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佛山市禅城区南庄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选出“人不知而不愠”正确解释的一项( )

A: 别人不知道,可我不生气。
B: 别人无知,可我不恼恨。
C: 别人不了解(我),可我并不生气。
D: 别人无知,可不知恼恨。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耄耋”指八九十岁。
B: “晋太元中”中的“太元”、“元丰六年”中的“元丰”、“庆历四年春”中的“庆历”以及“崇祯五年十二月”中的“崇祯”都是帝王的年号。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D: 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用韵的。
3、

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云南省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恶性砍杀事件。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此次暴力事件造成29死143伤。政治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一事件。评价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 学生甲:如此恶性事件真是骇人听闻!
B: 学生乙:如此恶性事件怎能不让人深恶痛疾。
C: 学生丙:如此恶性事件真可以说是骇人听闻啊!
D: 学生丁:这难道不是一件让人深恶痛疾的恶性事件吗?
4、下列各句意思与其他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怎么能损害国家形象?
B: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千万不能损害国家形象。
C: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不能不损害国家形象。
D: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绝不能损害国家形象!
5、下列有语病的—项是( )
A: 朝韩之间激烈的卫星发射竞争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这种竞争实际上已演绎成综合国力的比拼。
B: 我国将逐步加大经费保障水平,不断完善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
C: 2013年1月1日至2月28日不足60天的时间里,境外6747台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90万余台主机。
D: 孙犁《芦花荡》中的“老头子”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
6、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

A: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口技》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作者是清代的林嗣环。
C: 林海音是台湾女作家,《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她的小说《城南旧事》。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他还有一部散文集名为《朝花夕拾》。
7、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诉衷情》——陆游——北宋
B: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稼轩长短句》——辛弃疾
C: 《朝天子·咏喇叭》——明代散曲——王磐
D: 《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郭茂倩选编
8、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感谢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吧,是他们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感谢 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谢 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谢 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了你的自尊。

①蔑视 ②绊倒 ③欺骗


A: ①③②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9、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乱扔垃圾?真没素质!”
B: 小刘到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店老板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C: 快递员送货超时,收货人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老半天才把东西送到!
D: 端午节放假,有网友发帖:“真要感谢屈原!如果没有他投江,哪来这么愉快的假期?”
10、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牡(lì) 笑(chī) 褓(qiǎng) 强不舍(guō)
B: 咒(zhǔ) 怜(mǐn) 念(dàn) 尽职守(kè)
C: 丽(yǐ) 潮(xùn) 病(zhuó) 气吞牛(dǒu)
D: 叱(chà) 胡(zhōu) 着(diān) 才放旷(sh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⑴星河:银河。⑵谩有,空有。⑶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1 )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 2 )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曾叔卿,建昌①南丰人,巩②族兄也。家苦贫,即心存不欺。尝买西江陶器,欲贸易于北方,既而不果行③。有从之转售者,与之。既受直矣,问将何之,其人曰:“欲效君前策耳。”叔卿曰:“不可。吾闻北方新有灾馑,此物必不时泄④,故不以行。余岂宜不告以误子。”其人即取钱去。居乡介洁⑤,非所宜受,一介⑥不取。妻子困于饥寒,而拊庇孤茕⑦,唯恐失其意。起家进士,至著作佐郎。熙宁⑧中,卒。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带。②巩: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③不果行:没有成行。④泄:畅销。⑤介洁:耿介高洁。⑥介: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⑦拊庇孤茕:安抚孤独者。拊,fǔ,同“抚”,安抚。茕,qióng,孤独,无依靠。⑧熙宁: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年号。

( 1 )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

吾闻北方新有灾馑,

A: 吾/闻北方新有灾馑
B: 吾闻/北方新有灾馑
C: 吾闻北方新/有灾馑
D: 吾闻北方/新有灾馑
( 2 )解释句中加线词语。
①既受矣( ) ②余岂宜不告以误( )

( 3 )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有从之转售者,与之。

( 4 )曾叔卿为什么要告诉对方“北方新有灾馑”呢?

( 5 )文段是写曾叔卿的,为什么还要写妻子“拊庇孤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综合性学习。

不久前落下帷幕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迅速在全国掀起了一阵文化热潮,日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携姊妹篇目《中国成语大会》正式启动。作为一档全新的大型节目,在晚间黄金时段首播。作为这两档节目的总导演,关正文告诉记者,《中国成语大会》达到了创始初期让大众仰视成语的目的,接下来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比去年的第一季规模更大,孩子们的表现更令人震惊。这两个节目其实殊途同归,都指向对经典、对母语的价值传承,但原创文化节目离成熟、成功还有相当的距离,还需要做好坚守的准备。

( 1 )请给到上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 2 )有人认为成语用典是酸文假醋,使用成语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掉书袋”。 有人认为应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应该发动一次“全民捂热经典语词”的活动。你对此如何看待,说说你的看法。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火车上的故事

