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南京市天景山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对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中头脑简单、粗野率直的李逵听说宋江被藏在枯井中不知生死,便脱得赤条条,手拿两把板斧下井解救。
B: 在飞岛国生活时,格列佛用自身的经历印证了两句格言:一是人类最易满足;二是需要是发明之母。
C: 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D: 江奈生·斯威夫特,英国小说家,他的《格列佛游记》描写了格列佛先后游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故事,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2、下列对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②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③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④我一直到今天对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对吃喝从不计较,难道同我小时候的这一些经历没有关系吗?

A: 比喻 引用 描写 比较
B: 拟人 描写 比喻 反语
C: 拟人 比喻 描写 反问
D: 比喻 反语 比喻 反问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她气得大哭,请来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责罚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
B: 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
C: 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D: 总之,当时皇威犹在,旧习未除,是大清帝国的继续,毫无万象更新之象。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有句古话:“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这是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的痛切之言。
B: 学校对面三、四百米处有一家网吧,有的学生考完试就来到这里“减压”,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C: 《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唱响我们心灵深处温存记忆的同时,也让我们思索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D: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5、下列判断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

②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谢谢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③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海里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④大自然有时也会向他的儿女开战,在她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A: 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
B: 拟人 反语 排比 比喻
C: 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 比喻 反语 排比 反语
6、

下面划线汉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吝(sè) 镜(líng) 浑身数(xiè) 咄逼人(duō)
B: 偻(gōu) 渎(xiè) 尊君在(fŏu) 尽职守(kè)
C: 丫(chà) 杀(nüè) 咬文字(jiáo ) 罪行累(1èi)
D: 陌(qiān) 荒(miù) 轻怕重(niān) 怒不可(jiē)
7、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________________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 ④③①⑤②
B: ③②⑤①④
C: ③①⑤②④
D: ④⑤①③②
8、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 电影《战狼Ⅱ》,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一致好评。
B: 某些国家借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名,行掠夺石油资源之实,真可谓是殚精竭虑
C: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到了极点。
D: 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
9、

对下面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
与相声在传媒中的冷清相比,周末相声俱乐部的火爆与人气,颇耐人寻味。在民众中诞生和成长的艺术,只有回到群众、回归生活,才能获得新的生命力。这种回归,如果没有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与切磋,失去了舞台的实践和锤炼,没有观众心领神会的捧腹大笑和心心相印的理解沟通,是不会达到的。

A: 生活实践是相声创作的源泉
B: 传统的相声表演形式亟需改变
C: 回归观众是相声俱乐部火爆的原因
D: 相声只有重返民间舞台才能重获新生
10、下列对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题。

饮酒(其十七)

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①待清风。清风脱然②至,见别萧艾③中。

行行失故路④,任道⑤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⑥。

(选自《陶渊明集》)

【注】①〔薰〕香气。②〔脱然〕轻快的样子。③〔萧艾〕指杂草。④〔行行失故路〕

行行,走着不停。失故路,指出仕。⑤〔任道〕顺应自然之道。⑥〔鸟尽废良弓〕《史记·淮

阴侯列传》中有“飞鸟尽,良弓藏。”比喻统治者于功成后废弃或杀害给他出过力的人。

陶渊明传(节选)

萧 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

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

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②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

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道济馈以粱肉③,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④以为三径⑤之资,可乎?”执事者闻

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曰:“我岂能

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

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有删节)

【注】①〔祭酒〕与下文的“主簿”“刺史”“参军”“督邮”,均为官职名。②〔偃

卧瘠馁〕卧床挨饿。③〔粱肉〕指精美的膳食。④〔弦歌〕出任邑令。⑤〔三径〕指归隐

者的居所。

( 1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贤 者 处 世 天 下 无 道 则 隐 有 道 则 至

( 2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执事者闻 , 以为彭泽令 ________

②我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________

( 4 )诗人在《饮酒》(其十七)中,以________和萧艾对举,表达了自己________ 的道德情操。
( 5 )以下各组,全是表现陶渊明的志趣的一项是( )。

①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 ②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③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④我醉欲眠,卿可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6 )历代学者,往往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和陶渊明其他几首描写田园生 活的诗,认为陶渊明是一位悠然自得、超然尘世的“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实际上,陶渊明的隐逸更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请依据上面诗文,并结合《桃花源记》和自己的理解体会,给这种说法补充理由。

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哀公益宅

鲁哀公欲西益宅,史争之,以为西益宅不祥。哀公作色面怒。左右数谏不听。乃以问其傅宰折睢,日:“吾欲益宅,而史以为不祥。子以为何如?”宰折睢曰:“天下有三不祥,西益宅不与焉。哀公大悦而喜顷复问曰何谓三不祥?对曰。不行礼义不祥也;嗜欲无止二不祥也;不听强谏三不祥也。”哀仅能默然,深念愤然自反,遂不西益宅。无史以争为可以止之,而不知不争而反取之也。

(选自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 1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西益宅不/始一反
B: 鲁哀公西益宅/夕日
C: 夫史以争为可以之/一狼得骨
D: 哀公作而怒/征于发于声而后喻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哀公大悦而喜顷复问日何谓三不祥

