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罪有应得
B: 战士们靠近边缘向下一看,头晕目眩,觉得眼前的大岩来回晃动,自己的身体天花乱坠
C: 面对金融危机,如果国家安之若素,那么国民就会大失所望
D: 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事倍功半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湖边的那棵柳树,依旧舒展着美丽的枝丫,随风轻轻地摇曳着它妖娆的身子。
B: 撕书背离了学校育人的宗旨,也不是排遣考试心理压力的正确方法,应予以纠正。
C: 在读书汇报会上,语文课代表旁征博引,妙语连珠 , 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D: “最美校园”摄影比赛结果揭晓,小小拍摄的作品《菁菁白玉兰》首当其冲荣获金奖。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天骄 妄想 断章取意
B: 鲜妍 秘诀 自渐形秽
C: 漫游 制裁 李代桃僵
D: 羡幕 瞥见 附庸风雅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 近两年,“打虎上无禁区,拍蝇下无死角”的反腐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老百姓对未来的期许、对国家的自信。
C: 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份使用高考目标卷,该“阵容”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的省份数量呈上升趋势。
D: 《朗读者》节目形式非常简单,就是嘉宾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真挚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5、对《 饮酒(其五)》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 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 “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 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6、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jué)逐 亵(dú) 重蹈覆(zhé) 满(zǎi)而归
B: 教(huì) (biāo)悍 毛骨(sǒng)然 相得益(zhāng)
C: (qiè)意 斑(lán) 咬文(jiáo)字 心无旁(wù)
D: 追(sù) 焦(zhuó) 粗制(làn)造 高屋建(líng)
7、下列加下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一听到别人劝他戴口罩就生气,有时能达到气冲斗牛的程度,这可不好。
B: 作为新冠肺炎吹哨人之一的李文亮大夫的事迹已家喻户晓
C: 好多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专家都是拔尖人才,锋芒毕露
D: 武汉方仓医院的大夫们一回居住地就能酣然入梦 , 他们实在是太累了。
8、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栈桥 讴气 化为巫有
B: 商酌 惘然 自知之明
C: 闰年 逞辨 严惩不贷
D: 阴诲 汲取 涕肆横流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秀(qí) 狼(jí) 红(fěi) 诚诚恐(huáng)
B: 唐(tuí) 琐(xiè) 形(qī) 妙手得(ǒu)
C: 枝(qiú) 钝(yú) 胆(què) 任劳任(yuàn)
D: 正(dìng) 轩(áng) 留(zhì) 坦荡如 (dǐ)
10、将下列三个句子放回文段中,最恰当的顺序是( )

①看,流水湍急,涛声轰鸣如雷。

②一路轻盈蜿蜒,来到胡家山脚下,演绎了大自然的清丽。

③一年又一年地张开它那温润的胸怀,接纳着每一位来访者,赴一场美妙绝伦的视角盛宴。

了迷河,一如母亲般的宽厚,__________。了迷河,一如布依汉子的雄浑,一路奔流着润泽两岸青山。__________。水自高处跌落而下,砸起的层层浪花宛如晶莹剔透的翠玉。了迷河,一如黔南女子的柔美,__________。河道里,水流被一块块巨石切割成一股股的涓涓细流,绕着弯汇入下一段河床。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1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________。
( 2 )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征求不 ________

欲清静 ________

( 2 )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 3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与父亲博弈》,完成下列小题。

与父亲博弈

羽毛

父亲生日将至,给他买点什么呢?

