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我的心情也如此 C: 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我的心情也如此 D: 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宛如我的心情。 |
2、 | 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 “千骑卷平冈”形象地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B: “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已功成名就,对孙权有蔑视之意. C: “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 D: 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撒谎(sā) 裁缝(cǎi) 发愣(lènɡ) C: 寒战(zhàn) 攥着(zuàn) 羚羊(línɡ) D: 怦怦(pīnɡ) 伤疤(bā) 树杈(chà)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现代著名作家吴伯萧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B: “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果,共建合作平台,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C: 通过“阿尔法围棋”的胜利,让人们更加清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必将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创新与变革。 D: 4月20日,“齐鲁时代楷模”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莱芜市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明利同志“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
5、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短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溪流一流淌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一定会寻着自己的道路流动了。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然而,它与青石的碰撞,便有了自己的______;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的______;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的______; A: 白练般的颜色 不可测的深沉 铜般韵味的声音B: 不可测的深沉 铜般韵味的声音 不可测的深沉 C: 铜般韵味的声音 不可测的深沉 白练般的颜色 D: 铜般韵味的声音 白练般的颜色 不可测的深沉 |
6、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沮丧(jǔ) 挑衅(xìng) 情郁于中(yù)B: 解剖(pō) 虐待(nüè) 风雨如晦(huì) C: 沉浸(jìn) 喷香(pèn) 藏污纳垢(hòu) D: 蕴含(yùn) 赡养(shàn 浑身解数(xiè) |
7、 | “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指的是( ) A: 《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 B: 《阴谋与爱情》 C: 《强盗》 D: 《爱米莉娅·迦洛蒂》 |
8、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座城堡富丽堂皇 , 建造十分奢华。 B: 他的钱早就花光了,钱包里荡然无存。 C: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D: 置身于广州花市,各种各样的鲜花让我眼花缭乱。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彻底治理学校乱收费的现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B: 通过刻苦努力学习,使小明取得优异的成绩。 C: 历史已经远去,时光仍在流逝,不变的却是千年的拳拳报国之情。 D: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
10、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嘹亮 贮蓄 翻来复去 气喘吁吁 B: 悬崖 掺和 提心吊胆 随声附和 C: 惩戒 菜畦 犹豫不诀 花枝召展 D: 流淌 徇职 小心翼翼 花团锦簇 |
