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小心冀冀 前途茫茫 昂然挺立B: 庸录一生 夏蚊成雷 擎天憾地 C: 庞然大物 万花灿烂 明查秋毫 D: 盘虬卧龙 忍俊不禁 怡然自得 |
2、 | 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任国家领导人要求大会发言要言简意(赅,骇),不需要絮絮叨叨,连篇累牍。“赅”有“完备”“全”的意思,而“骇”有“惊吓”“震惊”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赅”。B: 我们应该因地宜,将运河两岸打造成真正的绿色花园。“制”有“拟定、制定”的意思,而“治”有“治理”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治”字。 C: 科技工作者在搞科学研究时一定要深思熟虑、细致入微,切莫笑大方(怡 贻)。“怡”有“愉快”的意思,而“贻”有“遗留”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贻”。 D: 中美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出现纷争,这是正常的。我们不能一叶(障,嶂)目,不见泰山,应该看到对话与合作仍是两国关系的主流。”障“有障碍的意思,”嶂“有像屏风一样的山峰的意思。横线出应填”障“。 |
3、 |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呢(ní)喃 处(chù)理 混为一谈 李代桃僵 B: 狙(jū)击 卓(zhuó)越 姗姗来迟 通霄达旦 C: 伫(zhù)立 翅(qiào)首 惟妙惟肖 雕梁画栋 D: 鞭笞(chī) 拾(shè)级 漫不经心 藏污纳垢 |
4、 | 下列课文相关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B: 《公输》选自《墨子·公输》。墨子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C: 《孔乙己》的作者是大文豪鲁迅,其作品主要有散文集《野草》、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等等。 D: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虽浅易但韵味无穷,饱含着诗人对故乡和大陆的深情眷念。 |
5、 |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菜畦 阴蔽 人声鼎沸 嘎然而止 B: 怪诞 凛洌 骇人听闻 头晕目炫 C: 慎视 澄清 可歌可泣 义愤填鹰 D: 喧腾 瞰望 忍俊不禁 顶礼膜拜 |
6、 | 下列划线词有误的一项是( ) A: 便要还家(邀请) 咸来问讯(都,全) B: 增其旧制(规模) 朝晖夕阳(日光) C: 春和景明(景色) 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D: 山肴野蔌(蔬菜) 落英缤纷(花) |
7、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对(xiào) 狡黠(xiá) 阔绰(kò) 顶礼膜拜(mò)B: 挑衅(xìn) 谄媚(chǎn) 绮丽(qǐ) 奄奄一息(yǎn) C: 惭怍(zuò) 请帖(tiě) 脱臼(jiū) 难辞其咎(jiù) D: 濡湿(rú) 木讷(nè) 追溯(shù) 寻章摘句(zhāi)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形势,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B: 据银监会分析,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股市一路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C: 据测算,亚太区域未来十年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49万亿元人民币,仅“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铁路线路规划就在1万公里左右,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 D: 近日,我国东部地区持续雾霾天气,局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达到6级,山东和江苏的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被迫关闭。 |
9、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抽噎yē 嗔怪chēng 菡萏hán 悲天悯人mǐn B: 干涸hé 匿笑nì 攲斜qī 刨根问底páo C: 侍弄sì 悭吝qiān 粗犷guǎng 人迹罕至 hǎn D: 莅临lì 称职chèng 澄清chéng 咄咄逼人duǒ |
10、 | 指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稀稀落落 难以置信 引颈受戮B: 周到如砥 浩瀚无垠 遮天蔽日 C: 万籁俱寂 万物鼎盛 沉默寡言 D: 郁郁葱葱 袅袅烟云 山崩地裂 |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问题。 庆清朝慢 踏青 [宋]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①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②。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③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儿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④。 【注释】①东君:《楚辞·九歌》里有“东君”,这里是借用来称春神。②小双鸾:指古代妇女鞋上绣成的鸾凤。③饾饤(dòudìng):本形容堆砌罗列貌,此处形容天气变化多端。④眉山:《西京杂记》上说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这是“眉山”典故的由来。 ( 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闻写姑娘们的踏青活动,突出了初春时节景物的特点。 B: 上阕写姑娘们愉悦的心情和野外迷蒙的秀色,表达了对“东君”的敬意。 C: 下阕写天气的无常,以及姑娘们看花觅柳的从容与“小双鸾”沾满泥污的状态。 D: 下阕最后三句写出了姑娘们心情变化后笑容顿敛、眉头紧锁的神情。 ( 2 )下列对调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开头写雨水的对仗句,富有形象性;下阕运用夸张手法,增添了喜剧色彩。 B: 词的下阕用口语写天气空化,活泼有意趣;用“镂”“拨”描写姑娘们的行动,用词精巧。 C: 词中化用唐人诗句,自然贴切,如出己手,体现了词人熔铸前人诗句的本领。 D: 这首词充情生活气息,写法新颖,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很有特色,是豪放词中的佳作。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 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①故不为苟得也( )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A: 相与步于中庭 B: 苛政猛于虎也 C: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 管夷吾举于士 ( 3 )翻译文中画句子。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 )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想想选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 |
通古斯小镇地处荒漠边缘,只有一家已经开了多年的小旅店。
这天黄昏,旅店外面响起汽车喇叭声。老板米勒看到从车上下来一位满头白发的瘦小老妇,另一人则是个40岁左右的男子。米勒正准备上前寒暄几句,突然发现老妇是个盲人,手中的一根小锁链紧拴在男子的脖子上。老妇伤心地喃喃道:“鲁卡,别怪妈妈心狠,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男子连声应道:“妈妈,我不会再逃了……”
米勒呆怔了一会儿,马上做了丰盛的晚餐,让伙计送到盲妇房间,自己则陪那个叫鲁卡的男子喝起酒来。“鲁卡先生,你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对你?”对方淡淡地笑了笑。
“既然您不愿说,我也不多问了。”米勒倒上酒,“你们明天去哪里?需要我帮助吗?”
