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滕州育才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让各地乡村旅游已逐渐上升到一个产业化的阶段。
B: 交警大队在学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园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C: 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建议。
D: 通过开展“书香伴我成长”,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A: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B: 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C: 别让南京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是美国《波士顿环球邮报》近日发表的有关南京大屠杀长篇文章的标题。
D: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
3、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潼关怀古”是题目;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宋词,“水调歌头”也是题目。
B: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写自己的传记;《送东阳马生序》则是宋濂写的书序。
C: 季羡林和胡适都是学者,他们分别著有回忆性散文《我的童年》和《我的第一本书》
D: 同为散文诗,鲁迅先生的《雪》和纪伯伦先生的《组歌》,都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澎湃的激情。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B: “你到底去不去,小明?”妈妈急切地问道。
C: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5、

《饮酒》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 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 “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 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6、下面哪些人不是《简爱》中的人物?( )
A: 圣约翰
B: 英格拉姆小姐
C: 希刺克利夫
D: 阿黛勒
7、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魁(wú) 形(jī) 星宿(xiù) 计(jiǎo)
B: 解(pōu) 自(xǔ ) 落(zháo) 或(jiàn)
C: 红(fēi) 捕(dài) 字(tiè) 正(dìng)
D: 时(zàn) 教(huì) 责(jié) 叨(lāo)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语言准确、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艺术上有较大的成就。
B: 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诗、词、曲,从文学角度看,都是诗歌。
C: 莫泊桑,美国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其代表作是《我的叔叔于勒》。
D: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9、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和宇宙中的庞然大物相比,地球作为一颗行星简直微不足道
B: 只有从字里行间体会言外之意 , 才能理解在不动声色的表面底下隐藏着的毫不留情的分析。
C: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天之骄子,生性豪放不羁,写诗慷慨淋漓 , 岂是凡夫俗子能比!
D: 作为一名优秀学生,他好学善思,常常不耻下问 , 向学识渊博的老师请教。
10、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本文写于普法战争时期。
B: 《春望》写于开元盛世,诗歌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
C: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D: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双关、比喻有何表达效果?
( 2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琐记为公
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
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也。(明·陆容《菽园杂记》)
【注释】①公:指周忱(1381~1453),字恂如,号双崖,今江西省吉州区人。明朝大臣。著有《双崖集》。②册历:记事簿。③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④漫:随便。

( 1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A: 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B: 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C: 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D: 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
( 2 )解释文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①故( ) ②书( )

( 3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公诘其失船为何日?

( 4 )文中哪句话体现了“民”有诈?(用原文语句回答)

( 5 )周忱是明代的理财名家,其人格魅力一直为后人所称颂。本文表现了他哪些优秀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让“惜字”传统焕发时代魅力

马春华

①所谓“惜字”,即“敬惜文字”,就是对文字心存敬畏、珍惜。它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与体现:一是敬惜文字书写使用的行为和过程,二是敬惜文字书写使用的载体和结果——书籍及有字的纸片。

②我国历来有“惜字”的优秀传统。远古时代,人们就对文字怀有至高无上的敬惜,以至用神话来描述文字的产生。《淮南子》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敬惜文字的传统在普通民众的生活里也曾蔚然成风。据记载,清末时期,中国每个街巷都专设收集字纸的篮子,这些篮子上均贴着一张红纸,上书“敬惜字纸”。

③这种“惜字”的文化传统在我们生活中依然有迹可循。有形的印迹之中既典型又直观可见的当属惜字亭。这是一类专门用于焚化字纸的建筑,也被称为“敬字亭”“惜字宫”等。明清时期,惜字、敬字风俗日盛,人们认为万物有灵,书写文字的字纸为“圣迹”,更具灵性,敬惜它们就是积累功德。在书院、文昌庙以及文人雅士聚居的场所,人们建造了大量的惜字亭。古人“惜字”传统还有一些无形印迹,表现为文字使用上的严谨运用,要言不烦。古人的炼字佳话也能体现“惜字”,如“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

④然而,现在也出现了一些与“惜字”传统不和谐的现象,应该被批判和摒弃。譬如,此前有新闻报道称,安徽某所有百年历史的高校简单粗暴地处理馆藏旧书,直接将它们从楼上丢下当废品处理,满地狼藉。此事在网上引来唏嘘感慨一片:“丢下的是物质的书,失去的是精神上的钙。”再如,在行文写作中,人们欠缺文字使用时的敬惜之心,网络等媒体标题党居多,雷人、浮夸之语和空话、套话盛行,也应引起警惕。

