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涟漪 荒谬 广袤无垠 相形见拙 B: 羁绊 吞噬 龙吟凤秽 通宵达旦 C: 威摄 陨落 变幻多姿 重蹈覆辙 D: 陶冶 丘壑 蓦然回首 戛然而止 |
2、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百年清华_ __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 ②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 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 ③毋庸 _,杭州有着良好的治安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④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 _革命文物。 A: 见证 熏陶 置疑 搜集B: 印证 陶冶 置疑 收集 C: 见证 陶冶 质疑 搜集 D: 印证 熏陶 质疑 收集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蓝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B: 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礼物。 C: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 D: 直到好大功夫,才过来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来递给他看,煞有介事地问他价钱。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生涯 惬意 通霄达旦 顾明思义 B: 潮汛 拌嘴 记忆犹新 呕心沥血 C: 诸候 遐想 莫衷一事 来势凶凶 D: 娇艳 眼睑 更胜一筹 白壁无瑕 |
5、 |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允许yǔn 祈祷 qǐ 处理chǔ 载歌载舞zàiB: 粗犷kuàng 忽略lüè 颈椎jǐng 贻笑大方yí C: 蓓蕾lěi 剔除tī 广袤mào 随声附和hè D: 涉猎shè 胚胎pēi 游弋yè 断壁残垣yuá |
6、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B: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 《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英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诵。他的著名诗作还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
7、 |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①它的身边终日飘拂着长江的白云 ②随着那白云的飘拂 C: ①它的身边终日飘拂着长江的白云 ②随着飘拂的白云 D: ①长江的白云,终日在它的身边飘拂 ②随着那白云的飘拂 |
8、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内容,风、雅、颂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 B: 在我国古代,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做阳。比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 C: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荷叶·母亲》就是现代作家冰心所写的一首母爱的颂歌。 D: 《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讽刺小说,它既带给了我们笑声也令我们深思。 |
9、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B: 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C: 在新版课标推荐的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中,涵盖了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人文、科普读物。 D: 能否顺利开展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
10、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 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 D: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
阅读古诗 题春晚①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②数点傍林飞。 吟③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注释】①春晚:暮春傍晚。②昏鸦:黄昏时的乌鸦。③吟:诵读诗文。 ( 2 )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唐临为官 【注释】①万泉:古县名。②丞:此处指辅助县令的从属官员。③稼穑:耕种与收获。④明公:对县令的尊称。 ①会暮春时雨( ) ②吾自当其罪( ) ( 2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 A: “囚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系上绳子。 B: “囚犯”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被关押。 C: “囚犯”都是因为没有收入而被关押的。 D: “囚犯”因为没有收入不能缴税被关押。 ( 3 )县令“不许”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言回答)( 4 )选文有关唐临的语言描写共两处,前者表现了唐临 的想法,后者表现了唐临 的品格,“临由是知名”中的“是”指的是 这件事。 |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①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说道:“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况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荣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
⑤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杜鹃》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⑥南宋诗人陆游,在七十六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如《鸟啼》诗可以说明这一点:“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陆游可称为能懂得大自然语言的诗人。
⑦我们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换言之,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选文有删改)
( 1 )作者从唐宋大诗人的诗中发现了物候变化的哪些规律?①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其内在性质。
②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问题在于这种语言是无声的,只有具备科学的头脑才能系统地听懂它。
( 3 )下面的语段应放在第________段和________段之间,为什么?________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 4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指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物候”现象的一项是( )清塘荷韵
季羡林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①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竞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积蓄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
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②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乌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乌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切的数目。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瞢荧,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
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是绿油油的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目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 1 )作者在种下荷花种子前面对数亩清塘有一个心理历程是:原有荷花、________、________,从而落下心病。①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
②她大概以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粉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 3 )试分析文章第一第二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和心声:有的想与师长亲友说一说久藏的心里话;有的想减轻过重的负担,多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有的想消除与某位同学的误解,以重续友情;有的想向辛劳一生的父母奉献一份孝心;有的想把家乡变得更加美丽富饶;有的想施展才华,造福人类,实现理想……
请以“我多么想 ”为题,写出发自内心的一个愿望。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写出你的愿望和心声,写出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