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由俄国诗人普希金创作,其代表作为《叶甫盖尼·奥涅金》。 B: 《侯银匠》的作者是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受戒》。 C: 《给巴特勒的信》的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钦差大臣》。 D: 古代书信有很多叫法,如“书札、尺牍、尺翰”等,有时也称“帖”。 |
2、 | 下列各组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笸(pǒ)箩 确凿(záo) 御聘(pìnɡ) 鲜(xiǎn)为人知 B: 沉淀(diàn) 濒(bīn)临 锃(zènɡ)亮 分(fēn)外妖娆 C: 皲(jūn)裂 悖(bèi)谬 咫(zhǐ)尺 毋庸赘(zhuì)言 D: 矜(jīn)持 繁衍(yǎn) 蹂躏(lìn) 奄(yān)奄一息 |
3、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芳草萋萋 重峦叠嶂 无动于衷 运畴帷幄 B: 陈词滥调 因地制宜 高屋建瓴 融会贯通 C: 锐不可当 再接再厉 功亏一篑 络绎不决 D: 鬼鬼崇崇 正襟危坐 交头接耳 破釜沉舟 |
4、 |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句中作者用了两个德语单词,其用意是( ) A: 表现少年鲁迅很有学问。 B: 表现少年鲁迅对蟋蟀、覆盆子和木莲的喜爱依恋之情。 C: 表现少年鲁迅天真活泼的性格。 D: 既可增加文章的趣味,又表现出儿童的稚气及对百草园的依恋和无可奈何之心境。 |
5、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能怨天尤人 , 更不能妄自菲薄。 B: 《白杨礼赞》一文语言流畅,文笔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 C: 中华民族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忍不拔、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概。 D: 一提到环城河这几年的变化,管委会的老余就夸夸其谈 , 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之情。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大约800年左右历史的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尖塔倒塌,屋顶烧毁,损失惨重。 B: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图片让举世震惊。 C: 武威文庙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也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D: 高校自主招生增加体育测试项目,把身体好不好作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 |
7、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 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C: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 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D: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
8、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古运河两岸树木鳞次栉比;河面碧波荡漾,大小游船来来往往。B: 春日的瘦西湖,三步一桃,五步一柳,令人心旷神怡。 C: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一曲《时间去哪儿了》让观众听后,不由得触目伤怀。 D: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了天伦之乐。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开设的泥塑、剪纸等民间艺术体验课,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 B: 城市建设能否杜绝卫生乱象,关键在于相关部门建立监督机制,民众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C: 刘永坦、钱七虎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谁也不能否认他们在科技发展中没有做出贡献。 D: 全国人大代表快递小哥柴闪闪的“人生逆袭”,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时代的指引。 |
10、 |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金牛山上鸟语花香,各种树木鳞次栉比;金牛湖波光粼粼,大小游船来来往往。B: 阳春三月,我们站在桃花岛高处眺望,绿树如烟,水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C: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一曲《时间去哪儿了》让观众听后,不由得触目伤怀。 D: 同学们相约来到龙池湖畔,或玩滑板,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
古诗词阅读。 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梦江南(其一) 皇甫松 兰烬注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 【注释】(兰烬)香油灯结的灯花。 两首词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江南景物,《忆江南》写的是______季,《梦江南》写的是初夏时节;《忆江南》直接抒发了对江南的怀念之情,而《梦江南》则通过“兰烬落”“ ______”“ ______ ”等内容抒发了______的情感。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酒者游。旬朔②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③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④。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⑤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⑥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⑦。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⑧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赢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⑨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⑩以此补之。 (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 【注】①滑稽: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⑤曩:从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住。⑧孙搴:人名。⑨勒:此处译为编辑。⑩庶几:或许,差不多。 ( 1 )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主人日再食 子墨子起,再拜 B: 烨然若神人 吴广以为然 C: 久而乃和 而聪明衰耗 D: 然负此自放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 2 )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B: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C: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D: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②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 4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 B: 【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C: 【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富足的生活作对比,表明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乐趣。 D: 【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 ( 5 )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 |
挫折教育:孩子应补上的一课
①如今的孩子普遍被家庭呵护惯了,在挫折面前往往缺乏足够的抵御能力。为此,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家长纷纷提出,孩子成长得太顺利并非好事,他们应该接受挫折教育,否则他们一旦面对挫折,往往不能拥有正确的心态。
②在日前举行的某青少年情商训练班上,挫折教育成为最受到家长重视。
③上海某重点高中学生宋醇炀的爸爸,在情商培训班的报名会上告诉记者,他之所以要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是因为他的一位朋友曾有过血的教训———这位朋友是某金融公司的老总,女儿是大队长,品学兼优,人也长得漂亮。有一次她上课迟到了,老师按对待其他同学的惯例让她到门外站一会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跑到顶楼,然后一跃而下……“只怪孩子平时太顺了,没有受过挫折呀!”浦东莲溪小学四年级同学付卓娅的妈妈也指出,孩子平时在家里很受宠,样样事情都得顺着她,孩子对挫折的承受力比较弱,这次让她来上训练班,就是要增强她的承受力,要让她明白,在社会上随时有可能遇到挫折和逆境。
④“其实,孩子在学校里遭遇的挫折并不少,根据一份全国性的调查,81%的孩子在学校遭受过‘语言伤害’。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挫折是随时可能发生的。”训练班上,老师向家长指出,“假如你到现在还没有告诉过你的孩子‘不管发生怎样的挫折,都要珍爱生命,你的生命永远是最宝贵的,’那么,现在请用两分钟时间立即告诉你的孩子。”现场立即热闹起来,父母们不敢疏忽,马上补上了这不该缺少的一课。
⑤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等专家对此指出,上情商培训班只是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一种方式,关键需要家长们平时多与孩子沟通,要及时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孩子在平时拥有健康的心态,才能避免在挫折面前发生悲剧。此外,家长还可让孩子参加勤工俭学等活动,孩子遭遇挫折的经历多了,才能产生对它的抵御能力。
( 1 )文章的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2字)用DNA预测外貌
杨帆
①不久以前,人们凭借着一种当前崭新的技术手段,让一桩在2016年发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杀人案宣告成功破案。在没有目击证人的情况下,美国的一家名为“帕拉班纳米实验室”的机构,就凭借犯罪现场留下的嫌疑人DNA信息,成功绘制出犯罪嫌疑人的模拟头像画。“通过DNA携带着决定个人身体特征的遗传指令,可以翻译成一个人的外貌画像。“帕拉班纳米实验室”工作人员向人们这样解释道。
②这项通过DNA绘制犯罪嫌疑人画像的技术被称为“显型技术”(分子表型刻画)。这是近年来法医学的新兴领域,其目的是通过对检材DNA的深度挖
掘和研究,刻画出犯罪嫌疑人的外貌特征,从而为侦查提供线索,从而大大缩小查找范围。
③此消息一出,很多人不禁提出这样的疑问:这种技术真的能预测人的相貌吗?
④“目前,我们可以根据犯罪现场遗留的DNA预测嫌疑人的眼睛、头发和皮肤的颜色,其准确率已经达到实际应用的标准。但是,用来预测人的整体相貌,凭借现在的技术还不可以。显型技术通过找到遗传因子和人脸特征的关联性实现‘预测’,就目前的准确性来说还较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员刘凡向人们这样介绍道。
⑤凭借DNA推测相貌的具体实施过程说来并不复杂,其间的关键是找到不同基因的点位与不同形态的对应关系。首先,专家们会收集人脸三维照片里有关色素和形态的所有信息,接着通过DNA与这些信息建立一定的关联,即哪个DNA、位点或突变点对应哪种形态学上的改变。
⑥做此项预测时,可以把一个人群分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先求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平均脸,就比如30岁左右的男性(平均脸)长什么样。建立这种关联后,当有一个新的样本需要进行预测时,就可以先推测出这个样本的平均脸,然后根据此人的基因特点在平均脸上进行微调。就比如某个基因位点和大鼻子相关,同时,样本DNA在该位点上正好是大鼻子,就可在平均脸上把鼻子增大。
⑦研究员刘凡表示,如果该人群只涉及一个种族,比如只有白种人的样本,要想推测出不同的类型人的外貌特征就比较困难。也就是说,就目前该技术而言,这项“用DNA预测外貌”的技术也只能作为辅助的手段,并不能替代现有的法院检测手段。
⑧该实验室生物信息部门主任也曾强调,他们根据DNA信息绘制出来的画像,“并非与DNA拥有者的外貌一模一样,我们只是与执法部门合作,为他们提供嫌疑犯的大致外貌特征。”
(选自《发明与创新》2018年4期,有删改)
就目前该技术而言,这项“用DNA预测外貌”的技术也只能作为辅助的手段。
( 3 )常年寡居的邻居王奶奶家中被盗,经过勘测现场发现有嫌疑人留下的DNA。请你结合本文和留下来的线索,帮助警察叔叔侦破此案,你会怎么做?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