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B: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C: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纶。 D: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肠癌,不幸在北京于1986年7月29日逝世,享年62岁。 B: 闻一多纪念馆坐落在闻一多故乡凤栖山麓的清泉寺遗址上,占地约15亩左右。 C: 通过发奋勤学,使吕蒙成为了谋略过人,勇冠三军的一代名将。 D: 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然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
3、 | 下列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剿(jiǎo) 硕大(shuò) 一抿(mǐn)B: 荒诞(dàn) 肆无忌惮(dàn) 帷幕 (mù) C: 鹈鹕(tí) 遮天(zhē) 厌恶 (wù) D: 栖息(qǐ) 老鸹(ɡuā) 垂涎 (xián) |
4、 |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黎明(lí) 笑涡(wō) 雕梁画栋(dòng) B: 灌溉(gài) 喷薄(bó) 喃喃自语(nán) C: 星宿(sù) 真挚(zhì) 一气呵成(hē) D: 绰号(chuò) 礼聘(pìn) 朝朝暮暮(mù) |
5、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苏州园林据说有大约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B: 书店是汇集书籍的“知识海洋”,是人们汲取智慧养料、实现心灵沉淀的绝佳场所。 C: 如果有需要的话,只有一个桥孔,就可跨过江了。 D: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构想提出三年来,引起世界沿线国家的广泛。 |
6、 | 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B: 负势竞上(上面) 属引凄异(延长) C: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夕日欲颓(坠落) D: 沉鳞竞跃(指鱼) 但少闲人(只是) |
7、 | 与《曹刿论战》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谋之,又何见焉? B: 小信未福,神弗孚也。 C: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D: 吾望其旗靡,视其辙乱,故逐之。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波光磷磷 保佑 信服 B: 人声鼎沸 抽噎 倜傥 C: 不假思索 箧意 畅游 D: 眼花瞭乱 炽热 清澈 |
9、 |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肥硕瓜果(shuò) 撒下(sǎ) 满载(zài)B: 伐木丁丁(zhēnɡ) 梦寐(mèi) 栖息(qī) C: 溪水清冽(liè) 镰刀(lián) 寥廓(liáo) D: 归泊小桨(bó) 乌桕(jiù) 枯涸(ɡù) |
10、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崇拜 懒惰 誊养 万像同毁 B: 塑像 鲁钝 烟囱 走头无路 C: 挥毫 真缔 灌溉 众叛亲离 D: 卦辞 屋檐 繁殖 山穷水尽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本诗写于作者和白居易在扬州相遇,酒席上白居易作诗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刘禹锡于是作此诗答谢。 B: “凄凉地”“弃置身”点明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之情。 C: 颔联用了两个典故,诗人借“闻笛赋”表达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借“烂柯人“表达对已故友人的怀念。 D: 本诗四联层层深入,言简意深,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 ( 2 )请从蕴含哲理的角度,分析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 取人之术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换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①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遵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危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②,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留于德。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注释】①搏:抓,扑。 ②严:尊敬。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 2 )请谈谈你对选文阐述的选拔、任用人才标准的理解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妈的额头
蒋平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摘自《天津工人报》)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妈妈的额头”的生活片断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病痛→母亲的额头布满汗水、喜悦、忧愁→________
母亲额头的皱纹→________
