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青州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踌躇 狼籍 俯仰生姿 重峦叠嶂
B: 繁植 颓唐 诚惶诚恐 络绎不绝
C: 记载 推崇 因地制宜 杳无消息
D: 婆娑 竭制 巧妙绝轮 摩肩接踵
2、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shà) 轻(yínɡ)   丝(lǚ)
B: 崩(tā) 匀(chèn) 圆(hū)
C: 波(lín) 刻(qīnɡ) 兆(yù)
D: 纱(línɡ) 峰(luán) 漫(ní)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最近几年,“给力”一词高调走红,_____。用法如:“这场比赛大家给力啊!”“我今天参加短跑决赛,同学们要给力啊!”

①“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

②其用法如:“这课上得好枯燥,不给力啊!”“这BOSS真给力啊!”“这装备真给力啊!”“这个动画太给力了!”

③该词作为形容词,类似于“牛”“很带动”“酷”。

④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对该词的广泛运用,“给力”开始成为网络热门词汇。

⑤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⑥其作为动词使用,相当于形容词作动词活用,随后被网民用得越来越频繁,也就是它的本意“给予力量”“加油”的意思。

A: ①⑤④③②⑥
B: ①⑤④⑥②③
C: ④①⑤⑥②③
D: ③②⑥④①⑤
4、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音、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那(chà) 红(fēi) 狼(jí) 深痛疾(wù)
B: 唐(tuì) 踌(chú) 鲜(yú) 殚精虑(jié)
C: 使(chāi) 悲(mǐn) 匙(yuè) 重叠嶂(lán)
D: 临(bīn) 轩(xiè) 残(yuán) 摩肩接(zhǒnɡ)
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防疫春耕两手抓,一列列钢铁巨龙昼夜兼程,飞驰在大江南北,为广袤的田野带去无限希望。
B: 爱心人士高飞和她的朋友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进广西山区,给贫困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包”。
C: 被贬谪到永州的柳宗元,流连山水,俯仰古今兴废,感慨深沉,流露出怀古伤今的浓烈情思。
D: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和文化水平相得益彰
6、

下列划线字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酿(yùn ) 巢(kē ) 应(hè) 黄(yùn)
B: 亮(liáo ) 高(miǎo) 清(chéng) 贮(xù)
C: 彩(léng) 啬(lìn) 临(lìn) 静(mì)
D: 淅(lì) 咄咄逼人(duō) 菜(qí ) 雪(zhòu)
7、下列字词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羸弱 要诀 名副其实 走头无路
B: 贮蓄 盘桓 轻歌曼舞 郑重其事
C: 练达 愧怍 谈笑风声 李代桃僵
D: 纯粹 遏制 鸠占雀巢 销声匿迹
8、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B: 生长在阿拉善西部的胡杨林是一种特别耐旱的树种,尽管那里干旱少雨,但一到夏季,胡杨总是郁郁葱葱的。
C: 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D: 行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能使每一个人都看到水草丰茂的湿地,开满鲜花的草原,以及长满各种灌木的山冈。
9、下列有关《海底两万里》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尼摩船长第一次见到阿龙纳斯、尼德兰以及康塞尔时,装作听不懂法语、英语、拉丁语等语言的原因是他不屑于结识他们。
B: 尼德兰是加拿大人,勇敢机智,捕鲸技艺天下无双。
C: 尼摩船长之所以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地,是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
D: 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动/妇 落/令人高采烈/即物起
B: 舌/藓 高/引高歌 相形见/咄逼人
C: 肆/疾 负/枪实弹 不及防/出类拔
D: 腾/磨 宿/退避三 中流柱/砺前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 1 )诗中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的字是________,点题的诗句是________。
( 2 )品析“炉存火似红”一句中“似”字的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本文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________,撰《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 2 )解释下列给出的词语:

①略无处 阙:________

引凄异 属:________

③夏水陵 襄:________

④虽乘御风 奔:________

( 3 )请概括三峡夏季水的特点。
( 4 )给出上联请你对出下联,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或感悟。

山清水秀风光好;________。

( 5 )写秋季的三峡,作者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你若笃定,社会便不浮躁

时圣宇

①大自然总会给我们无尽的启迪。比如当我们置身大草原,会心生辽阔,感觉内心的格局也变大了许多;而置身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亦会澎湃我心。所以,以自然为师始终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一脉,中国古代就有一种修身方法——格物致知。

②偶然中听说了一种植物,让人沉思,就是在我国南方寻常可见的毛竹。据说,开始的几年,毛竹生长得很慢,但会在几年后的一个生长季突然发生质变,短短几个月就能成材,而且它早已扎得遍地都是的根系,能让周围变成郁郁葱葱的竹林。

③毛竹朴素的生长机理,呈现出的却是天地之间的大道理。不由想起大学时一位老教授的赠言:“那些精于世道的挥洒自如,对人生来说只是术,是在短时间内或者几年之内稍加用心就可以掌握的;唯独真正的人生积淀、那些决定你人生高度的东西却是任何人在短时间内都不可能获得的,那要用一生去丰富。”

④教授所言“人生积淀”,便是这毛竹的根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概只会惊叹毛竹的拔地而起和参天英姿,却忽略了其脚下的“根深蒂固”。无处不在的浮躁,让人少了冷静,多了盲目;让人无法停下步伐,却发现不过只是在同一个地方打转。当沧桑已至,再回首时,蓦然发现自己早在“根”上就差了许多。

⑤当浮躁如影随形、入脑入心,便会耽于诱惑与功利,放弃曾经的坚守,开始想着“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开始寻找是否有捷径可走。在琢磨如何让自己更世故,更精于人事,于是少年老成,于是暮气沉沉。可每当你从一场无聊的饭局归来,心满意得地睡去,早上酒退初醒时,是否心中会透着些许落寞与自责?看着自己不断累积的脂肪层,会不会扪心自问一下,多久没有听到自己骨节生长的声音了?

