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边的贵宾席,坐着几个文质彬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男子,正争论不休。 B: 他说话这样不客气,真有点咄咄逼人。 C: 早晨,到越秀山去走一走,呼吸新鲜的空气,真是心旷神怡。 D: 今天下午小明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足球票,真叫他喜出望外。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分外(fèn) 解剖(pāo) 深邃(suì) 余晖(huī) B: 怄气(òu) 田圃(pǔ) 浩瀚(hàn) 禁锢(jìn) C: 颓废(tuí) 弥留(mí) 灵柩(jiù) 襁褓(qiǎng) D: 繁衍(yǎn) 颤动(chàn) 亵渎(xiè) 田圃(pǔ) |
3、 | 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译:好像你是个给人家耕田种地的,哪来的富贵呢? B: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C: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译: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竹篮、竹筒)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酒水)来迎接将军你呢? D: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皇宫中、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
4、 | 划线字注音、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筐)蹴(cù用脚践踏)B: 苟得(gǒu如果)不屑(xiè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C: 不辟(bì通“避”,躲避)勿丧(wù sàng不丢掉,不遗失) D: 羹(gēng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食品)奉(fèng侍奉,伺候)乡(xiàng通“向”,从前) |
5、 | 与下列文章关联的有关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 A: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美国作家 B: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等。 C: 《济南的冬天》——老舍——话剧《茶馆》等。 D: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作家 |
6、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项是( ) ①无论岁月怎么发黄,那不染尘埃的情感,终会在记忆发黄的纸页上留有痕迹。 ②虽然书信正在悄无声息地渐离我们的生活,但那份美丽,依然值得我们永久地回味。 ③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情绪, 更是一种文化。 ④那人情似纸般的纯净,不假修饰、任情感宣泄的年代。 ⑤书信曾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 ⑥我们怀念那用笔带着心血书写思念的时代。 A: ⑤③⑥④①② B: ⑤③②⑥④① C: ⑥④②⑤①③ D: ⑥④③②①⑤ |
7、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 ②⑤①③④B: ②⑤③①④ C: ⑤②①④③ D: ⑤②④③① |
8、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合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 B: 因为有他殚精竭虑地研究,我国在防疫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终于引起国际上广泛的注意。 C: 这块招牌早已摇摇欲坠,台风一来便如摧枯拉朽般地将它卷落地,摔得粉身碎骨。 D: 这道题看似容易却暗藏玄机,同学们颔首低眉 , 冥思苦想。 |
9、 | 下面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勤奋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让自己学识渊博。B: 在自然灾害面前,武警官兵们总是首当其冲 , 在第一线用他们的身躯保护着身后的人民群众。 C: 下课铃声刚响起,同学们便随波逐流地飞奔向操场,一场精彩的较量即将开始。 D: 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
10、 |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手表工业不但记录了丹东辉煌的过去,还将承重着丹东跨越发展的未来。B: 认真总结运用去年各级党委换届的成功经验,继续落实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三项关键。 C: 灾后重建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很多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投入和付出。 D: 通过这次鸭绿江之旅,使我们丰富了对有关历史文化的认识。 |
阅读 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也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 啊!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副歌) 震天的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鉴赏要点:《五月的鲜花》与《黄河颂》在思想情感上是贯通的,读过这些诗,我们心潮里汹涌澎湃的韵律是一致的。 ( 1 )怎样理解此诗的主题?( 2 )你认为哪些句子是全诗的核心句? ( 3 )你还读过哪些爱国诗篇?试举一例。 |
课外文言文阅读。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④。”夫子曰:“小子⑤识⑥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苛政:残暴地统治。⑤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⑥识:记住。 |
江南的春天
陈荣力
①持续的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
