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各组词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怅恨久之(失望)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楚人怜之(可怜) B: 岂直(只,仅仅) 秦王色挠(屈服) 休祲降于天(吉祥) C: 谓为信然(说) 不可屈致也(招致、引来) 挟天子而令诸侯(挟持、控制) D: 引喻失义(适宜、恰当)悉以咨之(询问) 咨诹善道(询问) |
2、 |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贝多芬内心痛苦的一项是 ( ) B: 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C: 他聋了吗?他还能担任指挥吗? D: 原来他完全聋了!他还能担任指挥吗?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人们纷纷来到田野山间开展植树护绿活动。B: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 我们要向读者讲述的是一则人民子弟兵将百姓冷暖装在心上。 D: 出现这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所造成的。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风靡(mǐ) 卷帙(zhì)浩繁B: 褒(bāo) 贬不一挑衅 (xìn) C: 懵(měnɡ) 懂惟妙惟肖(xiào) D: 粗犷(kuànɡ) 神采弈弈(yì) |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B: 唐代诗人王湾借《次北固山下》描绘了、旭日东升的江南早春景色,表达了身在异乡的羁旅之情。 C: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李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明代戏曲家、散曲家。 D: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君”表示有礼貌的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
6、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自己很喜欢它,因为它告诉我至少一件事情:青春是美丽的东西。B: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 C: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们满怀信心地挥起锄头,希冀开出一片幸福美好的田地。 D: 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把悲惨的世界变成欢乐的海洋。 |
7、 | 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瘦削(xiāo) 妖娆 自惭形秽(huì) 断章取意 B: 驾驭(yù) 濡养 间不容发(jiān) 血雨腥风 C: 渲染(xuān) 诡谲 如火如荼(tú) 不屑置辨 D: 筵席(yàn) 寂廖 味同嚼蜡(jiáo) 铜墙铁壁 |
8、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妖娆 制裁 李代桃僵 附庸丰雅 B: 旁骛 杜绝 形销骨利 相得益彰 C: 骈进 端详 自惭形晦 大发雷霆 D: 亵渎 遵循 彬彬有礼 言不及义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转,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得摇晃起来。B: 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不动声色 , 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C: 经典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D: 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泰然自若走过我的身旁。 |
10、 | 为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1 )卑劣 ( ) A: liè B: lüè ( 2 )蔑视 ( ) A: miě B: miè ( 3 )鲜血 ( ) A: xuě B: xuè ( 4 )卑鄙 ( ) A: bì B: bǐ |
