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哈尔滨市朝鲜族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其排列最符合上下文语境的一项是( )

我们不停地为你加油。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①______。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②______,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③______,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的一部分。

A: ①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②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③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B: ①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②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③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C: ①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②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③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D: ①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 ②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 ③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
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国籍是印度,代表作有《飞鸟集》。
B: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节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C: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D: 《风筝》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3、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
B: 上课时咱们不能随心所欲 , 要遵守纪律。
C: 假如一个人已经进入成年,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那么同样不能说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D: 这个盗贼虽然能随机应变 , 但终难逃脱人民警察的火眼金睛。
4、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戒(chěng) 恿(sóng) 蹒(shān)
B: 狡(jié) 伏(quán) 小(fú)
C: 香(shè) 待(nüè) 怪(chēn)
D: 日(xù) 然(mù) 丰(yí)
5、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展转:同“辗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B: 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 , 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云翳:喻指丰富多样的经历、体验。)
C: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痴想:指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想法。)
D: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形容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 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 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深度。
D: 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上,校长那激情四射、栩栩如生的演讲让同学们的信心更足了。
B: 古往今来,研究《红楼梦》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 , 专家学者潜心探寻包含其中的奥秘,把握其中蕴藏的真谛。
C: 在抗击疫情时期,我校众多莘莘学子通过“空中课堂”“钉钉直播”等方式在家学习。
D: 有了这些在假日中坚守岗位的劳动者的无悔付出,我们才能够外出饱览美景,和家人、朋友共享天伦之乐
8、

下列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有所不也。患:祸患、灾难; 避:逃避
B: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蹴:用脚践踏; 不屑:看不上眼
C: 明日 , 徐公来,视之。明日:明天; 孰:通“熟”,仔细
D: 其亦欲其事,以其学者邪?推:推诱; 勉:勉励
9、下面从文段中抽出来的句子,原来的顺序被打乱了,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_______________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

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

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

⑤美学大师蒋勤在《蒋勤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 ⑥②①③⑤④
B: ②①⑥③⑤④
C: ⑤②①③⑥④
D: ①③⑤⑥④②
10、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少年的你》上映后,引发了舆论对校园欺凌这一现象的热烈讨论和高度关注,获得多方积极评价。
B: 由于《唐诗三百首》极具特色,自问世以来,流传广泛,至今仍是有价值的选本。
C: 近两万余名参加2019长沙国际马拉松赛的跑者满怀激情,热力起跑, 在这座千年湘楚名城中掀起了马拉松热潮。
D: 该如何让青少年发现劳动之美,体验劳动乐趣、创造劳动价值、享受劳动成果,依然是一个待解难题,考验着教育者、家庭以及社会的智慧。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 1 )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早春
B: 暮春
C: 夏季
D: 秋季
( 2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 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 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 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细柳营》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
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 1 )解释画线词语。
①天子至 且: ②将军 , 军中不得驱驰 约:

( 2 )翻译下列语句。
①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 诏。
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 3 )从描写角度看,本段刻画周亚夫的形象以___ ___描写为主。请写出正面描写的句子。

( 4 )我们现在强调要张扬个性,但文中周亚夫的“军士”却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强调了共性,似乎束缚了个性的发展,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枫叶礼赞
叶孟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做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做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是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做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选自《名家咏物100篇》,有改动)

( 1 )从文章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 2 )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并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 3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4 )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 5 )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

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1 )从选文看,课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题有何用意?

( 2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3 )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 4 )“我”为什么把阿长送的《山海经》看做“最为心爱的宝书”?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读下面这句话,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墙角的花,你若看不起自己,谁还能给你一片天地?

要求:①请自拟题目。②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除诗歌外),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出鞘的利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