父亲来这里三年了,背井离乡,只是为了照顾我的生活。亲恩比天大。别人的父亲会打牌,会抽烟,会到处游山玩水,会去广场跳舞。他一样不会。他几乎没有嗜好,除了劳动:成天忙忙碌碌,买菜做饭,洗衣服擦地板,像一台永不疲惫的机器。

父亲不仅过分勤劳,而且过分节俭。

有多节俭呢?如果他早上出门,晚上回家,午饭都舍不得吃,顶多在街上买一个两毛钱的馒头。他宁肯胃疼,也不愿花钱心疼。他从不为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总是拿着针线盒缝缝补补。

这跟他有没有钱无关。这种节俭起初是不得已,后来是习惯,现在已经深入骨髓,成了他自己的一部分。

父亲在农大,17岁丧母,作为长子,他和他的父亲要用几亩薄田来养活五六个弟妹。吃饭时,最小的弟弟在饭桌上掉一粒米,就得挨上一耳光。草根汤、地瓜粥,一吃十几年,吞噬掉孩子对美食的想象、对美的向往,胃和品位都在贫穷的溃疡里先天发育不足。后来他奋发拼搏,开店赚钱,送孩子上大学,盖起了四层的小楼房。但无论生活境遇怎么变,他只是愈加勤俭。

这种勤俭就像压榨器,把父亲几乎压榨到只有一个核:只干省钱的事和挣钱的事,只花万不得已的钱。他从不想尝试美食、华服或者欣赏美景,只欣赏钞票本身的油墨味。

我周末要去公园玩,他会说,我们以前从没有周末!门票还要两元呢。我提水果回家,他会说,我们小时候没有吃过水果,这水果比菜还贵!……

我说,拜托,爸爸,你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金融风暴,消费也是爱国!

父亲眼睛一瞪,说,时代再怎么过去,我都是你爸爸!小辈都得听长辈的!

我闭口。

多次“战争”下来,父亲有所软化,不再用节俭的标尺要求他人,偶尔也去逛公园,给我买冬枣买核桃,但对自己仍旧一毛不拔。好像全天下的人,就属自己最不重要。

这次父亲的生日,我不会放弃尝试。

前几年的尝试,都失败了。

头一年,我给父亲封了个红包,父亲原封不动地把钱又存了回去。

第二年,我给父亲买了双品牌布鞋,父亲至今没有穿过。问起来,父亲就说,今后回老家再穿!

今年,我想好了,就给他买个泡脚的木桶。他总是脚后跟疼,慢慢就爱上了用热水泡脚。我看过中医书,脚后跟疼是肾虚的表现。要带父亲去医院,他坚持不去。

那就买个木桶吧。我在网上查询,又去店里考察,买了一个香柏木浴足木桶,228元。这和父亲的付出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只要父亲身体舒泰,钱算个啥。

我把沉重的木桶提回家,放到他的卧室。父亲回家后,视而不见。我嬉皮笑脸地问他喜不喜欢。他冷着脸说,我今后都不泡脚了成不成?

这是冷幽默?不,这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到底没有用那个古色古香的浴足桶,依旧用边缘破损的塑料盆。我到底无法用物质来取悦父亲,只能用而立之年的顺从来回报他的付出。

有些无奈……下个月,我准备去买一套新一年的公园门票,这样他不能不接受吧?

成千上万的礼物,总有一件会适合我亲爱的父亲。日子越来越少,但我还来得及想尽办法,稍稍补偿父辈过分辛劳的岁月……这也是一场博弈,将屈服于绵绵不绝的尝试、耐心和爱。

(选自《读者》2010年第6期)

( 1 )阅读文章,依据内容填空。

“我”与父亲博弈的内容

博弈的结果

我周末要去公园玩,提水果回家等他都反对。

后来他偶尔也去逛公园,给我买冬枣买核桃等。

第一次给父亲过生日,我给他封了个红包。

________

________

父亲准备回老家后再穿新鞋。

________

________


( 2 )文章中对父亲的直接描述并不多但形象鲜明,请你结合父亲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 3 )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题目不够严谨,与内容不符,你有怎样的理解,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4 )说说你对文章结尾“这也是一场博弈,将屈服于绵绵不绝的尝试、耐心和爱”的理解。

