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将“广泛”放到“交换”前面) B: 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刚强不屈的”与“倔强的”重复,应去掉一个) C: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或“使”去掉其一) D: 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有”的后面加上“无”) |
2、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B: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双喜、闰土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C: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战国策》是西汉文学家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辑而成的,共33篇。 D: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东汉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3000年间的历史。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淅沥 鸣蝉 烘托 绿菌菌 B: 键壮 菜畦 吝啬 花枝招展 C: 粗犷 贮蓄 化妆 咄咄逼人 D: 嘹亮 发髻 郎润 呼朋引伴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这条高铁的贯通,给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利好,游客人数也明显增加了。 B: 为更好地保护用户,针对不同欺诈场景、不同诈骗手法,支付宝联手警方,对诈骗易发、高发受害人群进行精准反诈保护,防范于未然。 C: 收到陌生短信的链接,切忌不要点击,否则会有中木马病毒和个人信息被套取的可能。 D: 为了打响品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商家除了要把产品做好,更需要增强服务人员的素质。 |
5、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嘹亮 澎湃 肃然起敬 妇儒皆知B: 凛冽 馈赠 一筹莫展 心旷神怡 C: 葱笼 追朔 世外桃园 迫不及待 D: 伫立 迁徒 眼花缭乱 一股作气 |
6、 |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七(1)班同学刻苦钻研,相互不耻下问 , 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B: 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C: 我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各类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而不是随声附和。 D: 在这次考试中,王明的成绩比张刚的低1分,他们的成绩真是大相径庭啊! |
7、 | 下列关于“句子”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句子有不同的成分构成。句子的成分和短语的成分是一致的,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B: 找句子主干时,如果一个句子中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 C: 根据不同的语气,我们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 D: 学校草地上的标语“小草青青,足下留情!”是感叹句。 |
8、 |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执拗(niù) 琐屑(xiè) 带挈(qì) 乳臭(xiù)未干 B: 哂(shěn)笑 迤逦(lǐ) 骈进(pián) 戛然而止(jiá) C: 缄默(jiān) 戏谑(lüè) 砭骨(biān) 浑身解数(xiè) D: 褴褛(lǚ) 庇护(bì) 遒劲(qiú) 长吁短叹(xū) |
9、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忌讳 弥漫 鄙夷 相题并论B: 锁屑 颓唐 拮据 孜孜不倦 C: 颤抖 蜷曲 剽悍 矫揉造作 D: 徇职 黯然 造诣 人情事故 |
10、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诀别 派遣 见异思迁 浑为一谈 B: 憔萃 坍塌 截然不同 刨根问底 C: 企盼 琢磨 喜出望外 惊慌失措 D: 纯粹 虐待 沉莫寡言 畏罪潜逃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B: 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C: 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D: 更/无须怨恨自己 ( 2 )作者写秋天是以什么事物为触发点的?围绕它抓住了哪些特征?( 3 )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既不悲秋、慨叹人生之无常,也不颂秋、盛赞人生的收获与成熟,而是表达一种用平常心态对待生活的态度。 B: 诗中用“落叶”来形象地表明人生的聚散离 合非常自然,常见,无须追悔,不必怨恨。 C: 诗的二、三两节抒发了诗人由悲哀到快乐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波澜。 D: 这首诗的亮点在第三节的 “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意在说明生活中既有美好的记忆,又会不断出现新的内容。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但当涉猎 但:________ ②见往事耳 见:________ ③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__ ④肃遂拜蒙母 遂: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以”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A: 自以为大有所益B: 非宁静无以致远 C: 以刀劈狼首 D: 可以为师矣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4 )本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笔墨童年
余秋雨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竞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了。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
(节选自《中国文脉》)
( 1 )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①________
②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③________
④乡人敬惜字纸。
( 2 )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①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人门课。(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②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提示: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 3 )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4 )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 5 )作者说“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请把“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的神圣使命”这句话认真抄写在下面。现代文阅读。
俯而学与仰而思
①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么学”的问题,指的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
②“俯而学”,就是要沉下心去深入学习,潜心钻研。这就是说要树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钻研精神,细细揣摩,穷追不舍。否则,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将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难以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要真正学得“学问”,能够“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不“俯”下身潜心地、深入地去学习是不行的。
③“仰而思”,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放眼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论联系实际。只读书,读死书,不善于读思结合,最终是无法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的。战国时的赵括可谓熟读兵书,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道,可到了战场上,却只知道按照兵书行事,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战术,结果导致惨败,在历史上留下“纸上谈兵”的笑柄。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一生都在追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境界,几度“仰而思”,终于有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这部巨著的诞生。
④“俯而学”与“仰而思”的有机结合,正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作文。
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请以“别样的精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2)阅读下面诗歌,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蒲公英
我想你也和我一样
喜欢到处流浪
所以鼓足了勇气
送你一程
我听见你从空中传来笑声
你说
那根本不是流浪
是最勇敢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