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痴(chī)想 扒(bá)窃 气冲斗(dǒu)牛 义愤填膺(yīng)B: 磐(pán)石 亢(kàng)奋 颔(hàn)首低眉 期期艾艾(ài) C: 寒噤(jìn) 藩篱(fān) 戛(gá)然而止 龙吟凤哕(huì) D: 襁(qiǎng)褓 拮据(jié) 鳞次栉(jié)比 怏怏(yàng)不乐 |
2、 | 下列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三国演义》、罗贯中的《水浒》及吴承恩的《西游记》。 C: “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D: 《沁园春.雪》《济南的冬天》《乡愁》《孔乙己》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来看,分别属于词、散文、诗、小说。 |
3、 | 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顶是( )。 A: 诘责(jié) 诽红 妯娌(zhóu ) 眼花瞭乱 B: 一绺(lǚ) 匿名 炽热(zhì) 杳无消息 C: 佃农(diàn) 轮廓 气氛(fèn) 苍海桑田 D: 黝黑(yǒu) 胡髭 歼灭(jiān) 深恶痛疾 |
4、 | 结合下面选文,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是唯一尽心付出却不求回报的人,也是最不愿意给我们添麻烦的人。都说,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其实做儿女又何尝不是?(子欲养而亲尚待,绝对是上天给予最大恩赐。)趁父母还年轻,趁父母还健在,多陪陪他们吧。陪伴不是只在口头上说一说,而是要多拿出些实际行动去做、去实现。 A: “父母”、“儿女”、“年轻”、“陪伴”都是名词。 B: “这”、“他们”都是代词,“付出”、“行动”都是动词。 C: “回报”的同义词是“回应”,“年轻”的反义词是“古老”。 D: 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在“给予”后加上“我们的”。 |
5、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 。 。 ,才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 A: ①③②④ B: ④①③② C: ②④①③ D: ③②④① |
6、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蒙昧 文绉绉 记忆犹心 眼花缭乱 B: 吹虚 密匝匝 和颜悦色 殚精竭虑 C: 建树 起落架 藏污纳垢 负势竞上 D: 默契 阻拦索 正人君子 清林翠竹 |
7、 | 被苏拭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 A: 孟浩然 B: 王勃 C: 王维 D: 苏轼 |
8、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天气慢慢炎热起来了,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B: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 C: 在“文化襄阳”理念推动下,襄阳的文艺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 D: 内环路建设即将完工,这项工程将大大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的现状。 |
9、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B: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小说巨著。 C: 《孟子》是记录孔子和孟子言行的著作,儒家“四书”之一。 D: 陶渊明《饮酒(其五)》是古体诗,杜甫《春望》是近体诗,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词。 |
10、 | 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A: 文段中加点的成语,它和“萨拉同她回来了,在床上唠唠叨叨说了半个小时才睡着”中的“唠唠叨叨”意思和感情色彩都相似。 B: 文段中“生平”“应该”“合理”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C: 文段中“一同受用”是偏正短语,结构相同的如“独立思考”“陆续开放”等。 D: 文段中“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一句的主干是“两句话实现与调和”。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村行 王禹傅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 1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展现的画面。( 2 )三四句中的“________”一词是全诗的诗眼,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情感。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芍药 芍药与牡丹媲美,前人署牡丹以“花王”,署芍药以“花相”,冤哉!予以公道论之。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牡丹正位于香国,芍药自难并驱。虽别尊卑,亦当在五等诸侯之列,岂王之下,相之上,遂无一位一座,可备酬功之用者哉?历翻种植之书,非云“花似牡丹而狭”,则曰“子似牡丹而小”。由是观之,前人评品之法,或由皮相而得之。噫,人之贵贱美恶,可以长短肥瘦论乎?予于秦之巩昌①,携牡丹、芍药各数十种而归,牡丹活者颇少,幸此花无恙,不虚负戴之劳。岂人为知己死者,花反为知己生乎? 牡丹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阳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②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③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鸣乎? 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④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⑤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释)①巩昌:府名,今属甘肃省。②动:萌发。③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④俾:使。⑤肮脏:读音kǎng zǎng,意为不屈不厄。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①予以公道之________ ②及睹《事物纪原》________ ③得贬固宜________ ④苟非其时 ________ ( 2 )下面各项中画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署牡丹以“花王”/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 B: 花似牡丹而狭/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C: 或由皮相而得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 牡丹得王于群花/贤于才人远矣(《伤仲永》)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岂人为知己死者,花反为知己生乎? ②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 ( 4 )对于“前人署牡丹以‘花王’,署芍药以‘花相’”的说法,作者李渔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
雪地烤红薯
周海亮
①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铁炉。他不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他手忙脚乱。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有点慌。
②(A)天空平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嘴张着,却并不吆喝。
③有人停下来,看他的红薯。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秤。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秤盘,拉起提绳。“啪”的一声,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
④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这让他很伤心。现在,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闹着要去吃洋快餐。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物。尝一个,才知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罢了。他说:“这能比得上烤红薯?”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可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他想,烤红薯多好啊,剥了皮,又香又甜,含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
⑤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这时,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喊了起来:“卖烤红薯啰!”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声音吸引了这几个学生的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为漠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
⑥于是,男人又提高嗓门吆喝:“烤红薯白送啰!”这时,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下来,并转身朝男人走来。边上的平头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长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问道:“烤红薯白送?”
