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太原市小店区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戏剧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剧的情节和小说的情节是一致的,都只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B: 剧本必须有矛盾冲突,没有矛盾冲突也就没有戏剧。
C: 在川剧戏曲中,帮腔人既可以是局外人和旁观者,也可以是故事情节中的人物角色,甚至可以是作者、观众的代言者。
D: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与表现手法分,戏剧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曹禺的《雷雨》就是一部正剧作品。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妙手偶得 沁人心脾 温文尔雅 冥思苦想
B: 不屑置辨 锲而不舍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C: 坦荡如底 揠苗助长 浮想连篇 惴惴不安
D: 彬彬有礼 葱笼茂密 不折不绕 急不暇择
3、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吾孰与徐公
B: 吾妻之我者
C: 皆以于徐公
D: 君
4、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张慌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懊丧
B: 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响彻云宵 耸立
C: 锐不可挡 月明风清 转弯抹角 班白
D: 丢人现眼 独一无二 丰功伟绩 管辖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 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C: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 , 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 樊振东是一位中国很出色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员。
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7、

选出下面划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

A: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一旁的观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容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C: 每天夜晚,白兔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D: 我从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获益匪浅
8、

下列对课文《纸船》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写出了儿童的生活和情趣。
B: 本文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儿童的奇思妙想。
C: 本文具体地写泰戈尔玩纸船的过程。
D: 本文主题是歌颂儿童,表达诗人对儿童的热爱与同情。
9、

选一句最恰当的句子填在横线处( )
____________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 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屏障。
B: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 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崖壁上。
10、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他马上变得活泼而神彩弈弈起来。
B: 但在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C: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瞭亮地响。
D: 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煞有价事地问他价钱。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本诗写的是早春景色,诗人抓住哪些景物,细致描摹早春景致?
( 2 )写出本诗的韵脚。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济阴之贾人(商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去。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注】①苴(jū):枯草。②巨室:大富之家。③诸:相当于“之于”。④向:先前。⑤无乃不可乎:恐怕不行吧。⑥若:你。⑦几何:多少。⑧薄:撞。⑨盍:何不。

( 1 )下列划线的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得十金 骤:突然
B: 为不足乎 犹:犹如
C: 渔者黯然而 去:离开
D: 许金而不酬者也 是:这
( 2 )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A: 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B: 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C: 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D: 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 3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阴的商人掉入河中,许诺给救他的人百金。
B: 济阴的商人又一次落水,渔者不予施救,商人就淹死了。
C: 济阴的商人怒斥救人的渔者漫天要价,趁人之危。
D: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做人要信守承诺。
( 4 )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国家主席9月17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根据主席令,授予于敏、申纪兰(女)、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女)“共和国勋章”。

授予劳尔·卡斯特罗·鲁斯(古巴)、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女,泰国)、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坦桑尼亚)、加林娜·维尼阿米诺夫娜·库利科娃(女,俄罗斯)、让-皮埃尔·拉法兰(法国)、伊莎白·柯鲁克(女,加拿大)“友谊勋章”。

授予叶培建、吴文俊、南仁东(满族)、顾方舟、程开甲“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授予于漪(女)、卫兴华、高铭暄“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授予王蒙、秦怡(女)、郭兰英(女)“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授予艾热提·马木提(维吾尔族)、申亮亮、麦贤得、张超“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授予王文教、王有德(回族)、王启民、王继才、布茹玛汗·毛勒朵(女,柯尔克孜族)、朱彦夫、李保国、都贵玛(女,蒙古族)、高德荣(独龙族)“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授予热地(藏族)“民族团结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授予董建华“‘一国两制’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授予李道豫“外交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授予樊锦诗(女)“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材料二)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由此,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也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一切仿佛是冥冥注定,背后却是科学家非凡的洞察、广阔的视野、顽强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为尽快研发出药物,她意志坚定,克服艰苦条件,即使不断失败也从不放弃;为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她带头试药;为获取第一手资料,她冒着酷暑奔走在海南疟区;为了研究稳步持续推进,她牺牲个人和家庭生活,把孩子托人照顾,独自咽下为人母的思念和愧疚……而当任务完成、艰难时刻过去,她又在其后漫长的岁月里选择继续低头耕耘,直到诺奖将她 推至闪光灯前。面对如今接踵而至的表彰,屠呦呦将成就归功于参与研究的科学家集体。

“青蒿素的抗药性,治疗红斑狼疮等还要继续研究。”屠呦呦以不变的淡定、执着,诠释着科学家“心中有国家、造福无国界”的大爱情怀,在青蒿素后续研究之路上奋力前行。

(材料三)

央视在现场直播国庆阅兵时,还特别近镜拍下香港“光头刘sir”刘泽基。主持人海霞问他对阅兵有何感受,刘泽基说印象最深是群众游行,“有很多老兵坐大巴出来,我觉得他们应该很老了,行动也不方便了,我心里面很感动,他们是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候,为我们打拼出现在的中国的一群人,他们的努力铸就了我们现代的中国。”刘sir 深深地知道新中国的成立很不容易。就在前一天9月30日,他登上长城时还深情地与国旗合影。

(材料四)

2019年9月30日,辽宁鞍山网友“俊小哥”在微信群里发表针对国庆70周年阅兵的恶意言论。10月1日,“俊小哥”(高某俊,37岁)被民警传唤到案,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被依法处以拘留十五日的行政处罚。

无独有偶,9月30日晚11:35分,一名来自广东的游客陈某勇在经过张家界武陵源一店铺外面时,将店家悬挂欢迎国庆的国旗扯下弃于地上。10月1日,其被警方传唤,被以行政拘留十二日的处罚。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 2 )请根据材料二,说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女士的人物形象。
( 3 )简要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联系。
( 4 )如果你当时看到陈某勇扯下了国旗,你该怎样劝说他?