阅读《向晚》,完成后面小题。
向 晚
阿果
晚霞拖动绚烂的华服,一步步退向幕后。鸟,拖家带口飞回泡桐树上的巢,唧唧喳喳。让我想起一家人,在橘色灯光下晚饭,碎碎说着话,冷不丁爆出几朵浪花一样的笑声。这是让人依恋的,红尘里的暖。
回家路上。小南风,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将郁积在心头的燥热,一层层剥掉。感觉整个人温润、清透了起来。
不像早上上班,赶时间,步子急吼吼,脑子里还想着要处理的事,心总有些沉闷。境由心造,说得多好。向晚,白与黑的切换点,我的时间我做主,大可以慢吞吞走,听风吹浮世,看人来车往,很惬意。沿路的蔷薇,前几天还鸡仔破壳似的没几朵,现在堆堆簇簇的,开得密匝匝,整个花丛,从铁栅栏上,浪头一样翻过来,气势汹涌,像在奋力追赶春天的最后一趟花事——蔷薇落尽,这个城市的夏天也就开始了。
路旁的樟树,是四季常青树,一年的大部分日子它删去个性,绿得貌不惊人。现在,花开了,香味,淡雅,沁甜,清晨的涟漪一样,细细荡开来,闻着,有点飘飘然。樟树花,一朵,不过煮开的小米那么一粒,即便拼尽全力,也开不出一线花的妖艳。然而,它以花香证明,自己的不俗和骄傲。我用眼睛予它怜爱,它报偿我纷纷花香。这是多大的恩惠啊。
一个年轻的父亲,估计刚接了儿子回家,一手拎着书包,一手牵着孩子,走在人行道上。孩子仰起脑袋,得意地说着一些什么,惹得父亲哈哈大笑。孩子有点来劲了,甩掉父亲的手一脸兴奋地比划着,讲解着,父亲连连微笑点头。向晚的余晖,勾勒着他们的身影。看着,我的心突然变得特别软。
只要慢下脚步,放空心情,不起眼的凡俗,都埋没着让人为之心动的机关。
也有经营小店小铺的人家,把餐桌摆在了路边,霉豆腐的臭红烧肉的香,对路人毫不避讳。蓦然见到,一条食欲之路被悄悄打开了。想着厨房里的母亲,会做些什么?或许,已经摆上碗筷,就等着我们一个个“叮咚叮咚”摁响门铃。这是母亲期待了一天的。向晚,她忙碌,她快乐。
李商隐有首《乐游原》写道:“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中有惋叹,也有珍惜光阴的意味在里头。
然而,生活多逼仄,谁都不能霓裳裹身,一路到底。一天劳顿后,有时,也不过求一个闲适的向晚,抛掉俗世纷扰,干干净净面对自己,然后抵达橘色灯光下的一镬一饭,心满意足。

( 1 )文章有两次写到“橘色灯光”,请结合文章,说说“橘色灯光”有什么丰富的内涵,并说说这两次使用的妙用有什么不同。

( 2 )最后一个自然段画线句“生活多逼仄,谁都不能霓裳裹身,一路到底。”是文学家笔下关于生活哲理的表达,请你用浅易直白的语言说说这其中的生活哲理。

( 3 )倒数第二自然段,作者联想到了李商隐的《乐游原》一诗,并且写道:“诗中有惋叹,也有珍惜光阴的意味在里头。”请说说,“惋叹”的是什么,“珍惜光阴的意味”又如何理解。

( 4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韵味,请以第三自然段中描写蔷薇的文字为例,用简洁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品味赏析。

( 5 )这就是一篇写晚归途中见闻的随笔,为什么不用“回家路上”或“归途风光”作为文章题目,而要选择“向晚”为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题目:我有这样一个好______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一个自己要写的人(例如:妈妈、爸爸、老师、叔叔、伙伴、同学、邻居等),构成自己的作文题目。
②写一篇记叙文,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或抒情等表达方式。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④字数500字以上。
⑤文中不得暴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〆带刺的玫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