②其实,人们对每个春天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记得第一次强烈感到春天扑面而来的,是四十余年前的那个三月。那时我正在浙东杭州湾畔的一个乡村供销站上班,来回途中要穿过一个村庄和一大片江南的田野。村庄有粉墙瓦舍、修竹桃杏,有短巷石径、小院篱笆;田野有河流蜿蜒、田塍阡陌,有青山远隐、岸柳斜逸。许是囿于上下班的匆忙,往日,对江南乡村的这般景致我多是熟视无睹。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咯咯咯,咕咕咕,咯咯咕,咯咕咯咕……正是仲春稻秧鹅黄半绿的时机,那暴雨骤落、万锅齐沸的蛙鸣,几乎来自每一寸水田、每一截沟渠、每一滩泥洼、甚至每一缕目光和呼吸。清晨的阳光照在秧苗上,连着那铺天盖地的蛙鸣,整个田野都恍如一层嫩绿的薄毯绒绒起伏、软软沉浮。
③春天第一次在我十八岁的生命里烙下华美的印记,定格成湿漉漉的底片。而那铺天盖地的蛙鸣声,如春天的歌唱和宣言,是如此的鲜亮、如此的蓬勃、如此的溢满生机和活力。声音——春天的声音,也成为我真切认知春天的第一个关键词。
④又一次为春天所感动和震撼的是几年后的一个下午,我骑车到一个海涂农场送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起,经过二十多年肩挑车推,那时我老家的杭州湾畔已围起了近三十万亩的涂地。以老浙东海塘为界,塘外那三十来万亩的涂地,春种油菜,秋收棉花,堪称浙东的“北大仓”。
⑤那天当我吃力地将车蹬上海塘,歇息时不经意抬起头,刹那间,我被深深地震慑和惊呆了。那是一幅怎样宏伟、浩大、摄人心魄的巨卷啊!但见海塘外几万亩的油菜花如金黄的海洋向天的尽头无穷连绵,没有树木,没有建筑,甚至看不见一只飞鸟。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风从海边吹过来,天际尽头一缕金黄缓缓起伏、慢慢滚动。那金黄的起伏滚动愈来愈大、愈来愈浓,很快凝成道、连成块、涌成云,转眼间那金黄就卷成金色的波涛、掀起金色的骇浪了……
⑥都说江南的春天多是小家碧玉的纤丽和精致,倘若你也看到过江南的田野上几万亩油菜花连天接云、大气怒放的春天,那么我相信你肯定会为这种说法感到羞愧的。
⑦色彩作为我感知江南春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让我对江南春天的瑰丽和雄奇,有了身心俱澄的崇仰和膜拜。它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华丽、完美的春天,从来不是自然界单方面的杰作。气象、物候的驱使加上人类的劳作,两者的和谐、互动、美美与共,才构筑成春天瑰丽雄奇的画图,而且永葆天人合一的生机和蓬勃。
⑧春天是缤纷烂漫的代名词。然而这缤纷烂漫,又何止是自然界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的春天的摄录和写真?
⑨三年前,映山红开满山岗的季节,我到浙东四明山区的一所小学看望“结对帮扶”几年的一位女孩。那位女孩特别的内向和不善言辞。那天当我与女孩的老师交谈后正要与女孩告别时,刚才还站在身边的女孩忽然不见了。老师让同学寻找未果,我只得向老师告别怏怏离开。不料我刚走到校门口,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她一边叫着“叔叔”,一边递上一捧开得正旺的映山红。她低着头,满脸通红,就像做了一件错事。刹那间,我的眼眶有点潮湿。一路上我特别小心地捧着那捧映山红,因为我知道我捧着的其实就是一个春天。
⑩此刻,久违的太阳正洒下一地金光,窗外的玉兰和箭竹上,小鸟在快乐地啁啾,紫薇已绽起了浅浅的嫩芽。虽然持续阴雨让江南的春天有点姗姗来迟,但我已看见江南的春天了,而且我认为它是最美的!
(摘编自2019年3月27日《人民日报》)
(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而那天早上当我一踏上穿越田野的土路时,一阵近乎沸腾的蛙鸣声如波涛一般向我卷来。(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②田畴之上、天地之间,有的只这一片广袤得连天接云、浓烈得让人窒息的金黄。(赏析加点词语)
( 4 )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子,请简要分析其作用。阅读理解
绿之歌
冰 心
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滨度过的,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湛蓝的大海,身后是一抹浅黄的田地。那时,我的大半个世界是蓝色的。蓝色对于我,永远象征着阔大,深远,庄严……
我很少注意到或想到其他颜色。
离开海边,进入城市,说是“目迷五色”也好,但我看到的只是杂色的黯淡的一切。
我开始向往一大片的红色,来振奋我的精神,
我到西山去寻找枫林的红叶,但眼前这一闪光艳,是秋天的“临去秋波”,很快地便被朔风吹落了。
在惆怅迷茫之中,我凝视着满山满谷的吹落的红叶,而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得欢畅起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将在春泥中融化,来滋润培养它新的一代。这时,在我眼前突兀地出现了一幅春意迎人的图画!那是有一年的冬天,我回到我的故乡去,坐汽车从公路进入祖国的南疆。小车在层峦叠嶂中穿行,两旁是密密层层的参天绿树:苍绿的是松柏,翠绿的是竹子,中间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色调深浅不同的绿树。衬以遍地的萋萋的芳草。“绿”把我包围起来了,我从惊喜而汇入恬静,静默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绿”象征着:浓郁的春光,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绿,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
个人、社会、国家、民族、人类都有其生命中的青年时代。
我愿以这支“绿之歌”献给生活在青年时代的社会主义祖国的青年们1
( 1 )文中作者用“临去秋波”比喻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文中写“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得欢畅起来”,这里“向前看的思路”指的是什么? (用原文话回答)( 3 )“‘绿’把我包围起来了,我从惊喜而汇入恬静,静默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作者见到“绿”,为什么从“惊喜”到“恬静”进而“陶醉”其中?作文:
木兰替父从军的勇敢决定,使她成为一位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鲁迅弃医从文的明智决定,使他成为一位国人敬仰的文坛巨匠;邓稼轩毅然回国的果断决定,使他成为一位人民称颂的“两弹”元勋……人的一生需要做出许多决定,但无论怎样的决定,对我们都是一种考验,我们也一定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请以“我的一次 决定”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横线上可以填入“明智”“大胆”“正确”“遗憾”等词语。②要自由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