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场足球赛下来,运动员________了大量体力。 ②在店员的________下,冲动的他购买了超出预算的电子产品。 ③知道所误杀的是珍稀动物后,他们并没有________,而是选择了自首。 A: 消耗 鼓励 落荒而逃 B: 消耗 怂恿 畏罪潜逃 C: 消费 鼓励 畏罪潜逃 D: 消费 怂恿 落荒而逃 |
2、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回忆鲁迅先生》一文是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捕捉老师日常生活琐事,包括饮食起居、会友、与家人相处等,以多片段组合的形式烘托出一个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B: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也是出自这部散文集。 C: 《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意大利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D: 《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狩猎(shòu) 脑髓(suǐ) 羁绊(pàn) 针灸(jiǔ)B: 哺育(bǔ) 亘古(gèng) 慰藉(jiè) 纤维(xiān) C: 藩篱(fān) 拮据(jū) 酝酿(niàng) 酗酒(xù) D: 咫尺(zhǐ) 荒谬(miào) 媲美(pì) 忏悔(chàn) |
4、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得益彰(zhāng明显) 龙吟凤哕(huì 鸟鸣声) 举箸(zhù筷子)提笔B: 惟妙惟肖(xiāo相似) 妇孺(rú 小孩子)皆知 强聒(guō过分啰嗦)不舍 C: 迥(jiǒng 差不多)乎不同 恃(shì 依仗)才放旷 浩瀚无垠(yín界限;边际) D: 沥(lì滴)尽心血 千山万壑(hè 山沟或大水坑) 锲(qì刻)而不舍 |
5、 |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背影》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著有散文集《背影》《你我》等。 B: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C: 《藤野先生》作者鲁迅,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等。 D: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6、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揩油(ká) 牵绊(pàn) 鬓角(bìn) 跋山涉水(bá)B: 撇嘴(piě) 谬赞(miù) 肖像(xiào) 山风乍起(zhà) C: 眼眶(kuàng) 尴尬(gá) 胆怯(què) 停滞不前(zhì) D: 茁壮(zhuó) 发酵(xiào) 怔住(zhèng) 啰啰嗦嗦(luó) |
7、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自栩(xǔ) 害(hài)人听闻B: 婆娑(suō) 鞠躬尽瘁(cuì) C: 呜咽(yàn) 如火如茶(tú) D: 粗犷(kuàng) 锲(qì)而不舍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B: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C: 汉十高铁全线贯通后,武汉至襄阳的运营时间大概差不多要缩短1个小时。 D: 通过开展发送红色短信,我们可以在发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市民素质。 |
9、 | 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均属于“上形下声”的一项是( ) A: 霖 简 茅 B: 盆 架 衷 C: 竿 露 慈 D: 管 案 贡 |
10、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霎时(shà) 翌日(yì) 矗立(chù) 险恶用心(wù) B: 拾级(shè) 眼眶(kuāng) 漩涡(xuàn) 相辅相成(fǔ) C: 褶皱(zhě) 堕落(duò) 虔诚(qián) 怒不可遏(è) D: 拙劣(zhuó) 缄默(jiān) 追溯(sù) 悄怆幽邃(qiǎo)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1 )“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描写“杨花落”“子规啼”的景象?