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市大兴区青云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或书写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风糜(mí) 如火如茶(tú)
B: 恣雎(suī) 心无旁鹜(wù)
C: 翩跹(qiān)  惟妙惟肖(xiāo)
D: 愚氓(méng) 跌宕(dàng)起伏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造成的。
B: 读书切忌不能偷懒,只有勤奋好学,脚踏实地,才能获取知识。
C: 经探索发现,火星上不仅有四季、大气和重力,还有水、冰、河道的痕迹。
D: 这次大赛掀起了我校同学们书写汉字,激发了他们对汉字、书法等传统文化的兴趣。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B: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C: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这两句,既是虚写,又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D: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随声附合 眉开眼笑 见异思迁
B: 害人听闻 美不胜收 灵机一动
C: 花枝招展 神通广大 杞人尤天
D: 翻来覆去 怪诞不经 麻木不仁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云南布依族每到三月三左右就有染花米饭的习俗。

①据说在布依族中流传已有近900年的历史

②云南花米饭有五种颜色,即红、黑、黄、白、紫

③传统的原始布依族花米饭均是手工制作,过程复杂,步骤多

④花米饭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色彩鲜艳,香味浓郁,美味可口,是布依族的特产

⑤从野生植物原材料的采摘、晾晒、清洗、水煮

⑥再到放入糯米浸泡、清洗、蒸煮、出锅阴干、密封储存,一步步都是纯手工完成

A: ①⑤③②④⑥
B: ②①③⑤⑥④
C: ②④①③⑤⑥
D: ③⑤⑥①②④
6、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其此之谓乎
B: 何陋之有
C: 大道之行也
D: 宋何罪之有
7、下列对名著《西游记》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B: “三打白骨精”写白骨精先后变成女儿、母亲、哥哥来欺骗唐僧,被孙悟空一一识破打死,唐僧以为悟空打死了三个无辜的人,因此赶走了悟空。
C: 小说取材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叙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情节跌宕起伏。
D: 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使用的兵器分别是如意金箍棒、九齿钉耙、降魔月牙铲。
8、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动物不但具有独特的性格,而且性格相当复杂.它们性格的复杂性甚至能够与人类的相媲美。
B: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到知识和人才方面。
C: 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D: 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 , —— ,——,——,——。
①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
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
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
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A: ②④③①
B: ③②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③④
10、下面这段话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狼(zǎi) 胆(qiè) (shù)米 (niān)轻怕重
B: 吟(shēn) 狭(ài) 解(pōu) 虚与(wěi)蛇
C: 温(xīn) 外(ké) 狡(xiá) (qiǎng)聒不舍
D: 如(pì) 慢(yín) 枝(qiú) 大义然(lǐng)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1 )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 2 )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_。(填2字)
( 3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4 )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 5 )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 )下列加线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地域
B: 寡助之至,亲戚之 畔:通“叛” 背叛
C: 傅说于版筑之间 举:被选拔,被起用
D: 必先其心志 苦;使……受苦
( 2 )下列四组加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固国不山溪之险 属予作文记之
B: 环而攻而不胜 寡助之至,亲戚畔
C: 故天将降大任是人也 曹操袁绍
D: 征于色,发于声,后喻 择其善者从之
( 3 )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人和,并因此提出了“施仁政”的 必要性。
B: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由个人成才谈到国家的治理, 其中重点是谈到国家治理问题,一层深入一层,推理严密。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 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地球发热了,我们怎么办?

