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地步,境地) B: 花儿们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C: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D: 妈妈动不动就在我身边絮絮叨叨的说,我只好假装听着。(形容说话啰嗦) |
2、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倾听使人_______,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_______,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_______,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_______,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B: 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 C: 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 D: 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 |
3、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 B: 《孤独之旅》是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的作品,选自《草房子》,他还有许多作品如《青铜葵花》、《红瓦》等值得我们一读。 C: 作为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代表人物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他以热情洋溢的语言,高度评价了伏尔泰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热情礼赞了他的思想和人格力量,呼吁人们从他那里汲取斗争的勇气。 D: 《故乡》是鲁迅先生回忆儿时生活的一篇散文,选自《朝花夕拾》,文中的健康活泼的少年闰土形象令人难以忘怀。 |
4、 | 下面古诗词曲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用于赠答的七律,全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精神。B: 《赤壁》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题发挥发议论感慨,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后果,而是反说其事,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表达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C: 《过零丁洋》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达了作者的忧国之痛,以及在不幸被俘的处境下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决心和豪情壮志。 D: 《山坡羊•潼关怀古》先写作者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再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最后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
5、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师们每天加班加点地改作业真是可歌可泣。 B: 盗贼索性躲进了小楼,兀兀穷年地研究起了如何躲避警察的追捕。 C: 可悲的是,有太多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却鲜为人知。 D: 班长小袁天天晚上打游戏,成绩一落千丈,真是令人刮目相待。 |
6、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执着/着急 燕山/燕然勒功 曲折/九曲连环 B: 捂着/醒悟 泄密/一泻万丈 忏悔/纤纤细手 C: 别扭/告别 调皮/南腔北调 禁止/忍俊不禁 D: 商酌/烧灼 诧异/叱咤风云 掠夺/仙露琼浆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 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而且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
8、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公园的一角,几个小姑娘正在排练舞蹈,看上去都是十二、三岁的样子。B: 为了考取功名,封建社会里许多读书人埋首于“四书”、“五经”之中,甚至有人终生不曾读过其他的书。 C: 花圃里培育着各种花苗:牡丹、玫瑰、月季、海棠、芍药、百合等…… D: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追问:“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
9、 |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蒹葭》选自《诗经·秦风》。B: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宋代散文家,字景濂。 C: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D: 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
10、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你心情烦闷时,可以通过听音乐、写日记、野外散步等方式进行排解。 B: 一滴水,带着夙愿 ,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与徘徊,终于来到丽江。 C: 九十岁高龄的歌唱家郭兰英始终保持着普通人的姿态,为中国歌唱事业的发展马革裹尸。 D: 对上级的指令、单位的规定阳奉阴违 , 这样的人最终没有好结果。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 1 )从诗中的“ ________ ”、 “ ________ ”、“ 昼梦”、“南风”等意象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夏季的生活场景。( 2 )本诗中“偷”字用得好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
比较阅读。 (甲)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齐欲伐魏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注释:①淳于髡(kū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②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 极:筋疲力尽地跑,废:精疲力竭地 追 ( 1 )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神弗福也(福:幸福) B: 又何间焉(间:间隔) C: 以顿其兵(顿:使……困顿、困倦) D: 小大之狱(狱:监狱) ( 2 )下列划线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肉食者谋之 公将鼓之 B: 以顿其兵 以塞忠谏之路 C: 吾视其辙乱 其真无马耶 D: 临溪而渔 而擅其功 |
邮政局长
泰戈尔
我们这位邮政局长一参加工作,就被派往乌拉普尔村任职。乌拉普尔村很小,附近有一家靛蓝作坊,作坊的老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这儿建立了一所新邮政局。
邮政局长是加尔各答的年轻人。来到这座小村庄,他的境况,与从水中捕获扔在岸上的一条鱼类似。他的办公室设在一间铺八扇草顶的昏暗茅屋里。不远处,长满浮萍的池塘四周,是茂密的树丛。靛蓝作坊的账房先生和员工,平时没有空闲,被认为是不配和文化人交往的一群人。
这个加尔各答青年也不善于与人打交道,到了一个陌生地方,不是过于清高,就是过于拘谨。所以,他和当地人几乎不交往。每天他的业务不多,有时候写两首诗,诗中抒发的情绪,让人觉得,他一整天望着飒飒颤抖的树叶和天上的云彩,日子过得相当舒畅。然而,心灵之神知道,如果《天方夜谭》中的哪个魔鬼跑来,一夜间砍光枝繁叶茂的树木,修筑一条宽阔的马路,一排排摩天大楼挡住人们仰望天上云彩的视线,那么,这个半死不活的有教养的人就能获得一种新生活了。
邮政局长的工资很少,必须自己做饭吃。村里一位失去双亲的孤女为他干活儿,换一口饭吃。这女孩名叫罗德娜,十二三岁光景,她出嫁的可能性至今尚未显现。
黄昏时分,从牛厩里冒出熏蚊的一圈圈白烟,灌木丛中蟋蟀㘗㘗地叫着。远处的村子里,如痴似狂的一群包乌尔游方艺人,敲锣打鼓,吟唱民歌。诗人独自坐在幽暗的游廊里,望着抖动的树叶。当心中涌起一阵微澜时,他就在屋子的角落里点亮一盏光线微弱的油灯,喊道:“罗德娜。”
罗德娜坐在门口,正等着他叫喊。不过,听到他叫一声她不进屋,故意问:“什么事,先生?干吗叫我?”