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 沙湖晚归 (元)朱德润 山野低回落雁斜,炊烟茅屋起平沙。 橹声归去浪痕浅,摇动一滩红蓼①花。 【注释】①蓼(liǎo),开淡绿色或淡红色花的草本植物,也叫水蓼 ( 1 ) 诗题“沙湖晚归”,诗句哪些地方暗示了“晚归”?说说你的发现。( 2 )全诗多角度、多层次地写出沙湖傍晚的景色。说说你发现了哪些角度、哪些层次?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程灵洗①,字玄涤,新安海宁人也。少以勇力闻,步行日二百馀里,便骑善游。梁末,海宁、黟、歙等县及鄱阳、宣城郡界多盗贼,近县苦之。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 …… 令灵洗率所部下扬州,助王僧辩②镇防。迁吴兴太守,未行,僧辩命灵洗从侯瑱③西援荆州。荆州陷,还都。高祖诛僧辩,灵洗率所领来援,其徒力战于石头西门,军不利,遣使招谕,久之乃降,高祖深义之。 …… 灵洗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而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众亦以此依附。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于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伎妾无游手,并督之纺绩。至于散用赀财,亦弗俭吝。光大二年,卒于州,时年五十五。赠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壮。太建四年,诏配享高祖庙庭。 (节选自《陈书·程灵洗传》,有删改) 【注】①程灵洗:南北朝时期南陈名将。于侯景之乱时起兵保卫家乡,被授为谯州刺史,入司徒王僧辩麾下。②王僧辩:南朝梁名将。③侯瑱: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朝将领。 (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少/以勇力闻 B: 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 C: 令灵洗/率所部下扬州 D: 必以军法/诛之 ( 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苦 ________ ②诛 ________ ③躬 ________ ( 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①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 ②至于散用赀财,亦弗俭吝。 ( 4 )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程灵洗是一个怎样的人。 |
老杨树下
①宿舍楼前耸立着一棵老杨树,纹理粗糙,树冠硕大。
②树荫底下放着一条绑着磨刀石、悬挂小铁罐的长凳。旁边有个拿菜刀的老太太正与身体消瘦的磨刀师傅砍价。师傅有把年纪了,穿着一件围裙式的粗布工作服,脸上胡子拉碴的。他磨一把菜刀要6元,老太太不干,坚持只给4元。我想让二人生意尽快做成好早点儿走人,就劝他俩:“你们各让一步,5块钱磨了吧!”磨刀师傅没吭声,撩起衣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抬起一双被细密皱纹围裹的干眼狠狠地瞪了瞪我。老太太转过脸来,像要打架一样冲我吼道:“凭什么要5块,这1块钱你替我出?”我本想给双方打个圆场,却没料到两面不落好,只得闭上嘴在一旁傻站着。争执双方各不相让,僵持了一会儿,不欢而散。
③“你这是何苦呢!”我在一旁轻声埋怨磨刀师傅说,“5块钱给她磨了算啦,不就是少收1块钱嘛!”“那不成!”磨刀师傅断然拒绝,“少收她1块,待会儿你要磨刀,俺是不是也得少收1块?再来人磨刀,俺不都得少收1块。那俺今晚买干粮、买菜的钱就不够啦!”
④听他这么说,多收少收这1块钱还真关系到温饱的大问题。我不免试探着问:“那你一天能挣多少?”“这可说不好,干俺这行,哪能旱涝保收?”我又追问:“那你最多一天磨过几把刀?”磨刀师傅想了片刻回答:“你还甭说,头年真有那么一次。俺一天磨了20把菜刀、5把剪子。干一桩活挣5块。那可是俺生意最火的一天。”说到这,磨刀师傅的眼中闪现出亮光,四周包裹的皱纹也舒展开了,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生动起来。
⑤通过交谈,我大致了解到磨刀师傅的人生经历。他姓邵,年近六旬,早先在一家县刀具厂上班,厂子倒闭后回乡务农。妻子多病,三天两头跑医院。为了看病方便,他和儿子陪妻子进城长住。租房、吃饭、看病、买药……全需要钱。儿子每天去建筑工地打工。他的肾有问题不能干重活,只能凭磨刀的手艺挣一份零钱。
⑥我对邵师傅的同情心油然而生,想撵他挪地方的念头早已打消,脑子里转悠的只是能为他做点什么。于是我回了趟家,翻出4把生锈的刀剪,又倒了一杯凉开水拿到老杨树下。“邵师傅,你先喝口水,再帮我磨磨这几把刀剪。”邵师傅接过水杯连声道谢,仰面朝天一口气喝完,然后开始干活。活干完后,我对他说:“4把刀剪,该给你24块,对吧?”不料他回答:“你送的活多,得给你优惠,每把5块。”“那怎么行,不能坏了你的规矩。”我寸步不让地与他逆向砍价,一番拉锯后,邵师傅让步了。
⑦我跟邵师傅道了别,回家刚坐下门铃就响了。开门一看,原来是邵师傅。他微微喘着气说:“摁了好几家门铃才找到你。”说着举起一张卡问:“这是你刚才丢的吧?俺收工时在地上捡到的。”那是一张不设密码,任何人持有都能使用的商场购物卡。我告诉他这张卡不是我丢的,让他再问问别人。邵师傅有些失意地说:“已问过几个人了,都没人认领啊!”“那你就留着自己用呗,”为了使他安心,我又添了一句,“反正又不是偷的、骗的。”“那不成!不属于俺的俺不能要!”邵师傅回绝的神情仿佛人格遭受了侮蔑似的,直拿那双干眼瞪我。我急忙致歉说刚才失言了。“丢卡的人还不知有多着急呢!”邵师傅说罢又问我居委会的所在地。我猜他是想通过居委会寻找失主。
⑧邵师傅匆匆离去后,我的心潮难以平静。我伸头望向窗外,老杨树下已空无一人,但“叮啷叮啷”的铁板敲击声似乎仍在回荡。老杨树被夕阳铺洒上一层迷人的金色,晚风拂动着枝叶发出轻微的声响,宛若应和着铁板声在歌唱。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0月20日,有删改)
