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父亲已经走了,但那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时时在我心头回响。 B: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漂泊》,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20多年的毛里求斯籍华裔作者之手。 C: 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 D: 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字、电报、电话、广播等传统信息手段相比,具有独特性。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荒园,人迹罕至。(形容很少有人来) B: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 , 质朴,博学的人。(方直,正派) C: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 D: 他是渊博的宿儒 , 决不至于不知道。(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祖国的建设之中呢?B: 一个国家遇上艰难的国运时,能否闯过去,关键在于这个国家有雄健的国民。 C: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得到的。 D: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
4、 |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 A: 法律条文 B: 美德善行 C: 圆规曲尺 D: 道德准则 |
5、 | 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 ①③⑤②④ B: ②①③⑤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①⑤④② |
6、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巾帼不让须眉。梁山泊一百零八位英雄中有四位女性,按照排座次先后分别是:矮脚虎王英的妻子、武艺高强的一丈青扈三娘,侠义敢为、开酒店的母大虫顾大嫂,同样曾开酒店的母夜叉孙二娘和一枝花蔡庆。 B: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出自《呐喊》中的人物。 C: 《我是猫》《海底两万里》《变色龙》《范进中举》作者分别是日本的夏目漱石、法国的凡尔纳、法国的莫泊桑、清代的吴敬梓。 D: 《骆驼祥子》主要叙写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辛酸故事,作品大量使用北京口语,还有一些关于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描写,还塑造了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等人物形象,是现代白话小说的经典作品。 |
7、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郦道元写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山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不同景象,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B: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美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不仅表达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更重要的是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C: 回忆录是指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的一种文学体裁。贺龙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扬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品质。 D: 《藤野先生》以“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以及我对他的感激怀念之情为明线,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之情为暗线,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
8、 |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 , 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B: 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C: 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D: 小陆真是别有用心 , 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
9、 |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思全对的一项是 ( ) A: 会天大雨(适逢) 比至陈(等到) 被坚执锐(武器) B: 虽干里不敢易也(虽然)请广于君(扩充) 以头抢地(撞) C: 长跪而谢(道歉) 遂用猖撅(因此) 利尽南海(到达) D: 引喻失义(意义) 性行淑均(善) 斟酌损益(除去) |
10、 | 《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 先秦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1 )下列诗句与本词描写的花形态相近的一项是( )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2 )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
阅读《晏子使楚》一文,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齐之习辞者也 习 ( ) ②其实味不同 其实( ) ③圣人非所与熙也 熙 ( ) ( 2 )翻译下面句子。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 )请就文章的情节和齐楚外交辞令的交锋,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楚国通过预设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晏子到来后,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善盗。 B: 晏子以橘树生长地不同而味不同来设喻,通过环境对人的影响,实讽 楚之民风使人善盗。 C: 晏子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也验证了“晏婴,齐之习辞者也”的评价。 D: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这是楚 王以自我解嘲摆脱尴尬的话语,说明楚王也有很高明的语言技巧。 ( 4 )本文人物形象刻画鲜明,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概括楚王和晏子的性格特征。 |
阅读下文,完成题。
①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拧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②望着这陌生的娘俩儿,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用忐忑不安的眼光偷偷地看她和她的女儿。
③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愣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道:“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④孩子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儿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立刻昏了过去。等我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呀……”
⑤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就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脸。我不知怎么搞的,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⑥“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⑦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⑧“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⑨回家的时候,天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⑩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梆梆的水泥地,不在我太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也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⑪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那年小姐姐才十八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了。她看见了,一把就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她才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儿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
⑫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儿往上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地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曲,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⑬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⑭这一年,爸爸有病去世了。妈妈她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①线头,妈妈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桔黄色的火里是妈妈跳跃的心脏,只要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⑮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跃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⑯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却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⑰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便是母亲。 (选自《时文选粹》)
注:①攫(jué):抓,这里是扯的意思。
朝闻道①(节选)
刘慈欣
前情提要: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爱因斯坦赤道即将启动探寻宇宙大一统模型的时刻,宇宙的排险者出现了,并把爱因斯坦赤道蒸发了!在告诉科学家们大一统模型的证明会带来宇宙的毁灭后却因为“知识密封准则”没有说出大一统模型的真相!于是科学家们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他们,然后毁灭他们!排险者答应了!并且在戈壁滩上制造了一个“真理祭坛”……
生命和真理的交换开始了。
第一批八位数学家沿着长长的坡道向真理祭坛上走去。这时,沙漠上没有一丝风,仿佛大自然屏住了呼吸,寂静笼罩着一切,刚刚升起的太阳把他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在沙漠上,那几条长影是这个凝固的世界中唯一能动的东西。
数学家们的身影消失在真理祭坛上,下面的人们看不到他们了。所有的人都凝神听着,他们首先听到祭坛上传来的排险者的声音,在死一般的寂静中这声音很清晰:
“请提出问题。”
接着是一位数学家的声音:“我们想看到费尔玛和哥德巴赫两个猜想的最后证明。”
“好的,但证明很长,时间只够你们看关键的部分,其余用文字说明。”
排险者是如何向科学家们传授知识的,以后对人类一直是个谜。在远处的监视飞机上拍下的图像中,科学家们都在仰起头看着天空,而他们看的方向上空无一物,一个普遍被接受的说法是:外星人用某种思维波把信息直接输入到他们的大脑中。但实际情况比那要简单的多:排险者把信息投射在天空上,在真理祭坛上的人看来,整个地球的天空变成了一个显示屏,而在祭坛之外的角度什么都看不到。
一个小时过去了,真理祭坛上有个声音打破了寂静,有人说:“我们看完了。”
接着是排险者平静的回答:“你们还有十分钟的时间。”
真理祭坛上隐隐传来了多个人的交谈声,只能听清只言片语,但能清楚地感受到那些人的兴奋和喜悦,像是一群在黑暗的隧道中跋涉了一年的人突然看到了洞口的光亮。
“……这完全是全新的……”,“……怎么可能……”,“……我以前在直觉上……”,“……天啊,真是……”
当十分钟就要结束时间,真理祭坛上响起了一个清晰的声音:“请接受我们八个人真诚的谢意。”
真理祭坛上闪起一片强光,强光消失后,下面的人们看到八个等离子体火球从祭坛上升起,轻盈地向高处飘升,它们的光度渐渐减弱,由明亮的黄色变成柔和的桔红色,最后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在蓝色的天空中,整个过程悄无声息。从监视飞机上看,真理祭坛上只剩下排险者站在圆心。
“下一批!”他高声说。
在上万人的凝视下,又有十一个人走上了真理祭坛。
“请提出问题。”
“我们是古生物学家,想知道地球上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古生物学家们开始仰望长空,但所用的时间比刚才数学家们短得多,很快有人对排险者说:“我们知道了,谢谢!”
