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门槛 愧作 酣然入梦 心不在焉 B: 醒悟 疮疤 目不窥圆 迥乎不同 C: 菩萨 震悚 微不足道 鞠躬尽瘁 D: 惶恐 默契 五采斑澜 降格以求 |
2、 | 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 B: 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C: 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 D: 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李京京的声音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不是上台表演吗?B: 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所以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 C: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D: 少年杜小康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孤独和精神的艰难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 |
4、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篇议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B: 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C: 采取各种办法培养餐饮业服务人员的水平,尤其是青年同志的水平,是当务之急 D: 数学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解决并分析了这个问题 |
5、 | 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经历祸乱的美好地方,后来人们常用成语“世外桃源”来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B: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的演讲,整篇演讲运用了大量的感叹句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了演讲的感染力。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近体诗,在诗歌篇幅、每句字数和诗歌格律上相对比较自由。 D: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两句诗是对卖炭翁外貌的描写,表现他的年高与劳苦。 |
6、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毒品,犹如一朵潜滋暗长的“恶之花”,给人民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安全危害。 B: 民进党当局殚精竭虑地阻挠台湾青年到大陆发展和两岸教育交流的行径,不得人心。 C: 农村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需要久久为功、因地制宜。 D: 展出的书法、国画、油画、水彩等作品,风格多样,内涵丰富,技法娴熟,惟妙惟肖。 |
7、 | 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 A: 李商隐 B: 李贺 C: 李白 D: 李煜 |
8、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三水讲堂”增加了与会者发言环节,每位发言者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左右.B: 为降低交通噪音对环境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音方案. C: 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D: 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不再发生. |
9、 |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 狼藉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 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 归咎 喷嚏 重峦叠障 穿流不息 |
10、 | 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 A: 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B: 如果台湾当权者敢铤而走险 , 制造“台独”重大事变,中国人民将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地粉碎“台独”分裂阴谋。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王钢和他的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组成一个名为“绿色先锋”的课外活动小组。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表达的感情。( 2 )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意。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①连月不开________ ②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 ③外户不闭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或异二者之为 或请重法以禁之 B: 吾谁与归上 与群臣论止盗 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自是数年之后 D: 则有去国怀乡 朕当去奢省费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4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①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________ ” 。 ②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________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5 )甲文中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⑪“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
(选文有改动)
( 1 )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 3 )体会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 , 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 4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最温暖的墙
①玲玲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自己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时,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玲玲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她。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
请以“其实,我也有这样一双翅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感情真挚,内容充实。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