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宁波市东恩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对本文《马说》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 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强调伯乐的重要性。
C: 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
D: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后一句表示推测语气,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2、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各县市疾控中心未雨绸缪 , 迅速开展了H7N9流感防控工作。
B: 官员带头用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宴客的违法行为,纪检部门必须严肃查处,绝不可不了了之
C: 张老师知识面很广,想问题很全面,每当我遇到问题他都能给我指导,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
D: 1月20日,鲁先圣的《春节,乡愁弥漫的期待》发表在《辽宁晚报》上,这篇鸿篇巨制的散文,表达了人们对家乡春节的殷殷的期待。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兼用写景、抒情、议论,诗人寓情于景,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又寓情于议,抒发了诗人豪迈、乐观、自信的革命情怀。
B: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长篇小说集《羊脂球》,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的态度的不断变化,揭露了金钱扭曲的人性。
C: 《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这部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现实。
D: 杨志、诸葛亮、范进,这三个小说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4、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B: 那个晚上,想到许多的梦想因为自己的胆小而付诸东流,心里酸酸的。
C: 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非浅。
D: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过我的手印。
5、

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两岸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苍江几曲,就有,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头,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

A: ①几簇苇丛②迎面就有岸边乌桕树的叶子
B: ①苇丛几簇②劈面就有岸边乌桕树的红叶
C: ①苇丛几簇②迎面就有岸边乌桕树的叶子
D: ①几簇苇丛②劈面就有岸边乌桕树的红叶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不但拥护他,而且从前反对他的人也拥护他。(“我们”与“不但”位置调换)
B: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剧种,其中京剧是具有全国最具影响的大剧种,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将“近代”和“中国”对调)
C: 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我市文化局策划开展了“书法进社区”。(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D: 我最喜欢院子里又高又大的柿子树了,每天早上,羽毛艳丽的两只画眉鸟都会如约而至,展悦耳的歌喉。(把“两只”调到“羽毛艳丽”前)
7、青春正是读书时,经典名著尤其值得一读再读。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给美猴王起名“孙悟空”。
B: 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最后他降服红孩儿。
C: 沙悟净在流沙河拜唐僧为师,成为唐僧的三徒弟。
D: 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8、

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禁(gù) 责(jí) 文绉(zhōu) 眼(yì)
B: 死(pián) 黑(yǒu) 一绺(lǚ ) 首(hàn)
C: 解(pōu) 形(qí) 惑(yòu) 画(mó)
D: 留(zhì) 然(càn) 祖母(shù) 背(jǐ)
9、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下列答案正确的一项是( )
建筑不是浮在空中的,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紧密相关。“中则正,满则覆”,____ ,____ ,____ ,____ 。方方正正的一个房子,故意缺少一角,留出一点缺憾,意思就是不能过满,过满就走向反面了。
①它的审美趣味在于“整”和“缺” ②这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③中国建筑不过分追求完美 ④同样也反映在建筑上

A: ②④①③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③②①④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的( )
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他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B: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满族。现代作家。著有小说《四世同堂》《茶馆》《骆驼祥子》《龙须沟》等。
C: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史铁生自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社日

谢逸

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纹

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

饮不遭田父,归无遗细君

东皋农事作,举趾待耕耘。

【注释】①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送“江西诗派”诗人。隐居乡里,布衣终身。②风溪细细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③羹芹:煮芹为羹。④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⑤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⑥东皋:水畔高地。⑦举趾:举脚,下田。

( 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描写了春社时节淳美的田园风光。
B: 首联描摹了一幅春雨丝丝,垂柳依依,微风细细,水波粼粼的早春图画。
C: 颌联主要写了诗人在煮茶喝羹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之情。
D: 颈联是说喝酒没有知音,赠妻没有物品,言中流露出哀伤之情。
( 2 )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B: 诗人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
C: 全诗紧扣“待”字,表现诗人慵懒散漫的生活态度。
D: 此诗用词精炼,用典贴切,用情真挚。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未如柳絮风起(________) ②尊君在(________) ③元方入门不(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咏雪》中“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营造一种融洽、欢快、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B: 《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
C: “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
D: 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不可小觑的镉大米与镉中毒

①近期,湖南大米因含镉量超标再次成为全国公众关注的焦点。“镉大米”危机瞬间席卷全国,各地纷纷抽检自查,结果令人震惊:全国约有10%的大米镉超标。

②“镉大米”,指镉含量超标的大米。镉和大米的渊源很深,水稻很容易吸附镉。镉主要与锌矿、铅锌矿、铜铅锌矿等共生。在开采这些矿时,含镉工业废气扩散并自然沉降,蓄集于周围土壤中。即使距离较远,其排放的废气扩散后,也可能随降雨落入农田,污染粮食。镉也存在于一些化学肥料中,特别是磷肥中含量较大。如果过度使用磷肥,植物无法全部吸收消化,镉就会吸附到大米当中去。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约在0.1-2.9mg/kg,而美国为7.4-15.6 mg/kg,澳大利亚则为18-91mg/kg。正常施用中国磷肥对土壤镉超标的影响很小,但是中国的优质磷被出口,而进口国外的劣质磷,导致中国土壤中的镉含量升高,从而产出镉大米。灌溉水污染是最具威胁的一种,其杀伤范围和力度都非同小可。从地下挖出来的矿砂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遇到雨水,矿砂中的镉会随着雨水游走,污染了水源。用污染水灌溉农田,镉就会通过土壤进入粮食作物。

