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塞腰鼓》一文大量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B: 《观舞记》的作者是泰戈尔,本文赞美了印度舞蹈家优美的舞姿,向我们展示了异国他乡的文化风情。 C: 《猫》一文写了“我”三次养猫的故事,选自《郑振铎文集》。作者郑振铎是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课文篇末“我”的忏悔是出于良心的自责。 D: 《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 |
2、 | 下面字音或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 襁qiáng褓 旁骛 平仄zè 豁然贯通 B: 拮据jù 潮讯 主簿bù 诺诺连声 C: 勾gōu当 惘然 怔怔zhèng 起承转和 D: 撩逗liáo 统筹 星宿xiù 恃才放旷 |
3、 | 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乱扔垃圾?真没素质!” B: 小刘到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店老板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C: 快递员送货超时,收货人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老半天才把东西送到!” D: 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
4、 | 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好的散文,无论叙事,写人,咏物,绘景都应很精妙,能够引人入胜。 B: 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由五个可爱的娃娃形象组成,统称“福娃”。 C: 国家环保总局确定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D: 春天空气清爽,阳光明媚,故有青阳的美称,陈子昂有诗云,“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
5、 |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突出表现了设计者周瑜的善使谋略、聪明机智的性格,中计者蒋干的自作聪明、败事有余的形象。曹操之所以中反间计,是因为曹操生性多疑,用人不信。 B: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乱世奸雄的典型形象,董卓当政,他挺身而出刺杀董卓,行败回乡,则发矫诏,聚诸侯,共讨董卓;一旦把汉献帝掌握到手中,就原形毕露,“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 C: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与关羽有关的故事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诸如: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和青梅煮酒论英雄等。 D: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指的是诸葛亮失守街亭后,司马懿亲率大军扑来,诸葛亮身边没有作战力量,但是鹤氅纶巾,登上城楼,凭栏焚香,安然弹琴。司马懿即使来到城下,也看不出丝毫破绽。 |
6、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敢于承担责任,不要总找借口,把失败原因都归咎于别人。 B: 他们的存粮已经告罄 , 然而他们还没有走出这沙漠。 C: 九年级开展了“爱我中华”活动,同学们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感动了老师。 D: 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 , 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
7、 |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铭”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B: 《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山坡羊,曲牌名。 C: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 《河中石兽》选自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
8、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吗?”B: 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 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 D: 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
9、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 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C: 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D: 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七下西洋,郑和演绎了世界航海史上不朽的传奇。 B: 能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是农村贫困户收益的根本保证。 C: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D: 睡前玩手机、玩电子游戏会影响人的睡眠周期,青少年应避免睡前不玩手机。 |
古诗鉴赏,按要求答题。 |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甲】 昔海忠介(海瑞)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选自《治水必躬亲》 【乙】 (海瑞)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①多自免去。有势家②朱丹其门,闻瑞至,黝③之。素疾④ 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⑤夺还之。 瑞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⑥入视,葛帏敝籝⑦,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⑧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⑨而哭者百里不绝。 ——选自《海瑞传》 【注释】①墨者:有贪污劣迹的官吏。②势家:显赫的权贵。③黝:黑,这是作动词用。④疾:痛恨。⑤率:一概,全。⑥王用汲:人名。⑦籝(yíng):箱笼一类的器具。⑧醵(jù)集资。⑨酹(lèi):把酒浇在地上(或水中),表示祭奠。 B: 属吏/惮其威 C: 墨者/多自免去 D: 白衣冠送者/夹岸 ( 2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计 ________ ②惮 ________③绝 ________ ( 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①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②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 4 )甲、乙两文中海瑞的形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敬业与乐业(节选)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和,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悔,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④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⑤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 1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藤野先生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A.“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C.“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作文。
一:选文《善行无迹》中,这样写道:“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一定也有一盏或多盏灯曾为我们照亮,可在我们匆忙的行走中,何曾停下脚步认真地思考这些呢?我们时常叹息世风日下、人心浮躁,可曾想过自己的责任,想过把受惠于他人的光亮再传递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呢?”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相信也曾感受过那种令人温暖的光芒: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贴心的安慰一声真诚的问候,一次不求回报的帮助,或者一句善意的提醒,一次坦率的批评……
请以“曾为我点亮的那盏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二:说:“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良好的家风是孟母三迁体现出的求知向上之志;是孔鲤过庭展现出的尊师重道之心;是岳母刺字表现出的精忠报国之情。巍巍中华,良好家风一脉相承,烛照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世界。
请以“家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第(1)题,写记叙文;选择第(2)题,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