( 3 )结合选文,说说鲁哀公为什么放弃了向西扩建住宅的想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峭壁上的树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肴,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 1 )选文前四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 2 )从第五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用横线在原文上标出。
( 3 )文中“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划线的“雄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
( 4 )写出本文的行文线索。
( 5 )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李杨柳四种树;课文《白杨礼赞》也在写白杨树的同时写了楠木,两篇文章在这里运用的共同写法是________,这样写的目的是突出白杨树的________,突出酸枣树的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陶影独自坐公共汽车时,经常不买票。

为什么一定要买票呢?就是没有她,车也要一站站开,也不能因此没有司机和售票员,也不会少烧汽油。

当然她很有眼色,遇上认真负责的售票员,她早早就买票,只有对那些吊儿郎当的,她才小小地惩罚他们,也为自己节约一点儿钱。

陶影是一家工厂食堂的炊事员,在白案上,专做烤烙活,烘制螺旋形沾满芝麻的小火烧。 她领着儿子小也上汽车,先把儿子抱上去,自己断后。车门夹住了她背上的衣服,好像撑起一顶帐篷。她伶俐地扭摆了两下,才脱出身来。

“妈妈,买票。”小也说。小孩比大人更注意形式,不把车票拿到手,仿佛就不算坐车。 油漆皲裂的车门上,有一道白线,像一只苍白的手指,标定1.1米。

小也挤过去。他的头发像干草一样蓬松,暗无光泽。陶影处处俭省,但对孩子的营养绝不吝惜。可惜养料走到头皮便不再前进,小也很聪明,头发却乱蓬蓬。

陶影把小也的头发往下按,仿佛拨去浮土触到坚实的地表。她摸到儿子柔嫩的头皮,像是塑料制成, 有轻微的弹性。那地方原有一处缝隙。听说人都是两半对起来的,对得不严,就成了豁豁嘴;就算对得准,要长到严丝合缝,也需要很多年。这是一道生命之门,它半开半合,外面的世界像水,从这里流进去。每当抚到这道若隐若现的门缝,陶影就感觉到巨大的责任。是她把这个秀气的小男孩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她很普通,对谁都不重要,可有可无,惟独对这个男孩,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

在小也的圆脑袋和买票的标准线之间,横着陶影纤长而美丽的手指。由于整天和油面打交道,指甲很有光泽,像贝壳一样闪亮。

“小也,你不够的。还差一厘米。”她温柔地说。她的出身并不高贵,也没读过许多书。她喜欢温文尔雅,竭力要给儿子留下这种印象,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她感觉自身高贵起来。 “妈妈!我够来我够来!”小也高声叫,把脚下的踏板跺得像一面铁皮鼓,“你上次讲我下次坐车就可以买票了,这次就是下次了,为什么不给我买票?你说话不算话!”他半仰着脸,愤怒地朝向他的妈妈。

陶影看着儿子。一张车票两毛钱。她很看重两毛钱的,它等于一根黄瓜两个西红柿如果赶上处理就是三捆小红萝卜或者干脆就是一堆够吃四天的菠菜。但小也仰起脸,像一张半开的葵盘,准备承接来自太阳的允诺。

“往里走!别堵门口!这又不是火车,一站就从北京到保定府了,马上到站了……”售票员不耐烦地嚷。

按照往日的逻辑,冲她这份态度,陶影就不买票,可今天她说:“买两张票。” 面容凶恶的售票员眼睛很有准头:“这小孩还差一厘米,不用买票。”

小也立刻矮了几厘米,而绝不是一厘米。买票与不买票强烈地关系着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尊严。

两毛钱就能买到尊严,只发生在人的童年。没有一个妈妈能够拒绝为孩子提供快乐。 “我买两张票。”她矜持地重复着。

小也把他那张票粘在嘴唇上,噗噜噗噜吹着响,仿佛那是一架风车。

​他们是从中门上的,前门下的。前门男售票员查票,陶影觉得他很没有眼力:哪个带孩子的妈妈会不买票?她就是再穷再苦,也得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昂起头。

她把票很潇洒地交给售票员,售票员问:“报销不?”她说:“不要了”。其实她应该把票根保存起来。这样以后哪次集体活动或开食品卫生会,她骑车去,回来后可以用这张票报销。夫妇都是蓝领工人,能省就省一点。可小也是个绝顶机灵的孩子,会追着妈妈问:“咱们出来玩的票也能报销吗?”在孩子面前,她不愿撒谎。

( 1 )为什么陶影独自坐公共汽车经常不买票?为什么陶影在儿子可以不买票的情况下非买票不可?

( 2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陶影的人物性格特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沐浴母爱,你应该向母亲致敬;得到帮助,你应该向伸手扶你的人致敬;拥有洁净的环境,我们应该向辛勤装扮城市的工人致敬;感受良好的社会风尚,我们应该向爱心致敬……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向谁致敬呢?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
以“向你致敬”为题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天大地大﹄人儿何处归”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