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和田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与上联“喜鹊登枝盈门喜”搭配最合适的下联是( )
A: 更同孟德有雄心
B: 春花烂漫大地春
C: 心怀虚谷安度晚年
D: 萱草长春庆古稀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nì)笑 (xiù)觉 并(dì)
B: (zǐ)妹 菡(dàn) 徘(huí)
C: (jī)斜 (yìng)答 荷花(gěng)
D: 负(hé) (yīn)蔽 莲(peng)
3、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 )
A: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 发于天赖,本乎人情
C: 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 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4、晁盖在曾头市被( )射中脸部,后来不治身亡。
A: 史文恭
B: 高俅
C: 高衙内
D: 蔡京
5、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战粟 热忱 络绎不绝 无可耐何
B: 螺旋 恍惚 焦燥不安 含辛如苦
C: 寂寞 篷勃 整齐划一 轻举忘动
D: 震撼 斑驳 滥竽充数 通宵不眠
6、找出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
A: 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B: 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C: 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
D: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
7、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骗(kuānɡ) 阴(huì) (jié)据 而不舍(qì)
B: 粗(zhuō) 空(lòu) 热(zhì) 面面相(qù)
C: 旁(wù) (xiè)渎 防(dī) (shì)才放旷
D: 职(chèn) 狡(jié) 愿(sù) 根深(dì)固
8、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荡然无存 大庭广众 无动于忠 巧妙绝伦
B: 迥乎不同 日薄西山 恪尽职守 春华秋实
C: 吹毛求疵 顶礼摩拜 通霄达旦 望眼欲穿
D: 骇人听闻 随声附合 更胜一筹 因地治宜
9、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水乡小镇,一条百来步的小街,九曲连环,倒有十来座 的小桥相衔。
(2)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 安排。
(3)把朋友送上火车,直到火车开动了,他才 地转身离去。

A: 精巧 适当 若有所失
B: 奇巧 适当 若有所思
C: 奇巧 适度 若有所失
D: 精巧 适度 若有所思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道理很简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和但丁未能获得自己的心上人,才创造出动人心魄的《歌集》与《神曲》;屈原在政治上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行吟泽畔,才有了伟大的《离骚》诗篇。

①文学创作正是填充人生缺陷、照亮人生黑暗的理想化表现

②就得把自己变成世界的光源

③如果人不想忍受黑暗

④用自身发出的光来照亮世界

⑤没有照明的光源时

⑥当世界一片黑暗


A: ⑥⑤③②④①
B: ③②④⑥⑤①
C: ①⑥⑤③②④
D: ⑥⑤④③①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 1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一种并作赏析。
( 2 )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累嚣嚣;人不知,亦翼。”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节选自《孟子尽心上》)

【注】①宋勾践,人名。②游:游说各国君主。③语:告诉。④嚣嚣:自得其乐、无欲无求的样子。⑤斯:副词,相当于“则”。⑥得己:得之于己,即自得其乐。⑦泽:思泽,思惠。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安居而天下________

②必敬必________

③泽于民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3 )甲乙两文段中都提到“道”,请结合文段,说说孟子理想中的“道”的内涵。
( 4 )孟子长于说理。请根据甲乙两文段,举例说明孟子说理的方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迎着风,一顶草帽


①一顶金黄的草帽,是父亲刚从集市上买来的,还带着干燥的草香。


②小时候的我,总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尤其是在夜晩露天的打麦场上,我们一家人吃过了饭,聚集这里,一边看守麦子,一边聊天,望着满天眨眼的星光,一盏茶工夫,我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天光大亮,口水溢漫了父亲的草帽,抖一抖,像荷叶上的水珠。


③白天的草帽多半属于父亲,父亲要么用它来遮挡毒辣的阳光,要么用它来遮挡被风吹散的麦糠。所以,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草帽里总有淡淡的麦香,那是收获的气息。