⑦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薯,边挑边问长脖子少年:“你们宿舍几个人?”长脖子少年说:“四个。”男人接着问:“那个和你一起走的留平头的也是?”长脖子少年说:“不错。”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于是又挑了四个。他把八个烤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
⑧天渐渐黑下来。(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男人仍然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他推起三轮车,慢慢往回走。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焦糊的烤红薯。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他不声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二个。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吃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
⑨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终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平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个烤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都烤糊了。”平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嗅那个烤红薯。电灯恰在这时熄灭,平头少年在黑暗来临的瞬间,将那个已经冰凉的烤红薯凑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红薯的微涩与甘甜。
⑩长脖子少年突然说:“你和卖烤红薯的那个人长得很像。”
⑪黑暗里,平头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泪。
(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1期,有删改)
( 1 )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完成下面的填空。手忙脚乱烤红薯→(________)→高声吆喝送红薯→(________)
( 2 )文中的男人对儿子(平头少年)的父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
( 4 )文中有两处关于雪的环境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
(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
( 5 )第⑨段“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烤红薯的微涩与甘甜”中的“微涩”和“甘甜”意蕴丰富,请揣摩并写出平头少年的内心活动。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还是要提倡说真话
①不知何时何因,“提倡说真话”成了一个引人关注的课题,而谁能讲真话谁也就有了值得大家称道的美德。可见讲真话之难。如果不难,也就用不着“提倡”了,也算不上什么“美德”了。
②古今中外从未听说过谁以讲假话为荣,也从未听说过有人公开去赞美一个天天讲假话的骗子。因为大家都知道讲假话违背天理正义,只有讲真话才是做人的本分。一个人一生讲真话,即使没有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辉煌业绩,但他可以毫无愧疚地说自己达到了做“人”的起码标准。相反,如果一个“伟人”说假话连篇累牍,习以为常,则距离做“人”的标准也就非常之遥远了。我看,说真话假话也是道德范畴美与丑的分野。
③楚楚风范,甚至有些假话比真话还悦耳动听,所以孰真孰假还需要人们动一番脑子。有些假话,可能永远不被说破,而有些假话则很容易被戳穿。如过去说亩产能达到几千斤几万斤粮食,有实践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为什么那假话能风靡全中国呢?可见,鉴别假话还不算太难,最难的是敢于揭露那些说假话者。所以就有了“提倡说真话”这个课题。讲真话必然要涉及讲假话者和爱听假话者,就要冒一点风险。如果你讲的真话是诸如夏天太热冬天太冷之类,当然不会有人找岔子。如果是说个别单位假报成绩:他那里学雷锋仅在嘴上说说就吹嘘成已经“扎扎实实”、“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了;他那里仅订出几条廉政措施公之于众就夸耀成绩如何辉煌,而实际上贪污受贿、请客送礼、行业不正之风依然如故。当人们都在兴高采烈为那些虚假的东西拍手叫好的时候,你在那里揭老底岂不讨人嫌?!轻则说你不识时务,重则说你戴着有色眼镜专看阴暗面。所以讲真话需要勇气,需要胆略,一不怕讥笑,二不怕孤立,三不怕栽赃陷害,相信真理的声音终究不会窒息的。
④敢于讲真话就是针对讲假话的,而且不是针对一般无关宏旨和大局的讲假话,主要的是针对那些当权者为自己升官发财牟取私利所讲假话说的。这些人手中有权,一句话就能使你受到伤害。你要讲真话揭露人家,自己首先要做到无私无畏,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一个人死都不怕,别人也就奈何你不得了。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为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做出了贡献,就当前来说,这也是十分难得的。
⑤提倡人们讲真话能为讲真话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地方兴旺发达的表现。如果人们在谎言和空话面前无动于衷,人云亦云,那么那个地方的工作十之八九是不能真正开展并取得成效的。有识之士应该碰碰这个地方。我们党确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小平同志关于讲实话办实事的教导,就是我们手中的武器,有了这个武器,正气必然战胜邪恶,阳光必然战胜阴霾。
请以“原来我从未被忽略”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符合要求;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