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滨州市惠民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五月的研学之旅,同学们收获颇丰:炭河里遗址前,屏气凝神,体味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岳荒山顶峰上,极目远眺,感叹长沙新城的蓬勃发展;田间地头,摩肩接踵,初尝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活动结束,同学们乘坐大巴返程,车窗外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有同学禁不住欢快地歌唱,也有同学在凝视远方,似乎内心不再喧哗,又在憧憬明年的研学活动了。


A: 远跳
B: 摩肩接踵
C: 心旷神怡
D: 憧憬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湖北三峡现代物流有限公司与中铁二十局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投资并运营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疏港专用铁路。
B: 近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新模式崛起,如移动支付、网络借贷等。
C: 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D: 近年,许多国际品牌成为发展中国家消费者追随的对象,可有关公司面对纠纷时采取的“双重标准”让消费者很受伤。
3、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板/型 施/退避三 力而行/体裁衣
B: 捐/然 荒/未雨绸 羽扇巾/巧妙绝
C: 维/口/然开朗 见不鲜/如家珍
D: 侦/编 职/私舞弊 笑大方/甘之如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让我们认识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 ,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 。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侄儿在安史之乱中义不从贼,全家惨遭杀害。颜真卿 ,写下《祭侄文稿》,其字笔画粗重,字字独立,痛切之情读之可感。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A: 变幻莫测 别具一格 义正词严
B: 变幻莫测 别有用心 义愤填膺
C: 变化多端 别有用心 义正词严
D: 变化多端 别具一格 义愤填膺
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一看到这则笑话,他总是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红灯绿酒
C: 中秋节的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心旷神怡地赏月。
D: 他酷爱文学,遇到难题时,总是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全部正确的一句是( )
A: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里”。
B: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里。”
C: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里。”
D: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帝在更衣室里”。
7、

下面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丽(qǐ ) 推(chóng ) 空(lóu ) 俗(cāng )
B: 然(piān ) 蟾(yú ) 追(sù ) 篱(fān )
C: 阻(yè ) 歪(zè ) 瓦(lì ) 箱(qiè )
D: 疤(chuāng ) 唐(tuí ) 尴(gà) 取(dì )
8、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鄙夷 诘难 咬文嚼字 吹毛求疵
B: 诓骗 要决 根深蒂固 心无旁鹜
C: 忐忑 恣睢 怒不可恶 恃才放旷
D: 辩护 亵读 相濡以沫 莫名其妙
9、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 , 效果奇佳。
B: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 , 连声诺诺。
10、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稀土元素被称为钢中的“青霉素”,对钢起到净化,变质和合金化作用。
B: 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
C: 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D: 第十届泰州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开幕式展播了长达10分钟的3D裸眼投影秀《凤城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②钩珠箔,把帘子挂起。

( 1 )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 2 )“卧看千山急雨来”中“卧看”二字有何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小石潭记(节选)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 )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予尝古仁人之心         ②斯人 ③以其境过            

A: 探求 稍微 冷清
B: 探求 没有 冷清 
C: 请教 没有 清白
D: 请求 一点点 冷清
( 2 )下面划线字,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  不物喜,不以己悲      其境过清
B: 是  进亦忧,退亦忧       问今何世
C: 去  乃记之而          游人而禽鸟乐
D: 异  或二者之为         陟罚臧否,不宜
( 3 )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 甲文中关于“先忧后 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 〖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4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汪曾祺

沈先生逝世后,傅汉斯、张充和从美国电传来一幅挽辞。字是晋人小楷,一看就知道是张充和写的。词想必也是她拟的。只有四句: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是嵌字格,但是非常贴切,把沈先生的一生概括得很全面。

沈先生的血管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湘西有少数民族血统的人大都有一股蛮劲,狠劲,做什么都要做出一个名堂。黄永玉就是这样的人。沈先生瘦瘦小小,但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他少年当兵,漂泊转徙。二十岁冒冒失失地闯到北平来,举目无亲。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冬天屋里生不起火,用被子围起来,还是不停地写。后来,他真的用一支笔打出了一个天下了。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那么多的学问,真是一个奇迹。

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他对别人的称赞,也常说“要算耐烦”。看见儿子小虎搞机床设计时,说“要算耐烦”。看见孙女小红做作业时,也说“要算耐烦”。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但是写东西不是很快的,从来不是一挥而就。他年轻时常常日以继夜地写。他的作品看起来很轻松自如,若不经意,但都是苦心刻琢出来的。《边城》一共不到七万字,他告诉我,写了半年。

沈先生爱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原稿,一改再改,天头地脚页边,都是修改的字迹。蜘蛛网似的,这里牵出一条,那里牵出一条。作品发表了,改。成书了,改。看到自己的文章,总要改。有时改了多次,反而不如原来的,以至师母后来不许他改了。沈先生的作品写得最快,最顺畅,改得最少的,只有一本《从文自传》。这本自传没有经过冥思苦想,只用了三个星期,一气呵成。