“你们还有十分钟。”
“……好了,七巧板对上了……”,“……做梦也不会想到那方面去……”,……难道还有比这更……”
然后强光出现又消失,十一个火球从真理祭坛上飘起,很快消失在沙漠上空。
……
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走上真理祭坛,完成了生命和真理的交换,在强光中化为美丽的火球飘逝而去。
一切都在庄严与宁静中进行,真理祭坛下面,预料中生离死别的景象并没有出现,全世界的人们静静地看着这壮丽的景象,心灵被深深地震慑了,人类在经历着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灵魂洗礼。
一个白天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太阳已在西方地平线处落下了一半,夕阳给真理祭坛撒上了一层金辉。物理学家们开始走向祭坛,他们是人数最多的一批,有八十六人。就在这一群人刚刚走上坡道时,从日出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寂静被一个童声打破了。
“爸爸!!”文文哭喊着从草坪上的人群中冲出来,一直跑到坡道前,冲进那群物理学家中,抱住了丁仪的腿,“爸爸,我不让你变成火球飞走!!”
丁仪轻轻抱起了女儿,问她:“文文,告诉爸爸,你能记起来的最让自己难受的事是什么?”
文文抽泣着想了几秒钟,说:“我一直在沙漠里长大,最……最想去动物园,上次爸爸去南方开会,带我去了那边的一个大大的动物园,可刚进去,你的电话就响了,说工作上有急事,那是个天然动物园,小孩儿一定要大人们带着才能进去,我也只好跟你回去了,后来你再也没时间带我去。爸爸,这是最让我难受的事儿,在回来的飞机上我一直哭。”
丁仪说:“但是,好孩子,那个动物园你以后肯定有机会去,妈妈以后会带文文去的。爸爸现在也在一个大动物园的门口,那里面也有爸爸做梦都想看到的神奇的东西,而爸爸如果这次不去,以后真的再也没机会了。”
文文用泪汪汪的大眼睛呆呆地看了爸爸一会儿,点点头说:“那……那爸爸就去吧。”方琳走过来,从丁仪怀中抱走了女儿,眼睛看着前面矗立的真理祭坛说:“文文,你爸爸是世界上最坏的爸爸,但他真的很想去那个动物园。”
丁仪两眼看着地面,用近乎祈求的声调说:“是的文文,爸爸真的很想去。”
方琳用冷冷的目光看着丁仪说:“冷血的基本粒子,去完成你最后的碰撞吧,记住,我绝不会让你女儿成为物理学家的!”
物理学家们走上了真理祭坛那圆形的顶面,在圆心,排险者微笑着向他们致意。突然间,映着晚霞的天空消失了,地平线处的夕阳消失了,沙漠和草地都消失了,真理祭坛悬浮于无际的黑色太空中,这是创世前的黑夜,没有一颗星星。排险者挥手指向一个方向,物理学家们看到在遥远的黑色深渊中有一颗金色的星星,它开始小得难以看清,后来由一个亮点渐渐增大,开始具有面积和形状,他们看出那是一个向这里漂来的旋涡星系。星系很快增大,显出它磅礴的气势。距离更近一些后,他们发现星系中的恒星都是数字和符号,它们组成的方程式构成了这金色星海中的一排排波浪。
宇宙大统一模型缓慢而庄严地从物理学家们的上空移过。
……
当八十六个火球从真理祭坛上升起时,方琳眼前一黑倒在草地上,她隐约听到文文的声音:
“妈妈,那些哪个是爸爸?”
……
【注】①小说题目化用《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指的是宇宙间的一切法则、道理。
( 1 )根据选文的阅读,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人物 |
得到的真理 |
面对死亡的态度 |
八位数学家 |
费尔玛和哥德巴赫两个猜想的最后证明 |
在①________中,走向死亡 |
②________ |
③________ |
在热烈的讨论中,走向死亡 |
八十六个物理学家 |
星系中的恒星都是数字和符号,它们组成的方程式构成金色星海中的一排排波浪 |
在④________中,走向死亡 |
这时,沙漠上没有一丝风,仿佛大自然屏住了呼吸,寂静笼罩着一切,刚刚升起的太阳把他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在沙漠上,那几条长影是这个凝固的世界中唯一能动的东西。
( 3 )选文在情节设计中,别具匠心地设计了物理学家丁仪的女儿文文、妻子方琳的出现,作者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静悄悄的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③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 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龙应台
要求:①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