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高考临近,某辅导站称有命题人员参加,互联网上甚至出现可以在高考前提供各科高考“试题”。B: 我不禁怀疑这道题目是不是老师讲错了。 C: 学生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在于学习态度。 D: 目前,每个公民都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不患“非典”。 |
2、 | 下列选项有错的一项是( ) A: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B: 围绕中心写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所以必须在作文中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旨。 C: 在“第一次,我看到一只这么丑的猫”中,“第一” “一”是数词,“次”“只”是量词。 D: 老师评价小钟的作文“你的描写很生动”,这里“描写”是名词,“生动”是形容词。 |
3、 | 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一群鹅脖子伸得长长的,跑出来迎接。B: 贾里头一次感觉到,爸爸像一颗老树,风吹雨打全部一一经历,所以泰然处之。 C: 当然,他这种优等生,到哪儿都是抢手货。 D: 银色的公路像一条哈达,逶迤地伸向遥远的地方……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陨落sǔn 束手无策shù 繁衍yǎn 参差不齐cī B: 睿智ruì 重蹈覆辙chè 拮据jí 根深蒂固dì C: 明媚mèi 浩瀚无垠hàn 嬉戏xī 怡然自得yí D: 娴熟xián 恪尽职守gé 憔悴jiāo 玲珑剔透tī |
5、 |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以“温晴”为主线,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文章情景交融。B: 川剧《变脸》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身怀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抗日老英雄的形象。 C: 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D: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引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夜晚,漫步于香樟大道,我看见了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B: 健康的主流文化能不能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不能真正对公众产生影响,关键在于具有文化创新的思维,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展开文化创新。 C: 当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在2017年春节期间被全体国民点赞时,《朗读者》也已经瓜熟蒂落,趁着诗词大会的余温,华丽地浮出水面。 D: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大型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各界知名爱心人士出席仪式。 |
7、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些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 ②明天遇到另外一部有趣的书,仍然全精力去读,虽然两部书毫不相关。 ③它的坏处在使读者产生畸形发展,有的知识过于重视,有的可能很蒙昧。 ④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想与胸襟。 ⑤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别的事支开,全精力去读它。 ⑥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蜂蜜采蜜。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⑤②⑥④③ C: ④③①⑤⑥② D: ⑤⑥②④③① |
8、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B: 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大的后劲,取决于包括科学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的高低。 C: 引领、认识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稳中看进,缓中看新,难中看机,变中看势。 D: 在随州举行花品齐全、花色繁多、花态典雅的兰花展之际,赢得全国各地爱花之人的青睐。 |
9、 | 下列字词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妇儒(rú)皆知 鲜(xiǎn)为人知 殷(yīn)红 滞(zhì)笨 B: 迥(jǒng)乎不同 揩汗(kăi) 山巅(diān) 伛(yǔ)着 C: 祈(qí)祷 塌败(tā) 取缔(dì) 粗拙(zhuō) D: 微不足到 烦燥(zào) 门槛(kǎn) 污秽(suì) |
10、 | 下列划线字注音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勺(sháo) 夫(fú)战 朝(cháo)服 寤(wú)寐 B: 昳(yì)丽 芼(máo)之 穷匮(kuì) 期(jī)年 C: 登轼(shì) 旗靡(mǐ) 窈(yáo)窕 间(jiàn)进 D: 溯(sù)洄 一厝(cuò) 箕(qī)畚 始龀(chèn) |
阅读范仲淹的《秋思》,按要求回答1-2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1 )这首词题目是 ________ ,词中围绕一个“ ________ ”字,描绘了塞下独特的景象。( 2 )这首词意境深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进行赏析。 |
