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珠海市三灶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名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韩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并称“韩柳”。
B: 《水浒传》中晁盖、吴用等人在强人出没的黄泥冈智取杨志押送的生辰纲,吴用和杨志的绰号依次是智多星、青面兽。
C: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摹状貌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橙色与柑橘、南瓜等果实的颜色相似”一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D: 《海燕》是高尔基的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文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一句中的“高傲”一词在此属于贬义,指极为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少帅麾下的官兵甚为不满,特别是在调到西北继续对红军打不受欢迎的内战,而对日本却不开一枪以后,更是普遍喷有怨言。
B: 李明对他的话将信将疑,不敢贸然答应他的请求。
C: 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他们绝不是那些只知道怀古伤今的人可以比得上的。
D: 不法分子无视消费者的利益之交,谋取暴利,作为他们的不二法门
3、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

③犹如春晚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吴之中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④②
D: ③②④①
4、下列划线字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阔(chuò) (juè)强 胆(qiè) 不修边(fú)
B: 演(yì) (chán)峻 残(yuán) (qiáng)词夺理
C: 哽(yè) 寒(jīn) (jīng)纶 (qì)而不舍
D: (qián)诚 (yì)日 (shù)缚 接(zhǒng)而至
5、

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
B: 世以此定华、王优劣 不能称前时
C: 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D: 有友某千金寄之 师无
6、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须(yú) 手(tú) 轮(fān) 雀无声(yā)
B: 停(zhì) 向(qīnɡ) 告(dǎo) 丝马迹(zhū)
C: 确(zuó) 轻(jié) 助(yuán) 为一谈(hǔn)
D: 分(qí) 别(jué) 悴(qiáo) 一时(shà)
7、

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秋夜》的作者是鲁迅,选自《鲁迅全集》。
B: 《对岸》的作者是泰国的著名诗人泰戈尔。
C: 在《海燕》一文中,作者运用了象征手法,海燕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D: 《叶笛》中作者通过对家乡叶笛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比热爱。
8、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实/青 奢/风一时 低声语/然泪下
B: 化/躬/笑容可 风流傥/丝之路
C: 色/逐 推/杵成针 烟熏火/星火
D: 野/粗 悍/肥体壮 躇满志/就辉煌
9、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丽(qǐ) 郁(yǐ) 乳未干(chòu)
B: 落(yǔn) 对(shì) 轻怕重(niān)
C: 狡(jié) 休(qì) 岿然不动(kuī)
D: 窗(xián) 安(mì) 苦心孤(yì)
10、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

②贵州高原位于多雨的季风区,雨量充足。

③云南高原宽广平坦,地面起伏和缓。

④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

⑤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完美、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A: ⑤①④②③
B: ④①③②⑤
C: ⑤①②③④
D: ③②①④⑤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 1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________之情的自然流露。

( 2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有删节)

注:①洛下:洛阳。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人从日边来/陶后鲜有
B: 元帝之/奇山
C: 元帝失/月入户
D: 尔何异昨日之言邪/渔者歌曰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明 日 集 群 臣 宴 会 告 以 此 意 更 重 问 之

( 3 )本文中明帝在不同场合是如何回答同一问题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选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个枝子,散散落落地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句是

A: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本文选自她的小说《烛心》。
B: “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是爸爸在鼓励女儿,时时盼望着孩子长大的肺腑之言。
C: 本文写法上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采用了插叙手法。
D: 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语义双关。
( 2 )毕业典礼后,“我”回到家时见到了怎样的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

A: 爸爸种的夹竹桃落了,未成熟的青石榴也有掉落,预示爸爸生命之树的凋谢。
B: 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渲染了低沉压抑的气氛。
C: 瘦难妹妹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预示弟妹年龄还小还不懂事。
D: 爸爸种的夹竹桃落了,未成熟的青石榴也有掉落,预示着今年会有天灾人祸。
( 3 )文中两次写弟弟妹妹在院子里玩,用意是

A: 写出了弟弟妹妹的天真可爱。
B: 写出了弟弟妹妹的懂事,自己玩耍,不用父母操心。
C: 写出了对弟弟妹妹懵懂无知的可气。
D: 从侧面描写“我”长大了,懂事了。
( 4 )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写弟弟妹妹不懂事反衬“我”长大了,强调“我”肩上的担子沉重;用弟妹的安然无知反衬爸爸去世的沉重。
B: 当“我”获悉爸爸去世的消息后,一下子感到人生责任落到自己肩上,危机使“我”顿时成长起来。
C: 环境描写“静悄悄的”气氛,反衬家中潜伏的危机,写“夹竹桃”暗示爸爸生命垂危。
D: 爸爸不在了,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校”,可见植物也有灵性,在哀悼它的主人。
( 5 )下列对本文插叙的运用分析错误的是

A: 运用插叙可以把时间跨度大的内容浓缩于一天之内,使内容丰富、紧凑。
B: 插叙的成功运用使爸爸的性格得到了充分体现,如爸爸对“我”的期望、鼓励、严格要求,对“我”的爱等等都是通过插叙的内容表现出来的。
C: 插叙的内容占了文章的绝大部分篇幅,却过渡自然,衔接紧凑,结构严谨。
D: 文章插叙了“我”在一年级因懒惰而上学迟到的事,是为了表现“我”没听爸爸的话惹爸爸生气后的自责和忏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黑鱼奉亲