梅子涵

①1983年的时候我是助教,出去开会只能坐火车硬卧,不能乘飞机。可是1983年的时候想买卧铺票很难,我只好上车补。火车刚离开上海,我已经站在补票的车厢排队。那是七月,火车上没有空调,所有的车窗都开着,但是所有的夏天炎热还是都在车厢里。广播里说,要过了无锡才能补票。我安心地站着等。我的前面是一个抱孩子的年轻女人,旁边还有一个大箱子。孩子总在她怀里动,还挣扎和哭,女人为难地一会儿离开队伍,一会儿又回来。我对她说:“你就站在旁边吧,等会儿我帮你一起补票。”女人感激地说:“谢谢你,真谢谢你。”女人告诉我,她是去大连探亲,爱人在海军,在沈阳转车。

②这是一次到沈阳的车,我也是在沈阳转车。

③补到卧铺票,已经是深夜,我帮女人拎着箱子朝卧铺走去。卧铺早已安静地睡去,灯全熄灭。我帮女人拎着箱子摸黑地走进来时,心里只觉得那些睡着的人多幸福!我用自己天生的好视力寻找着卧铺号,我是中铺,她是隔壁一间的上铺,我让她和孩子睡在我的中铺上,我到隔壁的上铺躺下了。我离开她时,她对着我,也是对着黑很轻声地说:“谢谢你,真谢谢你!”我躺在上铺,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④早晨醒来,车厢里已经被七月太阳照满,我看见女人坐在铺上和孩子玩,我刷了牙洗了脸,就去餐车吃面条了。

⑤火车在符离集停下了。这是一个以烧鸡著名的地方。我想,等回来的时候,要买一只烧鸡带回去。可是还没有等我想更多的,火车已经开动。接着听见的是车站上的一片混乱,脚步声和喊叫声。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⑥我回到卧铺。卧铺里也在混乱。原来,车站打错信号,火车提前四分钟开了。列车长急得跳脚,因为不少人下车买烧鸡,没来不及上车。那个女人抱着孩子,也没上车,她的箱子还在车上。

⑦车长不知听谁说的,昨天夜里是我送女人和孩子进卧铺的,于是就让我学雷锋学到底,明天一早到了沈阳先别去吉林,在沈阳逛逛,傍晚五点半他在车站通勤口等我,女人和孩子坐后面的车到沈阳,我陪他一起把箱子交给女人。我一口答应了。车长说,到吉林的票,他会帮我解决,一定有座位的!

⑧我早晨五点半到沈阳,一直逛到傍晚,傍晚五点半和车长在通勤口碰头,女人抱着孩子来了。车长把箱子放在女人面前,女人激动地和我拥抱,那是1983年,中国的普通男女,还不会这样的拥抱,但是她拥抱了我!

⑨我乘半夜的车去吉林。车长帮我买的票没有座位,他说,“真抱歉,没有座了,你以后再到沈阳来一定找我,我姓张!”我昏昏欲睡地站着,列车驶过黑夜,我没有一点埋怨,很像雷锋。故事结束。

⑩又是夏天,1984年了,我在大连开完会,陪着陈伯吹先生先到沈阳,再回上海。辽宁作协没有给我们票,只是告诉我们,上车后姓陈的列车长会为我们办好卧铺票。

⑪上车后才知道陈车长今天根本不当班。我急得发昏!因为陈伯吹先生年纪大了。我让陈伯吹先生先坐在卧铺,我站在过道上等。其实我也不清楚等什么。这时我没有雷锋感觉。

⑫结果我等到了张车长!

⑬他从过道那一头走来。我大声喊:“张车长!”我的眼泪想出来。我说:“张车长,你还记得我吗?”

⑭他看看我:“你就是那个学雷锋的大学老师!

⑮张车长为我们补了票。他说,“今天如果没有卧铺了,我就让你们睡到列车员的车厢去!”

⑯第二个故事也结束。

⑰哪怕车厢的灯全熄了,还是会有人看见你,我送女人和孩子进卧铺就被黑暗里的人看见了。如果你“学过雷锋”,那么你会等到“张车长”。

( 1 )请概括第一个故事中“我”学雷锋的几个举动:

①________---->②换铺位---->③________

( 2 )第⑭段的画线句中强掉“学雷锋的”的这一定语作用是________。
( 3 )文章中第二个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二个故事在情节上是第一个故事的延续。
B: 表明在社会上“学雷锋”的人不止我一个。
C: 表现“我”学雷锋的行为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 表现了社会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
( 4 )第⑰段画线句,若改为“因为你‘学过雷锋’,所以你会等到‘张车长’。”你觉得哪句更好?请说说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美丽的秋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情人节的西兰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