邮政局长问:“你在干什么?”
“我得马上去生火——厨房里——”
“厨房里的活儿先放一放,先给我装袋水烟。”
罗德娜立即鼓起腮帮子,使劲儿吹着水烟管,走进屋里。
邮政局长从她手里接过水烟,忽然问道:“嗯,罗德娜,你想你妈妈吗?”
好多年前的事,罗德娜还记得一些,可有一些已忘掉了。比起妈妈,她更喜欢爸爸。她至今隐隐约约记得爸爸的模样。干了一天的活儿,爸爸傍晚回到家里,有一两天傍晚的情景,像画一样清晰地印在她的心扉上。
罗德娜一面说话一面走过去,坐在邮政局长脚边的泥地上。她记得她有一个弟弟。在几年前雨季的一天,姐弟俩在池塘边,用折下的树枝当钓鱼竿,假装钓鱼。比起其他许多重要事情,这一幕更多地在她心里浮现。
就这样聊着聊着,夜渐渐深了,邮政局长也累了,不想再做饭。好在还有上午的剩饭,罗德娜赶紧生火,烙了几块饼,两人凑合着吃了顿晚饭。
一天又一天,傍晚时分,在这间大茅屋的角落里,邮政局长坐在办公室的木椅子上,也讲自己家里的事儿。谈他的弟弟、母亲和姐姐,谈他独自旅居他乡想起来让他心里恓惶的人。久而久之,这个少女仿佛成了他家的成员,交谈的时候,也称他家某人是妈妈、姐姐和哥哥,好像早就是她的亲人似的。甚至把她想象的他们的模样,画在她幼小的心版上。
“我一点一点地教你识字吧。”邮政局长说。
说罢,一个中午,他教她读孟加拉语字母:o、a……没过几天,就教她复合字母了。
斯拉万月,阴雨绵绵。河流、沼泽、沟渠里涨满了雨水。白天黑夜,雨声、蛙声不绝于耳。乡村的土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去赶集,必须乘船。一天早晨,下起倾盆大雨。邮政局长的女学生在门口等了很久,也没有听到平日准时听到的呼叫声,就拿着书本,蹑手蹑脚地走进屋里,只见邮政局长躺在床上。她以为他在休息,就又无声地往外走去,却忽又听见喊声:
“罗德娜!”
她急忙转身问:“大哥先生,刚才你睡着了?”
“我觉得身上不太舒服,”邮政局长有气无力地说,“你用手摸一下我的额头,看看是不是发烧了。”在举目无亲的外地忍受病痛的时刻,他在心里是多么渴望母亲和姐姐那样温柔的女性坐在自己的身旁啊。他这个外地人的心愿没有落空。少女罗德娜已不再是少女,此时此刻,她充当了母亲的角色。她请来郎中为他看病,按时喂他丸药,整夜守在他的床头,为他做有营养的饭菜,上百次地关切地询问:
“噢,大哥先生,你感到好一点儿了吗?”