阅读《瓢城古韵》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①小雨淅沥,不要雨伞,不邀友伴,拂着如许的春风,静静悠悠地穿行在我们这座小城的老巷中。一条条老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似清谷。走进小巷,多半是为了这些小巷古朴而又儒雅的巷名:浠沧、集仙、板桥、文曲、纯化、儒学……
②从热闹的剧场路东西分别岔进,有数条小巷,这些三四米宽的小巷,两侧均是黛瓦青砖粉墙,人、车稀少,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有一些颓破的围墙上,摇曳着几株城市里罕见的狗尾巴草,旧式的木排门扣得紧紧的,门楣上垂着绿绿的苦艾,墙根暗绿的苔藓斑驳如枚枚古钱,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小巷曾有的故事。任思绪随眼前的苦艾啊、苔藓啊、狗尾巴草流淌,一时就有些恍惚:这一条条古巷,哪一块石板上曾留下建安七子陈琳的足迹,哪一扇木门承接过施耐庵先生的叩击?小巷不语,春风不语,只有紧闭着的院门后传出一阵嬉笑声,一树粉白粉白的繁花从围墙内茂盛出一派明媚,是桃?是李?真想去叩一下那历经百年黑亮亮的木门,那来开门的是千年前扎抓髻的童子还是身着罗衫的丽娘?
③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有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风春雨中,似听得范仲淹先生的吟哦,细若游丝又振聋发聩,这扑面而来的是宋朝的风还是明朝的雨?
④踩着百年的青砖路,抚着千年的汉代瓦,走着思着,一抬头,已到了清初著名书法家、爱国诗人宋曹(号射陵)先生的故居。进得门来,宋曹先生手执书卷,傲傲地立在玲珑古雅的庭院。先生当年读书谈艺的“蔬枰草堂”还在,先生挥毫舞墨的“流觞池”还在,会秋堂、桐引楼还在。小小的庭院雕梁画栋,抱水拥竹,奇石嶙峋,曲折有致。说是宋曹先生多次拒绝了做官,是在哪间屋檐下先生一次又一次冷落着朝廷的征召?自号“耕海潜夫”的射陵先生不语,只用深邃的眼神注视着红尘中来来往往的人们。
⑤顺着儒学街往南走,不多远右拐弯,就是南宋丞相陆秀夫的故居了。陆公祠不大,却是修葺得好。日寇的炮火,文革的动乱,小城人一直全心全意护佑着民族英雄的故居。仰止堂、浩然堂,简朴大气,空灵风雅。忠烈公陆秀夫的塑像屹立浩然堂间,七百多年前负幼帝(幼帝指南宋皇帝赵器)从容投海与国家共存亡的壮烈之举早已幻化成故乡人民心中永远的彩虹。祠内团团的绿树如烟弥漫,坪间的小花黄的、蓝的、白的素素地绽放。一枚完全风干了的柳叶盘旋飘落在大门外的石狮边上,在春阳里金亮亮的,泛溢出生命完全的辉煌,一如仰止堂上遒劲的“千栽孤忠”四个大字,一如这祠间气节凛然不可侵犯的主人,在小城人的心中。散发着凝固又缕缕不绝的清香。
⑥小城的四周都是水,串场、蟒蛇、小牙河。俯瞰去,小城恰似一只倒扣在水中的瓢,因而小城又有瓢城之称。有了水,也就有了死心塌地的守护者——桥。北有北闸东有建军,南有南门桥西有登瀛。站在登瀛桥上,古传说中的八景之一“登瀛远眺”中的“红杏青帘柳外城”之景色,由于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建设,已不复存在只有桥下二千一百多年的串场河水日夜奔流不息。汽笛声声拉起,就在这千年古城泛起遍地新绿,小城更加波光潋滟,风雅灵动起来。

( 1 )作者为什么说“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

( 2 )本文作者巧用问句传递出怎样的情感?试举一例分析。

( 3 )揣摩并理解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风春雨中,似听得范仲淹先生的吟哦,细若游丝又振聋发聩
②一枚完全风干了的柳叶盘旋飘落在大门外的石狮边上,在春阳里金亮亮的,泛溢出生命完全的辉煌,一如仰止堂上遒劲的“千载孤忠”四个大字,一如这祠间气节凛然不可侵犯的主人,在小城人的心中,散发着凝固又缕缕不绝的清香。

( 4 )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从修辞的角度选择你喜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 5 )结合全文,就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并阐明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列两题作文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①以“心中有话对你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②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到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春风……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但不可以单向支取,只有通过彼此的积累才能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回丧失殆尽.

懂得珍惜友情,就是珍惜人生中那份最宝贵的财富;懂得珍惜友情,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妖颜惑众”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