( 1 )文章以邵师傅磨剪刀为线索展开叙述,请理清文脉,在方框里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开门一看,原来是邵师傅。他微微喘着气说:“摁了好几家门铃才找到你。”说着举起一张卡问:“这是你刚才丢的吧?俺收工时在地上捡到的。”
( 3 )第⑤段文字能否去掉?说说你的理由。捕风者
彭家河
①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
②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身处日益膨胀和来不及完善的城市,我成天浸泡在城市污秽的味道和繁杂的声音之中,只能独自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
③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是风经过之处,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可能风还在远处,我们就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在乡下,如果站在木格的窗子背后,只要看到对面青山上的树在摇摆,山路上的雨衣在飘动,瓦房上的炊烟在扭腰,这些都是在说,那就是风。当然,居住在高高的电梯会寓,隔着双层的玻璃窗子,也只有那些粗壮烟囱上方的烟雾或者花花绿绿的商铺彩旗,在天空中写着“风”,如果没有这些烟囱或者旗子,应该是看不到风的身影的。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本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在城市灰蒙蒙的天底下看看云。实在是十分奢侈的想法。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④多年前的一个五月,我在农忙时节回到乡下。刚下过暴雨,溪里池里水都涨起来了。在那个雨过天晴的黄昏,我坐在青草地上乘凉,阵阵温和的晚风吹过,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虫子的嘶鸣,还有牛的长调,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五月,才算是完整或者完美的。之后,我也时常回乡下去,更多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等到天黑定了,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
⑤对于风中味道的触摸,主要依靠鼻翼,舌头无需过多参与。风中的味道,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当然,花要把消息告诉的不是人,而是那些远远近近的虫子,只不过让人也无意中捕获了。花的消息,风在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法传播,也是一种不可看见不可听闻的方式。因而,在乡下,一个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
⑥村口人家的饭熟了,村尾的人都知道是些什么菜。如果是在饥饿的年代,就有不少无事的孩子过去串门了。如果闻见有腊肉的味道,那一定是家里来了远客;如果是酸菜红苕的味道,就不过去凑热闹了。每年端午,家家都会用新面蒸馒头,一犬早,村子就全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馒头香味中,虽然各家各户还把馒头扣在蒸笼里,但是只要鼻翼轻微动一下,就知道哪家的包子是肉馅的,哪家是菜馅的,还有哪家用的是洋槐花作瓤。
⑦乡下,风的味道不仅四季各异,而且一天之中也不断变换,早上凉,中午热,晚上冷。当然,如此简单的词语无力把乡村的风在纸上再现,或者将其描述得原汁原味。
⑧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心愁和莫名的悲伤。
(选自2016年1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 1 )请根据文意填空。文中捕风者捕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草叶、云、幡等物感知风的________,通过一些动物的鸣叫和鞭炮声捕获风的________,还通过________和食物来感受风的味道。
( 2 )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 4 )阅读④—⑥段,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笔下乡村的特点。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
作文:
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毅然接受严峻的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敢于经受风雨的洗礼;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受长久的寂寞。梦想本身就很美丽,而梦想一旦付诸行动,更会变得无比精彩。
请以“为了自己的梦想”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 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