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怡然 统筹 文采藻饰 B: 宣染 寂寥 吹毛求疵 C: 惆长 旷远 浮光惊影 D: 歌摇 海啸 信手拈来 |
2、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撺掇 嘱咐 偏僻 天衣无逢 B: 追溯 携带 磅礴 销声匿迹 C: 沙砾 雾霭 水畦 目空一切 D: 沟壑 眼眶 亢奋 海枯石烂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内容,应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代的一项是( ) A: 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大胆而果断(果断而大胆)地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攀登。 B: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张开)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C: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那么(何尝)不美丽? D: 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呈现)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 |
4、 | 下列字词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欺侮 翩然 静穆 海枯石烂 B: 亢奋 辐射 严竣 销声匿迹 C: 糜子 慧星 褶皱 人情世故 D: 思慕 撺掇 迁徙 垂珠连珑 |
5、 | 下面是同学提出的朗诵建议,你认为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 “回首历史·展望未来”活动朗诵稿。 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奔腾不息的黄河是你的血脉,巍峨耸立的泰山是你的脊梁。你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1949年10月1日——一个载入史册的伟大的日子。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你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开始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奋斗历程: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个逐步走向繁荣昌盛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 70年峥嵘岁月,你风雨兼程,百折不挠;70年沧海桑田,你日新月异,改天换地。两弹一星,港澳回归,北京奥运……你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生态文明……你以强大的自信走进新时代。你的儿女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勤劳和智慧成功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振兴之路。 回首历史,展望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感召下,14亿炎黄子孙必将迸发出极大的热情和力量,团结一心,拼搏进取,在神州大地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锦绣华章! A: 语句:你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建议:“你”后可以稍作停顿,“祖国”“中国”应该重读,突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 B: 语句:1949年10月1日——一个载入史册的伟大的日子。 建议:“一个”后稍作停顿,“载入史册”“伟大”声调要渐高渐强,读出崇敬之感。 C: 语句:两弹一星,港澳回归,北京奥运……你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建议:语速徐缓,语气低沉,要读出长而缓的节奏,读出朗读者内心的自豪感。 D: 语句:在神州大地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锦绣华章! 建议:读时要情绪饱满,“锦绣华章”一字一顿,字字重读,读出信心和决心。 |
6、 | 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文化 B: 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C: 长期以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主要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
7、 |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译文: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到院中散步。 B: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译文:清晨的雾即将消散,猿猴和鸟儿的叫声很是悦耳。 C: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D: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译文: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
8、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完成了第三季的首轮播放,其时尚化的宣推方式,成为活化传统文化的成功范本。 B: 各地不断完善脱贫攻坚系列政策,涉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劳务输出扶贫……等,瞄准贫困人口,分类施策,成效显著。 C: 我国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简称“海斗一号”),近日成功完成万米海试任务,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D: “‘广交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象征,是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桥梁,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广东省人大代表动情地说。 |
9、 | 选出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 ) A: 怄气 萧索 诘难 恃才放旷 B: 喑哑 嬉闹 凌驾 起承转合 C: 栈桥 藻饰 要诀 不求甚解 D: 凋零 亵渎 哐骗 辛苦恣睢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B: 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C: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D: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1 )诗中的“伐”“把”各是什么意思?( 2 )“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表现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态度?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1 )本文作者________,字孔明,号卧龙,是________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 )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开张圣听________ ②此皆良实________ ③猥自枉屈________ ④攘除奸凶________ ( 4 )诸葛亮这篇表文情辞恳切,委婉动人,先后十三次提到“先帝”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5 )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亲贤远佞”的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没钓到的大鱼
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我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小有成就的建筑师了。
七岁那年,我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傍晚,我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我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落日的余辉下,水中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猗。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湖水中的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忽然,钓杆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我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钓,急忙收到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熟练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终于,我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我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我们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看呆了。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的翕动着。母亲揿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 ”母亲说。
“不!妈妈!”我哭了。
“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着我。
“再没有这样大的鱼了。”我仍然伤感不已。
我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也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我从母亲那平时温和慈祥而现在却十分坚决的脸色中知道:决定是不可更改的。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钓,把它放了生。
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回想刚才钓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我就像做了一场梦。
如今,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小岛上,我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如我所说,我再也没有能钓到很久前那一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我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以后的生活中我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一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我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我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夜的教诲,并常常对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讲述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②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
( 3 )文章采用了那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4 )文中“没有钓到大鱼”和“依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中的“大鱼”各指什么?树梢上的童年
方华
①小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童年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
②“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我的童年下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③我想,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吧。
④春天来了,椿树发芽。在大人手中的竹竿够不到的时候,就轮到我了。一溜烟,就窜上了树的半腰。因椿树的枝桠是脆的,站在粗壮点的枝杈间,接过递上来的竹棍,一茎茎散发着浓浓香馨的香椿头就落在春天的怀抱里。
⑤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以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变成脆甜可口的菜肴,或是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剔透润玉般的水饺,一滑就进了小肚子,喂了馋虫。
⑥我的童年时代,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与水果。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⑦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手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哪,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⑧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羊辣子”(一种毛绒绒的青虫)辣了,采槐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
⑨记得刚上学时,校园边有一棵我双手抱不过来的梧桐树,在房檐高的地方开始分叉,分叉处像一张天然的躺椅。我几乎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爬到“躺椅”上舒舒服服地靠着,或翻看小人书,或闭着眼打瞌睡,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
⑩没人理我的日子,一个人也能在树上寻找乐趣。拿出父亲打水的井绳、母亲洗衣的捶棒,拴吊在树桠上荡秋千;或爬到山坡上的那棵大树上,鸟瞰村庄或校园里小伙伴们的身影;或将一只只蝉捉入书包里,“知了知了”地博取同学的欢心……
⑪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⑫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我那小小的童年?
( 1 )选文第①段和第⑦段本是一段完整的故事,作者为什么要把第①段的内容提到开头叙述?请简要说说你的理解。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邻………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