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选自《说苑》) ( 1 )文中赞扬了曾子怎样的高贵品质。( 2 )请《鱼,我所欲也》与本段文字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①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②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人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没事,你使劲用脚踹它。”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奇迹出现,轮胎渐渐饱满。人们齐问:“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道来:“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只要用脚踹踹就行,还可延长行驶很多公里,确保你能开到维修地点。”父亲大奇,“你怎么知道?”“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没事闲看来的。”这是阅读的作用。阅读让你长知识,让你聪明。
③要问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其实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要吃饭。人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不吃饭不能长身体,会肉体死亡;不阅读不会有思想,要精神死亡。正如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发育的缺陷:面黄肌瘦、腿细脖长、鸡胸龟背等等,不读书也会造成精神方面的缺陷,如自私、狭隘、孤独、浮躁、虚荣、骄傲、多疑、胆怯等等,生活得不阳光、不自信、不幸福。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收获。它决定着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这是从人自我丰富的一面来说。
④如果你不只是为“美食”,又从阅读而进入了创造,比如写作,就更知阅读的重要。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背得美文200篇,不会作文也会“搬”。偷什么?从经典中偷来火种,点亮自己;搬什么?搬来救兵,充实自己的文章。古人有集句写诗之法,全用别人旧句。那是一种在阅读基础上的积木式训练。作文虽不能全篇集句,但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还是需要的。这一切都要通过阅读来解决。当然,这只是以写作为例。三百六十行,不管干哪一行都得先从阅读入手。因为阅读是启蒙,是积累,是钥匙,是开关。那个十多岁男孩如果对汽车一直阅读研究下去,也许会成为汽车发明家、汽车大王,正如伽利略、达尔文、歌德小时就开始对物理、生物、文学的阅读。
⑤忽然想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克服军营的枯燥冷寂,提高士气,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战争打赢了,这些图书功劳不小。一个战士,配发枪支、罐头的同时还配发图书,这再次说明,不管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岁月,精神与物质同样不能少。
⑥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为了健康那一半的生命。
(作者:梁衡 本文有改动)
( 1 )本文开篇讲了一个生活中真实的事例,用意何在?阅读冯骥才的《小雨入端午》一文,回答后面小题。
①今日进入端午假日,醒来很早,起身坐在我的“心居”,身闲气舒,意定神足。我这心居,不是斋号,乃是在阳台一角搭个棚屋,屋里屋外栽些花草藤蔓,屋间放置老家的绿茶、好吃的零食、有弹性的藤椅和心爱的木狮铁佛陶罐石砚等。这是一己的私人角落。平日在外边跑累了,回来坐在这里聚聚气力,抑或有什么未了的思考,便到这里舒展一下脑袋里的翅膀。
②今日,我特意在那个木雕花架上挂了几件艳丽五彩的小物件——丝线粽子。这种端午特有的吉祥小品,给花架上青翠又蓬松的蜈蚣草一衬,端午的气息油然而生。其实,过这种古老的节日,不必太刻意表达什么深刻的精神内涵,随性而自然地享受一下传统情味就是了。
③小雨从昨晚就来到我的城市里,此刻依旧未走。雨太小,看不到零零落落的雨点,却见屋外边绿叶被雨点敲得一动一动。
④眼瞧着这优美地悬垂着的丝线粽子,悠悠地想起一件相关的老事:
⑤念小学的时候,每逢端午佳节,都是班上同学们缠丝线粽子的一次热潮。大家先用硬纸叠成小小的粽子壳,然后使五彩丝线一道道缠起来,缠的过程中不断改变颜色,最后缠成一个个五彩纷呈却各不相同的小粽子来。这原本是课堂上老师教的一种节日手工,由于大家喜爱,课间休息时也缠,下课后不回家还缠。丝线粽子最大的魅力是,颜色完全任由自己搭配,所以每个人都想缠出一个特别又好看的丝线粽子,向别人显摆。于是,弄得教室满地都是彩色线头,做卫生可就费劲了,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线头一扫全绕在扫帚上,得使好大劲才能摘干净。
⑥缠粽子的丝线都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那时代母亲们在家都做针线,各色丝线家家都有,关键看谁配色好,想法出奇。
⑦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叫徐又芳——那时的孩子名字都是三个字,大概与家族的字辈有关。记得她个子高,短发,衣着很旧,据说她家里穷,家里没有好看的丝线,就从地上拾别人扔的线头来缠,可是她心细手巧,虽然拾的线头很短,但缠出的粽子反而色彩十分复杂和丰富,斑斓又精细,超过了所有的人。我向她借一个拿回家给母亲看,母亲也连连称赞说,这种缠法要每缠一道线换一个颜色,太难了。我说她的线都很短,只能缠一道,因为她的线是从地上拾的。母亲说,这孩子太可怜了,便用一个木线轴缠了各色的丝线,叫我带给她。
⑧要命的是那时我太不懂事。丰子恺说:“孩子的目光是直线的。”其实孩子的一切都是直线的。转天我到班上,把线轴给她,真心对她说:“我母亲说你太可怜了,叫我把这线给你。”
⑨我以为她会高兴,谁料她脸色立刻变得很不好看,只说一句:“我不要!”似乎很生气,转身就走,从此便不大搭理我了,一直到小学毕业各自东西,以后再没有见到她。这个带着对我的误解却无法接受我歉意的女孩如今在哪里?
⑩我当时不明白她何以会那样气愤,后来明白了:别人的自尊是决不能伤害的。哪怕是不经意的伤害。伤人自尊,那会是一种很深的伤害。
⑪这事过了差不多六十年。虽然平时不会记起,但每逢端午悬挂丝线粽子时都会想起来。原来它深深地记在我的端午的情结里,一年一度提醒着我。
⑫写到此处,小雨似停,天光渐明,外边的朱花碧草像洗过澡一样鲜亮。
以“从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扣题作文,不少于600字;②不套作,不抄袭,不能用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③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