似的。蜘蛛网飞近了,抬起头来,已经瞧出,这不是什么蜘蛛网,而是许多长脖子的鸟。它们呈人字形飞着,排成整齐的队形朝着阳光照耀着的森林飞行。但是很快又分辨不出一只只的鸟来了,又像是张蜘蛛网了。一转眼功夫,连蜘蛛网也无影无踪了,它们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样。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
⑦ 。现在,在建筑工地上,挖土工人的铁锹碰到了灰色的石头。在你看来这不过是普通的石头,可是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石灰石。它是从碎贝壳变化而成的,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很古的时代,这个现在是城市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
⑧有时候,你在森林里走,忽然看到树林当中躺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块,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它是怎样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样大的力气把这么大块的石头搬到森林里来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的森林的呢?原来这叫做漂砾①,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这些冰川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岩石砸碎,并且把砸下来的碎石块带着一起走。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儿还根本没有森林。漂砾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的。
⑨要学会大自然的文字,应当从小就常常到森林里或者田野上去走走,去注意观察一切东西。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当到书里去寻找解释。还应该经常去请教有学识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这只鸟叫什么名字?雪地上面是什么东西的足迹?这样,等将来你长大了,你再看到大自然的书时一定会像那印在纸上的书一样清楚明白。
【注】①伊林:俄国著名科普作家。曾为青少年创作了《黑白》《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脍炙人口的科学文艺著作。②漂砾:冰川消融后沉积下来的巨大石块,上面常有冰川擦痕。砾,碎石。
(一)题目:平凡中的发现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③不得抄袭;④全文不少于600字。
(二)说话是表达自己内心思想的一种方式,也是任何人之间交流或交际的方式之一。
有的人口头表达能力强,很会说话,有的人不善于说话,木讷,言辞少;有的人爱说话,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他的声音,有的人不爱说话,各种场合都极少语言。
有的人你喜欢和他说话,感到温暖,时有启发,有的人你却不想听他的话音,油腔滑调,噪人两耳……
请以“说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袭;⑤全文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