(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乙】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①,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②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③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④,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⑤,六幕⑥相联如胠箧⑦,人履⑧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 【注】①级:层。②布:铺排。③贻(yí):赠给。④讫(qì):完毕。⑤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的束。弥:紧密。⑥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⑦胠箧:打开的箱子。胠箧,音qūqiè。胠:从旁边打开,打开。⑧履:走,踩踏。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①山门圮于河 圮:________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________ ③遂反潮流逆上矣 遂:________ ④患其塔动 患: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①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②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 3 )读了【甲】文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请用原文回答)( 4 )《河中石兽》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
江南可采莲
刘丽华
①莲蓬,是莲子的房子。它梗直,颔首在水中。
②“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盛夏的江南小城,街头随处有推着三轮车卖莲蓬的莲农,走走停停地叫卖,双手麻利地剥莲蓬,抠一把,放入小笸箩里,嫩绿的莲子,粒粒饱满,莲蓬莲子一色裁,引人注目。我走近,莲蓬润润的手感,能触到莲室里的湿度,就知这位大嫂是赶早采的嫩莲蓬。我挑拣几只碗口大的,一粒粒莲子送进嘴里,“莲子房房嫩”。吃鲜莲,就吃个嫩,嫩才清脆甘香爽口。天是热的,莲是凉的,人是乐的。
③我的老家江南水乡,最宜种莲。记得在家时,只要看到荷花开得热闹,就知道莲蓬一定有个好收成。荷花是次第盛开,莲蓬也是次第成熟,两天就可一采。我家的莲蓬,是那种“寸三莲”,三粒排列即长一寸,质地细腻,营养丰富,古时为“贡莲”。
④每到莲蓬成熟时,我家荷塘边总会聚集着从城里来的游客,他们以荷花荷叶莲蓬当背景,用相机拍照。那一池田田荷叶,如盖如伞,风一吹,一圈荷叶边翻下来,活像一把把挤挤挨挨的绿绸伞。荷叶间,“荷花正闹莲蓬嫩”,荷花盛开,千姿百态。有新人赶来拍婚纱照,新娘一袭洁白婚纱,宛如红荷中一朵亭亭玉立的白荷,以纯洁的荷花,来寓意美满的婚姻,真是绝佳创意。
⑤游客到来,谁也不会空手而归,都会买点莲蓬莲子,还有菱角。我们一般撑起竹篙,启动那叶小舟载上游客去采。采摘前,每人发一根铁钩,一支支莲蓬梗带刺,不能手碰,需用铁钩钩,钩近梗,攀下莲蓬摘下。游客们左右开弓,一钩一攀一摘,一只只莲蓬归筐。他们荡着小舟,头顶荷叶,手采莲蓬,嘴吃莲子,个个喜笑颜开。当小舟驶入荷塘深处,惊起一片水鸟时,有姑娘吟诵起李清照的词:“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仿佛那个九百多年前的女词人呼之即出,真感谢那一“误”,让词人体验一把水乡乐趣,也留给我们这阕脍炙人口的宋词;上年纪的游客唱起《洪湖水浪打浪》来,还学着歌里乡亲采摘的样子,采采莲蓬,又采采菱角;此时有小伙脱口而出“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这是白居易的《采莲曲》;更有人随声附和
“莲蓬摘下留空柄,把向船前探水深”,这是南宋诗人徐照的《采莲曲》;但此时这些都是我们的采莲曲……谈笑间,种莲人与采莲人的脸上都是满满的喜悦。
⑥莲蓬一箩筐一箩筐的采收回家,倒在院子的坪地上。一家老小剥莲蓬的场景热闹温馨。一人一个小板凳,围坐在一大堆莲蓬边,每人双腿上放一只小笸箩,两手忙碌地掰莲室抠莲子,抠出的莲子得分拣出老嫩,老的丢进共用的大箩筐,嫩的留在怀前的笸箩里,老的煮吃,嫩的生吃。一边抠,一边谈论莲事,说张爹家今年莲蓬长势喜人,他的亲家都来帮忙酿制莲子酒卖;李伯家莲蓬熟得早,已经卖过三回了……抠着,说着,从村邻家飘来了荷叶粉蒸肉香,我们姐妹去灶屋里吃几口水蒸荷叶包饭,喝几口莲子莲藕菱角肉汤,那荷叶的清香渗透进饭粒里,沁人心脾。
⑦但凡吃不了的鲜莲,全晒成干莲子,等人收购拿去加工成食材药材。干莲子,是一味健脾胃、补心肾、益精血的良药。母亲用干莲炖猪肚,加点生姜片,给我们暖胃补益身体。那时,一家人最爱的是一碗莲子枸杞粥,一般要到每年初秋才可喝到,因莲子采收了,干好了,母亲才有兴致从集市购回红枣、百合、银耳等与莲子配伍的食材,那些日子,餐桌上时不时会一人一碗那样红红白白的“神仙粥”,喝这个粥时,是我家最幸福的时光。
⑧当然,也有不好喝的,那是住在莲子里的胚芽,即莲心,味苦,却是一味药。如果舌尖发红了,那是心火上扬。用十根莲心煮水,尽管难以下咽,但喝上两三回,心火就压下去了。
⑨那些堆放一处的莲蓬壳,晒干后也是一味中药,叫莲房,味苦性温,归肝经,可化瘀止血。