①2020年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测得的气温高达20.75℃,打破了1982年1月监测到的19.8℃的纪录。今年1月也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暖的1月,打破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141年的监测纪录。

②科学家们观测到,南极冰川融化越来越快,有的冰川甚至后退了上百米,留下裸露在外的岩石地表。要知道,南极洲以冰雪的形式,储存了全球约70%的淡水,如果这些冰雪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50至60米。令人担忧的是,极地海冰的覆盖率正在不断减少。今年1月,北极海冰的覆盖率比1981至2010年的平均值减少了5.3%,南极海冰覆盖率比平均值减少9.8%。

③放眼全世界,在一些本应寒冷的地区,比如俄罗斯和加拿大东部,今年1月的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至少要高5℃以上。在欧洲东北部地区,从挪威、瑞典、芬兰到俄罗斯,欧洲东北地区很多地方的温度均高于平均水平6℃左右。在美国波士顿,1月最高气温达23℃,是当地有史以来最热的一次。南半球也热出新高度。去年是澳大利亚有记录以来最温暖、干旱的一年,温度大大高于平均水平。而干旱炎热的非洲南部的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④随着南极温度首破20℃,冰川和冻土融化,海冰消失,对野生动物带来极大的影响,它们将失去生存之地。此次随着南极温度首破20ºC,再次给地球敲响了警钟。随着气温上升,海冰消失,对野生动物带来极大的影响,它们将失去自己的生存之地。南极东北部岛上的多种企鹅数量都在减少。1971年企鹅数量调查中,该岛上的企鹅总数为122550对,目前只剩下52786对

⑤随着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上升,洪水、风暴来得越发频繁,而气流变化也将导致暴风雪、干旱等极端天气增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困扰或灾难性的影响。2015年10月登陆广东湛江的超强台风“彩虹”,是70年以来10月登陆中国内地的最强台风,导致1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达230多亿元;2017年,美国遭受史上最强飓风季的破坏,造成数千亿美元的损失;在印度,仅2018年当地政府就发布了近500个高温预警,而2010年时这样的高温预警只有21个……最近受人瞩目的则是山火事件。继近两年美国西部、加拿大、亚马逊雨林、西伯利亚等山火爆发事件持续曝出后,澳洲更是经历了长达四个多月的大范围山火肆虐。

⑥此外,冰川融化、气候变暖会让大量病毒“重见天日”。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杂志指出,北极海冰的消融加速了海豹瘟病毒(PDV)传播,这种病毒对海洋哺乳动物的影响可能巨大。

⑦人类已经意识到全球变暖的危机,着手为改变现状而努力。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取决于二氧化碳的累积排放量。联合国环境署的报告表明,在未来十年,人造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每年下降7.6%,才能将全球变暖的上限控制在升温1.5℃的水平,而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⑧气候变化也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小事行动起来,减低碳排放,生活得更环保。有效阻止全球变暖的小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如:用荧光灯代替白炽灯;节约使用空调,别让电器处于待机状态,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食物的浪费,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保护绿色资源……这些“小事”,你做到了吗?

( 1 )第⑥段中“重见天日”加上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
( 2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

主要内容

第①—第③段

________

第④—第⑥段

________

第⑦—第⑧段

________


( 3 )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 ________。
( 4 )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本文说明的思路从现象到危害到对策,层层深入。
B: 文章多处引用国际权威研究结论,更加令人信服。
C: 文章以严酷的现实,引发每个读者以深深的思考。
D: 从标题看出,本文说明的重点在“我们怎么办”。
( 5 )第⑤段中列举了多个例子,是否重复?请简述理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如果

龙应台

①他一上来我就注意到了,老伯伯,留着平头,头发灰白,神色茫然,有点像个走失的孩子。他裹着一件浅褐色的夹克,一个皮包挂在颈间,手里拄着拐杖,步履艰难地走进机舱。其他乘客拖着转轮行李箱,昂首疾步往前,他显得有点慌张,低头看自己的登记证,抬头找座位号码。不耐烦的人从他身边用力挤过去,把他压得身体往前倾。他终于在我左前方坐下来,怀里紧抱着皮包,里头可能是他所有的身份证明。拐杖有点长,他弯腰想把它塞进前方座椅下面,一阵忙乱,服务员来了,把它抽出来,拿到前面去搁置。老伯伯伸出手臂,用很浓的甘陕乡音向着小姐的背影说:“要记得还给我啊。”