他不大用稿纸写作。在昆明写东西,是用毛笔写在当地出产的竹纸上的,自己折出印子。他也用钢笔,蘸水钢笔。他的原稿的字很清楚,不潦草,但写的是行书。他晚年写信写文章爱用秃笔淡墨。用秃笔写那样小的字,不但清楚,而且顿挫有致,真是一个功夫。

他很爱他的家乡。他的《湘西》《湘行散记》和许多篇小说可以作证。他不止一次和我谈起棉花坡,谈起枫树坳——一到秋天满城落了枫树的红叶。一说起来,不胜神往。黄永玉画过一张凤凰沈家门外的小巷,屋顶墙壁颇零乱,有大朵大朵的红花——不知是不是夹竹桃,画面颜色很浓,水气泱泱。沈先生很喜欢这张画,说:“就是这样!”八十岁那年,他在家乡听了傩戏,这是一种古调犹存的很老的弋阳腔。打鼓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对年轻人打鼓失去旧范很不以为然。沈先生听了,说:“这是楚声,楚声!”他动情地听着“楚声”,泪流满面。

他的家乡每年有人来看他,沈先生非常亲切地和他们谈话,一坐半天。每当同乡人来了,原来在座的朋友或学生就只有退避在一边,听他们谈话。沈先生很好客,朋友很多。他们的交往真是君子之交,既无朋党色彩,也无酒食征逐。清茶一杯,闲谈片刻。沈先生对青年的帮助真是不遗余力。他曾经自己出钱为一个诗人出了第一本诗集。诗人柯原的父亲故去,家中拉了一笔债,沈先生提出卖宇来帮助他,价款直接寄给诗人。他对学生的作品细心修改,寄给相熟的报刊,尽量争取发表。他这辈子为学生寄稿的邮费,加起来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宇。我在昆明写的稿子,几乎无一篇不是他寄出去的。

沈先生对我这个学生是很喜欢的。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空袭,他们全家有一阵住在呈贡新街,后迁跑马山桃源新村。沈先生有课时进城住两三天。他进城时,我都去看他。交稿子,看他收藏的宝贝,借书。沈先生的书是为了自己看,也为了借给别人看的。“借书一痴,还书一痴”,借书的痴子不少,还书的痴子可不多。有些书借出去一去无踪。有一次,晚上,我喝得烂醉,坐在路边,沈先生到一处演讲回来,以为是一个难民,生了病,走近看看,是我!他和两个同学把我扶到他住处,灌了好些酽茶,我才醒过来。有一回我去看他,牙疼,腮帮子肿得老高。沈先生开了门,一看,一句没说,出去买了几个大橘子抱着回来了。

沈先生的家庭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家庭,随时都在亲切和谐气氛中。家里人都很幽默,但幽默得很温雅。一家人于钱上都看得很淡。《沈从文文集》的稿费寄到,九千多元,大概开过家庭会议,又从存款中取出几百元,凑成一万,寄到家乡办学。沈先生也有生气的时候,也有极度烦恼痛苦的时候,但多数时候都是笑眯眯的。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于。只有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

沈先生自奉甚薄。穿衣服从不讲究。我见他时总是一件洗得褪了色的蓝布长衫,夹着一摞书,匆匆忙忙地走。解放后是蓝卡其布或涤卡的干部服,黑灯芯绒的“懒汉鞋”。有一年做了一件皮大衣,他穿在身上,说是很暖和,高兴得像一个孩子。吃得也很清淡。我没见他下过一次馆子。他们住在中老胡同时,有时张充和骑自行车到前门月盛斋买一包烧羊肉回来,就算加了菜了。

他的丧事十分简单。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不放哀乐,放沈先生生前喜爱的音乐,如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等。沈先生面色如生,很安详地躺着。我走近他身边,看着他,久久不能离开。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

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盆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

(摘编自《汪曾祺散文》)

( 1 )给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文章开篇从张充和夫妇的挽辞写起,有何用意?
( 3 )文章第三段,作者提到沈先生极富个性的词语“耐烦”,联系文章内容分析“耐烦”的含义,沈先生写作时还有哪些做法体现了他的“耐烦”?
( 4 )沈先生不仅在写作上创造奇迹,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令人赞叹的事情,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两件。
( 5 )作者在第八段中写到“借书一痴,还书一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6 )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质朴,如话家常,塑造人物鲜活生动。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子。

( 7 )阅读文章后,你如何理解题目“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含义?我们初中教材中有一篇关于民俗生活的散文,作者就是沈从文,请写出这篇课文的题目。
课内现代文阅读

紫藤萝瀑布

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⑵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⑶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⑷“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⑸“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⑹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⑺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⑻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⑼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摩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 1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文章第⑵段的表达效果。
( 2 )简要谈谈你对下面两个句子的含义的理解。

①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②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 3 )文章第⑻段运用了哪种记叙方式?有什么作用?
( 4 )如果说开篇“我”是因紫藤萝的茂盛辉煌而“停住了脚步”,那么篇末“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________,有时是一种爱

要求:

①如果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眷恋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缕牵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