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岳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惠子梁杂然相许
B: 或谓惠子曰或以为死,以为亡
C: 庄子往见之才美不外
D: 庄子持竿不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禅(tuì) 尴尬(gān gà) 木(jī) 玉花(zān)
B: 上(jì) 斑(máo) 缠(luò) 成(zǎn)
C: 桑(shèn) 肿(yōng) 花(pǔ) 子(dǎn)
D: 菜(qí) 倜傥(tì tǎng) 过去(ǎo) 漫(mí)
3、下列对《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住所,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 词人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她还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那就是传说中三座仙山上的幸福生活。
C: 尽管人生之路留下了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 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想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些同学对他这次开始取得的成绩表示怀疑,他却忍辱负重 , 依然刻苦学习。
B: 辩论会上,双方队员激昂慷慨,抑扬顿挫 , 各述理由,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C: 每年一到花季,阳明山上都可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
D: 隔壁老奶奶担心在外地打工的儿子,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5、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神佛等都是《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称谓。
B: 《水浒传》中的李逸,绰号“黑旋风”,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爱悔分明。
C: 《朝花夕拾》中“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在税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指的是“藤野先生”。
D: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个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建造的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他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6、

选出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 )

A: 应辈/将就木
B: 黄圈 旺机行事
C: 落/急 咀/ 咬文
D: 蓄/询/千姿百态
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你心情烦闷时,可以通过听音乐、写日记、野外散步等方式进行排解
B: 一滴水,带着夙愿 ,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与徘徊,终于来到丽江。
C: 九十岁高龄的歌唱家郭兰英始终保持着普通人的姿态,为中国歌唱事业的发展马革裹尸
D: 对上级的指令、单位的规定阳奉阴违 , 这样的人最终没有好结果。
8、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美丽如画的沿河风光带令各地游客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B: 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C: “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朝着人们梦寐以求的登月理想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D: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空中楼阁 , 是从21世纪现代经济发展中升华的全新概念。
9、下列有关名著《朝花夕拾》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用夹叙夹议的方法,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
B: 《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D: 《五猖会》记述了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台上的所见所闻,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10、下面情境下,你的劝阻最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值清明,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今年,哈市推出了“植树祭故人”、“音乐祭悼”、“鲜花换纸钱”、“天堂短信”等祭奠方式,市民可以通过以上方法文明祭扫,而你的爸妈还要沿袭旧习,到路边烧纸钱。

A: 爸,妈,你们别再搞这种封建活动好不好啊?
B: 爸,妈,咱们追思先人可以,但也不能不讲功德啊,做什么事都要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
C: 追思先人无可厚非,但作为文明公民,我们也应该移风易俗,选择文明祭扫的方式,这样,一可以追思先人,二又响应了政府号召,你们说对不对啊?
D: 爸,妈,今年清明节,咱们换种祭扫方式好不好?比如天堂短信,又文明,又能传递思念,你们看行吗?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小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上阕: 下阕:

( 2 )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思尔。”

(《“三上”文章》欧阳修)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词语。

①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 更:________

②肃拜孟母 遂:________

③在西洛时尝僚属 语:________

④亦笃学如此 笃学:________

( 2 )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结友少所嗜好
B: 蒙始就学 取一葫芦置于地
C: 蒙辞军中多务 每走厕必挟书
D: 大兄何见事晚乎 讽诵声琅然闻于远近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盖惟此尤可以思尔。

( 4 )【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请从孙权、吕蒙、鲁肃中任选一人对其性格特点作概括。

( 5 )这两篇文章在学习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只想和你接近

吴念真

①在我十六岁离家之前,我们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张床上——那种把木扳架高,铺着草席,冬天加上一层垫被的通铺。

②这样的一家人应该很亲近吧?没错。不过,不包括父亲在内。父亲可能一直在摸索、尝试与孩子们亲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门。同样的,孩子们也是。

③小时候特别喜欢父亲上小夜班的那几天,因为下课回来时他不在家。因为他不在,所以整个家就少了莫名的肃杀和压力,妈妈准确地形容是“猫不在,老鼠呛须”。午夜父亲回来,他必须把睡得横七竖八的孩子一个个搬动、摆正之后,才有自己可以躺下来的空间。那时候我通常是醒着的。早就被他开门闩门的声音吵醒的我通常装睡,等着洗完澡的父亲上床。他会稍微站定观察一阵,有时候甚至会喃喃自语地说:“实在啊……睡成这样!”然后床板会轻轻抖动,接着闻到他身上柠檬香皂的气味慢慢靠近,感觉他的大手穿过我的肩胛和大腿,整个人被他抱起来放到应有的位子上,然后拉过被子帮我盖好。喜欢父亲上小夜班,其实喜欢的仿佛是这个特别的时刻——半分钟不到,却是完全满足的亲近。

④长大后的某一天,我跟弟弟妹妹坦承这种装睡的经历,没想到他们都说:“我也是!我也是!”

⑤或许亲近的机会不多,所以某些记忆特别深刻。

⑥有一年父亲的腿被落盘压伤,伤势严重到必须从矿工医院转到台北的一家外科医院治疗。由于住院的时间很长,妈妈得打工养家,所以他在医院的情形几乎没人知道。某个星期六的中午我放学之后,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冲动,我竟然跳上开往台北的火车,下车后从火车站不停地问路走到那家外科医院,然后在挤满六张病床和陪伴家属的病房里,看到一个毫无威严、落魄不堪的父亲。

他是睡着的,四点多的阳光斜斜地落在他消瘦不少的脸上。他的头发没有梳理,既长且乱,胡子也好像几天没刮的样子;打着石膏的右腿露在棉被外,脚指甲又长又脏。

⑧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帮他剪指甲。护士说没有指甲剪,不过可以借给我一把小剪刀;然后我就在众人的注视下,低着头,忍住一直冒出来的眼泪,小心地帮父亲剪指甲。当我剪完所有的指甲,抬起头才发现,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睁着眼睛看着我。“妈妈叫你来的?”“不是。”“你自己跑来没跟妈妈说?”“没有。”

⑨直到天慢慢转暗,外头霓虹灯逐渐亮起来之后,父亲才开口说:“暗了,我带你去看电影,你晚上就睡这边吧!”

