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国际互联网公司谷歌正在改良它的搜索引擎,以避免充斥着虚假新闻、诈骗及阴谋论的网站不会出现在搜索结果顶部。 B: 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 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D: 去年的一场寒潮将浙江的气温带到了冰点,如果在海南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您就能马上飞到那边,天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随时可以外出散步,看海看日出。 |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这座公园内有三座松林覆盖的山峰,山势联缀,故有联峰之妙,山势远视又似莲篷,饶有趣味,吸引了众多游客。B: 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 宋词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了一代文学之盛。 D: 生命就像一江春水,有时会遇到悬涯峭壁的阻拦,但请你不要徘徊不前,勇敢地 穿越它,你会收获柳暗花明的喜悦。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妖娆 一拍即和 整装待发 变本加利 B: 羸弱 引经据典 自作主张 关怀备至 C: 屏幛 骇人听闻 进退唯谷 鬼鬼祟祟 D: 惩诫 墨守成规 锋芒毕露 断章取义 |
4、 | 下列有关文学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临终这一年写给他8岁幼子诸葛瞻的,所写内容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谆谆教诲,殷切希望,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 B: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家安徒生所作,他的一生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童话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丑小鸭》等。 C: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郭沫若对此书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D: 《动物笑谈》的作者是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5、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 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 颈联写乡俗民事,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佛求神保佑的陋习。 D: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
6、 |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转基因花的研究比较困难,由于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B: 罗达和合作者的研究已经被应用于培育形状独特的珍奇花卉。 C: 研究花卉衰亡基因及基因工程是因为传统的花卉保鲜法弊端太多。 D: 近年内,也许有一些发达国家已可以大批量地工厂化生产转基因花卉。 |
7、 | 填入文段空格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充气式太空舱又称比格罗可拓展活动舱,由铝制支架和可折叠的特殊面料构成。这种舱_____。因为气球在充气式膨胀,漏气时塌瘪,其内部没有支撑结构;而帐篷可依赖其支撑结构折叠和展开。 A: 虽然是通过充气膨胀的,但他更像帐篷而不像气球B: 虽然他更像气球而不像帐篷,但是不可通过充气膨胀 C: 虽然它更像帐篷而不像气球,但是可通过充气膨胀 D: 虽然不是通过充气膨胀的,但它更像气球而不像帐篷 |
8、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的民间乐器,浩瀚如烟海,灿烂如繁星,数不胜数。现在就来介绍一下古筝吧。 ②筝由面板、底板、边板、等头、筝尾、岳山、码子、山音孔构成。 ③听了这些介绍,你是不是对古筝有了更深的了解呢?赶紧来探索一下其他的民间乐器吧! ④古筝音乐含蓄柔美,清新舒展,韵味无穷,时而浑厚深沉,时而优雅抒情,时而慷慨急楚。 ⑤古筝被称为民间乐器之王,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A: ①⑤④③② B: ①⑤②④③ C: ⑤①②④③ D: ⑤②④①③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各地产界专家因论调屡屡挑战公众的认知底线,引来网友一边倒的拍砖,而成为“伪专家”、“砖家”。B: 随着终场哨响,“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不得不接受球队被淘汰,在世界万千球迷的泪眼中黯然退场。 C: 苏珊大婶在“英国达人”的竞赛中,成为亚军的称号和不折不扣的“草根明星”。 D: 中国当代儿童没有儿歌可唱的原因是文艺高度市场化动作导致的结果。 |
10、 | 没有反义词的一句是( ) A: 只见成群结队的探险队员出出进进。 B: 运动场上的起点是明显的,生活中的起点往往较为隐蔽。 C: 他试着用半生不熟的英语和外宾说话。 D: 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爪的高山靴也难踩稳。 |
