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读《我的叔叔于勒》,作者在小说结构上安排了旅行这一转笔。对此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使情节发展有所起伏。 C: 为后面遇见于勒的情景作铺垫。 D: 为便于插入景物描写以丰富表达方式。 |
2、 | 给下面这则消息加一个正标题,最准确的一项是( ) 首届“海峡两岸主题旅游饭店高峰论坛”举行
本报讯 记者昨(7)日获悉,于4月26日至28日在成都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主题旅游饭店高峰论坛”上,我市汇东大酒店荣获“最佳主题旅游饭店奖”。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酒店不同,主题酒店以特定的文化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特色产品和极具个性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多层次体验,已成为酒店发展的新趋势。据悉,汇东大酒店凭借独特的地区盐文化优势,于2007年着手打造盐文化主题旅游饭店,自贡盐运历史、盐元素主题客房、盐帮菜、盐茶和盐浴用品等让客人纷纷称赞。该酒店于2012年8月正式通过四级主题旅游饭店评定。 据介绍,此次活动有来自海峡两岸的170余位主题酒店业内人士参加,并最终揭晓了“最佳主题旅游饭店奖”等七大奖项。 B: 汇东大酒店于2007年着手打造盐文化主题旅游饭店 C: 汇东大酒店独特的地区盐文化优势获客人纷纷称赞 D: 汇东大酒店于2012年8月正式通过四级主题旅游饭店评定 |
3、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B: ①②③⑤④ C: ③②⑤①④ D: ③④②⑤① |
4、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 尴尬(jiā) 歼灭(qiān) 交卸(yù) 骇(hài) B: 奔丧(bèn) 诘问(jié) 地窖(yáo) 纳粹(suì) C: 蹒跚(pán) 差使(chāi) 谋杀(móu) 荒谬(miù) D: 琐屑(xiè) 制裁(cái) 拂晓(fó) 阻遏(jié) |
5、 | 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②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③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④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A: 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B: 比喻 排比 对偶 拟人 C: 排比 对偶 比喻 拟人 D: 拟人 排比 比喻 对偶 |
6、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惊赅(hài) 箴言(zhēn) 濡养(lú) 自惭形秽(huì) B: 坍塌(dǎo) 窗棱(líng) 娉婷(pīng) 形消骨立(xiāo) C: 宽宥(yòu) 广袤(mào) 困厄(è) 相得益彰(zhāng) D: 灰烬(jìn) 轻觑(jiàn) 恪守(kè) 娇柔造作(jiāo) |
7、 | (题文)选出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 有的人脑子天生聪明,可这并不是成才的保证。 ①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②方仲永不正是由于不好学而从一个天才成为一个让人遗憾的庸才吗? ③只有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 ④人不好学,要想成才又从何说起呢? ⑤知识的海洋是无边的,一个人生命却有限。 A: ③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①③⑤④ D: ③①②⑤④ |
8、 | 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首联道出白乐天被贬“二十三年”时间之久,饱含“弃置身”的无奈和艰辛。 B: 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对故友的无限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C: 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尽显慷慨激昂的气概,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警语。 D: 尾联回应首联,扣住诗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暗含了与友人的共勉之意。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因地制宜 隐性埋名 花枝招展B: 风尘苦旋 义愤填膺 张皇失措 C: 肃然起敬 油光可鉴 涕泗横流 D: 吹毛求疵 怡然自得 相安无是 |
10、 | 下列几个句子,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 B: ④①⑤②③ C: ①⑤②③④ D: ①⑤④②③ |
诗词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 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 2 )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雷义传 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也。初为郡功曹,尝擢举善人,不伐①其功。义尝济人死罪,罪者后以金二斤谢之,义不受。金主伺义不在,默投金于承尘②上。后葺理屋宇,乃得之。金主已死无所复还义乃以付县曹。后举孝廉,拜尚书侍郎,有同时郎坐事③当居刑作。义默自表取其罪,以此论司寇。同台郎觉之,委位自上④,乞赎义罪。顺帝诏皆除刑。义归,举茂才,让于陈重,刺史不听,义遂阳狂被发走,不应命。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三府同时俱辟⑤二人。义遂为守灌谒⑥者。使持节督郡国行风俗,太守令长坐者凡七十人。旋拜侍御史,除南顿令,卒官。子授⑦,官至苍梧太守。 《后汉书》 (注释)① 伐:自夸。 ②承尘:天花板。 ③坐事:因为犯事获罪。 ④委位自上:辞官上书。 ⑤ 辟:征召。 ⑥灌谒:官职。 ⑦授:雷授,雷义儿子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罪者后以金二斤谢之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B: 胶漆自谓坚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C: 义归 , 举茂才 一屠晚归 D: 后葺理屋宇,乃得之 乃不知有汉 ( 2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金 主 已 死 无 所 复 还 义 乃 以 付 县 曹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金主伺义不在,默投金于承尘上。 ( 4 )成语是中国汉语言文化的精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一部分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如源自本文的成语“胶漆之交”。下面也是源于历史故事,且意思与“胶漆之交”相近的是( )A: 布衣之交 B: 管鲍之交 C: 八拜之交 D: 点头之交 ( 5 )有人认为雷义可谓名如其人,你如何看待他的“义”?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加以阐述。 |
文学作品阅读,完成各题。
旷野灯红(节选)
①我迷路了。
②发觉自己迷路了,我第一个反应便是惊惶。惊惶之后,那夜里的声响便更怪异、更刺耳,且纷繁杂沓。
③于是,脚跟踩不踏实,趔趄不止,跌倒趴下便是自然的事。
④很想躺下去,但又忍不得夜幕里这一种莫名的屈辱,便带着浑身的创痛,朝无边的幽暗跌撞而去。
⑤“路总有走到头的时候。”我心里说。但路愈走愈陡了,树木也愈来愈稀疏。凭着爬山的经验,我知道已攀上了相当的高度,不能再贸然走下去了,否则弄不好会跌到深渊里,做一无谓的少年鬼。站在那里,我很想走下去,却不能再走下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是一种绝望的心境吧!
