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你会发现,烦恼正渐渐消散,再次启程,你会一身轻松。 ②停下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叶的光芒、花的辉煌、草的力量。 ③面对他人的质疑,你是否是苦恼过?面对学业的受控,你是否沮丧过? ④那么,何不选择偶尔停下来呢? A: ③④②①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④③① |
2、 | 下列句子使用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B: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C: 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D: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
3、 | 下列各项中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菜畦(wā) 花圃(pǔ) 哽咽(yān) 衰微(shuāi)B: 祈祷(qǐ) 确凿(zuò) 赫然(hè) 桑葚(shèn) C: 脑髓(suǐ) 骊歌(lí) 筹划(chóu) 鲜为人知(xiǎn) D: 蝉蜕(duì) 懊悔(huǐ) 迭起(diē) 书塾(shú) |
4、 |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大众就业的战略之举。B: 以全国先进工作者蒋志刚为原型的主旋律电影《爱在间》已于二月底获得公映许可证。 C: 绿满澴川行动实施后,孝感大地到处绿意盎然。 D: 《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于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最早的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 |
5、 | 莫里哀的成名剧本是( ) A: 《装腔作势的女人》 B: 《伪君子》 C: 《吝啬鬼》 D: 《恨世者》 |
6、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B: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C: 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 , 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D: 在苏东坡975岁寿诞那天,三苏祠内古乐声声,祭祀人员在两名礼生的带领下,为民请命 , 完成了祭祀仪式。 |
7、 | 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朝花夕拾》不全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式的孝道。 B: 《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C: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D: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这组作品主要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理历程,富有生活情趣。 |
8、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所著的一部笔记小说。 B: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C: 艾青,原名蒋正涵,《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黎明的通知》都是他三十年代的作品。 D: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英国作家雨果,主要作品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
9、 | 下列有关《西游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能过程,歌颂了取经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B: 取经成功,观音菩萨授唐僧为“金蝉子”,孙悟空为“金身罗汉”,猪八戒为“天蓬元帅”,沙僧为“斗战胜佛”。 C: 为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黎山老母和三位菩萨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八戒却动了凡心。 D: 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紫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最后悟空使汁偷走了紫金铃才打败了赛太岁救回了王后。 |
10、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中国是一个勇于并善于抗击疫病的国度。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我们更应该坚定必胜信心,奋力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B: 理想汽车官方回复:经初步拆解分析,该车辆的机电伺服助力机构的一电子元件偶发通信故障,导致刹车助力系统失效。这属供应商罕见个案,不存在批量风险。 C: 新闻如饭,供人充饥解饿,满足起码的要求;文学如酒,供人品尝回味,满足更高档次的要求。新闻的实用性强,文学的欣赏性强。 D: 在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给人的主要是理性、信念、道德方面的启示,而自然风物给人的主要是美的陶冶、感染和享受。 |
强化训练。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 婷
题解: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诗早成于1976年4月,“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因此这首诗有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 ( 1 )反复朗读第一,第三小节,完成下列表格填充,体会不同的意象、不同的感情。( 2 )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3 )理解诗意,回答问题①如何理解诗中“我”这一形象。 ②说说第二,四节诗句的感情基调及其朗读的语速和音调。 ③整体把握领略诗意,指出下列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这首诗通过意象群的组合,表现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历史过程,反映了青年一代从迷惘、深思到沸腾的情感经历,表达了诗人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报效祖国的热望; B.这首诗善于选取新颖的意象,从一个角度展现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历程; C.这首诗诗意朦胧,写法奇特; D.这首诗的节奏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适应了祖国由苦难到新生历程的需要。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日:“莫敖①必败。举趾②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日:“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日:“大夫其非众之谓。莫敖狃于蒲骚之役③,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人追之,不及。 莫敖使徇④于师日:“谏者有刑。”及鄢⑤,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而听刑。楚子日:“孤之罪也。”皆免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释】①莫敖:即屈瑕。②举趾:抬脚。③狃(niǔ):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蒲骚:地名。④徇(xùn):对众宣示。⑤鄢(yān):水名,汉水支流。 ( 1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鄙:目光短浅 B: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 C: 遂见楚子,曰:“必济师。” 济:救济 D: 罗与卢戎两军之 军:进攻,夹击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其乡人曰 还,谓其御曰 B: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乱次以济,遂无次 C: 战于长勺 莫敖使徇于师日 D: 公将鼓之 斗伯比送之 ( 3 )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写曹刿作为平民入朝见鲁庄公献计献策,说明曹刿是一个热爱国家、关心国事、深谋远虑、充满自信的人。 B: 甲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一是在政治上要取信于民,二是在战术上要准确及时地把握好战机。 C: 乙文中斗伯比预知战争的结局,提出了“必济师”的建议,目的是希望楚王能对屈瑕进行镇抚,并使他加强防备。 D: 乙文中楚王用人不当,不听大臣的意见。楚军败后,他虽能承担责任,但无原则地赦免众将,这体现了楚王治军无方、不善治政的特点。 (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 ( 5 )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屈瑕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
耕人复辟
①放学路上,迎面遇见一位大妈。大妈看样子六十余岁了,但力气颇大。此时,她正拖着一根碗口粗的树枝,哗啦哗啦地在路边走着。看见那树枝,我心中一惊,然而,不等我做出反应,咪豆已叫了起来:“妈妈,那好像是我的樱花树表姐!你快带我去看看它吧!”
