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佛山三水健力宝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家乡的土特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有笑纳了。
B: 奉上拙作一本,鄙人才疏学浅,书中谬误甚多,敬请斧正。
C: 我因临时有事,不能光临贵校的家长会,深表歉意。
D: 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书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 , 而要深刻思考,分析研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B: 警察叔叔在和歹徒奋力搏斗,却有不少人袖手旁观 , 在一旁看热闹,实在叫人痛心。
C: 一有时间,王大朋就孜孜不倦地征战在麻将桌上,常常一打就是十几个小时。
D: 像小刚偶尔在自习课上讲几句话这样的问题,你就不要吹毛求疵了。
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 )
A: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D: 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4、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的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
B: 爸爸不愧是作家,跟自己的亲骨肉也咬文嚼字 , 而且也不肯赏一句振奋人的话。
C: 一向要强的她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忍俊不禁地哭了。
D: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锁屑 蒙昧 眼花缭乱 正襟危座
B: 妥贴 赋闲 寻欢做乐 潜滋暗长
C: 怯懦 秀颀 诚皇诚恐 为富不人
D: 狼藉 锃亮 义愤填膺 骇人听闻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B: 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
C: 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D: 临沂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7年初,双岭高架路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
7、(2017年中考湖北武汉卷)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B: 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C: 原始人类阅读的对象就是大自然:山峦在蔚蓝的天空下寂静绵延,野鹿在蜿蜒的溪流旁边悠闲漫步。
D: 历史正剧往往庄重严整,因为它倾向于真实再现,历史传奇常常灵动丰盈,因为它有较多理想色彩。
8、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锲而不舍 长途跋涉 翻来复去 义愤填膺
B: 随声附和 转弯抹角 草长莺飞 秩序井然
C: 毛骨悚然 锐不可挡 引经据典 苦心孤诣
D: 浑身解数 穷困缭倒 骇人听闻 猝然长逝
9、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 安塞腰鼓随着声音消失,各个舞者动作都戛然而止
C: 学成一门专业是艰苦的,一个人不可能一朝醒来就宣称自己大彻大悟 , 已掌握了这门学问。
D: 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云南因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种植各种蔬菜,每年都要大量生产优质的蔬菜销往沿海和国外。
B: 澳大利亚16岁少女杰西卡,在过去七个月时间里,成功穿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举成为有史以来不靠外力援助、独自驾驶帆船环游世界的最年轻水手。
C: 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D: 有人认为把金庸小说拿给中学生读一读,没有什么不好。也有人担心,将这些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武侠戏、江湖情纳入课堂教学,会在学生心中增加暴力文化的“因子”。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智取生辰纲》中白胜所唱之诗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注】①祈雨:祈求龙王降雨。②朱门:泛指富贵人家。③咽(yè):凝塞,使乐器发声不响。

( 1 )箫管迎龙的原因是________,农夫心如汤煮的原因是________。(用原诗句回答)
( 2 )两首诗在构思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
①略无处: 沿溯阻绝:
多趣味: ④哀转久