⑥泪,无声地落下来。但在泪眼的一片模糊中,我却发现右前方有一线隐约的微光,泪竟倏地止住了。揉一揉眼再看,那一线微光依然时隐时现。抽紧的那颗心便松开一道缝。我朝着那个方向摸索而去,心中再无一丝犹豫。爬了一段坡以后,那线光便成了清晰的一团一可以确认,那是一扇不眠的窗。心霍地释然了,这时,光明是驱赶绝望唯一的鞭子。
⑦到了跟前,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屋。敲一敲门,门竟悄然自开。灯下,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安详地躺在床上。她的眼皮动了两下,分明已知道夜客到来,却不说话。
⑧“婆婆,我迷路了。”我告诉她。
⑨“哦。”她只欠了欠身, “坐吧,我眼睛不好,看不见你。”
⑩我愣了一下,依旧站着。
⑪“孩子,你要去哪儿呢?”她有气无力地问。
⑫我报了我要去的那个村子。
⑬她长长地“哦”了一声,坐起身来,说: “到底是个孩子啊,应该爬西边那座山,却爬到东边来了。白天,在日头下,也要爬半晌呢。”
⑭在灯光下,虽然知道自己走了好长好长的冤枉路,我却没有一丝惋惜,竞“咯咯”笑起来。我此时的感觉很奇异,似从娘怀里走散的孩子,又回到娘怀里一样,失散的痛苦已全然忘却了。
⑮交谈之后,知晓这瞎眼婆婆是个五保户,山下的人白天上来转一遭,看她柴米不缺、安然无恙,便又不停留地下去了。漫漫长夜,是独属于瞎眼婆婆的。
⑯“您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整夜点灯呢?”
⑰“为什么?灯亮着,野兽不敢来,夜盗不敢来,灯是瞎子的眼哩。”
⑱“瞎子的眼?”我惊叫道。
⑲那一夜,我住在了她那里。
⑳我有时想,在那漫长而孤寂的长夜,瞎眼婆婆与灯独对,真的是为自己再长一只眼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旷野中,一盏点亮的灯对人是多么重要啊——它是生命存在的证明。
(摘自《读者》,有删改)
( 1 )从“发觉自己迷路了”到看到“一扇不眠的窗”,我的心情经过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依次写出来。________——忍不得屈辱——________——________——释然
史铁生诗化小说中的“味”
诗化小说
诗化小说的“诗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小说风格(语言、意境、情调、氛围)的诗意化;小说主题(主旨)的诗意化以及小说情感结构的诗意化(节奏)等,它不太注重故事情节的营构、结构叙事的严整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而擅长以含蓄内敛的诗性语言、充满象征意味的意境和看似随意松散的结构营造出一种整体的诗性氛围.它以特殊的情调、情绪和情味儿来感染和吸引读者,并藉此传达出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诗性感受。
人物评价
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韩少功
[诗化小说文本]
史铁生
①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一一,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一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②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
③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④“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
⑤“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⑥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
⑦于是我说:“长大了我给您踩腰。”
⑧“哟,那还不把我踩死?”
⑨过了一会我又问:“您干嘛等不到那会儿呀?”
⑩“老了,还不死?”
⑪“死了就怎么了?”
⑫“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⑬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依偎在奶奶怀里。那又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恐怖的印象。
⑭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米,不见了奶奶,我扒着窗台喊她,窗外都是风和雪。“奶奶出门儿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喊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我意料地回来。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了,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昕话,奶奶就死了!”
⑮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⑯“怎么呢?”
⑰“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⑱“干嘛变成星星呀?”
⑲“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⑳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㉑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㉒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节选自《史铁生短篇小说精选》有删改
【关注:诗味】
( 1 )本文虽然是小说,但是有着诗一般的语言,请为划线的句子做朗读设计。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可以从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及情感基调等角度进行设计)
( 2 )史铁生在这一时期的创作的小说语言简洁凝练、质朴含蓄、清新自然。试结合文中句子作分析体味。(可以从叠词、省略句、短句等角度分析)A.奶奶
B.奶奶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