刘清山

①那年夏季,刚上初中的我疯狂地迷恋上了钓鱼。

②原因很简单,母亲让不愿午睡的我到家门口池塘边的大树上做作业。不经意间,我看到池塘边游来一条两尺多长的大鱼。竟然出现一条大鱼,真可以称得上奇迹!我定睛一看,那条鱼通体发亮,鱼身粗壮,仿佛大人被晒黑的胳膊。

③我知道这是一条黑鱼,不由欣喜若狂,跑到家中,偷偷找到父亲的钓竿,在树下挖了一条蚯蚓,穿在钩上,直接把鱼饵送到了那条黑鱼的嘴边。黑鱼显然饿久了,毫不客气地狠狠咬住了鱼饵。我顺势提竿,钓钩准确地钩住了黑鱼的嘴巴。但我既缺少力气,又缺少钓鱼经验,难以把这足有两公斤重的大黑鱼拖出水面。黑鱼怒目圆瞪,盯得我更是心惊胆战。我手腕一软,黑鱼找到了脱身的机会,它甩掉了钓钩,转身游进了深水里。

④我痛恨自己手软,失去了抓到大鱼的机会。不甘心失败的我,开始在中午一边捧着课本,一边留意池塘里黑鱼的举动。果然没过几天,
好了伤疤忘了痛的黑鱼再次游到水面上, 我赶紧把早就穿好鱼饵的钓钩抛到了它的嘴边,黑鱼警觉地把嘴凑近了鱼饵,碰了两下,然后擦着鱼饵游走了,害得望眼欲穿的我瞎激动了半天。

⑤两天后,黑鱼再次浮出水面,这一次,它游到了岸边的芦苇丛。我赶紧把鱼饵甩到它面前,它理也不理,向芦苇深处游去,我匆忙提起鱼饵向它的前方抛去。这一次,鱼饵没有落到黑鱼的嘴边,而是钩住了芦苇主干,我费了好大劲,怎么也无法把鱼钩收回来。黑鱼怪模怪样地望着我,好像在嘲笑我的愚蠢无能。气急败坏的我使劲拉着鱼钩,‚啪‛的一声,鱼线断了,鱼钩宛若一枚牙齿,仍旧咬着芦苇不松口。被晃倒的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条不知天高地厚胆敢戏弄我的黑鱼钓上来。

⑥我不敢把自己一边学习一边钓鱼的事告诉父母。有一天午后,我装作无意地问父亲,黑鱼有什么致命的弱点。父亲说:黑鱼每年夏季,也就是这个时节,产下鱼卵后,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昏迷状态,眼睛看不见,但仍旧会进食 ……我如获至宝,没有接着听父亲的下文,就捧着课本,跑到了池塘边。我不知这条黑鱼是公是母,但冥冥中,我感觉,它是一条母黑鱼。

⑦一周后,这条黑鱼果然产下了一团卵。只是它离岸边较远,我无处下钩。两天后,鱼卵里游出成千上万条小黑鱼,它们像一团黑云一样,簇.拥.着仿佛睡着了的黑鱼,竟然慢慢靠近了岸边,浑然不觉危险将至。我返身回家取来鱼竿,在鱼钩上穿了一条绿色的蚱蜢,准备抛到黑鱼的嘴边。此时,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那些小黑鱼们竟然随着黑鱼母亲鱼鳃的开合,陆续游进了大黑鱼的嘴里,并且没有再游出来……不知什么时候,父亲站到了我身边,他告诉我:这是小黑鱼们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延续母亲的生命,帮助母亲度过这段昏迷期。

⑧我默默收起了鱼竿,把它交给了父亲。此后我经常在这片池塘里看到那条大黑鱼,它和孩子们一起在水中快乐、自由自在地游弋。

(选自《意林》2017 第 23 期)

( 1 )选文作者三次钓鱼的结果所带来的心情各不相同,请在横线上补充文中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

________→“气急败坏”→________

( 2 )选文第(6)段画线句“我如获至宝,没有接着听父亲的下文,就捧着课本,跑到了池塘边”,那父亲的下文会是什么呢?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用父亲的口吻说一说。
( 3 )结合语境,品味第(7)段画线句子,揣摩加点词在表达上的妙处。

它们像一团黑云一样,簇.拥.着仿佛睡着了的黑鱼,竟然慢慢靠近了岸边,浑然不觉危险将至。

( 4 )联系实际,结合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启示。

链接材料:

乌鸦反哺,成语,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出自《本草纲目·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 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社戏》中一群小伙伴度过了美好难忘的一天;《散步》中一家四口度过了平静温馨的一天;《驿路梨花》中一群解放军战士经历了一波三折、出人意料的一天;《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莫顿·亨特经历了惊心动魄、受益一生的一天……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我们一定也有这样的一天,那天从早到晚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都值得我们记忆。请以“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⑴除诗歌、剧本外,文体不限。

⑵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县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只付沉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