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重庆市大足第一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服务员不小心把汤滴到小陈身上,小陈生气地说:“你瞎呀?这么不小心!”
B: 面对着白发苍苍的李爷爷,小王好奇地问道:“李爷爷,您今年多大了?”
C: 管理员对一径吸烟的男子说:“您好,这里是公共场所,请您不要在这里吸烟。”
D: 张帆插队买车票,有人批评他:“排队呀,难道你连一点社会公德都没有?”
2、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模式 孜孜不倦 前倨后恭 前仆后继
B: 诓骗 怀古丧今 披星戴月 格物至知
C: 要诀 涂脂抹粉 提心吊胆 相得益章
D: 逞辨 唯唯诺诺 文采飞扬 故弄玄虚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般而言,身体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平时注重锻炼。(在“注重锻炼”前加上“是否”)
B: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删去“再”前面的“不”)
C: 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删去“因为”)
D: 他像一支蜡烛,虽然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把“虽然”改为“既然”)
4、

下面加横线词结合语境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一只像刺猬一样的动物被选为吉祥物,在全世界招摇过市(故意在公共场合张大声势,引人注意,破坏公共秩序)。
B: 它冬季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也不动),在高山地区蛰伏时间甚至长达28周。
C: 在这段时间里,它动作、反应都十分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D: 毛孔中渗出乳汁供幼儿吮吸(用嘴唇在乳头或小孔处吸取)。
5、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 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B: 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等她具体而微可真不容易啊!”
C: 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D: 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 , 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憔悴 清冽 柝散 锋芒毕露
B: 怂恿 羸弱 狼藉 莫衷一事
C: 归咎 哂笑 诘责 长途跋陟
D: 枘凿 荣膺 虬须 重蹈覆辙
7、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儿的景色美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湖面波光粼粼,游船往来

②小金山悠闲地俯瞰着湖水

③二十四桥景区如仙境般在远处召唤

A: ③②①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8、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一位顾客到某品牌专卖店购买相机,他对店里的相机都不满意。售货员小李说:“仓库里有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如果您想看看,我让人尽快送来。”顾客说:“我只能等半个时。”于是小李给仓库送货员小张打电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小张,你赶紧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要看。你快点,别耽误了我卖货,影响了我的收入。”
B: “小张,现在店里的旧型号相机卖得不好,你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你别着急,路上注意安全。”
C: “小张,你务必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耽误了卖货,老板扣你工资,别说我没提醒你。”
D: “小张,请你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等着看。辛苦你了,谢谢!”
9、

下列句中划线的“为”字与其他句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 )

A: 盖筒桃核修狭者之。
B: 仅有敌船火所焚。
C: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盛。
10、

下列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然,在表现自己的时候,自身的缺点或不足难免会有所暴露。

②表现自己适当地张扬个性,更容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

③况且缺点被发现或被指出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可以促使我们完善自己。

④不过,这都是最真实的自己。

A: ②①④③
B: ①②④③
C: ③②④①
D: ②①③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因情。

中秋闻笛

[宋]朱淑真

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

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

( 1 )两首诗前两句都写笛声,李诗写出笛声“________”的特点,朱诗写出笛声“________”的特点。
( 2 )两首诗都抒发了因笛声产生的情感,内涵却不同,请作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日:“夫人犹在也。”统日:“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数问其故。统日:“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日:“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骆统传》)

【注释】①适:出嫁。②事适母:服侍嫡母(宗法制度下妾所生的子女称父亲的正妻为嫡母)。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面而不________ ②问其故________ ③文多故不载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的“之”与“见统甚哀”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孰视
B: 何陋
C: 辍耕垄上
D: 公将鼓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统为之饮食衰少。

②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

( 4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八岁的骆统在与母亲分别时强忍着不回头,可见他年少懂事。
B: 骆统十分孝顺,尽管母亲改嫁,但他侍奉母亲一如既往。
C: 骆统总是为他人着想,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因此声名显扬。
D: 骆统参与军事行动,先后打了两次胜仗,多有战功,显示了较高的军事才能。
( 5 )你认为骆统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①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②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档。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紫、蓝、粉一齐开放。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的锦缎。连那些最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关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③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起初,我们认为,太阳花经久不衰,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经受住烈日的考验。不错,是这样的。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旺盛。

④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因为开花的时光太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每天,都有一批新的花蕾在等待开放。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新的花蕾。

⑤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放的时候,朵朵都是那样精神饱满,不遗余力。尽管一朵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⑥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就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待到秋霜肃杀时,它们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⑦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啊!