④一场活忙下来,那草帽,就属于我了,我把它连同叔叔的那一顶扣在一起,“砰——哐哐,砰——哐哐……”两顶草帽,像乐器中的铙儿一样碰在一起,草帽相撞哪里会有声音?那声音,是农场上闲下来的父亲的杰作,父亲,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优秀的配乐大师。


⑤清楚地记得,父亲帮我“配乐”时,还会禁不住手舞足蹈,那舞蹈,像极了蒙古的摔跤。当然了,蒙古摔跤是我后来才知道的。那是在电视上,早已忘记了那是一档什么综艺节目,只记得我拉着厨房里忙碌的妈妈,“妈妈快看,那两个人在学爸爸……”妈妈扑哧一声笑了,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那是‘蒙古摔跤’!我哪里信妈姆的话,因为,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只有爸爸才会把舞蹈跳成那样夸张。”


⑥“砰——哐哐”,爸爸黝黑的脸膛上盛放着璀璨的笑容,那笑起来的皱纹,分明就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伴随着两顶碰在一起的草帽,爸爸的脸上浪花浮动。爸爸一跳起这种舞蹈,仿佛从来就没有疲惫过,直到我拿草帽的手累酸了,爸爸才停下来擦汗。


⑦记得有一两次,我也抢过毛巾给爸爸擦过汗,当时的爸爸突然变得好安静,高兴地让我撩,不知为什么,每次还都闭上眼睛,可能是也想起了他的童年吧,要不然,为什么每当爸爸睁开眼睛,总会眼眶湿润呢?


⑧爸爸的草帽,不止能在夏天发挥作用。到了来年春天也一样。到了春天,爸爸用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就让草帽飞上天。他先用两片细长的竹篾撑在帽肚里,然后,随便在帽檐上系上一根长长的布条,再绑土一条长线,一顶草帽做成的风筝就这样飞上天了!


⑨现在依稀记得,那系在帽檐上的布条总是红色的,像面细长的旗帜在空中飘扬,又多像一只金黄色的鸟,摆动着火红的尾天空遨游。春天的旷野里,我和父亲奔跑着,翻越一个又一个田垄,直跑到村口的妈妈唤起我的名字,那是要吃饭了。


⑩那时候,我总会边吃边说,说爸爸是个发明家。每当我这样夸奖爸爸,一旁的妈妈总会撅起嘴唇。我一看妈妈吃醋了,忙用爸爸交给我的“招数”——妈妈,你是个美食家啊!接着,我们一家人都哄堂大笑。


⑪光阴荏苒,记不得这样的场景过了多少个年头。现在,我定居城市,父母依然留在乡下。前几天,母亲从乡下打来电话,结束时,母亲突然说:“你们要个孩子吧,你爸爸整天念叨着重操旧业呢!”


⑫我明白爸爸“重操旧业”的意思,眼泪簌簌地流了下来,脑海里重现多年前的场景:一样热闹的打麦场,一样的旷野,一顶草帽,迎着风!

( 1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2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⑫段中“重操旧业”在文中的意思。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在“我”的印象里,爸爸练习蒙古摔跤,为“我”嬉戏,伴“我”童年。
B: 文中第②段,“我”喜欢在夏天枕着父亲的草帽酣眠的叙述,为下文情节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C: 文中第⑥段,爸爸笑起来的皱纹分明是夏天成熟的麦浪,一波又一波在脸上浮动,说明爸爸为“我”跳起舞来,仿佛从来没有疲惫过。
D: 文中第⑨段开头一句使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草帽带给自己的快乐时光,留给自己的难以抹灭的印象。
E: 文章善于捕捉细节,语言清新隽永,有绘画的色彩美。
( 4 )分析题目“迎着风,一顶草帽”的含义和作用。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 1 )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
( 2 )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
( 3 )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 4 )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 5 )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 6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一)请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二)每个人,只要他身在社会,就会有他自己的角色,就需要尽自己的责任,要有一定担当。为人子女,尽孝道,是一种担当;作为学生,完成作业是一种担当;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一种担当;作为中华儿女,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一种担当……

请以“担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选择第(二)题,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又是一个春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