( 2 )翻译下列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3 )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 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 4 )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结合文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军号声声》
①“军号一响,那士气就鼓起来了,战士们就往前猛冲。在冲锋号的鼓动下,不久就冲上了阵地,消灭了敌人,我军胜利了。”我刚到村口,就被这位满面红光的老人充满激情的话语吸引了过去,他有八十多岁的样子,站立都不稳,可话语声还很洪亮。周围那几个和他年纪相仿的老人,都很麻木的样子,任他自言自语,谁也没有接这个话茬。
②我们全家搬走这么多年后,我突然生出回来看看的念头,没想到在村口遇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他,他对那把铜号还是那么有感情。
③小时候,我对这把铜号是很羡慕的。不能亲手摸一摸、仔细看一看,总感到很遗憾。
④他的这把铜号,其实是有破损的,喇叭口处残缺一块,从这个地方向里还有一道裂纹。他每天都悉心呵护着,用一块纱布仔细擦拭,特别是到破损处时,会格外轻。
⑤擦完后,他就把铜号横过来,在眼前轻轻转动着,转完一圈,看擦得行了,就抬起头来,郑重地用右手握起来,举到眼前,右眼对铜号嘴儿认真看去,然后挪到左眼前,右眼眯起来,用左眼看一会儿,然后才慢慢放到自己嘴唇前。我们认为他就要吹响这把铜号了,可他总是让铜号和嘴唇似接触又不接触的,最终也没有吹响。
⑥我们都很失望,几乎异口同声地发出失望的长叹:“唉——”
⑦这时,他才会转过头来,看我们一眼:“怎么,想看看?”
⑧我们凑上前去。他把铜号在我们眼前晃了晃,然后陷入沉思,轻轻地说:“我的战友正吹着冲锋号,敌人的炮弹就打过来。”停一停,喉结滚动了几下,又接着说:“他就牺牲了,铜号也炸成了这个样子。”他轻轻地抚摸着,眼中有些光亮闪动着。他神情怔怔的。“战友牺牲后,这把号就再也没有吹响过,但其实它是整天响着的。”说到这里,他会把铜号的喇叭口放在耳朵边,认真倾听。不一会儿,左脚就开始一点一点的,好似铜号真的响了,他是在配合着那节奏似的。过了半天,他把那已经破损的喇叭口伸向我们:“你们听,声音真响亮。”
⑨我第一个凑上前去,歪着头,让自己的耳孔尽量对准铜号,仔细地听着。除了风偶尔滑入号管发出一丝嗡嗡声外,其余什么也听不到。
⑩他生气地把手一挥:“去去去,不中用的小毛孩子!”
⑪我发现,周围几个老人对他的说法也都不认同。甚至说他脑子在战场上被震伤了,留下了毛病。
⑫想不到,二十多年过去了,他对铜号依旧这么痴情。我看到破损之处的断茬显得更黑了,有些地方析出细密的小米粒大小的绿色斑点,裂缝的颜色也显得更深了,其余的地方一如既往地锃亮放光。看来这些年他一直没有停止过认真地擦拭维护。
他见我这么认真地看着,浑浊的眼中似有火苗跳动了一下。“我知道,只要对着耳朵听,就能听到军号声声,连续不断,很响亮的。”我庄重的神情,引起了周围几位老人的注意。
⑭他也神情一振,脸上有了笑意,小心翼翼地把手伸过来,让铜号的喇叭口对着我,我赶紧歪歪头,凑过耳朵,认真地听着。另外几个老人围上前来,惊奇地问道:“真听到了?”
⑮我庄重地告诉他们:“是的,听到了。”
⑯那几个老人木然地看着我。
(文/高军,有删改)

( 1 )从全文来看,围绕“军号”,我的感情变化如何,请在空格上填写上恰当的词语。

( 2 )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文以什么线索来讲述故事?
②第⑮段中“我庄重地告诉他们:是的,听到了。”,请根据文章意思,“我”听到的是什么?

( 3 )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两处,并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

( 4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文章③—⑪段运用了插叙的写法,交代军号的来历以及老人能听到军号的原因,突出老人这一人物形象。
B: 第⑬段的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得修辞手法,生动 形象地表现老人发现“我”关注他的军号却听不到军号声音而怒火中烧的愤怒心情。
C: 本文在选材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小见大,平中见奇,赋予人物深刻的感情, 让人对老人的遭遇唏嘘感叹,同时也对那些老人麻木的心痛。
D: 本文故事时间跨度大,但是情节简单,朴素的语言中,抒写了作者对老人及其战友的一曲赞歌。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①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安鸟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④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 1 )文章第②段“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中“这种”指代什么?
( 2 )文章第②段中“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结合选文概括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
( 3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请你说说这句话的含意,并体会该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 4 )文章第④段中的句子“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作者说这句话的理由是什么?
( 5 )从选文看,作者表明了自己什么观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想象你正在参加“新闻写作”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下列材料,撰写一则新闻。

材料一:第七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启动,启动仪式上,斯琴高娃、陆树铭、臧金生、赵保乐、李伟建、温玉娟、于月仙、韩月乔、王璐瑶、陶宇佳等演员获邀担任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形象大使暨临沧市旅游形象大使。

材料二: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新影集团、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广播电视局、临沧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材料三:从2013年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永久落地临沧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届,1.5万余部优秀微电影作品参评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万余名嘉宾和专家学者云集临沧。

材料四:第七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启动仪式6月19日在京举行。第七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将于2019年11月上旬举行。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__∝星愿”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