阅读《天净沙·秋思》这首词,完成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怎样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的?( 2 )“马”在古代诗歌中有丰富的内涵。诗人借“马”或表达积极性上的情感,或传达悲伤凄凉的情感,或对于平庸无能的慨叹…… 下列诗句中借“马”传达悲伤凄凉情感的一项是( ) A: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B: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C: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眠,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焉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 【乙】 滨州一秀才,读书斋中,有款门者,启视,则一错然翁,形貌甚古。延之入,请问姓氏,翁自言:“姓胡,实乃狐仙。慕君高雅,愿共晨夕。”秀才固旷达,亦不为怪。遂与评驳今古,殊博洽,镂花雕绘,架于牙齿,时抽经义,则名理湛深,出人意外。生惊服,留之甚久。 一日密祈翁曰:“君爱我良厚。顾我贫若此,君但一举手,金钱自可立致,何不少为周给?”翁默然,似不以为可。少间,笑曰:“此大易事,但须得十数钱作母。”生如其请。翁乃与共入密室中,禹步作咒。俄项,钱有数十百万从梁间锵锵而下,势如骤雨,转瞬没膝,拔足而立,又没踝。广丈之舍,约深三四尺余。乃顾语生曰:“颇厌君意否?”曰:“足矣。”翁一挥,钱即画然而止,乃相与扃户出。生窃喜,自谓暴富。 顷之,入室取用,则满室阿堵物皆为乌有,惟母钱十余枚寥寥尚在。生大失望,盛气向翁,颇怼其诳。翁怒曰:“我本与君文字交,不谋与君作贼!便如秀才意,只合寻梁上君子交好得,老夫不能承命!”遂拂衣去。 (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雨钱》) 【注】禹步:道士在祷神仪礼中常用的一种步法动作。扃:关闭。怼:怨恨。 ( 1 )根据语境,完成对话。小文:读文言文的时候,经常遇到不懂的词,你有好方法来推测它的意思吗? 小明:我如果遇到一个词不懂,常常会将这个不懂的词与其他学过或看过的词作意思上的联想?或者,它跟这篇文章哪一个词的意思可能是接近的?我觉得用这样的方法是有效的。 小文:那你用你的方法猜猜“延之入”的“延”是什么意思呢? 小明:①________。 小文:这方法真不错!那你再帮我斟酌“颇厌君意否”的“厌”的意思吧?我猜猜是“厌恶”,可是又不通。 小明:②________。 小文:我知道方法了,乙文中的“形貌甚古”的“甚”应该是③________,与甲文的“意暇甚”的“甚”同义。根据甲文的“顾野有麦场”的“顾”,我猜测,乙文中“乃顾语生曰”的“顾”应该解释为④________。 ( 2 )读完乙文,小安发表他的看法:我认为作者想借秀才的行为,讽刺读书人“不能只安贫乐道,专心研究学问,只想如何致富,让自己过好日子”的心态。请你帮他从文中举出证据,支持他的看法。( 3 )【甲】【乙】两文都是选自《聊斋志异》,读了以后,你觉得这两个故事“异”在何处?请结合内容一一列举。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绿色的梦
陆文夫
①近些年来,梦特别多。没有美梦,没有恶梦,所有的梦几乎都既模糊,又清晰,大都十分遥远。生活好像一部漫长的纪录片,白天在录制和放映后半部,晚上却在睡梦中从头放起。
②在那纪录片的开头,天空是蓝色的,大地是绿色的,一片柔和的绿色使生命得以舒展。大地的油绿是青青的麦苗,是柳树的绿叶,是还青的春草,是抽芽的芦苇……那好像是梦,我曾经躺在那铺满春草的田岸上,看那油绿的麦苗在蓝天下闪光,在微风中起浪,听那云雀在云端里唧唧地歌唱。
③麦浪,在缭绕的魂梦中经常出现这种绿色的波浪,这种波浪的翻滚能使人感到平和、安静。麦浪不是海浪,没有拍岸的惊涛,没有隆隆的响声,没有海水的咸腥,只有一种细微的沙沙声,大概是麦叶和麦叶相互碰撞。有阵阵野花的香味,却看不见花在什么地方,听得见云雀的叫声,却看不见云雀的身影,她箭似的从麦垄间直插苍穹,飞鸣欢唱一阵之后,又箭似的射入麦浪之间。
④人平躺着,眼迷蒙着,和煦的阳光像一条温暖的、无形的被,躺在这绿色的巨床上,是醒着,是睡着,是梦境还是记忆?
⑤那不是梦,那是半个世纪前的景象。家乡的田野上几乎看不见村庄,远眺村庄都是些黑压压的林带,十分整齐地排列在绿色的田野上。农民虽然不知道什么叫生态平衡,却知道林木是财富,是财富的象征。如果一个村庄上没有树,没有参天的树,而使低矮的房屋裸露在外面,行路的人就会说:“那是一个穷地方。”连叫花子都不会进那个村庄。
⑥小时候,祖母老是跟我讲一个故事,说我家屋后那棵两个孩子都抱不过来的大叶杨,当年只有孩子的手臂那么粗。那年闹春荒,缺草也缺粮,她拿着斧头去砍那棵小树,砍了两下没有舍得,情愿饿着肚子到芦苇滩里去划草叶。那棵大杨树是我们家的骄傲,是我玩乐的天梯,那树上有无数的知了,有十多个鸟窝,可以捉知了,可以掏鸟窝……
⑦我们的村庄家家都有很多树,大多种在门前小河两岸,有些柳树和桃树长大以后就斜盖在河面上,两岸的树像一条绿色的天篷,沿着村庄逶迤而上,这天篷下的小河就成了儿童的乐园。农村里没有幼儿园,都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天天在这种绿色的乐园转悠,摸虾、捉鱼、采果实、掏鸟窝、放野火,说是烧过的野草明年会长得更好、更绿。
⑧每逢暮色苍茫,村庄上时不时传来尖锐、悠长、焦急、慈祥的声音,那是母亲在呼唤孩子,那拖得很长的呼唤声,能把一里路之内的孩子从绿色的天地里召回来,洗脸、吃饭,然后便进入梦乡。那梦当然也是绿色的,能使人没齿难忘。
⑨村庄除了树还有竹。我家没有竹园,这是祖父的一大憾事,可我就读的私塾却在大片竹园的旁边,那个村庄家家户户有竹园,一家一家连成片,绵延二三里。读私塾是很寂寞的,整天坐在长板凳上摇头晃脑,念书、写字,动弹不得。八九岁的顽童难以做到这一点,便找各种借口,跑到竹园里去,每次去两三个人,大家轮流,不被老师发现。其实老师也知道,只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⑩竹园是小小蒙童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是大人们造好了给孩子们看,给孩子们玩的。竹园却是大自然给孩子们的恩赐,让孩子们自己动手,自己去寻找游乐的天地。最有趣的是夏天,教室里闷热,老师也热得受不了,同意学生们把课桌搬到竹园里去学习。十几个蒙童散坐在幽篁里,有的玩耍,有的和老师一起打瞌睡,有的用野藤做吊床。躺在那种悠悠荡荡的吊床上,很快便能熟睡,直到大风吹动竹叶,发出松涛、海涛似的响声,才能把你惊醒,暴风雨来了!