( 2 )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①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②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 3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并结合全文概括妈妈的性格特征。①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
( 4 )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万里思路一卷出——旷世奇珍《丝路山水地图》
近年,一件佚失已久的明代地图——《丝路山水地图》重新呈现在国人面前,消息一出,立刻在业界引起轰动。
经历:拂去蒙尘见真颜
《丝路山水地图》又名《蒙古山水地图》,原藏于明朝内府,20世纪30年代流出国外,被日本著名收藏机构藤井有邻馆收藏。由于图上题款被人裁去,原名不得而知。因原收藏者尚友堂在卷头包首题写了“蒙古山水地图”几个字,所以以此命名。图名所谓“蒙古”,是指16世纪尚称雄欧亚大陆、仍然统治着从今天的甘肃嘉峪关以西直至土耳其和北非的蒙古四大汗国的后续王朝,如蒙古和撒里畏兀儿诸部落(源于窝阔台汗国)、帖木儿帝国(源于察哈台汗国、伊利汗国和金帐汗国)等。因此《蒙古山水地图》很可能就是原名。整幅地图采用中国古地图的传统方式手卷式绘成,幅宽59厘米,长30.12米,绘于缣帛之上。由于整个地图用青绿山水画法绘制而成,所以一直被藤井有邻馆当作清代佚名青绿山水绘画作品收藏,秘不示人,日本学界也无人知晓此图。
研究表明,这幅气势恢弘的《丝路山水地图》约绘制于明朝嘉靖三年至嘉靖十八年(1524—1539年)之间,是一幅属于明朝宫廷的皇家地图。该图还是明代以西域为表现内容的各种地图的母本,如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刻本《西域土地人物图》(收入明代学者马理等人纂修的《陕西通志》)和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刻本《西域图略》(收入明代无名氏所编纂的《陕西四镇图说》)、明代彩绘本《西域土地人物图》等。从《西域土地人物图》的相关记载来看,保存到今天的这幅《蒙古山水地图》只是原图的四分之三,地理范围从嘉峪关到天方共211个西域地名;其余四分之一被人裁切,地理范围从天方到鲁迷(时为奥斯曼帝国首都,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原图长度当在40米左右。图上所标注的地名均为方块汉字,但绝大多数地名都不是汉语,而是突厥、蒙古、波斯、粟特、阿拉伯、希腊、亚美尼亚语地名。如果不熟悉西域地理,简直不知所云。
内容:彩绘地图的典型代表
《丝路山水地图》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情况,充分展示了明代中叶中国人丰富的世界地理知识。
中国古代地图一般采用两种方式绘制:一种是西晋地图学家裴秀所倡导的“计里划方”形式。第二种是采用山水画的形式。中国古代地图大多数以山水画的形式出现,因为中国古代山水绘画与地图绘制同源,绘制地图时常常不讲究科学性与准确性,特别是一些尺幅涵盖较大的地图,因此一些绘制精美的地图甚至被列入艺术品。彩绘地图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明清时期依然比较流行,《蒙古山水地图》就是典型代表。
技法:主流青绿山水画
打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从嘉峪关到天方的数千公里山川道路均用青绿山水技法绘制而成,图中所有比较重要的城邑都画成中国式的带城门洞的四方城墙,图上山川秀美,林木葱茏,道路逶迤其间,将一个个都邑连接起来,每个都邑的上方或旁边基本都标有汉文地名。《丝路山水地图》的画面中虽然没有画出反映各地风土人情的人物、动物形象,以之为母本的明代刻本《西域土地人物图》和彩绘本《西域土地人物图》,却画了很多的人物、动物形象,其中出现最多的是阿拉伯长袍装束的人物形象,因为这个广大的地区在15世纪中期已经基本伊斯兰化。画面中的人物或手牵骆驼,或背负行囊,或骑马行走,或席地而坐,面前放着酒壶和酒杯;或在树荫之下乘凉;衣服则有红、白、绿、赭等色,有的地方还画有伊斯兰风格的野地帐篷,有人物出入其中。相关的文字材料则证明当时的中国人对西域地区的风土人情有着相当透彻的了解。《丝路山水地图》的绘画艺术水平十分高超,其绘画手法是明代中期盛行一时的青绿山水画法。青绿山水画法从唐代开始发展,至宋代达到高峰,到明代虽然已经是末流余波,却仍然在宫廷绘画中占据主导地位。《丝路山水地图》主要用矿物颜料石青、石绿绘制,用青绿画法,着色浓郁,装饰性强。因为使用矿物颜料,虽经历数百年而色泽鲜艳夺目,几乎不减当年。
在中国历史上,明代是一个创造了无数奇迹的朝代。郑和下西洋创造了当时的航海奇迹,为我们留下了《郑和航海图》,全面反映了明帝国与西方的海上交通。而这幅规模宏大的《丝路山水地图》,则生动反映了明代中期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最后的辉煌。
——新浪搜狐
链接一: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在特别设计的《国宝回归》环节中,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讲述国宝《丝路山水地图》回归故事。在2016年捐资8000万元支持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后,许荣茂于2017年再度出资捐赠《丝路山水地图》,这都成为了中国文物保护的重要善举。——《南方都市报》
链接二:圆明园猴首、牛首、虎首及猪首铜像因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而流失海外,凝聚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与血泪。2000年春,佳士得和苏富比两家拍卖公司不顾中国国家文物局的声明和广大华夏儿女的震惊和愤慨,公开在香港拍卖圆明园猴首、牛首和虎首铜像。在国宝拍卖前半小时,中国保利集团公司领导深感国宝已经处于失控状态,可能蒙受再次流失的厄运。在民族利益有可能遭受损害的危机关头,保利集团领导当即指示保利艺术博物馆在港代表到拍卖现场抢救国宝。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最后终于以3000多万港币的价格拍购到圆明园猴首、牛首和虎首铜像。——摘自网络
( 1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请以“月是故乡明”为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2)不套作,不抄袭,不透露个人真实信息。(3)语言简练,尽量不要使用网络语言。(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