②我低头读报。

③台北往香港的飞机,一般都是满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去香港的。他们的手,紧紧握着台胞证,在香港机场下机、上机,下楼,上楼,再飞。到了彼岸,就消失在大江南北的版图上,像一小滴水无声无息地落入茫茫大漠里。老伯伯孤单一人,步履蹒跚行走千里,在门与门之间颠簸,在关与关之间折腾,不必问他为了什么。我太知道他的身世。

④他曾经是个眼睛清亮,被母亲疼爱的少年,心里怀着莺飞草长的轻快欢欣,期盼自己长大,幻想人生大开大合的种种方式。唯一他没想到的方式,却来临了,战争像突来的飓风把他连根拔起,然后恶意弃置于陌生的荒地。在那里,他成为时代的孤儿,堕入社会底层,从此一生流离,半生坎坷。他垂垂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乡里,已无故人。

⑤我不敢看他,因为即使是眼角余光瞥见他颓然的背影,我都无法遏止地想起自己的父亲。

⑥父亲离开三年了,我在想,如果,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仅仅是一次机会,让我再度陪他返乡﹣﹣我会做什么?

⑦我会陪着他坐飞机,一路牵着他瘦弱的手。

⑧我会一路听他说话,不厌烦。我会固执地请他把他当年做宪兵队长的事迹讲完,会敲问每一个细节﹣﹣哪年?驻扎在镇江还是无锡还是杭州?我会问清每一个环节,我会拿出我的笔记本,用一种认真到不能再认真的态度,仿佛我在访问一个超强大国的国家元首,聚精会神地听他每一句话。对每一个听不懂的地名、弄不清的时间,坚持请他“再说一遍,你再说一遍,三点水的“淞”?“江水”的“水”?“羊坝头”怎么写?怎么来台湾的?坐什么船?船叫什么名字?几吨的船?

⑨我会陪他吃难吃的机舱饭。我会把面包撕成一条一条,跟空中小姐要一杯热牛奶,然后把一条一条面包浸泡牛奶,让他慢慢咀嚼。他颤抖的手打翻了牛奶,我会再叫一杯,但是他的衣服不会太湿,因为我会在之前就把雪白的餐巾打开铺在他的胸口。

⑩下机转机的时候,我会牵着他的手,慢慢地走。任何人从我们身边挤过而且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故意给我们看,我会很大声地对他说:“你有教养没有!”

⑪长长的队伍排起来,等着过关,上楼,重新搭机。我会牵着他的手,走到队伍最前端。我会把他的包放在行李检查转轮上,扶着他穿过电检拱门。如果检查人员说:“请你退回去,他必须一个人穿过。”我会坚持说:“不行,他跌倒怎么办?我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牵着他的手,穿过。

⑫当飞机“砰”一声触到长沙的土地,当飞机还在滑行,我会转过身来,亲吻他的额头﹣﹣连他的额头都布满了老人黑斑,我会亲吻他的额头,用我此生最温柔的声音,附在他耳边,跟他说:“爸爸,你到家了。”

⑬“砰”的一声,飞机真的着陆了,这是香港机场。我的报纸,在降落的倾斜中散落一地。机舱仍在滑行,左前方那位老伯伯突然颤巍巍站了起来,我听见空服员急促的声音:“飞机还没停稳,请不要离开座位!”

(本文有删改)

( 1 )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老伯伯孤单一人,步履蹒跚行走行走千里,在门与门之间颠簸,在关与关之间折腾,不必问他为了什么,我太知道他的身世。

( 2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 3 )作者与老伯伯素不相识,却说“我太知道他的身世”,这是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 4 )文章前半部分用大量笔墨来写一位陌生的老伯伯,其用意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 5 )第④段画线句子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请从修辞方法和用词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 6 )作者把想象中陪父亲返乡,一路照顾父亲的每个细节都写得极其细致,这样写是否过于繁琐?请结合其中一处细节,谈谈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将文题“我把__________送给你”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空如此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