⑥其实我们身边也会有像毛竹一样的人,即使看不到成果,也要拼命努力;或者即使不被人知道,也要坚持到底。只是,我们都把他们当成了傻子和疯子,有时候甚至会叹口气,哀其不幸。但英雄起于草莽,他们也许就是等风起的大鹏,一旦因缘际会,腾空而起,就会到达你所不能企及的高度。创业初期的马云无人问津,李娜到了29岁才捧起大满贯的奖杯,乔布斯的苹果也不是横空出世,万事皆有缘由。

⑦你若笃定,社会便不浮躁。这份笃定来自清晰的人生定位。年轻的时候最好不要跟人比快,很容易摔跟头。最要害的功夫还是沉潜,潜下心来、苦心修炼,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个时刻。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毛竹朴素的生长机理,呈现出的却是天地之间的大道理”,这个“大道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 3 )文章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作者从普通的毛竹身上悟出了“天地之间的大道理”,请从下面备选项中选取一“物”,运用格物致知的技巧,感悟出生活的哲理。

示例:钉书机真是简单又神奇的东西,很难让我相信那短短细细,看来一点都不坚硬的钉书钉,居然一下子能穿透上百张纸,我看了许久终于想通,真正的原因,是由于它能把力量,集中在两个点上,垂直用力。这世上许多人看起来很弱,也没什么了不得的才华,却能够有成就,都是因为他能像钉书钉一样,认清目标集中全力,不徬徨不犹疑奋斗到底。(摘自刘墉《处处有文章》)

备选项:风筝、圆规、鹅卵石

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学 会 说 话

海伦·凯勒

最初,我夜以继日地苦练,才使我最亲近的朋友能听懂我的意思。随后,在莎莉文小姐的帮助下,我反反复复练习发准每一个字音,练习各种音的自由结合。一直到现在,她还是每天不断地纠正我不正确的发音。

只有那些曾经教导过聋哑孩童说话的人才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也只有他们才能体会到我所必须克服的是什么样的困难。我完全是靠手指来感觉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的:我用触觉来把握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迫使自己反复练习那些发不好音的词和句子,有时一练就是几小时,直到我感觉到发出的音准了为止。

我的任务是练习、练习、再练习。失败和疲劳常常将我绊倒,但一想到再坚持一会儿就能把音发准,就能让我所爱的人看到我的进步,我就有了勇气。我急切想看到他们为我的成功而露出笑容。

“妹妹就要能听懂我的话了。”这成了鼓舞我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强信念。我常常欣喜若狂地反复念叨:“我现在不是哑巴了。”一想到我将能够自由自在地同母亲谈话,能够理解她用嘴唇做出的反应,我就充满了信心。当我发现,用嘴说话要比用手指说话容易得多时,真是惊讶不已。为此,我不再用手语字母同人谈话了。但莎莉文小姐和一些朋友依然用这种方式同我交谈,因为同唇读法相比,手语字母更方便些,我理解得更快些。

这里,也许我应该说明一下盲聋人所使用的手语字母。那些不了解我们的人似乎对手语有些困惑不解。人们给我读书或同我谈话时,采用聋人所使用的一般方法,用一只手在我手上拼写出单词和句子。我把手轻轻地放在说话者的手上,一方面不妨碍其手指的运动,另一方面又能很容易地感觉到他手指的运动。我的感觉和人们看书一样,感觉到的是一个个字,而不是单个的字母。同我谈话的人由于手指经常运动,因而手指运用得灵活自如,有些人字母拼写得非常快,就像熟练的打字员在打字机上打字一样。当然,熟练的拼写同写字一样,也成了我一种不知不觉的动作。

能用嘴说话以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想赶回家。这一重要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我踏上了归途。一路上,我和莎莉文小姐不停地用嘴说话,我不是为了说话而说话,而是为了抓紧一切时机尽量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不知不觉火车已经进站了,只见家里人都站在站台上迎接我们。一下火车,母亲一下把我搂在怀里,全身颤抖着,兴奋得说不出一句话,默默无声地倾听我发出的每一字音。小妹妹米珠丽抓住我的手,又亲又吻,高兴得一个劲儿地蹦跳。父亲站在旁边一言不发,但慈祥的脸上却露出极其愉悦的神色。直到现在,我一想到此情此景,就不禁热泪盈眶,真好像是以赛亚的预言在我身上得到了应验:“山岭齐声歌唱,树木拍手欢呼!”

(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删减)


( 1 )是什么激励着海伦“学会说话”的?

( 2 )海伦学会说话必须克服的困难是什么?

( 3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 4 )首尾两段由“直到现在”领起的两个句子,分别表现了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任选一题。
(1)有家真好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籍;在这里,洋溢着哝哝的师生之情、伙伴之情
(2) 的滋味
提示:横线上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填写,如:读书的滋味、获奖的滋味、失败的滋味、成功的滋味、、当家的滋味、淋雨的滋味……放开思路,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章不少于600字。③请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独守1份记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