( 1 )依据第④段内容,填写下表。

时 间

花的状态

日出前

________

日出后

即刻开放,开大开圆

日落时

________


( 2 )为什么太阳花能“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

( 3 )指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出三朵小花。

( 4 )第②段写太阳花的美丽时,是如何进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

( 5 )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

( 6 )文中的太阳花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写出两点即可)

阅读散文,回答问题。

【甲】春风

林斤澜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批注: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国春风来临时的迅猛与力度。】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欢喜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乙】婉转的春

李丹

旧历年过了,阳光明媚起来。二月的季节里,春还在某个角落里蛰伏着不动声色,冬日的余寒还在一波一波地侵蚀着,寒意在角角落落恋恋不舍地徘徊着,对于阳光的驱逐置之不理,偶尔有风吹过还有种凉寒彻骨的感觉,有时甚至还会有一场稀薄的雪。这样的时节人们便有了盼春的心情。

角落里的春天脚步婉转,一波三折地扭着细弱的腰枝款款而来,最初没有什么气势却执着,一寸寸地拓展着自己的领地,先是空气里有了一丝暖意,迎面的风抽了筋骨般不再那么硬朗,阳光一扫冬日里的倦怠,愈发变得明媚灿烂起来,那样的阳光很是有了几分力量,毫不吝啬地落在角角落落里。墙脚的小草最早感知了这种温暖,拥拥挤挤地探出头来,一场细雨过后,便大大方方地绿起来,没有了丝毫的羞涩感。堤岸的柳也耐不住寂寞了,细长柔软的枝条在风中飞舞,听到春天的消息悄悄鼓起了米粒般的芽苞,却忍着,掩饰着,和不经意的春风在温暖的阳光里调情。某一天,阳光更加温暖了些,那柔嫩的黄才一日日从芽苞中泄露出来,像一粒粒金黄的豆子挂满了枝头。还是那场雨吧,雨后,叶子便如一只只纷飞的蝶跃然在枝头翩然而舞,转眼就是一树的葱茏了,这个时候,春天才加快了行走的脚步,在一夜之间唤醒了千花万朵。【批注:____________。】

果园里,最先登场的是杏花,枝枝杈杈还干枯着,毫无声色,却在你的回首间爆出了一树的雪白;还在惊叹着花的神奇,微风过处,却有花瓣纷然飘落,想必它在忙着花落结籽吧,这时,嫩黄的叶才姗姗露出了它的颜面。之后,是桃花那一张娇艳脸,有了前人们那么多诗句的沉淀、浸染,怎么看桃花都是那么笑意盈盈的,有娇俏也有几分筋骨,婉若二八女子的脸。桃花似乎是最为大写意的春天,桃花开了,苹果花,梨花也相继登上春天的舞台,浓墨重彩地在春天里歌唱,奉献自己的完美。春天在这样的繁华盛世里,在这样热热闹闹的花丛中正式来到人间,开始它极为短暂的旅程。

风在春天里也是那样的耐不住寂寞,它在春天里修了那么多的时日,收了棱角与锋芒,侵染了花香与温暖。这样的风穿过树叶与花朵,在肌肤之间肆意的游走,不冷也不热,恰到了好处,温润得如邻家少女。春天悄悄地来着,忽有一日便这样大肆张扬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满眼都是绿色的时候,春也就深了。

(选自2010年3月2日《华文报摘》)

( 1 )【甲】文江南的春风和北京的春风各有什么特点?【乙】文写出春天怎样的特点?

( 2 )【甲】文作者面对北国的春风,感情是怎么变化的?

( 3 )同样写小草,【乙】文用“探”,朱自清《春》中用“钻”,试体会二者的妙处。

①小草最早感知了这种温暖,拥拥挤挤地出头来,……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 4 )【甲】文结尾写道:“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试说说作者为什么怀念北国的春风?

( 5 )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好方法。试仿照【甲】文画线句的示例,给【乙】文画线句加上恰当的批注。

( 6 )同样是写春风,【甲】文与【乙】文的作者对春风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试说说两文的作者对春风的感受有何不同。

四、写作(分值:60分)

(注意:任选一个题目,按要求完成作文。)
题目一:我做主
题目二:请以“写给 的信”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据此写作。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吢,噯。”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