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南京市燕子矶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经过近百年的奋斗牺牲和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艰苦实践,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就要实现了。
B: 这个冬天有点冷,天空总是哭丧着脸,冷空气赖着不肯走,山城人民苦苦盼望的春天姗姗来迟
C: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 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细的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 , 但总能殊途同归。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通过“三城联创” 签字仪式,使我们意识到保护环境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B: “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
C: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 灯月交映、水波粼粼,西河乐园的夜景令人心旷神怡。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B: 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C: 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
D: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是取得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威尼斯商人》《海底两万里》《变色龙》《范进中举》作者分别是莎士比亚、凡尔纳、莫泊桑、吴敬梓。
B: 汉语常用烽烟指代战争,汗青指代史册,桑梓指代家乡,婵娟指代月亮,令郎指代女儿。
C: 乡试,科举制度中每三年举行的一次全省考试,由秀才去应试,考中者称为“进士”。
D: 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5、下列句子陈述内容无误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剧《龙须沟》《四世同堂》。
B: 《世说新语》是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 《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是英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D: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百草园的趣味和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
6、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摇摇欲(zhuì)
B: 反(Chú)
C: 移默化(qián)
D: 瑕(cì)
7、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但她在诗词方面造诣很深,而且对书法、绘画也很有研究。
B: 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水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衰落。
C: 4月23日上海车展规模创历年之最的原因是今年参展国家和厂商为历年来最多的结果。
D: 人们是熟悉天坛的,但是对于“圜丘”,没有到过北京的人就未必不知道了。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几串噼里啪啦的鞭炮,窗外春寒料峭 , 屋内暖意融融,一整年打拼的疲惫能在这一瞬被治愈。
B: 主播小阿雷经常长途跋涉到偏远地区捐助,为孤贫老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怀。
C: 一块巨型电子屏幕上缓缓铺陈开来的《清明上河图》受到了观众的交口称赞
D: 汪曾祺的出版热潮至今络绎不绝 , 全集出版只是这个热潮的一部分。
9、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
B: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C: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雁门太守行》是他的作品。
D: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10、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折(cuō) 拮(jū) (jiān)灭 销声(nì)迹
B: (fèn)外 (fēi)红 追(sù) 面面相(qù)
C: 倔(jiàng) (mèi)力 (qí)形 相形见(chù)
D: 悔(chàn) 黑(yǒu) 热(zhì) 惟妙惟(xiāo)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 1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碣石,以观沧海(到达,登上)
B: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水清澈的样子)
C: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
D: 幸甚哉,歌以咏志(达到极点)
(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观” 。
B: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等景色,次写海面上的波澜壮阔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
C: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秋风呼啸、惊涛拍岸的景象,是作者的想像。
D: 《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
( 3 )请你说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4 )请选取一个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 ,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 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邯郸大梁________ ②愿王________

③而谗言先至________ ④后太子________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A: 温故知新(《论语》)
B: 剑不行(《刻舟求剑》)
C: 拔山倒树来(《幼时记趣》)
D: 学时习之(《论语》)
( 3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而 议 臣 者 过 于 三 人 矣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②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 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华夏大地——竹子的乐园

①纵览世界竹子格局,亚洲是竹子的福地,中国尤其得天独厚,而在其他大洲,竹子的面积和种类都十分有限。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说到底,这是由竹子的“私密生活”的特性来决定的。只要有合适的生长地区,它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非常强大;但同时它们也很敏感,对水分、温度和土壤都很挑剔。竹子的地下竹鞭体系和竹根都很浅,若想除掉一片小竹林,只要用锋利的刀或铲切开根茎,铲到地下三四十厘米,就能把整片竹林“颠覆”。这种鲜明的“浅根性”也加强了竹子对环境的“挑三拣四”。

③首先来说水分,一般来说,竹子生活在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的地区,如果年降水量低于600毫米,竹子就难以自然生长了。水分对于竹笋的孕育、萌发以及拔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出笋期如果降水不足,新笋的出笋率和成活率会急剧降低。所以,我国竹类植物自然分布的北界在北纬35°,是跟降水量有很大关系的。

④与此同时,竹子对温度的要求也很高。如毛竹在土壤温度达到8—10℃的时候开始萌动,到10—15℃的时候开始长出竹笋,高于16℃之后就不再有竹笋冒出头了。所以在关键时刻,少许的冷热不调也可能会大大影响竹林的生长繁殖。

⑤至于土壤,竹子也要挑挑拣拣。它们往往更青睐山地中红色的土壤——偏酸性,氮和磷丰富,质地比较疏松,有利于竹鞭伸展手脚,也能为竹子的快速生长提供营养保证。

⑥竹子的这种“挑剔”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实证。浙江天目山是我国南方竹资源集中分布区之一,这里的安吉竹海盛名在外,是我国著名的“竹乡”。不过,细细观察天目山竹海的分布特点,就会有有趣的发现——天目山山区是个马蹄形盆地,前有丘陵做屏障,背有高大山体的马蹄形构造,形成相对湿度高、避风、温暖的“内陆良港”,特别适合毛竹子生长。而在它一旁海拔稍高处如_700米以上的山坡上,地形屏障作用减弱,寒潮和大风危害较重,这里的竹子就明显矮小衰弱,难成气候。

⑦而必须要提到的是,竹子一旦主场作战,形成竹海后,就会反过来影响小环境,不断营造和强化属于自己的生命乐园——茂密的林冠和连片密集的群体结构,可以调节近地面大气温度,保证了竹子本身的生长优势。对一般的灾害性天气如旱涝、高低温或热带风暴等都有较强的抗逆性。

⑧由可见,竹子对中国有着浓重的情愫,它用其强势的个性筑造了自己的生命乐园。

( 1 )第②段加点字“颠覆”在文中的意思是
( 2 )联系全文,具体表述竹子对环境“挑三拣四”内容有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3 )第⑥段画线句子不能删去的理由是________
( 4 )以下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中国地理环境最适合竹子生长。
B: 竹子生长对水分和温度很“挑三拣四”。
C: 竹子对一般的灾害性天气有抗逆性。
D: 中国很多地方都能看到竹子的挑剔。
( 5 )联系全文,第⑧段加点字“此”指代内容是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小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 1 )对“也无怪他们疑惑”和“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两句中的“他们”,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前一个“他们”是指受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指麻木的中国人。
B: 两个“他们”都指受毒害的中国青年学生。
C: 前一个“他们”指日本军人,后一个指日本学生。
D: 两个“他们”均指麻木的中国人。
( 2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的刺耳”的原因是( )
A: 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B: 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
C: 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D: 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黑暗中的舞者等待黎明到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