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骚(sāo) 汀(dīng)兰 拮(jié)据 躬(gōng)耕 B: 摇曳(yè) 阴晦(huì) 迂(yū)回 桑梓(zǐ) C: 赦(shè)免 泥拧(nìng) 不朽(xiǔ) 拙(zhuō)病 D: 游弋(yì) 觥(gōng)筹 鹤氅(cháng) 撑(chēng)船 |
2、 | 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B: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恕乎 C: 可以为师矣 出师不利 D: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诧异 愕然 莫明其妙 B: 嘻闹 萧索 与日俱增 C: 撩逗 空旷 郑重其是 D: 驱除 恭维 置之不理 |
4、 |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坦荡如底 揠苗助长 浮想连篇 惴惴不安B: 不屑置辨 锲而不舍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C: 妙手偶得 沁人心脾 温文尔雅 冥思苦想 D: 彬彬有礼 葱笼茂密 不折不绕 急不暇择 |
5、 | 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B: 伤心秦汉经行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亡,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C: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远乎?死而后已,不亦重乎?(《(论语)十则》) D: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千帆过尽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
6、 | 对《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上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三句,是说自己有少年人的豪情,左手牵着黄狗,右臂举着苍鹰去打猎;“锦帽”两句写出打猎的阵容。 B: 这首词的下片都是写作者自己的雄心壮志。例如“酒酣”三句是说自己虽然已经有了白发,但是尚有开朗的心胸。末了三句是说为了抵抗西北的敌人,要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阵。 C: 这首词多用典故,增加了词的感染力,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随太守”三句,就是以孙权自比,说全城人都跟着去看他射虎。 D: 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的词人,并且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代表作是《念奴娇》和《水调歌头》等,但都作于《江城子》之后,显然《江城子》一词还称不上是豪放派风格,还有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的风味。 |
7、 | 下面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B: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 , 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
8、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儿童是纯真的,因而世界才有希望。冰心在《繁星春水》中用“弱小的草啊!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地装点了世界”这样的诗句,热情地赞美了儿童。B: 《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学医时的老师,他为人诚恳、公正,对生活非常讲究,对学生诲人不倦,对学术更有着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保尔这一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形象。 D: 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在小人国看到一种特殊的游戏:人们在离地高绳上跳舞,皇帝依据表演的好坏,依次奖给表演者蓝色、红色、绿色丝线。 |
9、 |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句 ( ) A: 他也就诚惶诚恐地站那里。B: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子,油光可鉴。 C: 他们纷纷从外地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D: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理过我。 |
10、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旷(kuàng)野 寒噤(jìn) 草甸(diàn) 拾(shí)级而上 B: 舟楫(jí) 追溯(shuó) 襁(qiǎng)褓 霓(ní)裳羽衣 C: 蓦(mò)然 腈(jīng)纶 巉(chán)峻 挑拨离间(jiàn) D: 褶(zhě)皱 萦(yíng)绕 翌(1ì)日 怒不可遏(è) |
古诗阅读 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三绝(其二) (宋)范成大 玉雪飘零贱似泥, 惜花还记赏花时。 赏花不许轻攀折, 只许家人戴一枝。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范诗和陆词都写了梅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吴 士 A: 士谒士诚曰谒:拜见。 B: 王果能将吾将:带兵。 C: 戒司粟吏勿与较嬴缩戒:通“诫”,告诫。 D: 形势莫便于姑苏于:比。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 3 )文中的吴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一榫一卯总关情
黄秀芳
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③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⑤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消耗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⑦榫卯的功能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中最终如同一体。
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的淋漓尽致,便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的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有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注】①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 1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小问。①文章除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哪两种功效?
②文章第④段和第⑤⑥段的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
( 2 )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文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材料】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这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 3 )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做简要分析。( 4 )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①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②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 5 )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一榫一卯总关情”的含意。①她低着头,正在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
②“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她,我想推开这沉重地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③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地。”
④“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地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地花,盖上了这位平常地、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 1 )选文第2段连续三个“我想”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我”的什么感情?题目:带着 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