鲁卡说:“我想打听去吉斯西图的路。听说那里很偏僻,不然的话,我今天也不会走错方向,带着这位老妇来这里住宿了。”
“什么,这位老妇?”米勒的心像被什么猛击了一下,他紧紧盯着鲁卡,惊愕地追问,“他不是你的母亲吗?”“不是,我和她非亲非故。”鲁卡只好道出实情:几天前,他送一个朋友从公司出来,朋友离开时喊了他的名字,被一个拄着手杖的老妇听到了,她浑身触电般一震,冲他喊起来:“鲁卡!你真的是鲁卡么?”没等他回答,老妇扔下手杖扑了上来,紧紧抓住他,悲愤交加地说:“你这个孽种,今天我终于找到你了,快跟我回去……”“老太太,放开我,你认错人了!”“不,我儿子的声音还听不出来么?”鲁卡很生气,可是当他看到面前这个老妇是个盲人时,他怔住了,而老妇由于激动过度,突然昏倒,一只干瘦的手仍然紧拽着他的衣角。
“我赶紧把她送到医院。老人醒来后,一直紧紧抓着我。通过她伤心的责骂,我才知道,老人有个儿子也叫鲁卡,10年前以做生意为名,骗了很多人的钱后不知去向。债主们决定一起去警局报案,她得知后流着泪央求大家:‘我明天就去找这个孽种,哪怕他躲到天边,我也要把他找回来,让他把钱一分不少地还给大家。’”
“为了寻找儿子,整整十年,老人一个又一个城市地找,过着流浪者的生活,不知吃了多少苦,双眼也失明了!我也是有母亲的人,这事我怎能忍心不管呢?”鲁卡说到这里,不禁流下了泪。米勒被震撼了,半晌,喃喃道:“为了这位可怜的母亲,你承认自己就是他儿子,并随他一起回去?”
“米勒先生,我这么做绝不是出于怜悯。”看着垂下头的米勒,鲁卡一脸正色地说,“知道吗?这位母亲在我心中像乞力马扎罗山一样高大!她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母爱如山,什么叫信念和毅力。不找到孽子绝不回头,只为了做人最简单的道理,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
“先生,你是一个善良的人。”米勒唏嘘着用商量的口气说:“眼下正值风沙季节,到吉斯西图还有一段很远的路。要不这样,明天一早你就回去,留下这位老妇,我会好好照料她的。”鲁卡摇摇头:“我要亲自把老人送回去,了解一下她儿子的情况。希望能尽快找到。”
“都10年了,能找到吗?”“我想一定能!人心不是长不出绿草的荒漠,更不是冷酷的石头。”鲁卡笑笑,眼中充满自信,“如果他知道母亲为了他,背负着这笔道义之债,在这世上流浪了10年,他一定会为他的行为后悔!”“不错!”米勒哽咽起来,嗫嚅着说,“如果鲁卡那个混蛋知道,他一定会无地自容,也一定会自首的。”
第二天早上,鲁卡带着“母亲”继续上路,米勒也早早起来了,他没有再劝阻,只是在胸前画了个十字,目送着渐渐远去的车影。
就在鲁卡把“母亲”平安送到家的第三天,从当地警局传来消息,逃亡在外10年的真正的鲁卡带着一笔钱,主动投案自首了!他就是通古斯小镇的旅店老板米勒!
(选自《读者》,有删改)
( 1 )本文以“母亲的寻找”为题有什么好处?这位母亲在我心中像乞力马扎罗山一样高大!
( 4 )文中的母亲、鲁卡、米勒三个人物形象,哪一位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塘古镇
①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人们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②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1平方千米的古镇内,就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
③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
④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的水乡美景。
⑤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圩。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曰: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联曰: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⑥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规模最大,靠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廊棚沿河而建,造型古朴,一色的青瓦盖顶,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
⑦这里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西街有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长度。临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槽延伸,两两相对,形成了“一线天”的空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
⑧“巷”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其中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⑨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上面用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⑩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空间进行细分和利用。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 2 )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对象 | 特点 |
古桥 | ________ |
廊棚 | ________ |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
( 5 )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事”分别指什么?我们常说人生百味。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所听到、看到、遇到、想到的,慢慢都会积累成一种味道。鲜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絮叨爱抚是妈妈的味道,睿智哲思是书籍的味道,清新和谐是自然的味道,酸甜苦辣是生活的味道,厚重沧桑是历史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品味,用心感悟,人间真味尽在其中。
请以“………….的味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要有一定的细节默写;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