几天以后,瘦弱的邮政局长从病床上起来了。他暗自打定主意,再不能拖延,无论如何都要从这儿调走。他向加尔各答总局写了报告,陈述当地卫生条件极差,要求调动工作。
完成了照顾病人的任务,罗德娜回到了门外原先的位置上,再也听不到邮政局长像先前那样叫她。她常常向屋内窥视,看见邮政局长心不在焉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在罗德娜期望他叫她时,他心神不定地在等候总局的答复。她坐在门外,上千次地温习她的旧功课。她担心哪天他突然叫她,她会把学过的复合辅音念错。过了一个星期,一天傍晚,她终于听到期望的喊声,她兴奋地走到屋里,明知故问:
“大哥先生,你叫我吗?”
“罗德娜,我明天要走了。”邮政局长说。
“去哪儿?”罗德娜问。
“回家。”
罗德娜忙问:“哪天回来?”
“不回来了。”
过了一会儿,罗德娜慢慢地站起身,进入厨房烙饼,动作不像往日那么麻利。也许是许多杂念涌上了她脑际的缘故。邮政局长吃完饭,罗德娜问道:
“大哥先生,你把我带到你家去吗?”
邮政局长笑笑说:“那怎么行!”
终究是什么原因不能带她去,他觉得没有解释的必要。
整整一夜,无论是清醒时还是在梦中,她耳边一直回响着邮政局长带笑的声音。
“那怎么行!”
邮政局长早晨起床,看到他的洗澡水准备好了。按照加尔各答的习惯,他每天用新打的河水洗澡。她不便问他什么时候动身,而估计一大早又需要用水,所以夜里就从河里把他的洗澡水打来了。
洗完澡,邮政局长喊了一声。罗德娜轻手轻脚地走进屋里,静静地看了一眼他的脸,等候他吩咐。
“罗德娜,”邮政局长说,“我会叮嘱接替我工作的人像我一样照顾你。你不要因为我离去而发愁。”
毫无疑问,这番话说得非常真诚,发自一颗仁慈之心。可谁真正懂得女人的心呢?罗德娜这一段日子默默地忍受了主人的多次责备,可她忍受不了这番温和的话语。她心潮翻滚,流着泪说:
“不,不,不用你对那人说什么,我不想再待在这儿。”
邮政局长以前从未见过她这样拒绝别人的好意,一下子愣住了。
新邮政局长来了。老邮政局长把邮政点的事务交代完毕,准备动身。临走的时候,他把罗德娜叫来说:“罗德娜,我从未给过你什么东西,今天我要走了,给你留下点东西,能帮你过一段日子。”
留下了路上的费用,他从口袋里取出了所有的薪水。
罗德娜咚地跪倒在地,抱着他的脚说:“我求求你,我求求你了,别给我什么东西。我求求你了,用不着别人为我操心。”说完,飞快地逃走了。
卸任的邮政局长长叹一声,手提着旅行包,把伞扛在肩上,画有蓝白线条的一只铁皮箱子,让脚夫头顶着,慢慢地朝码头上的船走去。
他登上船。船开了。
雨季满涨的河水好像大地汹涌的泪水,在船的四周潺潺地流淌着。这时,他感到一阵心酸。一个普通农村少女的凄楚面容,仿佛是遍布世界无从言传的隐痛的显现。他起过“返回去,把人世之怀外面的孤女带走”的念头。但此时风鼓满白帆,水流湍急,村子被抛在后面,河边的焚尸场清晰可见。他这位在河流上飘零的旅人淡漠的心中不禁产生一个理性的看法: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离别,多少这样的死亡啊。我回去有什么好结果?这世界上,谁是谁的什么人呀!