古诗词赏析。 ( 2 )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陶侃惜谷 《晋书》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汝 既 不 田 而 戏 贼 人 稻 ( 2 )翻译句子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 3 )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
守着花一样的芬芳
徐伟军
①我在一个雨天走近它。墙角处,它红得清纯、干净而又安静。小小的、饱满的头颅昂扬在细细的草茎上,风一吹,沾着的雨水轻轻滑落,花骨朵柔韧地颤动几下。它的好看,不是惊鸿一警,也不是富贵斗艳,它的好看是淡淡的,不求人看到,却如大地的篱笆、乡村的炊烟,默默地、自然地,却又生命力非凡地在那平凡世界里盛开。
②这花儿,倒让我想起那个常来我们小区收废品的人。她娇小、瘦削,五十多岁的样子,声音倒很洪亮,常骑着三轮车来我们小区转悠吆喝。那天,我把车库里堆放的水果箱、牛奶箱之类杂物一股脑儿往外扔,她说六毛钱一斤,我说你收去吧。我的本意是你拿走好了,她却很细心地把纸箱都拆了折叠好,找来一条尼龙绳四角缚住,杆秤钩子拉起这叠纸板。女人已经把脚踮得很高了,她的手臂拼命地往上提,脖子跟着吊起来,伸着头去看像是很遥远的“秤花”,等整个身子稳住了,似乎看到她为了平衡屏了一会儿气,本来不大的眼睛眯得更细了,很快,她响亮地说出“七块八”,紧接着,她又说:“给你八块钱吧!”我忖度了一下,估计钱是一定要给我的,我便说:“那就七元吧!”她迅疾地补了一句“都已经是七块八了”,似乎觉得把八毛钱省去了很不好意思,又一边说“你人真好”,一边从三轮车的底座下取出钱来。我接过钱的一刹那,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滋味从心头生起。手掌上,棱角坚挺的五元纸币和两个锃亮的硬币静躺着,此时正传递着我的手温,我显得笨拙极了,不知道该将其安放何处。
③我迟疑的片刻,她又与我聊起我妈。我妈七十多岁了,隔三岔五要来屋边的一片菜畦里耕种,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她们就聊上了,很熟络的样子。有时,我在书房里,就传来两个女人絮絮叨叨、家长里短的腔音,一个是吴越老逼,一个是河南妇人,语言的交流上却一点没有沟壑。我突然想起“醉里吴音相媚好”的诗句,感觉那么温馨,那么投缘。她们究竟聊了啥,我没听清,但我听得出,每一次与我妈聊,她都很爽朗开心。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女人知道,除了三轮车上自己的吆喝声,她大多数时间是寂寞的,只能一个人穿行在城市的小区,在别家的灯火中念想着自己的家人,念想着幸福团聚的日子。所以,女人见我妈的身影没有在菜园里晃动,她就惦记起我妈来了。她说我妈人好、很善良。在她眼里,我妈是她恩人似的,她说这话时,满心的喜悦写在脸上,仿佛有一阵又一阵的幸福掠过来。我莫名被眼前这样一个直性子女人感染,转眼又瞥见那朵墙角的无名花,灿灿然、润湿、光洁,红晕在娇小的花瓣上荡漾着,那么透亮。
④夜色渐渐笼罩过来,女人已经把一天的收获都高高地堆向三轮车,她习惯性地环顾一下“营地”,俯下身,拾捡起草缝和石隙间的断绳、纸屑和破塑料瓶,甚至不是她扔的一个烟蒂……日幕下,一个早已被纸板淹没的女人渐行渐远。
⑤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梦,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的梦竭尽全力。尽管有时候并不招人注意,但坚守着花一样的芬芳和情操,不迷失不低落,自有生动摇曳之美。
(有删改)
( 1 )选文主要记叙了“我”卖杂物给女人时的哪些情节?①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很快 , 她响亮地说出“七块八”,紧接着,她又说:“给你八块钱吧!”……我便说:“那就七元吧!”她迅疾地补了一句“都已经是七块八了”。
②“我接过钱的一刹那,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滋味从心头生起”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 3 )墙角的小花让“我”想起收废品的女人,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有哪些?①他拉上了包月。哼,和拉散座儿一样的不顺心!这回是在杨宅。杨先生是上海人,杨太太是天津人,杨二太太是苏州人。一位先生,两位太太,南腔北调的生了不知有多少孩子。头ー天上工,祥子就差点发了昏。一清早,大太太坐车上市去买菜。回来,分头送少爷小姐们上学,有上初中的,有上小学的,有上幼稚园的;学校不同,年纪不同,长相不同,可是都一样的讨厌,特别是坐在车上,至老实的也比猴子多着两手儿。把孩子们都送走,杨先生上衙门。送到衙门,赶紧回来,拉二太太上东安市场或去看亲友。回来,接学生回家吃午饭。吃完,再送走。送学生回来,祥子以为可以吃饭了,大太太扯着天津腔,叫他去挑水。杨宅的甜水有人送,洗衣裳的苦水归车夫去挑。这个工作在条件之外,祥子为对付事情,没敢争论,一声没响的给挑满了缸。放下水桶,刚要去端饭碗,二太太叫他去给买东西。大太太与二太太一向是不和的,可是在家政上,二位的政见倒一致,其中的一项是不准仆人闲一会儿,另一项是不肯看仆人吃饭。祥子不晓得这个,只当是头一天恰巧赶上宅里这么忙,于是又没说什么,而自己掏腰包买了几个烧饼。他爱钱如命,可是为维持事情,不得不狠了心……
②牌局散了,太太叫他把客人送回家。两位女客急于要同时走,所以得另雇一辆车。祥子喊来一辆,大太太撩袍拖带的浑身找钱,预备着代付客人的车资;客人谦让了两句,大太太仿佛要拼命似的喊:“你这是怎么了,老妹子!到了我这儿啦,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子!坐上啦!”她到这时候,才摸出来一毛钱。
③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
④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紧扫搭着我!”
⑤祥子的脸忽然紫了,挺了挺腰,好像头要顶住房梁,一把抓起那张毛票,摔在太太的胖脸上:“给我四天的工钱!”
⑥“怎么札?”太太说完这个,又看了祥子一眼,不言语了,把四天的工钱给了他。拉着铺盖刚一出街门,他听见院里破口骂上了。
(节选自《骆驼祥子》)
( 1 )为什么祥子会怒辞杨宅?题目:没有想到
要求:①根据题目,选定文体(诗歌除外);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