⑩莲蓬,遍身是宝,却以一种颔首谦卑的姿态示人,它从污泥里拔起,却一身鲜绿洁净。
⑪原来,一个个莲蓬,盛满了乡愁,装满了人间故事。
(选自《人民日报 》2019年08月31日,略有删改)
( 1 )文章回忆了家乡有关 “莲”的哪些故事?请简要概括。①那一池田田荷叶,如盖如伞,风一吹,一圈荷叶边翻下来,活像一把把挤挤挨挨的绿绸伞。(赏析句子)
②抠着,说着,从村邻家飘来了荷叶粉蒸肉香,我们姐妹去灶屋里吃几口水蒸荷叶包饭,喝几口莲子莲藕菱角肉汤,那荷叶的清香渗透进饭粒里,沁人心脾。(赏析加点词语)
( 4 )文章以“江南可采莲”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周国平
①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是面对着中学生,我经常提的一个建议就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②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每个人都只拥有一次人生,如果你热爱人生,你就一定会无比珍惜自己的经历。珍惜其中的欢乐和痛苦,心情和感受,因为它们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为了留住它们,人们用摄影和录像保存生活中的若干场景。与图像相比,文字的容量要大得多,所以,我认为写日记是更好的留住自己的经历的办法。通过写日记,我们仿佛把逝去的一个个日子放进了保险柜,有一天打开这个保险柜,这些日子便会重现在眼前。对于一个不写日记的人来说,除了某些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外,多数往事会渐渐模糊,甚至永远沉入遗忘的深渊。相反,如果有日记作为依凭,那么许多年前的细节,也比较容易在记忆中唤醒。在这个意义上,日记使人拥有了一个更丰富的人生.
③日记是灵魂的密室。人活在世上,不但要过外部生活,比如上学,和同学交往,而且要过内心生活。内心生活并不神秘,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自己与自己进行交谈。你读到了一本使你感动的书,看到了一片使你陶醉的风景,遇到了一件使你高兴或伤心的事,在这些时候,你心中也许有一些不愿对别人说的感受,你就用笔对自己说。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是在写日记,也就是在过内心生活了。人必须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自己与自己交流,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而写日记正是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
④日记是忠实的朋友。在人世间我们不能没有朋友,真正的友谊能让我们在一切时候得到温暖和鼓舞。不过,请不要忘记,在所有的朋友之外,每个人还可以拥有一个特殊的朋友,那就是日记。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你最忠实的朋友。别的朋友总有忙于自己的事情而不能关心你的时候,而日记却随时听从你的召唤,永远不会拒绝倾听你的诉说。一个人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便不会无法忍受寂寞的时光,因为有日记陪伴他。日记的忠实还表现在它不会背叛你,无论你对它说了什么,它都只是珍藏在心里,决不违背你的意愿向外张扬。
⑤日记是作家的摇篮。要成为一个够格的作家,基本条件是有真情实感,并且善于用恰当的语言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在这方面,写日记是最好的训练,因为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一个人总不会把空洞虚假的东西献给自己。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来说,日记有作文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写日记时,你是自由的,可以只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用为你不感兴趣的题目绞尽脑汁。你还可以只按照自己满意的方式写,不用考虑是否合乎某种要求或某种固定的规范。按照自己满意的方式写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这正是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所以写日记是比写作文更接近于创作的。事实上,许多优秀作家的创作就是从写日记开始的,而且,如果他们想继续优秀,就必须在创作中始终保持写日记时的那种自由心态。
⑥青年朋友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吧!让日记与你相伴一生。
——摘自周国平的《善良·丰富·高贵》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请结合你的生活感受,选择一个方面,以“爱,带给我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