但是,罗德娜心里没有产生任何理性的看法。她在邮政局长的屋子的四周,流着泪走来走去。也许,她心里有过一丝希望:大哥先生要是回来的话——受这个想法的束缚,她一直不愿远远地离开这儿。
(本文有删改)
( 1 )根据选文的内容,完成情节脉络图。
A.邮政局长永远也不会回来了,罗德娜的希望落空。
B.邮政局长不久归来,带走了罗德娜。
材料一: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命名为“黑洞”。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黑洞的密度极大,根据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密度=质量/体积,为了让黑洞密度无限大,而黑洞的质量不变,那就说明黑洞的体积要无限小,这样才能成为黑洞。黑洞是由一些恒星“灭亡”后所形成的死星,它的质量极大,体积极小。但黑洞也有灭亡的那天,按照霍金的理论,在量子物理中,有一种名为“隧道效应”的现象,即一个粒子的场强分布虽然尽可能让能量低的地方较强,但即使在能量相当高的地方,场强仍会有分布,对于黑洞的边界来说,这就是一堵能量相当高的势垒,但是粒子仍有可能出去。
霍金还证明,每个黑洞都有一定的温度,而且温度的高低与黑洞的质量成反比例。也就是说,大黑洞温度低,蒸发也微弱;小黑洞的温度高蒸发也强烈,类似剧烈的爆发。相当于一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大约要1x1066年才能蒸发殆尽;相当于一颗小行星质量的黑洞会在1x10-21秒内蒸发得干干净净。
(摘自知乎)
材料三:
人民网北京4月10日电(李依环)北京时间21时07分,人类首张黑洞真实影像在全球六地同步发布。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团队共同发布了这一重大成果。
新闻发布会上,专家表示,此次发布的黑洞图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essier87(简称“M87”)中心的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
专家介绍,该图像的许多特征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完全一致,在强引力极端环境下进一步验证了广义相对论。通过研究这个图像,人类将揭示出黑洞这类天体更多本质。
据悉,“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合作由全球13个合作机构组成,中国科学院天文大科学中心(CAMS) 是其中之一。CAMS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和上海天文台共同建立,其中上海天文台牵头组织协调国内学者参与了此次合作。
(摘自人民网)
材料四:
黑洞,从预言走到眼前
191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以其天才的想象力预言了“黑洞”的存在。一年后,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发表了第一个广义相对论方程的完全解,计算出了“史瓦西球体”的出现,这一版本的“黑洞”不带电荷,也不旋转。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家们尝试各种办法来验证“黑洞”是否真实存在。
在此次拍照前,科学家们通过各种间接证据来表明黑洞的存在:其一,恒星、气体的运动透露了黑洞的踪迹。黑洞的强引力会对周围的恒星、气体会产生影响,可以通过观测这种影响来确认黑洞的存在;其二,黑洞会吸积其势力范围里的一切物质,通过它“吃东西”发出的光来判断黑洞的存在;其三,通过看到黑洞成长的过程“看”见黑洞。
种种类似的证据,无不说明黑洞的真实存在。2015年,人类第一次听到了两个黑洞相互绕转合并所产生的引力波之声。但这些都还是间接的,科学家们迫切希望直接“看”到黑洞。这将给科学研究,包括理论解释带来巨大信心。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研究员告诉记者,“黑洞是一个特殊的天体,也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天体,要描述它无非弄清楚三个指标:质量、电荷和自转。”天文学家们将宇宙中的黑洞根据质量分成三类:恒星级质量黑洞(几十倍至上百倍太阳质量)、超大质量黑洞(几百万倍太阳质量以上)和中等质量黑洞(介于两者之间)。黑洞的势力范围,称作黑洞半径或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
广义相对论预言,由于黑洞的存在,人们将会看到中心区域存在一个由于黑洞视界而形成的阴影,周围环绕一个由吸积或喷流辐射造成的如新月状的光环。黑洞阴影则是人类能看到的最接近黑洞本身的图像。
“由于黑洞的尺寸正比于它的质量,黑洞质量越大,黑洞阴影越大。”沈志强说,此次拍照选择的主角——M87中心的黑洞质量巨大,又相对接近地球,是从地球上看过去角直径最大的黑洞之一,也因此成为黑洞成像的一个完美目标。
(摘自光明日报)
( 1 )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归纳黑洞的特点。黑洞会吸积其势力范围里的一切物质,通过它“吃东西”发出的光来判断黑洞的存在。
( 3 )将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有可能”改为“可以”行吗?为什么?一个粒子的场强分布虽然尽可能让能量低的地方较强,但即使在能量相当高的地方,场强仍会有分布,对于黑洞的边界来说,这就是一堵能量相当高的势垒,但是粒子仍有可能出去。
( 4 )请结合材料四选出正确的一项( )作文
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别人的关爱之中;当你睁开惺忪的睡眼,闻到早餐的阵阵香味;当你走在干净的街道上,看到路旁的青青小草;当你走在安静的教室里,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当你面对难题束手无策,同学们帮你解开疑惑……你是否想到了感激呢?
请以“感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①写出真情实感,力求语言流畅生动。②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