③镉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肾脏,对肾脏造成损害,抑制维生素D的活性。维生素D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缺乏维生素D会妨碍钙、磷在人体骨质中的正常沉着和储存,最后导致骨软化。人吃了含镉的食物不会马上有感觉,根据科学家披露,镉一般在几十年以后对身体造成影响,特别是身体会有莫名其妙的疼痛等症状,这就是镉造成的后果。

④普通百姓虽然无法从肉眼上识别哪种大米镉超标,但只要购买大米时,多选择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稻米品种就可减少镉中毒。同时提倡膳食多样化,尤其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南方居民,适当增加主食品种以降低风险。另外,多吃海产品、豆类等含锌、钙量较高的食品,都可以降低人体对镉过量摄入而患病的风险。

(根据有关材料改编)

( 1 )下面对镉大米的阐述与文段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新闻事件起笔,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出下文对镉大米和镉中毒的介绍。
B: 全国约有10%的大米含镉量超标,镉大米是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
C: 第②段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磷肥中镉的含量高,正常施用中国磷肥对土壤镉超标的影响很大。
D: 镉大米形成原因主要有:开采矿业、滥施磷肥、污染水源。
( 2 )下面对选文的阐述与文段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文章条理清楚,由新闻引入,介绍了镉大米形成的原因、镉对人体的伤害,最后教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减少镉对人体的危害。
B: 镉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肾脏,只会对肾脏造成损害。
C: 因为从肉眼上无法识别大米是否镉超标,所以选购大米时要多选择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稻米。
D: 要降低镉过量摄入而患病的风险,除了选购大米要注意,还提倡膳食多样化,多吃含锌、钙量较高的食品。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根据科学家披露 , 镉一般在几十年以后对身体造成影响,特别是身体会有莫名其妙的疼痛等症状,这就是镉造成的后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爱母双簧刘宏图
①妻子叫他“车夫”,周围人都叫他“车夫”。
②他的车是一辆三轮和一辆轮椅车。坐在车上的是他多病缠身的老母亲。
③刚开始的时候,母亲还能走动,他就用三轮拉,后来母亲上不去三轮了,他就用轮椅推。每天,街坊邻居们都看着他们娘俩有说有笑地出门,有说有笑地回来,回来的时候,车上就多了一些五颜六色的新鲜蔬菜。
④邻居们不解了:“你出门买菜,一个人去就是了,干嘛总带着你妈啊?多费劲啊!”
⑤他们家住四楼。有一次,他背母亲下到二楼拐弯处时,腰痛难忍、脚下发软,他拼命向前跨出几大步,还是摔倒了,前额磕出了血,但万幸的是背上的母亲安然无恙。这样摔下楼的经历,前后有过6次。
⑥可他还是或拉或推地带着母亲,乐呵呵地去向菜市场。
⑦有一天,一个老太太把他拉到一旁问:“小伙子,这些年我天天看你推轮椅带妈妈上街,你妈是什么官,每月退休金有1万吧?”
⑧他说:“我妈是家属,没有退休金。”老太太脸一拉,说:“不讲实话!父母没钱孩子哪会这样孝敬?你妈的存款是50万还是100万?”
⑨他苦笑道:“大娘,我妈不仅没有存款,而且每月的医疗费就得好几千。”老太太愣了片刻,流着泪走了。
⑩其实,他带母亲出门买菜,不仅是让母亲透透气,聊聊天,还是为了发挥母亲的砍价优势呢。
⑪每次跟商贩讨价还价成功,省个五分、一毛的,母亲都格外的高兴,一路上神采飞扬的,很是得意,回来跟他说:“看看,儿子!妈妈比你强吧,我买菜今天省了不少钱呢。”母亲感受到自我价值的那种成就感,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⑫于是,他再辛苦也要带着母亲一块去买菜。
⑬有时候,遇到一些死板的小贩,母亲怎么砍,都不肯让步,他就偷偷地戳戳商贩,或使个眼色,意思是:“你就先按我妈出的价卖,余额我呆会补给你。”心领神会的小贩照办了。砍价成功的母亲又能高兴一整天。
⑭时间一长了,小贩们都知道了他们娘俩的故事,也都很乐意配合他的“演出”。每次他带着母亲出现在菜市场,他一开口问价,商贩们总是把价格叫的高高的,而且一脸的严肃,丝毫也没有商量的余地。而等到母亲“出马”的时候,小贩们总是很快便“无可奈何”地“就范”了,有时候,还顺带夸上两句:“大妈,您可真会说啊,姜还是老的辣啊!”
⑮他和小贩这样的“双簧”演出一直持续了十多年。
⑯有时候,给母亲的爱一个出口,也是一种孝顺。让母亲感觉到有价值,这样的“精神赡养”比任何物质都显得珍贵和重要。
⑰这个为母亲演“双簧”的“车夫”叫王春来,是洛阳监狱一级警督,“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人物”,“中华新二十四孝奖”获得者。

( 1 )在第⑨段中,写老太太为什么“愣了片刻,流着泪走了”?

( 2 )王春来坚持带母亲出门买菜的原因是什么?用简练语言概括。

( 3 )“母爱双簧”中的“双簧”指的是什么?

( 4 )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休无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