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先秦时叫《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为《诗经》。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B: 白居易认为,新乐府诗“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C: 故事“苛政猛于虎”和“不食嗟来之食”均出自《礼记》。 D: 杜甫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他关注民生,忧国忧民,被后人尊为“史圣”。 |
2、 | 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高尚”“乐观”“奉献”都是充满赞美、喜爱、肯定的褒义词,“愚蠢”、“丑陋”“无耻”都是充满贬抑、厌恶、否定的贬义词。 B: “激动”“悠闲”“强壮”“碧绿”都是表性质的形容词,前面都可以用表程度的词来修饰。 C: “人类”和“人”这组同义词存在集体和个体的不同;“散步”和“溜达”存在着语体风格的差异,前面书面色彩较浓,后面口语色彩较浓。 D: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句子中包含了两组反义词,构成鲜明的对比,使句子具有更为鲜明的感情色彩和更强的说服力。 |
3、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辆汽车碰在一株老树上,并没伤人……谁能刨根问底的要证据。 B: “半马赛”的起点,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美不胜收。 C: 在他的身上有着大相径庭又对立统一的两种气质:勇武奋进又敏思慎行。 D: 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听的不听,请见异思迁的打你的酱油。 |
4、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收集了《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十篇文章。 B: 《骆驼祥子》刻画了各色人物形象,如老实健壮的祥子,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些心理扭曲的小福子,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虎妞等。 C: “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这句话出自《傅雷家书》,这本书是傅雷翻译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某些章节汇编成册的。 D: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读者,原因就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同时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人文主义精神。 |
5、 |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裨补 妖娆 戳穿 得陇望蜀B: 缟素 合谐 徒峭 付汤蹈火 C: 避讳 汉沔 猝然 不言而喻 D: 和煦 斟酌 襁褓 滥竽充数 |
6、 | 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如果你身边的同学也存在着餐桌上浪费粮食的现象,你将怎样去劝说他?下面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不要浪费粮食,你把剩下的饭菜都吃了! B: 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让我们一起加入“光盘行动”吧! C: 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赶紧把剩下的饭菜倒掉,不要让别人看见了。 D: 不想吃的食物就这么倒掉了,你不觉得这样太浪费了吗! |
7、 | 下列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 , 情节曲折。 B: 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 , 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C: 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 , 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D: 中国科学家在航天技术研究领域中,殚精竭虑 ,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
8、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 ④③①⑤②B: ③②⑤①④ C: ③①⑤②④ D: ④⑤①③② |
9、 |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颜值”“菜鸟”“潜水”“朦胧”这几个词词性相同。 B: “采、集、鲜、从”是会意字,“休、苍、问、翔”是形声字。 C: 短语“天高云淡”“ 女足晋级”“ 恢复平静”“美丽如画”的结构各不相同。 D: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
10、 |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B: ①③②⑤④ C: ⑤③④②① D: ⑤④②③① |
阅读训练 阅读冰心的《繁星》完成下列问题: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 1 )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 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 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 “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 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B: 箪瓢屡空,晏如也晏:安乐,安然 C: 造饮辄尽造:往,到 D: 既醉而退退:回去,回家 ( 2 )下列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或置酒而招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B: 以乐其志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 不戚戚于贫贱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 无怀氏之民欤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一句,点明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B: 文章主要写了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 C: 文章在写作上,多用否定句,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守。 D: 文末的“赞”,是传记的一种体式,是称赞、赞美的意思。在这里,是赞美自己如古人一样高尚。 |
武汉成为全国高铁“米”字网心脏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程凤 通讯员孟立) 动车飞宜万,蜀道变坦途。昨日上午,武汉至重庆的首趟动车D2251次满载着旅客,在如画美景中穿梭6小时50分钟后,到达重庆北站。至此,沪汉蓉沿江铁路大通道升级为动车通道,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式形成。
早上7点50分,白色的D2251次列车静静停在汉口火车站内,不少旅客正在和它合影。15分钟后,它载着700多位旅客一路向西,将风光旖旎的巴山楚水连珠串玉。“动车像长了翅膀一样往前飞。”50多岁的武汉市民王女士说,“以前去重庆坐普快车,光路上就要15个小时左右,太不方便了,所以我一直没去。现在好了,7个小时到重庆,我准备去渣滓洞等红色景点看看。”
10点08分,列车驶出宜昌东站,开进“世界最高建设难度”的宜万线。白云在山顶游弋,列车在隧道中穿行,小溪在山涧下细流。下午2点54分,奔驰了6个多小时的动车慢慢停在了重庆北站。
1909年,詹天佑主持开建川汉铁路湖北段部分线路。后来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里重提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只是这些宏伟蓝图,都消失在崇山峻岭中。100多年后,动车组已在这条动脉上畅通无阻。
沪汉蓉沿江铁路全线通行动车,标志着横贯我国东西的沿长江铁路快速大通道真正形成。它与南北快速交通干线京广高铁等在武汉十字交会,与四通八达的其他动车线路,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
武汉铁路局介绍,全国铁路昨日调整了运行图,除了沪汉蓉开通高铁外,武汉今日还将开通到沈阳的高速动车。至此,每天有701趟列车经停武汉,其中动车430趟,占比6成左右。旅客在武汉乘坐动车可至全国18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覆盖大半中国。
武汉铁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武汉将与东南西北1000公里范围内的特大城市更加紧密相连,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实现半日直达,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 1 )从新闻体裁来看,这则新闻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这种新闻题材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擦星星的人
王伟锋
①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②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书面检查。
③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数学应用题。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晚上在我这里补课。”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④一会儿,潘老师回来,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目,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窗外的星空。
⑤等他忙完,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许是忘记了,他竟没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⑥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我狼吞虎咽,还没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⑦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了,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⑧潘老师他从不缺课。记得深秋时节的一天,大雨如注,上午第三节课,踏着铃声,他匆匆赶来,裤腿挽得老高,裤子上溅满了黑黝黝的泥巴,黄胶鞋里不时“吧唧吧唧”朝外冒泥浆,或许是刚从田里赶来,他在讲台上边走边讲,不时哈气搓手。我发现,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⑨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要知道,潘老师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了,下课铃响,布置完作业,才踩着泥泞的黄胶鞋,匆匆而去……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在我心里,他是永远的恩师。
⑪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得全身只剩下一把骨头。我走进阳台,默默地遥望星空。窗外的星星,时隐时现。让我想起来多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⑫那夜,我梦到了星空,上面繁星点点,也梦到了潘老师,他还是那么瘦削单薄,满身粉笔尘,他使劲擦着什么。
⑬“潘老师,您干什么呀?”我问。
⑭“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摘自《教师博览》2020年第3期,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体会“我”对潘老师的感情变化,完成下面的填空。我________潘老师→我________潘老师→我________潘老师→我感念潘老师
( 2 )概括文中的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 4 )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擦星星的人”好在哪里。领悟往往就在一瞬间。莫顿·亨特在父亲指导下走下悬崖的那一刻,懂得了要把困难化整为零;鲁迅看到藤野先生返给自己修改后的讲义的那一瞬,懂得了纯粹的师生情谊;郑振铎在目睹黑猫衔鸟而逃时,懂得了忏悔……生活,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让你有所思、所叹、有所悟、有所得?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突然懂得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