⑩那天夜晚,父亲一手撑着我的肩膀,一手拄着拐杖,小心穿越周末熙攘的人群,走过长长的街道,带我去看了一场电影。一路上,当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以及一群叔叔伯伯,踏着月色去九份看电影的情形时,父亲正好问我:“记不记得小时候我带你去九份看电影?”

⑾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一个人到台北,第一次单独和父亲睡在一起,笫一次帮父亲剪指甲,却也是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看电影。

⑿那是一家比九份升平戏院大很多的电影院,叫远东戏院。那天上演的是一部日本片,导演是市川昆,片名叫“东京世运会”。片子很长,长到父亲过世二十年后的现在,它还不时在我脑海里上演着。

( 1 )作者着重描绘了哪几次与父亲“接近”的情形?请简要概括。
( 2 )请你赏析第③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 3 )联系全文,说说标题中的“接近”的含义。
( 4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永恒的瞬间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纪实
数千人的会场一片肃静,千万双眼睛神情专注,亿万颗激动的心倾听着时间的脚步走向那庄严的一刻,走向那永恒的瞬间……
——1999年12月20日零点。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庄严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由翠绿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相伴,在6000平方米的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内徐徐升起。
雄壮的乐曲、鲜艳的旗帜,这永载史册的一幕昭告天下:中葡两国政府完成了澳门政权的交接。澳门,这个失散已久的游子重新回到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这是一个难忘之夜。40多万澳门同胞通过电视现场直播,在注视着澳门迈向新纪元的步伐,在谛听着祖国母亲的叮咛。普天之下,所有的华夏儿女都在为澳门的今天欣喜,为澳门的明天祝福。
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
绿色地毯铺就的交接仪式现场,弧形排列的坐席与主席台对应,构成一朵盛开的莲花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身着深色西服,站立在主席台中央的主礼台上,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44岁的何厚铧也是一身深色西服,站在主礼台上。这位澳门历史上第一次由澳门人自己选举产生的行政长官,从此肩负起落实“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的历史重任。从他坚毅的目光里,人们看到了自信,也看到了澳门的美好未来。
在主礼台的另一侧,桑帕约总统等葡萄牙主要代表也同样在向两面鲜艳的旗帜行注目礼。昔日的澳门是在中国积贫积弱、备受欺凌的情况下,被葡萄牙逐步占领的。葡萄牙曾委任过127任澳门总督。这一切,此刻都成为历史。
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
听着那熟悉的旋律,看着那亲切的旗帜,85岁的澳门濠江中学校长杜岚双眼噙满了泪花。当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传到澳门,面对“谁敢亲共,‘万人坑’就是归宿”的恫吓,杜岚毅然买回红布做成国旗,在新中国诞生的当天将它升起在校园里。今天,已届耄耋的她终于见证了澳门历史掀开新的一页。激动与感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站在主席台上,神情庄重。两年多前,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会场的主席台上,他见证了香港的回归。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在时间的交接点上,霍英东的话语里流露出的是激动、兴奋:“在亲身参与香港回归祖国的全过程后,又出席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我感到十分荣幸。看到五星红旗在澳门冉冉升起,我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
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
此时此刻,在澳门、在香港、在台湾、在祖国内地、在世界各个角落,亿万民众在见证这世纪之交的盛典,亿万颗华夏儿女的心和着铿锵的旋律在为这块新生的土地祝福。
零时零分46秒,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完最后一个音符,国旗升至高8.28米的旗杆顶端,澳门特区区旗也升至旗杆顶端。这一时空虽短,却浓缩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不屈奋斗的历史。神圣的旗帜上,凝聚着中国人民共创未来的坚强意志。统一大业已进入又一个发展阶段的中华民族,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必将迎来祖国统一的辉煌明天!
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如春潮奔涌。
瞬间虽短却永恒。摄像机的镜头在聚焦,照相机的灯光在闪烁,便携电脑的键盘在跳动……来自世界各地的3500多名记者迅速将这一盛况传向五大洲,将这一庄严时刻载入史册。
千秋伟业,后继有人。零点4分,国家主席江泽民稳步走到讲台前,郑重宣布:澳门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他表示坚信:在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澳门同胞一定能够把澳门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
这是跨世纪共和国领导者的庄严承诺,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这也是对小平同志的最好告慰。
暗夜将尽,曙光初现。走过漫漫长途的澳门,在新的千年来临前夕,洗尽历史风尘,迈进新纪元。 (据新华社12月20日凌晨电)

( 1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题目“永恒的瞬间”的理解。

( 2 )“雄壮的国歌在奏响,鲜艳的旗帜在升起”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3 )这是一篇特写,作者在行文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内容,请结合实例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4 )这篇特写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请任选两个细节,写一段评论性文字,10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你都上中学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大人说。“我本来就是个孩子啊……”我心想。

“别以为自己是个初中生了,就什么事都能做!”大人说。“可是我已经长大了呀”我心想。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像这样的情况往往不少。

请你以“我已经长大了”或者“我还没有长大”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10。牸潞口”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