⑪绿色的梦又悄悄地来到枕边,带来了叶的响声,带来野花的香气,似乎还有竹涛的沙沙,还有云雀的唧唧……突然间一阵轰鸣,好像天崩地裂!一辆装着钢筋的大卡车急驰而过,把好梦惊醒,那模仿虫叫的电子钟正报早晨六点。
⑫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色的,白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可在所有的颜色之中,绿色最具有生命力。
挖笋记
①好友相约,今年我们两家又一起挖春笋。
②来得早了,笋还少,人却很多。为了找笋,人们三三两两地,这里挖挖,那里刨刨,恨不得掘地三尺,将笋一网打尽。我也不例外。凡有竹叶拱起的地方,我必手脚并用,一探究竟,实在称得上心无旁骛。不知不觉地,我在林中越走越远,还不时蹲下来,翻开一层层灰黄的、快腐烂的竹叶,甚至翻起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不晓得竹林里哪来的那么多石头?)。一不小心,惊扰了睡在叶下、石缝的小虫、蚯蚓。骤然暴露在天光下,吓得它们扭作一团,抽出身来,便惶惶逃走。它们不知道,其实我被吓得更惨!只听“嗡”地一声,头皮发麻,一身毛毛汗。欲待求援,然而四顾无人,身畔只有茂林修竹环绕。
③忽而一阵风过,竹叶沙沙,一股奇异又熟悉的香气飘来。不是青草,不是春泥,也不是任何一种花,更像是青草、春泥和落花之香的集合。一时间,我辨不出这香,不由得有些焦急,就像和一个久未谋面的朋友相遇,你惊喜地张开嘴,却偏偏呼不出他的名字。
④我只有低下头,闭上眼,深深呼吸,在日渐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搜寻。此时,香气变得更熟悉了。终于,我辨出了其中的一种香。睁开眼,我紧紧盯着脚下翻开来的、那一层层竹叶遮蔽下的黝黑的泥土。俯下身去深吸一口气,我惊异地发现:正是这肥沃、潮湿的腐殖土,在散发着这奇异的香气!可是,若非竹叶fù盖,春笋萌动,又何来这异香?它应当只属于这片竹林,只属于这个时节。
⑤去年的这个时节,我也在这同一片竹林里。想必也闻过这种香气,可那时遍地春笋,我们挖笋尚且不及,哪里还有暇他顾?今年呢,那些钻出地面时,总喜欢把几片小小的、黄绿色的笋衣,像面旗帜一样举在头顶的春笋去哪里了?它们似乎一直在躲着我。久寻未果,我慢慢变得沉静下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此时,我发现了今年的第一个竹笋。不一会儿,又发现了一个。原来,竹笋近在眼前,只是我视而不见。
⑥莫非,今年这片竹林要以另一种方式馈赠于我?
⑦此刻,我的世界就是这一片森林。它用自己的落叶,为我滋养出一个安静而又丰富的世界。小虫在叶下栖身,蚯蚓在土里奔突,春笋在泥中拔节,期待有一天冲向云霄。我们总喜欢追索这世界的意义,偏偏忘记了怎样去感受这世界本来的样貌。细细看,慢慢找,静静感受,也许意义就在其中。
( 1 )第⑤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4 )下列句子最适合作为文章主旨的一项是( )一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在做一件好事时,其内心是非常愉悦且颇感幸福的,是所谓“善由心生,乐偕至之”。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经历和体验?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书写工整,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