⑤在新时期,珍爱书籍也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比如对存世数量不多的经典典籍实施最严格保护的同时对它们进行数字化处理,这是对“惜字”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⑥“惜字”文化传统还让我们反思现代文风问题。我们应惜字如金,改进文风,把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的文风贯彻到日常的语言文字使用当中去。

⑦站稳中华文化立场,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重温、继承和创新“惜字”文化传统做起。

(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阐释了什么是“惜字”,以及“惜字”的两方面的含义和体现。
B: 文章②③两段论述了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惜字”传统及其留下的历史印迹。
C: 文章④⑤⑥段都列举了反面事例来论述“惜字”传统在今天的价值和意义。
D: 文章第⑦段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了全文的主要观点,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 2 )“惜字”传统的“有形印迹”和“无形印迹”各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 3 )为什么要重温、继承和创新“惜字”文化传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温暖的小刀
马德
①那年春末,我到一所中学去监考。
②发卷的时候,我发现,靠近讲台的一个女生怪怪的,左手藏在袖口里,遮遮掩掩,不愿伸出来。和我一起监考的,是另一所学校的一位女老师。大约,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随后,我俩便开始留意这个女生。在我们想来,她袖口里的那只不愿示人的手,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③考场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答题。只有这个女生,一边答题,一边有意紧藏着她的那只手,一边还不自觉地环顾着左右,神色紧张而怪异。这愈加坚定了我们的怀疑:她的手里一定攥着小纸条或者其他用来作弊的什么东西。
④然而,我们错了。半小时后,也许女生做题做得太过专注,一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左手——天哪,这个女生的左手居然没有手指头。
⑤原来,她竟是一个有残疾的学生!
⑥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愧怍之余,不禁心生悲悯。那位女老师,更是一脸的痛楚,小声地嘟囔着:“怎么会是这样,多可怜的孩子啊,多可怜的孩子。”
⑦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道地理题需要改动。办公室送来了一沓纸片,纸片上,印着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地形图。我们分发给了学生,然后让他们各自粘贴在试卷的答卷纸上。由于是临时赶印出来的,太过匆忙,这些纸片裁剪得很粗糙,考生们只有自己动手把四个毛边撕去,大小合适,才能贴在试卷上。
⑧这下,可难为了这个女生。大约,她还是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的那只手,就用左胳膊使劲压紧纸片,右手一点一点地撕。可是,那张小纸片仿佛不听话,只要她一用力,就从她的胳膊下跑出来,再压下去,再跑出来。她急得都有些冒汗了。
⑨“这位女同学,我可以帮你吗?”女老师走过去,俯下身子,声音低低地征询女生的意见。女生抬起头,看了看,迟疑了一下,还是把纸片给了她。
⑩然而,女老师并没有立即动手,她把那张纸片放在讲台上后,便在满考场里寻找着什么。我有些纳闷,这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嘛,她究竟想要干什么呢?
⑪不一会儿,女老师从一个学生那里找到了一把小刀。然后,她坐在讲台前,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裁着那张纸片,“哧——哧——”,小刀割裂纸片的声音很好听。我和女生看着她做这一切。说实话,那一刻,女老师慈祥得像坐在讲台前的一尊佛,她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完成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
⑫随后,她微笑着把这张小纸片轻轻地放在女生的桌子上。女生欠了欠身子,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她拍了拍女生的肩膀,说,赶紧答题吧,便走开了。
⑬然而,我还在纳闷着。一张小纸片,用手也完全可以撕得很整齐,为什么一定要找把小刀来呢?
⑭考试结束后,我道出了心中的不解。那位女老师笑了,说,这个女生所残缺的,是一只手。我不想在她面前,用自己灵巧的手指头去撕那张纸片,那样的话,会撕碎这个女孩的心。我满考场去寻找一把小刀,就是想借助小刀,避开对她的这种伤害。”
⑮一直以来,小刀在我心中不过是一片冰冷的铁片而已。而那年春天我懂得了,原来即便是锋利而冰冷的一片小刀,也会裁剪出人性的温暖来。
(摘自《青年博览》)

( 1 )文中第②段中的加点词语“这个细节”具体指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 2 )通读全文,说说第②段末句中“秘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分条陈述。

( 3 )作者对女生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 4 )本文的刻画人物细节尤为精彩,请对第(11)段中划线句进行赏析。

( 5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屠格涅夫说:“人生之最美,当是一边走,一边拣拾散落在路边的花朵,那么,你的人生,都将芬芳美丽。”走得太快了,四野的花朵,就一朵一朵地消失了;遍地的草叶,就一片一片地黯淡下去。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走,轻嗅草长的幽香;慢慢走,静听花开的声音……

请以“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逐點崩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