②两年前,一个冬日的下午,咪豆看见一棵落叶树上站满了麻雀,像开了一树的花,褐色的,却也非常好看。后来,我们发现它真的会开花,细碎的粉白花朵,像努力点亮春天的灯,——它是株早樱。从此,我们就经常去看望它,观察它一年四季的变化。有次,咪豆说,我们去看树,就像走亲戚一样。我说,那你就认它当亲戚吧。于是,她就叫它樱花树表姐。
③然而,在这个绿夏,它却被当头砍断了。见到它的样子,咪豆大哭起来:“为什么要砍我的树?”我心里异常抑郁,不知该如何去安慰她!
④大妈砍这树,八成是给她的菜地做篱笆用的。除了树枝,我还见到过许多翠竹,被安插在广场的“农业园”里做篱笆。
⑤在我们附近,有个很大的休闲广场,广场边缘是草坪和花地,草坪上安装着健身器材、儿童滑梯、休闲桌凳,此外还种着几棵大树,这里,是咪豆玩耍的乐园。广场北面,是规划中的商业城,还未开建,地荒着。于是,一些见不得浪费的老人便纷纷来此开菜园、种庄稼。为了防止外人入侵,这些大爷大妈们就用竹子、树枝、木板,以及旧的红条幅将各自的地盘围了起来,远看宛若五代十国之版图,红巾飘飘,分外壮观。
⑥今春,我带咪豆来广场上玩轮滑,忽然发现,草坪和花地不见了,亦被开发成了菜地!我不知道,那些老人是如何将盘根错节的草们清除干净的。最令人惊呆的是,一棵大柏树,也被掘倒了。它的树杆原本是倾斜的,根部一经深耕,就趴在了地上,庞大的树枝,覆盖着最后一片草地。而那些健身器材和小滑梯,已被破坏得不成样子,广场西侧两丛漂亮的竹子,全被砍掉,变成了菜地的篱笆墙。
⑦此地原是城郊农村,随着城市的扩建,农舍逐渐被拆除,田地里生长出一幢幢楼房。因是开发区,管理不很严,这就给那些有着农耕情节的老人们以见缝插针的机会。耕种,是我们的古老职业,只是,在这些老人眼里,那些花草树木仿佛是无价值的,抵不过他们的小青菜,小青菜可吃,可卖钱。其实,他们也不缺钱,我想他们只是习惯了这种勤俭生活。
⑧有天上午,我从外面回来,看到一位卖菜的大妈竟在砍我们小区外墙边的竹子,我停下来盯着她看,她竟完全不在乎,依旧在不紧不慢地砍着,一种想将这个城市干掉的节奏!我震惊了一下,逃走了。
⑨后来,我在想,我们,到底是谁在冒犯着谁呢?如果没有这些楼房,那些丛林和田地,也许都还在郁郁葱葱地生长着,老人们,也应还在过着自己习惯的生活。——他们的人生信条,多是努力耕作,勤俭持家,越老,这种品质越坚硬。此时,你要他们进棋牌室、跳广场舞,或者就闲着,什么都不干,他们会很不舒服。哎,社会发展得真快,快得老年人都找不到出路了,我们,或许也会有这么一天。
⑩我不知该如何去解答这个问题。其实,何止是他们,在很多人的心里,或许也都藏着这么一个有关耕种的梦想。目前,我们只能在阳台上种着小花小草。但如果有闲,也有地,那么,估计你也想去种一些庄稼,一些菜蔬。要扎篱笆吗?不用。——那些篱笆能守住什么呢?估计也只能守护着:自己的心!
( 1 )请按照时间顺序,概括“耕人”的四件事情。细碎的粉白花朵,像努力点亮春天的灯,——它是株早樱。
( 4 )怎么理解结尾段划线的句子?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考场作文)
①孟鸿寿,自幼患了软骨病,身长腿短,投特别大,脚小而纤细,走起路来很艰难。但他下定决心苦学三年,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名丑。是挫折与艰辛使他功垂名就。
②电灯的发明,是发明大师爱迪生经历了上千次失败才发明成功的。上千次失败充满了他对广明的渴望,也促使他将失败转化为动力,从而将光明带给人类。
③袁隆平,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便对权威发起了挑战,他不再迷信权威,他要为广大的农民兄弟干出自己的一番伟业。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他成为了“杂交水稻之父”,成为了救饥救贫的人间天使。
④我不能说挫折就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条件,但我要说,如果没有挫折作为动力,没有经历风雨的洗礼,要想取得成功恐怕是不可能的。
⑤江淹才思敏捷,妙笔生花,但终究还是“江朗才尽”;方仲永智慧过人,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但最终却“泯然众人矣”。
⑥绚丽的彩虹,成功的果实,决不会青睐那些整日碌碌无为的人。
⑦如果没有居里夫人夜以继日的研究就没有镭的发现;如果没有阿炳的苦心拉奏,就没有那如泣如诉,哀婉动人的《二泉映月》;如果没有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潜心研究,就没有“神七”、“神八”的升天、祖国的辉煌。我们要以勤劳为色彩,绘出我们人生美丽的彩虹。经历了风雨,也许我们才会抛弃高不可攀的幻想,才会忘记那不堪回首的沧桑,才会走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迷茫。经历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①的超然;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②的自信;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③的傲骨;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④的洒脱。
⑧这些都使我们明白了“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的真理。
⑨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以下两题任选其一完成。
(1)因为有阳光,大地更欢畅;因为有雨露,禾苗更健壮;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敞亮。生活中,万事万物总是相关联的。你的进步,有同学的帮助;你的成长;有老师的引导;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
请你以“因为有_________,我更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2)知识的丰富,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加深,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天长日久地坚持,一点一滴地积累。
请以“日积月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中心明确,感情真实。不少于5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晰。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和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